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4天前
鄌郚总编

儿时老家过年的习俗

  儿时老家过年的习俗
  文丨毛有根(浙江淳安)
  儿时在江南杭州老家过年,习俗很多,年味非常隆重热闹,至今我记忆犹新。
  进入腊月,各家各户就在为过年作准备。家中请来裁缝师傅,给家中每人做一套过年的新衣裤。当年的裁缝师傅很少,一个大村坊只有一两个,要早早打招呼预约,才能有机会请到,这是一件大事。
  庄稼收好了,大家都一般要上山砍柴和烧木炭了。俗话说:“雨雪近年边”,要准备充足的柴火和木炭,才能过上红红火火的年。
  趁着腊月天气起冻、太阳好,妇女们就开始晒冻米和晒红薯干。接着就要育做饴糖用的麦芽,一个星期后,麦芽育好了就开始熬饴糖,熬好的饴糖盛到钵头里备用。下雨天无法外出干活时,就在家做冻米糖。先要炒好冻米、芝麻、花生米备用,还会把正月待客用的葵花子、花生和薯片一并炒好。到了晩上再做冻米糖、芝麻花生糖、粉糖,要做上好几榨。除了过年招待客人用,还要整坛整罐留着,年后给孩子们当零食和大人们农忙时当点心。
  腊月中旬,村里响起杀年猪的猪叫声。杀年猪的人家,晚上都会请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来家里吃年猪肉。在飘着酒肉香的饭桌上,大家有说有笑吃的满口流油,吆五喝六地发着利市拳,热闹的气氛把年拉近了。
  等客人散去,大人还要忙着腌猪肉,切猪板油和花油,然后腌在坛罐里。
  第二天,父母会给儿子准备好去岳父岳母家送年节的东西,儿子挑着一根双肋条、两条香烟、两瓶白酒、两筒面、两斤红枣、一斤桂圆、一斤荔枝等去送年节。岳母家不会全部收下礼物,会让女婿带一部分礼物回家,图个利市。
  腊月二十三日,是扫尘日。这一天无论家里有多忙,大家都会空出手来在家中扫烟尘。因“尘”和“陈”谐音,包含“除旧布新”的含义。平时农事忙,没时间好好搞卫生,每年的这一天大家都会在家彻底扫尘,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家门。
  接下来家家户户开始做白豆腐了,要做好几榨。一榨用来炸油豆腐,除了过年吃的,其余的用长棕叶片一串串串起来,挂在搁板梁钉子上,这样通风不容易坏。有的人家用盐水将油豆腐浸泡在坛罐里,慢慢吃也不会坏;做辣豆腐时,要在豆浆上榨圈时,在豆浆里洒上芝麻和碎辣椒片。辣豆腐炒来吃和当零食吃都可以;还要做一榨白豆腐,包粿和裹粽子做馅用、年夜饭烧暖碗垫底用、煮米羮也要用,剩余的用清水浸着待客用。
  年前两三天,家里就要忙着裹粽子和做米粿了。会裹许多棕子和包许多米粿,将粽子五个或六个一串串起来,挂在搁板梁钉子上。米粿装在筛子里盖上沙布,不然粿会被风吹裂的,然后用绳子把筛子吊着挂在搁板梁钉子上,这样能吃好长时间。正月里,客人来了,就在火炉上架上火列,放上粽子和米粿,翻着面烤。不一会,满屋飘着粽子和米粿的香味,咬着金黄流油的粽子和米粿,吃的可香了。
  二十九晚上,要浸煮米羹的米,放几片桔子皮和几个八角茴香,还有适量的红辣椒干。另外,在锅里煮几块白豆腐,煮过的白豆腐放米羮里不容易碎;还要煮白菜干、豆角干、蕨菜干,煮好后切碎备用。临睡前在火炉里用沙祸炖上猪肠,第二天煮米羹用。
  年三十,大家起的很早,在自家的石磨上磨米羹浆,大人推磨,小孩添磨。将磨好的米浆倒入锅中要不停搅拌,然后倒入炒好的白菜干、豆角干、白豆腐、猪肠,再加上盐和其它作料。等米浆烧熟了冒出香味了,米羹就煮好了。盛在一个个盆里,放在一处不能随意搬动,不然会坏掉,要吃一盆搬一盆。
  吃过米羹,接下来我开始写对联了,家中的对联每年都是我写的,我还会帮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写。当每家每户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喜庆的年味更加浓厚了。有的人家会将“福”字倒着贴,寓意“福到了”。老家还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了消除这场灾祸,暗令全城每家每户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于是,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了“福”字,其中有一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倒贴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査看,发现每户都贴了“福”字,就是一家把“福”字倒贴了。皇帝听了禀报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户人家满门抄斩。马皇后知道后,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倒贴,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了这家人,还给予了奖励。从此,民间就流传至今“福”字倒贴的习俗。
