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寒亭拾趣
-
从浞封故国到寒亭古驿
-
按行政区划,寒亭是地级市潍坊的一个市辖区。广义上的寒亭,可以拓展到1257.8平方千米的版图区域,而本文所探究的"寒亭",更多的倾向于狭义上的寒亭,指的是"寒亭街",是以寒亭镇为基础拓展开来的寒亭城区,甚至是特指寒亭镇东至圩子墙东门、西至浞河岸西门之间的镇区范围。这里,恰是这一座欣欣向荣、方兴未艾的潍坊北部新城发展的滥觞之地。
-
史书中所记古寒国 在潍坊寒亭区一带
浞河从南而来,上游的东、西浞河各自流经仓上村东西,在村北合流为一,继续北上,最终穿越寒亭城区东片区。在康熙《潍县志》里,它"在县(潍县)东北三十里,名寒浞河,经寒亭八十里入海,源出本县车留庄。夏立寒国。"而乾隆《潍县志》说法更为详细,"河有两源,其西南一源出杨家庄,其东南一源出赵家庄,至仓上庄二水合流为浞河,绕寒亭而由容安入海。夏立寒国,故名。"
在距离上游东浞河东岸不远处,有一处巨大的封土,名"寒浞冢",传说是夏代一位国君浞的墓葬。此处文物能否归于夏代尚不能定论,是否确属浞君之墓就更不能断言了。
虽史无定论,但这以"浞"为名的一水一冢,却把这方土地的历史发端引向了古老的夏朝。相传成书于春秋末年的《左传》最早提及了寒浞之名,称"寒浞,伯明氏之谗弟子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这段文字中的"寒"字,作为地名(部落之名)第一次出现在了历史长河中,"浞"字作为人名亦然。寒浞,曾经是伯明氏一族中的一员,而这个氏族的部落之名为寒。
按照《左传》的记载,历史典籍里确有"寒"地,或称为"寒国".那么这个叫"寒"的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在西汉时期,平寿县属北海郡二十六县之七,在东汉时期则属北海国十八县之三,两汉北海郡(国)及平寿县的区域即今潍坊地区无疑。《后汉书·郡国志》中的记载,就"寒"的位置给予了我们明确答案:"(北海国平寿县)有寒亭,古寒国,浞封此。"再根据西晋杜预所言"平寿东有寒亭,即古寒国,盖寒浞所封",古寒国的方位大致可以确定了,史学界的公认即今潍坊市寒亭区一代,而自古沿袭至今的地名"寒亭",水名"寒浞"以及古迹名"寒浞冢",都可成为这一判断的佐证。
-
古寒国名称之演变 随朝代功能有不同
我们了解到这片土地上,在夏代确有寒国的存在,那这寒国之名又何以演变为"寒亭"呢?
在现当代的资料里,多言此地是在王莽篡汉之后"改国为亭",在古寒国旧地改立"寒亭",然后才有了寒"亭"这一称谓,这种说法非常普遍。然而遍查《后汉书》等典籍,均未寻见东汉王朝"改古国为亭"一说的出处。在元代编纂、现存最早的山东地方志书《齐乘》里,倒是有类似的说法:"葢古人图志详明,故国废城,皆立亭以为表志,后世荡析不存,为可惜也。"原来是为了标志古时候的故国废城,曾经都于其旧地设"亭"作为"表志"之物。元人于钦因为其"荡析不存"而可惜的"亭",更应该是一种具有纪念物性质的实体建筑,而非"乡亭"之类的行政机构。
秦汉时代的"亭",其实是一种基层行政单位,包含着治安治理和驿路通邮等功能。浞河两岸的寒国故地,正处于秦代东去登莱的"驰道"之上,这一时期在此地设立具有包含通驿在内的多种行政治理职能的"乡亭",是非常具有可能性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结合秦汉时期的潍坊地区的古城分布,以及寒国故地在青莱古道上的重要位置来进行考量,寒国故地设"亭"的历史要比王莽新朝"改国为亭"的说法要早得多。
