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于氏家族
-
赤山于氏元末迁至潍县
"潍水新门第 赤山旧世家"是一幅悬挂于老潍县城里新街子于氏家庙祠堂内的对联,也是潍县城于氏各家庭每逢春节常贴于大门的对联。从对联的内容看,潍县城于氏先人世居文登县赤山镇,后来迁至潍水之畔安家落户。
-
于氏四兄弟举家来潍 安居潍水畔繁衍生息
元朝末年,为躲避战乱,世居文登县赤山镇的兄弟四人于兹、于旻、于麻、于纪,携全家来到了潍县。迁徙伊始,四人暂时住在富康河西岸的河西于家村,此地属于潍县崇道乡下密社。后来,于纪迁到富康河东岸居住,称为河东于家村。于麻看到瀑沙河西岸的"辛阜社"(寒亭区杨家埠旅游经济开发区河滩村)土地肥沃,风景秀丽,非常高兴,便将全家搬来居住。自此,于氏家族在潍水大地繁衍生息,子孙后代瓜瓞延绵,至今已将近七百年,已传至二十八世。 "吾族众虽繁,此前达人尚少,至我贯祖,生受封爵,科第书香奕世相继……",这是于麻之十二世孙于大猷(字秩公,号悔庵,清朝顺治十四年丁酉科副贡生)在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撰写的《贯祖茔碑记》中的一段话,大意是,于族人口虽然众多,但在社会各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才却较少。于麻第六代子孙中,一位叫于贯的祖先,被朝廷授予了官职。自此,子孙后代发展迅速,有通过科举考试中选的人,有在邑庠、府学、太学就读深造的人,连绵不断,人才层出不尽。
于贯,字宗传,号松岩,于麻第六代孙。明朝成化年间,贯公被朝廷勅授"儒林郎"(从六品散官),不久被任命为直隶邯郸县知县。于贯是于麻众多后人中第一位取得功名的人。之后,于贯四个儿子当中的于周、于鹏先后取得功名,于贯的堂弟于端也取得功名。
于端、于周虽说是叔侄关系,但是因为年龄相仿,从小一块长大,宗戚之情最为肫恳。童年起,两人即共同受教于家塾吴伯康先生门下。两孩聪慧异常,日读千余诗,未午成诵,且通章句大义,善楷书、工诗文。伯康先生曾对别人说:"光大于氏门闾者,其在二子乎!"
于端,字德庄,从庠学、州学、府学,一直读到国子监(太学),考中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丙寅科岁贡生。正德四年,他参加吏部组织的全国官吏考试,考取了一个副州长的职务,非常遗憾,没有来得及上任,就因病去世了;于周,字绍殷,号退翁,明朝弘治丙辰科拔贡生,弘治顺天戊午科举人,历任直隶威县、邯郸、阜平三个县的知县;于鹏,字云程,勅授"儒林郎",河南汝州任同知(副州长)。
元末迁居河滩村的于麻一族,到了明朝中叶,六世的于端、七世的于周,两家先后搬至潍县城里。
悠久的家族发展历史,给潍坊大地留下了许多值得颂扬的传说和故事。
-
步天衢坊佳话传百世 辞官归隐豪情话西园
潍县城东门曰朝阳门,从朝阳门进潍县城是东门大街,迎面第一座牌坊曰《步天衢》。这座牌坊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是为举人于周而立。
古有穷秀才富举人之说。明朝弘治年间,有两位秀才于周、李洪举,为了"脱贫"去省城参加乡试。某一日,二人结伴徒步进省城赶考,途至长山境内(今邹平县),不成想李洪举突患重疾,卧床不起。于周见状,赶紧为李请医、诊病、服药,服侍在侧。二十几天过去了,李洪举的病情不见好转,李洪举对于周说:"考期难逢,我中途染病,连累你了,实感愧疚。我看,你自己去考吧,不能因为我而耽误了弟之前程。"于周说:"你病成这样子,我如果撇下你一走了之,枉为人。别说考试无把握,就是十拿九稳,也断无抛弃兄台之理。你就安心服药调养吧,我一定侍奉你养好病。"就这样,又过月余,李洪举痊愈,但考期已过,哥俩只好一同返回故里。乡试三年一科,哥俩又双双苦读三年,再赴省城。天佑善人,哥俩双双中举。李洪举不忘恩情,对人说:"好朋友于周帮我中举,无异于上天庭的天街,功德无量。"于是,为于周建"步天衢"牌坊,以表心迹。
对于周的描述,《潍县志稿》上是这样记载的:"公孝、友成性,仪容绝世,颖悟练达,诵书一览辄不忘。甫成童,每自励曰:‘颜曾大圣,四勿三省’,有为者亦若是焉耳!"大意是:于周,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好,已成天性。他的容貌、仪表、体材,独一无双,很难找到与他相貌相媲美的男子,真美男子。而且,他聪慧过人,理解能力非常强,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人情。对于文学书籍,阅读一遍就能记住。少年,他经常自我勉励要向孔子的学生颜回、曾参这样的人学习,遵从"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并且经常反省自己是否能够做到。有作为的人就应该如此!
