刘文安
文史总编
级别: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Posted: 2019-01-01 10:39

 肉铺

  肉铺  肉铺即肉店。《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又不如倚市门。……通都大邑;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浆千甔、屠牛、羊、彘千皮。”可见汉代以前即有操屠宰业者。且浊氏以售脯(即五香羊胃干)而致富。但经营方式如何,尚不甚了解。
  至宋代,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经济的繁荣,屠宰行业日见兴盛。汴京的南熏门“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东京梦华录》卷三《朱雀门外街巷》)。“其杀猪羊作坊,每日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同上书卷二《天晓诸人入市》)。汴京东北角之潘楼酒店,亦出售羊头、肚肺、赤白腰子等肉食品。十字街南去有姜行,北去有纱行,此外还有肉行、鱼行等。正如周邦彦在《汴都赋》中所云:“或居肆以鼓炉橐,或鼓刀以屠狗彘。”汴京的肉店,“生熟肉从便索唤,阔切、片批、细抹、顿刀之类。至晚所有燠、爆熟食上市,凡买物不上数钱得者足数(即便宜零卖)”(同上书卷四《肉行》)。据吴自牧《梦粱录》载,肉市在大瓦坝北修义坊内,“每日不下宰数百口,皆成边及头蹄等肉。”(卷十六《肉铺》)。“猫儿桥魏大刀熟肉”闻名于当时。又“杭州城内外,肉铺不知其几”,大致的经营方式, “案前操刀者五七人,主顾从便索唤劖切。”“肉市上纷纷,卖者听其分寸,略无错误。”(同上卷)。为招徕顾客,他们往往“装饰肉案,动器新丽,每日各铺悬成边猪,不下十余边。”(同上)。
  肉铺的规模有人有小,根据屠户的财力而论。如财力雄厚者则开一两间门面,几副肉案,自已坐店经营,或独操其业,或合伙经营。《水浒传》所写渭州状元桥下“卖肉操刀的郑屠户镇关西”,就开了个肉铺户——“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着三五片猪肉。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定,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又同书的四十四回石秀与潘公所开肉铺规模稍小些,但关于肉铺的开张写得较详细:
  “潘公道:‘我家后门头是一条断路小巷,又有一间空房在后面,那里井水义便,又可作坊。就教叔叔做房在里面,又好照管。”潘公再寻个旧时识熟的副手掌管帐目。“石秀应承了,叫了副手,便把大青火绿妆点起肉案子、水盆、砧头,打磨了许多刀杖,整顿了肉案,打并了作坊、猪圈,起上十数个肥猪,选个吉日,开张肉铺。众邻舍亲戚都来挂红贺喜,吃了一两日酒。”
  如果财力薄弱或乡下人进城操此业者,往往仅设一肉案而已。《儒林外史》里的胡屠户,人称“肉案子上的胡老爹”就是个小本生意者。他要“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杀好再将肉在集市上卖掉。(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顶端 楼 主  From:美国
快速发帖 顶端
内容
HTML 代码不可用
使用签名
Wind Code自动转换

按 Ctrl+Enter 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