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9 15:30
鄌郚总编

丝路乡情

  丝路乡情
  -
  丝路发祥地 茧绸销四方
  昌邑丝绸历史悠久,工艺始自周朝的"捻线就织".绸布工商业起于清嘉庆,兴于道光,清末民初发展到鼎盛期,有"日上市三千六百匹神绸"之说,主要运往北京、上海、青岛、洛阳、香港等地,并传播到德、英、美、法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昌邑人用勤劳智慧开创了一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塑造了昌邑丝绸文化的历史性、开放性、开拓性和国际性特质。
  -
  历史性 寻丝溯源百年前 柳疃镇是集散地
  山东半岛是我国早期丝绸发详地之一,至今流传有许多关于蚕祖嫘女教化人民育蚕、缫丝、织绸的美好神话传说。嫘女,黄帝之妻,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而西晋太康七年,东莱的野蚕、茧、丝、山绸就被载记入史书,比嫘女早了近百年。
  柞蚕又称为野蚕。在古代,我国一直是以桑蚕丝闻名于世,柞蚕丝绸依附于桑蚕丝之中,既没形成规模也没有能呈现出其个性,直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野蚕成茧,农民收集蚕絮,抽丝织绸或做它用,这才有了利用柞蚕的记载。到明崇祯年间,山东的诸城、五莲、日照、莒县及胶东等地,已经开始出现用柞丝捻线织绸,外国人称之为"山东绸",人工放养柞蚕也开始出现。
  昌邑丝绸的生产、销售主要集中在柳疃镇。历史上,柳疃一带土地贫瘠,恶劣的环境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求副业门路,以补农业不足。乡民们觉得丝绸业获利甚厚,且原料柞茧丰富,容易收获,于是农忙耕种,农闲纺织。
  这种织造传统,为以后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唧噈咯噔织,两天织一匹,五天一个集,卖了籴粮吃",是丝绸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写照,昌邑最终发展成为"丝绸之乡".
  昌邑丝绸即茧绸,亦称为"柞绸".柞绸与家蚕绸不同,它是用柞蚕丝织成的,原料产地在鲁中南、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山区。柞蚕喜食柞树叶,柞树又适宜在山地生长,所以柞茧又叫"山茧".虽然昌邑地处平原不产柞茧,却是柞绸的发祥地,这在中国丝绸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
  开放性 栽下梧桐引凤凰 商号达到四百家
  推动产业发展必须拥有开放的胸怀,开阔的视野,不局限于某地,不固守暂时的繁荣。昌邑丝绸织造业的发展,推动了丝绸商业的发展。明末时,昌邑人就将绸布贩运到北京和张家口。清康熙年间,柳疃高家庄商人把棉布运到北京,开办了著名的"隆盛号"布庄,至嘉庆年间,到周边贩柞绸的人多起来,设置专门收购的柞绸庄,掌握了纩丝和织绸技术的人把柞蚕茧购回昌邑,自己纩丝,自己织绸,生产的绸品就叫"柳疃柞绸",柳疃柞绸与姜家寨的"寨子布"在北京市场上并驾齐驱,并畅销直隶、河南诸省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柳疃丝绸的发展吸引了各地的投资者,他们来到柳疃投资开办商号、银号。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福盛店"茧庄开业,创始人之一是龙池镇瓦城村赵连运,这是柳疃街第一家丝绸商号。柞蚕只有春秋两季两次收茧,季节性强,柳疃丝绸发展起来后,柞茧需求量增大,而且要求持续供货,赵连运再次抓住商机,到产区坐庄收茧,茧店发展势头很好。
  不久,龙池镇齐西村齐增修、瓦东村赵梦全、姚徐邓村徐培祺合股开设的"广盛店"茧庄,傅振邦(都昌街道虫埠村,曾任直隶提督等职)家族与潍县陈介祺家族合股开设的"双盛合"茧庄等也陆续开张。
  清末民初,柳疃成为繁荣商埠,以柳疃街为中心的各类商号达到400家左右,是盛极一时的丝绸集散地,这也使柳疃的金融市场也很快繁荣起来,这里的丝绸工商业者不断开拓市场,逐步在上海、北京、烟台、青岛、张家口以及东北等地投资兴办丝绸和印染,甚至金融等企业。
  1902年王元綖著《野蚕录》载:"今之茧绸,以莱为盛,莱之昌邑柳疃集,为丝业荟萃之区,机户如林,商贾骈坒,茧绸之名,溢于四远。除各直省外,至于新疆、回疆、前后藏、内外蒙古,裨贩络绎,不绝于道,镖车之来,十数里首尾相接。"
  -
  开拓性 漂洋过海拓市场
  由于出口外销量的增长,同时,作为中国特产缺少国际竞争对手,茧绸生产在近代快速增长,在中国整个丝绸业的地位从清道光年间后日渐重要。富有开拓精神的昌邑绸布经营者从封建小作坊中解放出来,形成规模生产和走出昌邑的开拓意识,"闯北洋""上东洋""下西洋""下南洋".民国初年,茧绸出口量极为兴旺,达到鼎盛时期。由此造就了以昌邑柳疃为地标的"丝绸之乡"和"华侨之乡".