于周于1498年考中举人,1507年(正德二年)被朝廷任命为直隶(今河北省)威县知县。第二年(1508年)被调任邯郸县知县。正德四年(1509年),闻父去世,于周丁忧返潍,守制三年。正德七年,丁忧期满,于周被任命为阜平县知县。时逢宦官刘瑾专权,破坏朝纲,搞得整个官场人心不稳,惶恐不安。于周感到官场人事倾轧,龌龊黑暗,遂以"老、病"为由辞官回家。离开阜平的当天,众多百姓沿街相送,恋恋不舍,涕泪者有之,敬仰者有之,赞美者更有之。之后,阜平老百姓为于周建了祠堂,做永久纪念。
回到潍县后,于周在县城西郊自己的园圃内,建了一座庭院,自题为《西园》。他效仿北宋历仕四朝、出将入相的政治家、书法家文彦博,每天邀请三五情投意合的朋友,于西园之中谈诗论文、豪歌醉舞,风雨不辍。于周以文为媒,以情相交,应邀在座者有对时事、事理非常透彻的高士,也有心地纯洁的社会名流。 文/图 于志军
于周诗作
于周广施善行,厚德睦邻,吟诗赋词,著有《西园文集》等。以下为于周任邯郸县知县期间路过庐生庙时作的七绝《邯郸梦》、考察潍水源头时所作的七律《山头小泉》以及七律《西园会友偶成》。
-
邯郸梦
——过卢生庙
睡觉朦胧景色新,荣枯消得几年春,
纷纷陌上名利客,尽是卢郎梦里人!
-
山头小泉
泉到山头出不休,山头深处是源流;
东驰赴壑追江汉,上应凌云照斗牛;
汛滥真似通海域,皇华道出动吟眸;
困途渴望天瓢水,一掬能浇百事忧!
-
西园会友偶成
暑雨初晴路渐乾,延宾西圃共清欢;
水亭草砌风尘静,粉黛宫腰舞袖宽。
词客豪吟敲语句,园傭剪韮助盘餐;
开怀湏尽鲰生意,未许停杯告酒阑!
-
于凤翼编纂于家首部家谱
乾隆版《潍县志》关于于凤翼修"城隍庙"的记载。
于周的七律诗《山头小泉》,于周之十四世孙于志超书法。
于周第六代孙于凤翼,康熙六年(1668年)筹资修复了濒临坍塌的城隍庙。1668年,于凤翼组织潍县城于氏家族,主持编纂了于族首部家谱——《北海于氏族谱》,并撰写了《北海于氏族谱原序》。
-
修城隍庙祈百姓平安 纂家谱传承于氏美德
于凤翼,字鸣歧,别号逸老居士,邑庠生,于周第六代孙。他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潍县的社会名流。康熙六年(1668年),他筹资修复了濒临坍塌的城隍庙。同在1668年,于凤翼组织潍县城于氏家族,主持编纂了于族首部家谱——《北海于氏族谱》,并撰写了《北海于氏族谱原序》,被誉为北海于氏族谱第一人。
乾隆版《潍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城隍庙,在县治西。成化二年,县丞张杰重修。国朝康熙六年,邑衿于凤翼等重修。地震倾圯,贡生陈震元重修。乾隆十七年,知县郑燮倡捐,阖邑绅士添建戏楼一座于庙前。"大意是:城隍庙,在县衙门(政府)之西。明朝成化二年,县丞(副县长)张杰主持维修了一次。康熙六年,本县城的一位秀才于凤翼组织维修了第二次。后来,发生了地震,造成倾倒,贡生陈震元出资进行了第三次维修。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郑燮(板桥)倡议乡绅捐款进行第四次维修,全城的绅士共同出资进行了维修,并在庙大门前建立了一座唱戏的戏台。
城隍,城,指城墙;隍,指护城壕。一座城市的安危,紧紧维系着该城市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整个城邦国家的命运。故而,古人相信应该有神灵负责守护城市的和平与繁荣。那么,中国城市的保护神,便是城隍。城隍信仰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普遍流行,李白、韩愈、杜牧等文人皆写过城隍祭文。后来,人们又给城隍增加了另外一项职能,那就是掌管人间之事。