汉代以后,"亭"作为一个行政机构的概念逐渐淡化至无,其行政功能被"乡"、"社"等代替,其通邮功能则被马驿所代替。寒亭一地,在行政区划上逐渐演变为一个"社",在通邮功能上则演变为"古亭驿".《大明会典》是官修书籍,主要记载明代的典章制度,有载古亭驿:"莱州府,旧有平度州丘西苏村、高密县密水各驿,俱革。掖县城南、朱桥、昌邑县夏店、潍县古亭各驿,俱隆庆四年革。"清朝初年顾祖禹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综记"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述及了潍县的古亭驿,"潍县,……,又东北有古亭马驿",即寒亭古亭驿。
明代的马驿,在"冲要去处",设马80匹、60匹或30匹,一般性"经行道路"的,则设马20匹、10匹、5匹。就跟现代邮政体系里的邮政机构一样,大的邮政局所和小的邮政网点,会根据实际情况而设。那么,寒亭的"古亭驿"是个多大规模的邮政机构呢?万历《潍县志》是潍县地方志书的开山之作,载"潍县古亭马驿,今编中马九匹,编驴六头,车夫四十名。"
-
旧时做为古亭驿 多处记载可佐证
朝鲜使臣郑道传曾经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洪武二十九年(1392年),数次出使大明朝廷,从山东半岛登陆而后沿官道西行赴北京。在一个冬夜,曾宿于寒亭古亭驿,并题诗《古亭驿》:"同云浓似墨,飞雪白于绵。故国三千里,浮生一百年。吟诗无好句,觅酒罄遗钱。客里多情况,邮亭得暂眠。"此亦可作青莱古道古亭驿之证。
明正德元年(1506年),寒亭店云台山上的三官庙(也就是后来俗称的高庙)进行了一次重修。重修碑记中言及"潍之东北仅三舍许,有店曰寒亭,即古寒浞所封地,今置古亭驿",而古亭驿丞的名字也出现在这通碑记的具名之中,曰"古亭驿丞莆田郑燮".
清康熙《山东通志》卷二十二载:"莱州府潍县:固堤店巡检司,在县北四十里;旧设税课局、古亭马驿,俱裁。"告诉我们旧时候潍县曾设置过古亭马驿,后来被裁撤了。至于裁撤的时间,这里没有明确,但前朝的《大明会典》里说了,是"隆庆四年革",隆庆四年即1570年。隆庆帝明穆宗是个改革型皇帝,大批裁革马驿只是他众多改革措施中的一个小小末梢而已。
清代时,原古亭驿的通邮功能则被墩铺所替代。在潍县城南设总铺,寒亭铺则属于往东北方向通昌邑的邮路上的一个墩铺。清代知县张耀璧在潍县"捐设每铺立旗一杆,夜则点灯派人看守,一则保护树木,一则巡防匪窃"(见乾隆《潍县志》),设置了有高耸路灯的寒亭铺,自然成为了漆黑夜里的一景。
梳理前言,可初步得出"寒亭"一地的发展脉络:
①夏代,为寒国。②秦汉,为"亭",行政机构之属,亦承担邮驿功能。汉代此地曾设构筑物"亭"以标识"故国废城"亦大有可能。③汉代以后,寒亭之"亭"的行政机构之属渐消,但"寒亭"之名却留了下来。④明代,寒亭有"古亭"驿,但古亭驿设立于汉代以后的何时,未考。⑤明正德元年(1506年),寒亭之"古亭驿丞"为福建莆田人郑燮。⑥明隆庆四年(1570年),寒亭"古亭驿"被裁革。⑦清代,寒亭铺是潍县总铺下一个窝铺,继续承担邮驿功能。
-
青莱古道变为繁华官道
在原石拱伯明桥位置偏北建了一座钢木拱桥,承袭了伯明桥的名字。
到明清时期,寒亭街还只是青莱古道之上、潍县总铺下属的一座驿站,这处驿站虽不起眼,但它所在的青莱古道却是秦一统后最早的国道之一,谓"驰道".经过历代的营建,青莱古道逐渐演变成为兼具商旅、军备、通邮等多种功能的道路,一度熙来攘往。
-
秦时为重要驰道 清时板桥亦赞之