  昌邑绸布商人由西北地区跨越国界,将昌邑茧绸销到俄国境内的莫斯科、彼得堡等主要城市,开辟了北洋市场;往东到朝鲜、日本称为"上东洋";转道欧洲各国为"下西洋";大部分昌邑绸商则到了南洋地区,当时称为"下南洋".下南洋创始者为今都昌街道南裴村杨岱山、杨嵩山兄弟。光绪四年(1878年)正月,他们来到荷属爪哇岛首府巴达维(今印尼首都雅加达)及三宝垄(今印尼中爪哇省首府),开拓者为杨岱山之子杨茂春、杨玉成叔侄,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来到巴达维和三宝垄,杨茂春还在巴达维开办了"源兴泰"绸庄。到民国初年,下南洋形成高潮,昌邑茧绸也销遍了南洋地区。
  -
  国际性 环境变迁致式微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度,任何一种物品的生产与流通,都需放在国际大背景中考量,昌邑丝绸亦不例外。它从起源、发展、鼎盛到衰落,一直与国际环境和国际市场的变迁息息相关。
  1916年,对于昌邑丝绸而言,发展到了关键节点。这年,沙俄闭关锁国拒绝对外贸易,此后的苏俄政府废除私有制,限制经商,昌邑乡民的北洋丝绸之路基本阻塞。南洋各岛尚属英、荷殖民地,他们实行重税,暗中抵制,丝绸贩卖者损失惨重,昌邑丝绸的出口日渐减少,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一次大的挑战。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中国的国内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昌邑丝绸面临出口减少的严峻考验。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设柞丝收购店控制市场,这不仅直接操纵了东北的柞丝和柞绸,也几乎断绝了柳疃在东北的原料来源。日军侵占胶东后,将这一带的原料掠夺一空,这对柳疃丝绸的打击更是致命的。"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昌邑,在柳疃设立据点,丝绸生产濒临绝境。直至解放后,昌邑丝绸开始复苏,并逐步建起出口创汇的县办丝织企业,以此为龙头,带动当地进行社会化生产。
  -
  质优价廉,寨子布行销全国
  -
  茧绸和寨子布,是昌邑绸布业发展繁盛的两大内容支撑,这两种产品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市场上并驾齐驱,共同展示着昌邑丝绸的品质。
  -
  小村庄推出大"布"头
  柳疃镇姜家寨村在清代时叫寨里庄,附近的村民习惯喊它"寨子".据说村子边原有一条大沟,早年是潍河故道,安危攸关,故而村名有"寨"字,取祈福征祥之意。寨里庄处于德州至莱州通道上的潍河渡口,有几家船户靠使船为生,因过往客人多,村里开有客店。
  嘉庆末年,姜士昌在村里开了间"松柏堂"棉布店,布是当地织的小土布,质地结实。布贩子们用手推车运到北京城去卖,由于质量好,价格便宜,很受欢迎,成为颇有名头的"寨子布".后来,姜士昌的二儿子姜振彩在北京坐庄开起了"常春泰"布庄,从松柏堂把布运到北京常春泰,批发兼零售。
  那时坐庄的商号和布贩子们都很诚信,受资金所限,布贩子们要进购大批量的布,商号可以赊账,布贩子也很讲信用,从松柏堂先拿货,卖完了再来取货时缴纳上次的货款,彼此信赖,互相依存,这也使得寨子布不但畅销北京,连张家口、内蒙一带的布商也到常春泰购运,寨子布很快行销全国。当时在北京的绸布店,除了"阜盛茂"主要批发茧绸外,其他商号基本是同时销售茧绸和寨子布。