古人相信阴间之神掌管着人间世人的生死祸福,还负责对死者进行阴间审判。城隍既然是一城之神,其地位相当于人间的府、州、县官员,那么,城隍庙自然就成了阴间之神城隍的办公场所——"衙门"了。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南京的城隍,为"帝";开封、平滁等四城的城隍为"王",正一品;府的城隍为鉴察司氏城隍、威灵公,正二品;州的城隍为鉴察司氏、显佑侯,正三品;县的城隍为鉴察司氏城隍、显佑伯,正四品。因为明朝初年沿袭了元代的潍州,所以当年潍县的城隍被例封为"州级"的"显佑侯",而不是县级的"显佑伯".直至清朝,潍县城隍的封号一直延续"显佑侯".潍州,明朝洪武九年,降为潍县。
-
家谱对子孙影响深远 为寻根问祖重要依据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是姓氏源渊、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家风传承等内容的载体,能让后世子孙连祖连根、凝聚血亲、生生不息。家谱不仅是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而且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一部家谱,就是一本教科书,它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子孙后代的影响将会世代传承。家谱中的祖训家范、治家格言、族规家戒、艺文著述等内容,充满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家谱从孝悌礼仪、理家穆族之理到做官为民、经邦济世之训,统括了人生的各个方面,是对后人修身处世、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为人处事基本原则的告戒。家谱中的名人传记、创业史记、英烈典范等光辉形象和不朽业绩及其忠心报国、忧国忧民之高尚情操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对后世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鞭策。家谱的重要意义在于文化传承,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正史的记载毕竟有限,而家谱则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有利补充,会更加生动。另一方面,族谱详细记录着整个家族人员涉及的文化、艺术与科学领域,它不像专业成就那样需要进行筛选、精滤,但它的数量之多、涉类之广、范围之大,是其它文化图籍难以比拟的。
-
◎相关链接
北海于氏族谱
《北海于氏族谱原序》(节选):盖族之有谱也,犹水之有图经也。汝、泗、江、汉,而其源各具焉,因源溯沠,毫不容紊。使族之人披谱而译之,识某为某之祖,识某为某之父,识某为某某之子若孙,了若指掌。族之有谱,诚反始敬先之道也。故前之人家庙,谨饬系谍明备,其长老率能力举法案,以训迪其子弟,往往有先王遗风。而时复有贤者生其间,为讲求废坠谆切不逮,以为之倡。故其人力作者多,败类者少……予祖麻之在辛阜,相传止六世,至周祖以弘治戊午中式北闱,因城居焉。继周祖者,至今又九世矣,统计其世则十又五世也,合其数则千有余数也。世远属繁,不有谱以明之,则一族之人,少长无序者有之,甚而有尊卑无等者,又甚而有祖孙同讳者,又甚而有相对不识者。此谱立而后,予喜可知也……六十年未尝多读古书,既无鸿篇大章敢云继往开来,夫亦作谱之,深心不失其反,始敬先之道云尔!