虽然寒亭的人文历史可以追溯至夏代的寒国故都乃至更早,但直到明清时期,寒亭街还是青莱古道之上、潍县总铺下属的一座驿站,谓之"古亭驿",充其量只是潍县治下一处规模稍大点的村镇罢了。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可小觑寒亭街曾经的繁华和喧闹,因为这处驿站虽不起眼,但它所在的青莱古道却着实不简单:源于唐尧,成于春秋,秦一统后又被帝国展筑成为最早的国道之一,谓"驰道".马车能跑起来才可称得上"驰",在平坦路段,驰道可宽达五十步(约69米)。驰道中间用木材按照固定尺寸铺设轨道,供已经"同轨"了的马车畅行,为皇帝所专用。驰道两侧的路面则夯筑压实,供其他人等通行。即便是按照现代公路的等级划分,这个宽度也够得上国道标准了。此后,经过历代的营建,青莱古道逐渐演变成为兼具商旅、军备、通邮等多种功能的道路,一度熙来攘往,车马喧嚣。曾任潍县知县的郑板桥在描述潍县的繁荣景象时,便先用这条官道提供的交通条件作为铺垫,"两行官树一条堤,东自登莱达济西;若论五都兼百货,自然潍县甲青齐",虽是溢美之词,但亦可作参照。
这条驿道西起济南府,经金岭驿进入潍坊境,再经青社驿(益都境,即青州)、丹河驿(昌乐)、潍县总铺,穿过古亭驿的寒亭街,再往东过潍河渡口(直到清末,横渡潍河还没桥可过,来往商旅车马都得依靠渡船过河),再往东经昌邑总铺、夏店驿出潍坊境,然后经灰埠驿、莱州驿,抵达登州府。登州就是蓬莱,当年始皇帝去蓬莱求仙,在济南以西的行进路线亦大致如此。不仅如此,就连到了1922年民国政府组织以工代赈修筑的"烟潍公路"(即今206国道的前身)的走向,也基本沿袭了青莱古道潍坊以东段的走向。
-
文人雅士途经寒亭 以此参照写景抒情
这条官道如此之重要,而位于寒亭的古亭驿或寒亭铺,则成为东来西往的迁客骚人的重要参照。对这处古国名胜之地,诗人们更是多有吟咏:
明弘治十三年至十八年(1500年-1505年)间,时任巡抚山东、都御史徐源曾途经驿道,宿于古亭驿,写有《寒亭》诗一首:"荒郊野店树娉婷,细雨秋风此寿经。千古荡舟人不见,孤亭空伴草青青。"那时候的寒亭驿站还是一幅原生态的景象,尚不繁华。这位当时的山东省最高行政长官,到了古寒国旧地,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历史中寒浞代夏、陆地荡舟等典故而喟然长叹。
清康熙进士益都人赵执信,善诗文,曾于深秋旅途中夜宿寒亭,并赋诗一首:"落叶将飞雨,镫前无那听。客衣添几许,今夜宿寒亭。"深秋落叶,寒凉飞雨,诗人对于寒亭之"寒"字特别敏感。饱读诗书的金榜进士怎会不知道《左传》里的寒浞之典,此处取来"寒亭"二字,双关使用,更显巧思。此后经年,这首诗经常被来往的文人借来题壁于古亭驿的客舍里。后世的潍县人郭麐在一首竹枝词中善意调侃赵氏此诗,"诗人自是客衣薄,错怪寒亭特地寒",这完全是隔代文人之间的诗文唱答,倒不是真有纠错之意。
清雍正年间,山东宁海州人(今烟台莱山区)李永绍,官至一品工部尚书,无论是赴京任职还是归里省亲,都要途经登莱官道上的寒亭驿站。在《抵寒亭》一诗中注"寒亭为赴京赴省之分途,过此而东,路行颇易,故喜之",诗曰"强支筋骨恋彤廷,宦辙崎岖应熟经。千里乡园不是梦,驱车也许到寒亭。"又有诗《大风雪》:"才过寒亭乡路近,长途渐缩旅愁宽。谁知快意偏多拂,急雪挟风寸步难。"李尚书自京师归里,沿着官道向东,寒亭即是一重要参照:过了寒亭,不仅意味着接下来会一路坦途,而且意味着距离家乡的距离也更近了。
清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巡抚的西林觉罗·鄂容安在一个冬日的傍晚行经寒亭街,住进了驿站,赋诗云:"行尽斜阳又见星,孤村灯火认寒亭。小眠一觉沧桑梦,茅店鸡声雪里听。"寒冬雪夜,孤村茅店,天渐亮时听得数声鸡鸣,沧桑梦醒。跟赵执信的那首诗一样,鄂容安的这首《宿寒亭》也借取了寒亭地名中的那点"寒"意,刻画了一副冬季里萧瑟暗调的画面。
清道光年间,浙江钱塘人吴振棫任职山东,曾任登州、沂州、知府,又任职山东登莱青道。曾有《雪中过寒亭》,词义俱佳:"长林黄叶尽,冻坂青泥干。日暮风兼雪,寒亭如此寒。"
-
连接浞河两岸之石桥 成东西往来必经之地
青莱古道过了潍县城,稍稍偏斜往东北方向继续延伸,到寒亭镇得跨过一条虽不甚宽阔但穿越千年的浞河。浞河远无潍水的宽漫,一座石桥便成了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石桥最初不过以河名称之,叫浞河桥,后也曾因其材质而呼之为大石桥。