  松柏堂原来只从柳疃附近各村收购寨子布,随着在北京出货量的增加,便扩大到昌南的密城集和大章集坐庄收买,经过加工染色后,用铁瓦大车直接发往北京。松柏堂的营业范围继续扩大,大章村的进士高鹏飞向县衙提出建议,将密城的四九集布市移到大章集,五天一集变两集,集市频繁使得寨子布的收购更为集中。
  -
  布庄兼营旅店融汇资金
  常春泰威信较高,为了更好地汇聚资金,开始兼营钱业和旅店。当时,胶东各县的举子到北京赶考,先把银子存到寨子松柏堂,到北京住进常春泰旅店后,再支出银子作为应试开销。传说西乡(潍县一带)有一帮到北京赶考的,来松柏堂寄存十万两银子,见门面只有三间屋,觉得不太靠谱,便到了潍河东岸一家大商号"恒信"处。
  恒信掌柜的说:"别看松柏堂门面小,它在北京的常春泰可比我们家的恒信出名,他们是北京的老号,跟朝廷的诏赐王爷相熟,打听考场上的事也方便,你们还是存到他家吧。"听到这席话,这群人才放心地回到松柏堂存钱。据常春泰员工称,潍县状元王寿彭、曹鸿勋和武状元宋占魁都曾到他家店里投宿过,宋占魁考前还得到过常春泰的推荐。
  姜士昌的长子姜振文掌管常春泰后,二弟姜振彩到东北开起"万春恒"分号,经营柞茧、柞绸生意;四弟姜振常在北京坐庄"同春涌",同春涌在柳疃的字号是天利涌,后改为天利增。姜家寨的松柏堂后来改为延庆堂,由姜士昌之孙姜述贤经营时,资产达上百万两银子,从北京往延庆堂送银子的镖车,有时一天可达三辆,还专门雇用镖师来保卫自己的商号,在北京纺织品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因受到日货挤压,1920年起,寨子布走向萧条,到1930年,北京的寨子布已经很少了。
  -
  龙头"义泰祥" 年产五万匹
  清末民初,大批昌邑人闯关东,到东北开纩坊、办丝栈、设机房,通过人力与技术的输出,使辽宁等地迅速成为昌邑茧绸最主要的原料基地,扩大了昌邑茧绸的原料与生产基地规模。
  -
  昌邑丝绸资源向东北输出
  彼时的昌邑,"犹川谷之于江海",已然是北方丝绸业的"洼地",尤其是柳疃汇聚了整个昌邑北乡人织绸、贩绸、卖绸行业,信息的互通开拓了乡民们的思路,不再拘囿于一镇一县。
  辽宁是全国最大的柞蚕生产地,但那边的缫丝技术并不发达,而昌邑的纩坊也意识到减少原料运输成本带来的效益,绸商不愿再守着末端销售链,开始到东北投资建厂,技术能手则入干股或到东北一带传授技艺,经济实力稍弱、技术不够精湛的则背着包袱闯关东。
  由于资本与织造技术的输出,昌邑茧绸的原料与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所谓"昌邑茧绸"的概念已经不仅仅限于昌邑当地生产的产品。1934年刊发的《胶东之丝绸业》一文称:"安东(今辽宁丹东,编者注,下同)之胶东柞蚕,一部分取自于本地,名之曰‘东山茧’,织成之绸名之曰‘宁海绸’,英文名NINGHAI.其余大部分之茧则来自安东,名曰‘东北茧’。此类茧丝织造多出自昌邑人之手,故名‘昌邑绸’,英文名SHANDONG,皆称之为‘山东绸’。"
  在安东,"义泰祥"丝绸厂是当时影响力较大的工厂,多数工人也是来自昌邑,经理韩效思(1878-1955),是昌邑柳疃名士韩天衢之子。
  -
  柳疃"义泰祥"机房迁到安东
  光绪二十六年(1900)起,韩效思与姜家寨村的姜言诚在柳疃街经营着一家聚星成丝店,东家是上海巨商罗坤祥。韩效思为人正真,做事认真,深得罗坤祥信任,罗坤祥成了甩手东家,平时很少到柳疃,把生意完全交给韩效思打理。
  1922年,昌邑丝绸因织工偷工减料,施浆过多,导致质量低下,产品销路不畅,殃及聚星成,韩效思觉得对不住东家的信任,1923年时独资开办了福善堂机房,力挽昌邑丝绸声誉。此时,罗坤祥来信了,他在柳疃东山再起,重新投资开机房,取名"义泰祥",东厂设在高戈庄,经理姜言令,西厂设柳疃街,经理韩效思。罗、韩成了打不散的"铁搭档".