康熙六年岁次丁未仲春 六世孙凤翼沐手书于逸老堂中
-
筹建文昌阁祈福文运昌盛
于周第七代孙于泽长24岁考中清朝顺治丁酉科(1657年)举人。潍县东南城墙上的文昌阁,即于泽长在清朝康熙年间筹资所建。文昌阁体现了潍县社会名流倡导尊师重教,传承儒释道文化精华,祈福潍县文运昌盛的精神。
-
建文昌阁倡千古士风 登青杨楼抒豪迈情怀
于泽长,字昌谷,号沧水,于周第七代孙。"天性孝、友,善属文,尤工诗词",这是《潍县志稿》对他的描述,于泽长24岁考中清朝顺治丁酉科(1657年)举人,朝廷敕授文林郎(正七品散官)。因为在家侍奉年迈有病的父亲,他二十几年没有参加朝廷选拔官吏的考试。父亲去世后,康熙二十一年,他考取了山西长治县的知县。三年后,因才能突出、政绩优异,被朝廷提升为都察院经历,继而为刑部陕西清吏司员外郎、刑部浙江清吏司郎中(正五品官员)。潍县东南城墙上的文昌阁,为于泽长在清朝康熙年间筹资所建。
文昌帝君是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并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十四世纪以后,文昌帝君受到历代朝廷的信仰,中国的道观、庠学多有供奉,逐渐演化成修学和考试的守护神。每年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的神诞之日,清代皇帝都要派人去祝贺,官府和当地文人都要到供奉着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吟诗赋词,举行文昌盛会。
潍县古有东莱首邑、北海名郡之说,文风昌盛。据统计,明朝276年间,潍县出了27位进士、83位举人、149位贡生。而到了清朝,267年间,潍县考取了78位进士、296位举人、351位贡生。"文昌阁"建于清朝前期的康熙年间,以于泽长为代表的潍县社会名流大力倡导尊师重教,传承儒释道文化精华,祈福潍县文运昌盛、武德彰显,千古士风,自此更盛。
潍县北城墙上有一座青杨楼,南邻县衙,是北城墙上的制高点,是防护潍县的首要屏障,在历史上被历任知县所重视。明朝末年,清军侵入山东后,知县邢国玺担心潍县土城不坚固,考虑将土城改建成石城。经与各乡绅会商,邢国玺带头捐银集资筑石城。历时八个月,石城筑成,顺便把青杨楼也整修了一遍。三年后,清军来犯潍县,邢国玺的继任周亮工站在青杨楼上亲自督战,同时,主持协调全城的防守战,最终将清军击退。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知县郑板桥率领民众大修城池,也重修过青杨楼。乾隆版《潍县志》是这样描述青杨楼景象的:"楼在县后城垣上,高厂数丈,凌太空而极目山河之外。"
初秋的一个凌晨,于泽长应诗友之约登上了青杨楼,远眺城墙外,极目北方,幽深的天空与湛蓝的海水浑然天成,海天一线。俯瞰西北,二里之外的玉清宫掩映在烟霭朝霞之中,殿坛金璧交相辉映,大片苍黄黍禾,金光闪闪。往东,白浪河水泛起一片清晖。傍晚时分,夕阳在逐渐下沉,西天一片赤红的晚霞。于泽长豪情万丈,胸中涌起澎湃的诗情。他挥毫写下了不朽之作:《玉清烟晓》《登青杨楼》。
-
玉清烟晓
郭外瑀宫隐翠微,漫空曙色绕城飞;
轻烟叆叇连云出,薄雾氤氲映日稀。
万叠孤山浮爽气,一湾白水照清晖;
丹丘空自晋行迹,几见仙人跨鹤归!
-
登青杨楼
孤城百雉接云中,坐倚高楼望远空;
明灭赤霞标戌垒,盘回紫气隐琳宫;
西瞻岱岳千层障,北瞰沧溟万泒通;
十二齐封堪极目,泱泱千载揖雄风!
-
郑板桥游览东岳庙 大赞于适大字书法
于适(kuò),字肇诜,太学生,于周第八代孙。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于家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于适,被誉为"北海三俊"之首。他的书法有钟繇、王羲之之风骨,气势宏逸、笔力雄健、神彩飞扬,结构宽博舒展、上下衔接,读之回味无穷。适公在潍县城的东岳庙、关帝庙书有"发育万物""神威远震"匾额,全仿黄庭坚誉之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
传说,一位书法家家养的鹤死了,这位主人为之铭文并下葬。《瘗鹤铭》是著名的摩崖刻石,原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的断崖石上,后遭雷击崩落长江。唐朝中期以后,开始有著录记载。北宋熙宁年间,修运河,劳工们从江中捞出了一块断石,经专家鉴定,正是史书上记载的坠入江中《瘗鹤铭》的一部分。碑文的体法由篆隶变化而来,运笔撑挺劲健,笔圆藏锋,如仙鹤低舞,仪态大方,字如其名,表里如一,堪称书法之杰作。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认为:"大字无过《瘗鹤铭》""其胜乃不可貌",誉之为"大字之祖".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进士,官居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政绩卓著。后来,他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自范县调到潍县任知县。据《潍县志稿·杂稽》记载,郑板桥来潍县后的某一天,因事外出,路过"东岳庙",下轿进庙一览,众衙役劝他为庙书写一匾额。郑板桥站在适公所书的"发育万物"匾额前,凝神瞩目良友,喃喃低声说:"余字多逊于君",自叹弗如,婉言拒绝了众人的盛情。但是,众人仍然劝请,郑板桥始终没有应允,"故郑宰潍七年,而东岳庙无郑字".另据《潍县志稿·人物文学》记载,潍县城南于家老茔内墓碑的碑文,多数是于适所写。相传郑板桥外出办事路过于家老茔,下轿步入其内,逐个碑地阅读碑文。当看到于适所书的碑文,他就打着拍子,有节奏地一句一句诵读碑文,发自肺腑地多次称赞:"太好了,太好了!"对于其他人写的碑文,则说:"非常一般嘛。"随后,上轿率众衙役离去。于适的墨迹,不仅于家没有,整个潍县城内也极为罕见,相传"郑爱其字,尽搜集之,而本县因罕见云。"的确,如今已很难见到这位大书法家的墨迹。不过,《潍县志稿》第三十卷所收录的"神威远震"匾额的拓本,可一睹于适书法的风采!