乾隆《潍县志》载"寒浞河桥,在县东三十里",民国《潍县志稿》中则载为:"寒亭大石桥,原名浞河桥,以后浞乃夏之乱臣,故改名伯明桥。寒亭镇西门外。清光绪年间重修。三空,长三丈余,宽一丈二尺。"《潍县志稿》的纂修者分析浞河桥改名为伯明桥的原因,是因为寒浞有乱臣之名,索性以其族名改作桥名。伯明桥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能见诸于史料的是在光绪年间重修过一次。那时的伯明桥有三孔,桥长10米有余,宽4米有余,能够并行两辆大车,对向来往的车马无需避让,轻轻松松的就可以错身而过。据寒亭街老人们的记忆,此桥虹桥卧波,水波潋滟,想必当年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胜景。上世纪50年代末,其交通功能被附近的洋灰桥浞河桥替代,而阻碍行洪的弊端却日渐显现,自然没有摆脱被拆除的命运。
伯明桥正对着寒亭镇也就是寒亭村的西门,过了桥就进入寒亭街里了。
-
传教士感受寒亭街热闹
-
1866年,两位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和郭显德自胶东相约西行,经昌邑过潍县,寒亭街自然也是必经之路。他们骑着毛驴到了寒亭街里,在这里吃了潍县的特产,"甚觉有味",放眼望去,也满是繁华和喧闹。
-
两名美国传教士 见证寒亭街繁华
县城有城墙,村镇有圩子墙。圩子墙,也有写作围子墙的,是乡党们为了抵御匪患、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而修筑的防御工程。潍县周边村镇的圩子墙,跟清朝咸丰年间防御"长毛"(捻军)侵袭、各地大兴团练大有干系。圩子墙一般为夯土而成,墙外挖土形成圩子沟。根据村镇的通行所需,会在圩子墙的相应方位开口设门。圩子墙体高逾两人,墙顶宽可容两人并行。一旦有了匪患,便会紧闭大门,青壮年全员出动,鸟枪、火炮等各种火器和铁锨、钁头、二齿子、铁钯等家伙什儿全体上岗,抵御入侵,保卫家园。
寒亭镇的圩子墙是土夯的,门楼却是砂灰筑的,有西门、西北门、东门和南门四个大门。浞河东岸接入官道的西门楼子有12米高,门洞子上还挂了写有"俗美风淳"四个大字的门匾。过伯明桥往东进了西门,门里一条纵贯东西的主街,延伸至东门出镇,约有1公里。主街南、北两侧打火烧的铺子有十多户,街南有两家大车店,有十香楼饭馆,还有洋药房、酱菜园子等各种门店,街北有中药铺、杂货铺、木匠铺、粮食店等杂类门头,店幌灯笼和各色招牌鳞次栉比,肉火烧、杠子头、炸油条、朝天锅等各类吃食琳琅满目,打尖的、住店的、歇脚的、算卦的等各色人等熙熙攘攘,车辚马萧,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自是一派繁华景象。按郭麐的竹枝词自注的说法,明清时有的客店里甚至还寓居了歌妓。
在清同治年间,两名自胶东一路走来的洋人传教士恰巧见证了寒亭街里的热闹。1866年4月,驻登州(今蓬莱市)的狄考文和在烟台的郭显德两位美国传教士相约西行,在黄县(今龙口市)碰头后,一队人继续往西走,目的当然是为了传教。他们沿着官道西行山东各地,经昌邑过潍县,寒亭街自然也是必经之路。4月17日,洋先生所记的当然是阳历。要按农历来算,正好是三月三。就在这个桃红柳绿的日子,狄考文和郭显德两位年轻的"大胡子"传教士从西而来,到了寒亭街里。骑着毛驴子颠簸好几天了,人也困驴也乏,自带的鸡蛋、大米等也消耗完了,于是入乡随俗在街边摊儿吃了一顿。主食吃的是火烧、饽饽,他们认为吃的这些"都是潍县的特产,为最好的食品","甚觉有味".按他们的印象,进了寒亭街,就意味着到潍县了,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从昌邑过了潍河到寒亭街40多里地尽是乡村,进了寒亭街才得以撞见满眼的繁华和喧闹。