  1924年春天,韩效思到辽宁安东采购柞丝原料,顺带做市场调研,无意中得知,赵乐友在八道沟的复兴店纩坊要停业处理,纩坊占地面积较大,已经通电,基础条件比较好,他觉得如果能盘下来,将柳疃义泰祥迁到此,会节省原料运输成本,让义泰祥有更好的发展。他赶紧向罗坤祥发信提议。
  此时,罗坤祥在交易活动中也得到消息,东三省新开辟的安东商埠,柞丝、木材资源十分丰富,但缫丝技术落后,需要把蚕茧装笼搭船运到烟台来缫丝,但缫制的柞丝量少且质量一般,而且大型蚕茧笼搬运困难,常会出现挤压混乱的情况,导致运输成本较高,到安东开丝绸厂则存在四大优势:丰富的柞茧资源、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清澈的鸭绿江水有利于丝绸生产。在安东生产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和日本、法国竞争会更有优势。就在这时,他收到了韩效思的信。
  英雄所见略同,两人开始运作买下复兴店纩坊,最终议定3000两银子成交。此次投资,罗坤祥共投入本金100万两,招收了千余名工人,购买了400多台铁木机、纩车,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筹备,1926年正月初五,安东义泰祥正式开业,经理依然由韩效思担任。
  -
  规模迅速发展壮大,一跃成为辽东丝绸行业龙头
  韩效思懂经营,善管理,在他手里,义泰祥的规模迅速壮大——占地百余亩,厂房200多间,缫丝、织绸、漂染、附属四个车间同时运转,一派红火的生产景象,年生产药水丝最高达40吨,柞丝绸140余万米。他们还在上海等大城市设立业务联络站,在沈阳、哈尔滨各设有丝绸批发站及行业信息收集站点,迅速将产品"昌邑茧绸"销往全国各地,并通过"政记号轮船公司"(今莱州市沙河镇杜家村人开办)将产品运往上海业务点,远销到英、法、德、意、瑞士及南洋各地和印度等国家。
  1928年,韩效思在丝绸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在辽东各地附设烧锅、木材及木器、大型包装箱、面粉等专营企业,在辽东半岛产茧各县开设多处缫丝厂,供应义泰祥原料。有文章称剿匪英雄杨子荣(原名杨宗贵)曾经在义泰祥学徒。
  1929年,罗坤祥到安东,看到厂里的繁盛景象,拍拍韩效思的肩膀说:"心田(韩效思,字心田)哥,咱们再干几年,干到六十就不干了,享享清福。"韩效思深感东家知遇之恩,凡事尽心尽力。在其苦心经营下,义泰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30年在九道沟开设分厂,后来,分厂遍布辽东各地,由此形成"机匠泊""昌邑泊"等专业村落。从开业到1935年,是义泰祥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辽东半岛丝绸行业的龙头企业,每年生产各种丝绸约50000匹。
  抗战以前,昌邑及胶东各地的机房,多是木机操作,人工扔梭,工人劳累,效率也不高,但义泰祥已全部实现机械作业,加上有电力保证供应,技术工人吃劳金计件生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又将一班制改成两班制,人停机器不停,24小时都在运转,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成为安东地区工商界颇有名气的八大家之一。
  -
  本着东家箴言做事,韩效思最看重中国丝绸信誉
  韩效思不仅懂经营,业务能力也超强,他肉眼看丝,手感验茧,十拿九稳从不含糊,对缫丝织绸的每一个环节,更是行家里手。
  义泰祥产绸量大,本厂缫制的柞丝仅能满足三分之一的生产,其余柞丝几乎全靠从安东市内或辽宁省内购进。购茧,买柞丝,韩效恩从来是不惜高价选求优质。安东商埠内的茧栈、丝栈都知道他的这一需求,凡是质量好、成本高、市价难以出手的,都拿着样品去义泰祥,韩效思亲手检验,只要质量达标,他从不吝啬从不压价。
  罗坤祥曾说过:不能单从义泰祥的得失着想,要时刻以中国丝绸的信誉为重……韩效思本着这句箴言做事,义泰祥生产的"单鹿""双鹿"柞绸,在欧美、亚洲享有很高的声誉,义泰祥同十几个国家打了30多年交道,从来没发生过产品质量问题,许多国家对其产品都是"免检"的。