-
于瑢放弃入仕在家乡收徒
于瑢,为于端第十代孙。他不喜学文而好武,学射箭不久就能做到百步之内百发百中。他性情刚烈,急公好义,有正义感。他志向远大,一心想报效国家,无奈三次考试都落弟,只好放弃入仕之念,在家乡广收门徒教武授艺。
虎头猿臂胸有大志 胆识过人性格刚烈
于瑢,字鸣佩,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科武举人,于端第十代孙。《潍县志稿·武胄》记载:"于瑢,字鸣佩,虎头猿臂,身长七尺,慷慨多大志。"少年时,学文、背诗断句,他嫌太枯燥,不喜欢,便改行去学武。开始学射箭,不久就能做到百步之内百发百中。一日,于瑢与朋友漫步树林,忽闻树上有乌鸦鸣叫,朋友对他说:"你能射下这乌鸦来吗?"于瑢不愿无故杀生,推脱说没带弓箭。朋友非常较真,非得想看一下于瑢的真实本领不可,于是,安排仆人很快就取来了弓箭。于瑢弯弓搭箭,乌鸦应声落地。自此,于瑢名声大振,许多习武练箭的人拜于瑢为师。他胆力绝伦,能骑"奔踶马".奔踶马,是一种只要人一骑上去即可奔跑,停下则踢人的烈马。于瑢的性情,如同奔踶马一样刚烈,"无敢犯之者".但是,他又能急公好义,恤寡扶弱,有正义感,路见不平拔刀相救,无论认识与不认识,都能出手相助。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五月初,有一天潍县城内突然有传言,说寿光发生了叛乱,乱民已经抵达了城西的慈家洼。潍县知县急令兵丁将所有城门全部关闭,一时间全城人心惶恐,"号哭觅死者道相望".面对如此状况,一身功夫、浑身是胆的于瑢对大伙说:"你们先不要急着寻死,我前往一探虚实。如果反贼确实来到了,请你们跟随我一起出城杀贼,即便是战死,也比自杀强。"言毕,于瑢提刀上马,拍马出西城门,疾驰而去。等到了慈家洼,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寿光叛民,原来是某将军率一干兵马夜间进驻了该村,某将军对于瑢说:"所谓叛贼,是谣传。"于是,于瑢返回潍县城,向知县禀报了真实情况。由此,县官、乡绅、百姓,无不佩服他的胆略和才智。于瑢志向远大,从不讳言。他的祖母刘孺人(孺人,是朝廷对官员母亲或妻子的一种封号)节操高、品德好,于瑢父亲于能兴打算向"提督学政"(又称"督学使者",简称"学使",是中央派到各省主持乡试的官员)申请‘匾额’,以表彰老夫人。于瑢却对父亲说:"我不久就能成为朝廷的大将,到时候我就向皇上给奶奶申请‘匾额’,何须您央求一‘学使’。"
-
三次考试皆落第 未能报国憾终生
不久,于瑢即入邑庠(县学校)学习,然后参加乡试,考中了武举人。第二年春天,他到京城参加会试。清朝的会试(武进士)分三场:首场比赛是比试马射,称为外场;第二场,比赛步射和技勇(硬弓、舞刀、辍石),也是外场;第三场,是内场,考策、论,首题用《论语》《孟子》,次题用《孔子》《吴子》《司马法》。外场比赛,于瑢得了第二名。内场考试,因答卷不合格,他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乾隆十六年,寿张县后王(今山东省阳谷县十五里元乡党后王村)村民王伦,加入了秘密组织白莲教的支派清水教。乾隆三十六年,王伦被选为教主。他以"运气"治病、教授拳术等方式,在兖州、东昌(今聊城)等地,广收门徒。他的教徒大都是贫穷农民和游民。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寿张县知县获知了清水教准备起事的消息,立即下令逮捕王伦,并查禁清水教。可是,县衙役中已经有人参加了清水教,将此事报告给了王伦。王伦决定先发制人,于8月28日举行起义。28日这天,王伦率教民占领了寿张县城,杀死了知县。然后,挥军北上,连克阳谷、堂邑两县,抵达临清城下。于瑢闻之事变,为报效朝廷,离潍西去,向一位姓徐的清军将领自荐,报名参加平叛队伍,徐将领当即应允。于瑢立即给家中写信,就三个字:"取佩刀",安排仆人星夜返潍。仅仅这三个字,就可以看出他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可是,等徐将领率部队到达临清前线,王伦所部已被清军的其它部队剿灭。与上次于瑢欲击所谓的寿光民变一样,这次又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怏怏而归"!