-
重要地位被取代 寒亭街门庭冷落
上世纪20年代,随着烟潍公路的修通,寒亭街里的繁盛却日渐衰退。烟潍公路虽然大致沿袭了老官道的走向,但却不再经过伯明桥以及浞河东岸的寒亭街,而是往北移了一里多地,从村后的庄稼地里穿行而过,估计民国当局也是考虑到拆迁之艰吧。再加上后来潍县政府驻地西移,一条被老百姓称之为前街(即今民主街)的新大街往西延伸,寒亭城区由此拉开框架,寒亭街里则逐渐回落为一个村子里的普通街道。但寒亭街的称谓却一直留存了下来,并推而广之变成了寒亭城区的代名词。比如说寒亭城里某个厉害的人物,就会说他是"寒亭街上能打开滚儿,混得开的",云云。寒亭本无城,特别是现在浞河以西的大片城区,在建国初期不过是在一片庄稼地里稀稀落落分布着的几个村庄。当前街修好后,因为行人稀疏,难见繁华,还一度成了个念语(寒亭方言,笑话、笑柄的意思):"一个县城仨路灯,一个警察管全城,电话不如跑的快,建个大桥闲起来",这个有"仨路灯"的就是现如今的民主街,"闲起来"的大桥则指的是民主街浞河桥。"跑"字,在寒亭方言里还有"走路、步行"的意思,这里说打电话不如走路快,夸张的调侃寒亭城区之小。
-
于氏望族大宅院
于氏是寒亭镇望族,寒亭老于家跺跺脚,"大潍县"也得不大不小的忽闪几下。在鼎盛时期,于氏一族所拥有产权的土地有2万多亩。单看数字好像没有概念,看看四至就更直观了:东起吴官庄,西至良种场;北起南张氏庄,南至于家涝洼村,东西宽20里,南北长30里,再加上在周边各县置办的田庄,在农耕社会里拥有如此规模的基本生产资料,已经不能仅仅用大户来形容了。同时,于家又善于商道经营,除了寒亭街里的房产,在潍县城里诸如北下河九曲巷、前所街、石家巷子、布政司街、后门街、东关东门等地亦有房产分布,也可称得上富甲一方。
于氏一族能人辈出,会打拳的于占鳌把生意做到了俄罗斯,赚到了"外汇"亚历山大金币。追随中山先生的早期中国同盟会会员于均生在潍县城创立大华染厂,是潍县最早创立的工业实业之一,在高庙创办私立东明中学的也是这位先生。曾经留学德国学习西医的于少卿博士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主持南京中央医学院的战时任务,1943年还组织"远征军外科游动手术大队",参与了远征军赴滇缅的作战。
如今在寒亭街里,主街以南至民主街的一片区域,还保留了于占鳌家族的8座明清院落。这些院落以胡同、过道相连,共同构成一处家族氏建筑群。解放后,于家的房产几乎全部被收归国有,大多分给贫雇农居住。唯有这8套一直作为公管房使用,1950年做过潍北县政府的办公地,1953年做过潍县政府驻地,1955年开始,又作为潍县及后来寒亭区文管部门的办公地点。因为没有成为村民的个人房屋,所以躲过了新时期里拆迁、翻建之类对古旧建筑的彻底毁坏。自2007年起,地方文化部门又主持对其进行了修旧如旧的整修,打造成于家大院景点对外开放。于氏宅院作为明清时期耕读世家的一个标本能够保护和留存了下来,不可不谓之幸甚。
-
寒亭集为乡间集市之首
在潍县的商贸格局中,除了常设的两处"市",在城厢和乡下还有逢期开市的23处集市,而寒亭集则居于城厢之外的17处集场之首。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寒亭集仍为区域主要集市之一。云台山是寒亭一胜地,山上的"高庙"声名远播,后来多次修缮。
-
潍县城外乡集市 寒亭集位居首位
集市贸易多以县城为中心。潍县的集市一般5天一集,有的3天或4天一集,固定集日。在乡下农村,则每隔二三十里有一个集市,多为5天一集,或5天两集,集日固定。在固定日赶集之外,各地往往还有定期的山会和庙会。大的庙会,商贾云集,本地外地客商均有。集市多设在村镇的大街、交通道口或野外。这种商贸形态,一直承载着城乡民众日常交易、货物集散的重要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的商贸业态的兴起,这种传统形态逐渐式微,即便是在农村,集市的规模也越变越小。