  生于绸乡,长于绸乡,韩效思一生酷爱丝绸事业,知道丝绸业对昌邑人民意味着什么,他大力宣传植桑养蚕,到安东后树立自己在丝绸业的影响。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始终没有忘记社会责任,热心公益,在柳疃创办育正小学、道德会女子义务学校,在安东创办南山女子义务学校,均实行免费教育;他还出资从东北购进大批松木,在家乡施舍棺木。
  1941年,日本"满洲柞蚕株式会社"掠夺垄断辽宁丝业,义泰祥受到压榨排挤,逐渐陷入困境,一度被迫停产,到1943年时竟濒临倒闭,此时,罗坤祥去世一年了,65岁的韩效思坚守着东家的事业,但他已渐感力不从心,更无力与日本人周旋,于是向少东家递交辞呈。
  新中国成立后,义泰祥公私合营为"安东丝绸二厂",1956年随市名改为丹东丝绸二厂。韩效思为安东丝绸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90年代,当地电视台还曾拍摄纪实电视剧《韩掌柜》,展示其创业功绩。
  -
  丝路绸商注入红色基因
  -
  丝绸有着缠缠绕绕的特质,昌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白色恐怖下的党建历史,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年代,丝绸之乡注入了红色基因,使昌邑丝绸与中国革命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共第一条通往苏联的红色丝绸之路从柳疃启程,绸商后代放弃祖业走上革命道路。
  ◎红色丝路
  开辟北洋红色之路鲜为人知
  昌邑绸商闯北洋主要集中在苏联建立之前,绸商以双台乡(今都昌街道双台社区)、卜庄镇为多,最多时约有400人左右,仅双台柞埠村就有100余人。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八年(1719)昌邑丝绸已经销往俄国,光绪二十八年(1902)双台北裴村、刘家北逄村、柞埠村多名行商结伴雇骆驼装运昌邑茧绸,徒步西行,出张家口去了俄国。宣统三年(1911)开始,许多昌邑绸商陆续北行,或经绥芬河横跨西伯利亚,或由烟台乘船直达海参崴,或经满洲里通过中东铁路到俄国销绸,开辟了北洋丝路。
  昌邑绸商下北洋出名,由此开辟的中共历史上的"红色丝绸之路"却鲜为人知。"红色丝绸之路"正是昌邑绸商从1911年开辟的北洋丝路,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共产国际进行联络,来往于中国和苏联之间最早形成的一条秘密交通线。基本路线为,由昌邑启程越海北上至哈尔滨,通过中东铁路枢纽,向西经满洲里出境,可到苏联的赤塔和西伯利亚、莫斯科,向东经绥芬河可达苏联的海参崴。
  "红色丝绸之路的革命史鲜为人知,这与昌邑人不喜张扬的敦厚性格有关。这条由昌邑人搭起的通往海内外的丝绸之路是经济、文化、思想诸多方面交流的通道……早期的中国革命是走在丝绸贸易之路上,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吉祥护佑,氤氲在人们周围。革命同志与诸多昌邑人共握古老丝绸的神秘灵光,结下牢不可破的友谊,建立起可以托付生命的相互信任。柳疃丝绸是美丽的,也是有灵性的,它照耀着人们脚下漫长而艰辛的路,遇山遇水,遇风遇浪都能化险为夷。不管背绸包的行路人,脚下如何踉跄,他们内心都以一种古老的祝祷为念,逢凶化吉,人财安然。"(姚凤霄《梦随王尽美 思相长风烟》)
  -
  昌邑绸商两次护送王尽美
  1921年和1922年,王尽美组织昌邑绸商背上昌邑茧绸作掩护,分别护送共产国际代表回莫斯科、护送第三国际远东会议中国代表团到苏俄,两次都是经过这条红色丝路往返。
  第一次是1921年中共"一大"之后,王尽美负责护送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回莫斯科,他找到王翔千制定护送计划。经过周密布署,王翔千组织了昌邑柳疃背绸包的一群伙计,轮番接力护送。
  启程了,一身灰色长袍商人装束的王尽美,带领尼克尔斯基悄然离开上海,他们公开的身份是经营昌邑丝绸的商人,随从人员都是王翔千安排好的背绸包的伙计。这些伙计个个机警、聪慧、身手不凡,有打前站的,有殿后的,将王尽美和尼克尔斯基的吃、住、用、行、安全,安排得滴水不漏,最终将尼尔克斯基安全送回莫斯科。