又遇会试之年,于瑢再次进京。等待考试期间,一个南方考生的仆人与旅店的看马人合伙殴打于瑢的仆人。于瑢见状大怒,徒手打倒对方数十人。于瑢自己的胳膊也受了重伤,因臂伤不愈,无法参加会试了,只能再次无果而返。再过三年,于瑢第三次赴京参加会试。好象上天故意捉弄,他突患疾病,又是无法参加考试。从此,于瑢放弃了入仕之念,在家乡广收门徒,教武授艺。一个叫丁伟的徒弟,体魄魁梧、力气过人,但是家庭困难,于瑢就免收他的所有费用。《潍县志稿》记载,先后随于瑢习武的人数百,"皆循循礼法,有儒者风",于瑢"好结交天下豪士,心所慕之,死生共之。"
可惜,天不假年,四十三岁那年,于瑢病逝。潍县城的著名儒士韩西京登门吊唁,抚匛痛哭,并手书"燕颔虎颈"四个大字送给于瑢家人,挂于大门之上。燕颔虎颈,出自于《后汉书·班超传》,形容王侯的福贵之相或者武将相貌的威武。实际上,于瑢与韩先生既不是近亲,又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见家乡人对于瑢的崇敬之情绝不一般!
文/图 于志军
本期资料来源:《潍县志》《潍县志稿》《北海于氏族谱》,于舟之(于鹏后人)、于志超(于周后人)、于可安(于周后人)、于龙浩(于周后人)、于文涛(于端后人)五位于氏宗亲提供资料和帮助。
-
于凌辰不惧威胁一身正气
-
高士于祉淡泊名利 诗书俱佳文宗桐城
于祉(1788-1869),字燕受,号澹园,太学生,书画家、收藏家、理学教育家、诗人,于周第十二代孙。
于祉性高洁、重友义,恬静而不入时流。据《潍县志稿》记载,少年时,他参加"童子试",入考场,监考把他从头搜到脚。他愤然而返,不考了。回家后对家人说:"上不以士礼待士子,而视如狗盗,何考为!""童子试"是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也称为"县试",考试内容有八股文、诗赋、策论等。考试合格后,可应"府试".府试合格后,方可参加"院试".院试合格方可称为"秀才",才能进入官学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成了秀才,算是有"功名"了,进入了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役、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公家不供给粮食。三是"附生",即刚入学的附学生员。
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之雅士。据《潍县志稿》记载,明、清两朝潍县的"高士"仅九人,而两朝潍县的进士加起来是105位。这说明了"高士"是弥足珍贵的称谓,比"进士"的含金量要高很多。于祉能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名居九大"高士"之列,实属难能可贵。
于祉诗书俱佳,诗长于五古,文宗桐城。书法遒劲俊逸,直追钟(繇)王(義之)。作画清新含蓄,别具一格,偶作山水,仿倪(瓒)米(芾),笔苍墨润,卓然大家。他晚年自号"浮烟山樵",著作有《澹园古文集》《澹园诗集》《澹园诗话》《澹园近体诗》《揽古轩书画录》等。其书画作品多已遗失,《潍县志稿》第二十九卷收录了他在东岳庙书写的"大造之门"匾额拓本和山水画作。"文宗桐城"是指在文学上师承桐城派。
于祉不求名赫,自安静学,课子读书,平生行止肃穆,居家对妻子、孩子待若友人、相敬如宾,若诗兴勃发,能欣然忘记吃饭,从不理会世态炎凉、荣辱之事。他认为,人的一生最需要注重的是"窒欲",也就是控制欲望。"欲遂则喜,欲不遂则忿。所欲日奢,则忿之外又将生忿。故惩忿莫先于窒欲,颜子不迁怒,全赖其有克己工夫也!"正因为他的人品极高,诗文具佳,并兼有书画之长,所以受到后人的景仰。曾跟随于祉学习理学的古文大家张昭潜赞其道:"山钟其灵,水挹其清,先生靖节,地道同贞,于万斯年,托兹佳城,后有作者,闻风振兴。"
于祉曾得倪瓒真迹,爱不示人,金石家陈介琪向他借鉴,他作诗婉言谢绝:
-
梦得倪迂四十年,而今难得真情见;
却因酷爱秋山色,不使清晖上画船;
过眼云烟苦死怜,同心共醉老迂前;
如何使得神仙术,一幅高山两处悬!