寒亭街里的寒亭集,其发端于何时已不可考。见诸于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纂成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的《潍县志》,是一部由致仕归里的邑人刘廷锡主持编纂的民修志书,也是所见潍县最早的地方志书。这部志书中关于"集场"的记载虽为简略,但仍大致勾勒了这一时期潍县地区的集市规模:"市二,一在城内大街十字口,一在东关大街十字口。集场,在城内者七,在东关者七,南关、西关各一;在乡一十五集,寒亭集、牛埠集、南留集……"在潍县的商贸格局中,除了常设的两处"市",在城厢和乡下还有逢期开市的23处集市,而寒亭集则居于城厢之外的17处集场之首。在此后的历代志书里,如清康熙《潍县志》、乾隆《潍县志》中,亦将寒亭集列为在乡者市集首位。民国《潍县志稿》认为,"人类生活之所需,必赖交易而后备。是以人口日增者,其市场日盛",寒亭作为古来驿路所经之交通重镇,其市集位居潍县城外各乡市集之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寒亭集仍为区域主要集市之一,其日常上市人数一度达到1.3万人。而到了下半年农忙结束至年终岁尾,赶集人数激增,从农历十月一直到春节,赶集上市人数可达3万余人。交易品种诸如粮油、牲畜、木材家具、蔬菜、水产、副食、百货、肉鱼禽蛋、鱼鸟花卉等,无所不备。
按照《寒亭区志》的统计,到"1988年集市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拥有售货床500张,售货台800米,年成交额1200万元。"当然,随着城市管理的需要,寒亭集址近年已一迁再迁,从最初的寒亭街里赶大集,早已迁至城区灌渠以北的寒亭集贸市场,且规模早就大不如从前了,现在更多承担的是蔬菜、生鲜的采购功能了。
-
云台山高庙成胜地 历史上多次被重修
在寒亭街东段有一座土埠,状如高台,曾经一度有20多米高。潍县地界鲜有山峦,坐拥一大片平原,除了北面邻近滩涂沿海,其余三面的邻县都有山地:往东去,到了莱州,有山;往西去,到了昌乐、青州,有山;往南去,过了安丘、诸城,又到处是山。话说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54岁的七品知县郑板桥来潍县上任,也曾抱怨潍地少山、难负诗情:"行尽青山是潍县,过完潍县又青山。宰官枉负诗酒性,不得林峦指顾间",发了一通牢骚。正因为潍地少山,矬子里拔高的,稍微高耸点的土埠便成了胜地。北乡的禹王台如此,寒亭街里的这座土埠台更是如此,甚至有了个叫山的名字:"云台山".据说台上曾有一座古井,遇到阴雨天会发云吐雾,故得此名。其实这种现象很容易解释,阴雨天空气湿度大,而深井里温度恒定,水蒸气在井口会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形成了云雾。对高台上所建的各种庙宇,老百姓则习惯上称之为"高庙".可以想象,一马平川之上,一座耸峙的高台,台上松木森森,庙宇巍峨,官道上来往的旅人们少不得要上去瞧瞧,或跪拜祈福,或登高揽胜,"高庙"则由此声名远播。云台山旧址的枯井曾出土过唐代的筒瓦、葵花纹圆瓦当、神砖等庙宇构件,还出土了一尊石佛像,铭刻显示为大齐天保三年(552年)所造,可以证明在隋唐之前的北齐时期这里还是佛教寺庙的所在,而到了明正德元年(1506年),这里被重修为"三官庙",到上世纪30年代又被修为"三皇五帝"庙,一直被道教所占领,最终焚毁于1948年。在明正德元年的《重修三官庙碑记》里,描写当时的云台山高埠"去平地四丈余",埠上"庙前有古柏数株".