  第二次是1922年1月,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王尽美、邓恩铭、王象午、王复元、王乐平等人作为山东的共产党、国民党及产业工人代表,参加会议。这次去苏俄,王尽美负责带着王乐平。负责策划他俩出行的,还是王翔千,打掩护的还是昌邑柳疃背绸包的伙计。会后,王尽美与其他代表一起在苏俄参观学习半年,收获良多。
  这条红色丝绸之路保护过王尽美,据考证,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也都从这里走过。早期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京、津、沪等地来到东北,通过"红色丝绸之路"奔赴苏俄,学习马列主义革命思想,红色丝路曾经承担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先进思想的使命。
  如今,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这条昔日"红色丝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承担起亚欧贸易往来的新使命。
  -
  ◎绸商后代
  放弃家族产业走上革命路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昌邑一些丝绸商户的子女陈庆泉(1916-1999)、牛达(1904-1961)等,放弃家族产业和安稳的生活,纷纷走上革命道路,他们身上刻着绸布商人的印记,丝绸赋予他们勇敢、开拓的革命精神。
  吉林省长春广顺号鼎盛时,由第二代经理、龙池齐西村的齐增修负责经营管理,分支店铺开到了72家,而其老号则是早年开在柳疃街的"广盛店",是当地富户。
  齐增修的孙子齐文甫,名恩周,曾任龙池区育才小学校长。"九一八"事变后,齐文甫辞掉校长职务,变卖家产,到柳疃开了家"周纪车行",暗中从事革命宣传工作。他身上经常穿着补丁衣裳,脚上穿双牛鼻子鞋,打扮得庄庄户户的,跟穷苦的庄户人来往……"
  1932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派赵鲁人来昌邑建立昌邑特别支部后,6月到柳疃一带秘密发展新党员,在惠昌药房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小组会,成立了由齐文甫、翟瑞甫、隋寿三、李崇九、齐介璞、齐传琴6人组成的柳疃第一个地下党支部,齐文甫任支部书记。
  -
  惠昌药房里刊印《抗战简报》
  1937年7月30日,北京沦陷,志成中学地下党支部书记陈庆泉(合盛仁掌柜陈东阜之子),受党委派回柳疃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陈家庄小学与教师张乐乔、王书范创办《抗战简报》,向人民群众传达党的抗战主张,于8月14日出刊。这是柳疃的第一份抗战报纸,由最初的300多份增印到后来的五六百份。
  后来,陈庆泉和张乐乔到县城参加"抗战干部训练班",便委托齐文甫等进步分子,在惠昌药房柳疃支部活动点继续编印《抗战简报》。有敌人讥讽齐文甫是个"庄户孙",他就在《抗战简报》上开辟了评论小专栏"庄户孙话",泼辣的笔锋直指日寇的罪行,文章往往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以《抗战简报》为中心的系列抗日活动,成为国民党右派的眼中钉、肉中刺。11月份,印行90余期的《抗战简报》被迫停刊。齐文甫在最后一期"庄户孙话"里申明了停刊原因,发出继续抗日的呼吁!
  由于抗战形式急转直下,陈庆泉带领齐文甫、徐迈、陈厚基、王书范奔赴延安。齐文甫进了延安陕北公学,在参加开发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膀大腰圆的他光着膀子独自一人拉一张犁,干劲超群,毛主席来视察时看见了,称赞他力大如牛,从此齐文甫改名牛达,他的子女也随他姓牛,儿子即牛群。
  昌邑与丝绸有关的革命者还有很多:民主革命先驱陈干经营过丝绸和钱庄,开国少将李福泽的爷爷李勤俭经营丝绸生意……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昌邑绸商勇于抗争、勇于承担的精神因子,怀揣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走上了与父辈不同的道路,在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