-
于居安逃荒到东北 开启创业立家之路
于凌辰(1803-1884),字莲舫,号星街,清朝道光甲辰科进士,历任工部主事、员外郎、白差总办、琉璃窖监督、织造库郎中、鸿胪寺少卿、内阁侍读学士、太仆司少卿、大理司少卿、通政使司通政使、署理工部右侍郎(从二品),于鹏第十二代孙。
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河东于家村有一座于氏家庙,据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正殿三间,翘角环柱,正殿的两侧建有耳房,在大殿正门的两侧有一对石狮子,雄姿栩栩如生,正殿前有两棵郁郁葱葱的古松,并有两通石碑,记载着于氏家族起源、家族迁徙史。于氏家庙初建时称"于氏先祠",供奉着兹、旻、麻、纪四祖的牌位。于麻第十八世孙于凌辰官居通政使司通政使(正三品)后,回乡祭祖,将"于氏先祠"扩建为于氏家庙,亲笔题写"燕天昌后"匾额,悬挂在于氏家庙正堂之上。"燕天昌后"的意思是:"安和慈祥的始祖啊,请您放心吧,您的后辈已昌盛发达"."于氏家庙"四个鎏金大字为阴文楷书,字体浑厚,苍劲有力。这是于凌辰请山东布政使普元所题,悬挂于门楣上,光宗耀祖,以正门庭。家庙屋内东西山墙上分别并排挂着六幅暗红色木制条屏,条屏内以隶书记载着"于氏族源""祖训篇""家庙史记"等。
于居安(1744-1818),字泰然,号廷弼,太学生,生于潍县小东庄,为于鹏第十代孙,于凌辰之祖父。乾隆五十年(1785年),山东春季大旱,蝗虫成灾,瘟疫流行,老百姓处于饥寒交迫之中,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
小东庄于家祖上家境比较殷实,后来家道中落,当家人于定孚跟父亲学过中医,平时以务农为主,闲时做游走郎中,正常年景还能过得去,勉强维持生活。可赶上灾年,眼看着全家就要揭不开锅了,没有办法,于定孚对大儿子于居安说:"老大啊,还是你出去闯条路吧,去东北勒克山(今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你堂叔那里,看看那里有没有活路吧,如果可以,你再回来接我们一块过去。"听从老父的安排,于居安第一次去了东北。
1887年,于居安返回潍县老家,可妻子、小儿子已经饿死,他带大儿子于龙川含泪离开潍县,从海路逃荒到了现今的吉林省榆树市黑林镇太平川,开始了创业立家之路。
-
于凌辰刚正不阿 遵祖训廉洁自律
于凌辰,清朝嘉庆八年(1803年)出生于今吉林省榆树市黑林镇西太平村太平川屯,兄弟之间排行老三,故在发迹后被称为"老三大人".他自幼学文,谨记家训,勤奋好学,道光九年(1829年)考中秀才,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中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42岁时考中甲辰科二甲第82名进士,授工部主事。据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所藏于凌辰的侄子河南巡抚于荫霖日记记载,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于凌辰任工部主事期间,主管皇室一切修缮事宜,负责皇帝谒陵与东巡祖宗发祥地盛京(今沈阳)的一切开销账目。按当时官场的潜规则,"花一报百"已成惯例,一些管事的官员经常多报开支,损公肥私。于凌辰主管此项事务后,矫正时弊,重新定章立制,坚持核查审定,实报实销,坚决杜绝从中渔利的行为。因为于凌辰坚持原则,致使手下的文书办衔恨于心,不仅在账目上做手脚,还想方设法阻挠刁难,甚至对于凌辰进行威逼要挟,先联名上陈,捏造事实,假以佐证诬陷于凌辰。一计不成,又私送银两给于凌辰,企图堵住其嘴。于凌辰识破他们的险恶用心之后,不仅严词拒绝威逼利诱,还将涉及的账目单据和处理意见一并呈报给工部尚书特登额。但是,特登额世故圆滑,推脱不管,让于凌辰直接转呈军机大臣穆彰阿。此时,穆彰阿正在圆明园陪伴道光皇帝。经太监传禀,于凌辰由穆彰阿引领直接觐见道光帝,奏明了事情原委。道光皇帝听后大怒,说:"所报账目之银两均属库银,长此下去,若不加整治,库银流失必巨,致国库空虚,应立废之。"随即,夸奖于凌辰说:"若吾朝官员均如卿之尽忠守则,国兴,不衰矣!"然后,道光皇帝颁旨,将所涉官员全部交刑部依律严惩。事后,于凌辰将此案写信告知了父亲于龙川,信上说:"白银虽好,儿不动其心,虽千万计,儿亦然。为官之道,清正廉洁,儿谨遵古训,有欲昏弱,无欲则刚矣。"他虽为封建社会的官吏,但纵观其一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堪为今人学习之楷模!