三官庙供奉的"三官"即天、地、水三官,话说这三位天神分别是唐尧、虞舜和夏禹的前世,天官掌管着天文,主持赐福;地官掌管地理,主持赦罪;水官掌管水利,主持解厄。也许是得益于高庙的名声远播,这里的道士在周边区域内属于较高的级别,其他的道教活动场所的道长之类的,大多是从云台山上的高庙派驻出去的。东乡双庙村的龙王庙和柳郎祠,据说就是由高庙派驻的道士掌管,并向下一级大小近十座庙宇发号施令,由此可管窥当年云台山高庙(即三官庙及后来的三皇五帝庙)的影响力。
-
光绪年间唱大戏 高庙发生大事故
说起高庙,不得不提及发生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一起重大事故,因为庙墙倒塌,死难80余人(县志里的官方数字,民间传言有300人之多)。
这一年冬天,齐家埠村一个钱庄的掌柜,因为债务纠纷与人发生争执,不想拉扯中扯断了人家的辫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辫子被人拽掉了,这还了得?事主不依不饶,声称要报官诉讼。本来理直气壮讨要欠款的钱庄掌柜,不得不放低身段请中间人说和。中间人传过话来,除了要赔偿一笔银子外,还得请戏班子唱戏赔罪,点名要唱《天水关·收姜维》。钱掌柜无奈,只得照办。
于是,在农历十一月十三这个不年不节的日子里,十里八乡的民众把高庙前偌大的空场挤得满满登登,连埠台侧的高墙上都挤满了人,墙下更是观者众多。干啥?看戏!近午,诸葛孔明收姜维的大戏正演得热闹,不想一个耍钱输了银子的赌棍,被债主追着扑进了看戏的人群,哄闹间,炸了窝的人群连连挤撞庙墙,庙墙轰然倒塌,死伤者众多。在墙塌的瞬间,寒亭村一位臂力过人的于武举,竭尽全力抵住了一段即将垮塌的残墙,多人免于罹难,于武举被乡人视为英雄。
-
风雨沧桑看变迁 见证诸多大事件
作为寒亭街上一座重要的公共场所,高庙见证了诸多历史事件:1925年,寒亭镇地方人士在高庙创建了私立东明中学。这个东明中学仅仅存续了三年时间,到1928年就因为战事影响而停办。说起来,如今潍坊高新区的东明学校,倒是在无意中承袭了寒亭私立东明中学的脉络传承。1938年,占领寒亭的鬼子兵驻扎高庙,一占就是七年。由此,在民间还衍生出一些诸如"鬼子过年煮饺子变成驴粪蛋"之类的传说,虽不失荒诞,倒也反映出老百姓忿恨侵略者的情感。鬼子投降撤出后,高庙被国民党第八军独立旅三团的四个排所盘踞,拆庙修了地堡。1948年,潍县战役的混乱中,传言一个叫邢永庆(邢家东庄人)的,以破除迷信为名,带10余人纵火焚烧高庙,大火数日不灭。加之此后历年,百姓自此取土他用,高庙胜景不再。
现存云台山上的庙宇,是上世纪90年代由民众自发新建的,每逢农历三月三、四月十八、九月九,这里都有庙会,倒也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