  午饭后,就准备年夜饭的菜了。虽然那时清贫寒碜,拿不去什么像样的菜,可我们感觉过年特别幸福,因为平时根本吃不到这么多好菜。
  开饭前,除了烧菜的人留在家中烧菜,其余人都要上坟祭拜祖宗,祈求祖宗神灵保佑一家人身体健康,来年农事风调雨顺。
  祭拜完回到家,长辈就领着我们小辈给上横头的土地公公、各扇门的门神、灶头的灶神、猪栏里的六畜神上香绕纸(爸爸上香我们跟着烧纸)。
  祭祀仪示结束后,就在门前坦里燃放鞭炮。在鞭炮声中一家人围坐在一桌,长辈会用毛纸给每位小孩擦擦嘴,示意小孩的嘴如屁股,说错了话不算数。
  每家年夜饭桌上会有两道必备的菜:一盘青菜,寓意一年清洁洁无病无灾;一盘鱼,并且不能吃光,要留到第二年,寓意“年年有余”。
  年夜饭后,长辈会给小辈们包压岁(“祟”)钱,还会把新衣裤、长筒线袜和妈妈做的布鞋一并交给我们,并嘱咐:你们各自把新衣服和压岁钱拿去放在枕头边,明天一早自己穿上。因“岁”和“祟”是谐音,把“祟”压倒了,孩子们就平安了。这压岁钱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来得子,视儿为掌上明珠。到了除夕夜,他们怕“祟”来伤害儿子,就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给儿子,说这是压“祟”钱。后来儿子睡觉的时候把压“崇”钱放在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就坐在儿子床前守“祟”。后半夜,一阵怪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出现了,就伸手去抓小孩,这时枕边红纸包发出了一道红光,“祟”“哇”一声怪叫就逃跑了。第二天,管氏夫妇把这件事告诉了乡亲们。从此,每年除夕夜,大人都会给自家的孩子包压“祟”钱,并守“祟”到天亮,以确保孩子们平安过年。
  大人守“祟”到0时,就会燃放开门红鞭炮,辞旧迎新,迎接财神。
  初一,小孩子早早起床了,穿着一身新衣服高兴地到各家门前跑,去捡那些没有炸响的鞭炮玩。在老家,初一有许多习俗:初一女人不上灶做饭、不洗衣服;初一不使用菜刀、不扫地;初一不回娘家、不出门拜年;初一不向别人借钱、不吃药;初一不打骂孩子等。因为女人忙碌了一整年,初一这天就让她们好好休息;初一扫地会把财气和好运扫掉;初一不回娘家拜年,也是让对方女人这天好好休息;初一若向别人借钱了,就会穷一辈子;初一吃药了,会一辈子吃药;初一是个高兴的日子,孩子们犯天大的错,都不能打骂,不然会给家里带来晦运。初一早上男人上灶,先用桂圆、荔枝、莲子、红枣煮糖水鸡蛋。一家人吃了,往后的日子会甜甜蜜蜜。然后,用头天晚上切好的青菜煮长寿面,一家人吃了长寿面,会长命百岁。
  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拜年了。招待客人的果子盒里只有葵花子、花生、冻米糖和红薯干等都是自家产的。大家吃的津津有味、幸福满满。
  到了正月十三,村里会请来有名气的戏班子,三天三夜舞龙灯唱大戏闹元宵,整个村庄热闹非凡。
  元宵过了,年才算过完。

  作者简介:毛有根,浙江省淳安县人,从小爱好文学。八十年代,当民办老师期间,写过广播稿。2006年重新业余写作,平时以写故事和散文为主。现为淳安县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县曲艺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曲艺家协会会员。至今,已在各种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了三百多篇散文和故事。在县、市、省举办的散文和故事征文比赛中,荣获过各类奖项30多篇。2017年《QQ姻缘》选进了《杭州新故事选》。2018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了个人文学集《故乡情》。近几年,在《故事春秋》《江南》和《杭州日报》上发表了十几篇散文和故事。2023年《难忘山村教书时光》被县作协评为《十佳散文》。在《岭南文学》2024年春季刊上发表了《我的父亲和母亲》。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春节特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