-
于荫霖修身养德清白为官
于荫霖,于鹏第十三代孙。他的祖辈逃荒至吉林省榆树市黑林镇太平川,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创业,成就了一百多年"叔侄五进士 兄弟两翰林"的传奇佳话。
-
家风淳厚 自幼受祖父熏陶
于荫霖(1838-1904),字次堂,号樾亭,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己未科进士,于鹏第十三代孙。殁后,朝廷诰授:《光禄大夫 建威将军 头品顶戴 兵部侍郎 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巡抚湖北 河南 广西等处地方加三级 国史馆立传》,正一品。
逃荒至吉林省榆树市黑林镇太平川的于氏一族,经过于居安、于龙川以及第三代于凌奎、于凌云、于凌辰三代人的艰苦创业,成就了之后一百多年"叔侄五进士 兄弟两翰林"的传奇佳话。说起于府,就不能不谈及于氏家族的第二位进士——清朝著名廉吏,曾任湖北、河南、广西三省巡抚的于荫霖。于荫霖是于凌奎的儿子,于凌辰的侄子,兄弟之间排行老三,被人尊称为"少三大人",这是相对于"老三大人"于凌辰的称谓。于荫霖自幼聪敏好学,师从山东莱州府举人孙兰卿,得其口传心教,受益颇丰。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许多家庭的家规、家训、祖训曾引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我们从《于氏祖训》中,可以看出潍县于氏大家族之所以能够几百年不衰,人才辈出的原因:以仁为本,忠孝传家。以礼待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祖父于龙川经常告诫并勉励于荫霖兄弟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耕种退时可自守,读书进时有俸禄。守家立业时,成由勤俭败由奢。为官时,要万事民为本,求真而务实。立志时,要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遇事时,要无故加之而不怒,卒然临之而不惊。事业有成时,再牢记满招损、谦受益。家业大时,要记住家也大业也大,子孙到头祸也大。东西不管多少,不是己者,莫拿莫要。"母亲也曾告诫于荫霖:"为官切不可贪赃枉法、违犯朝廷法制,为官一身轻,睡眠也轻松。"这些祖宗家训在少年于荫霖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后来他中进士外放为官时处处引以为戒。
-
二十一岁中进士
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21岁的于荫霖考中进士,被钦定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来,他拜理学名家倭仁为师,学习深造程朱理学。再后来,他与兵部侍郎、太子少保边保泉,山西布政使李永清成为挚友,共同研究学问。
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八月,清政府任命崇厚为钦差大臣,出使沙俄,谈判收复新疆伊犁之事宜。次年十二月八日,崇厚在沙俄的胁迫下,未经清政府许可,擅自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收回伊犁条约》,即《瓦吉亚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沙俄从大清国获得割地、赔款、通商、增设领事馆、修改边界等诸多权利。消息传到国内,舆论一片哗然,纷纷指责崇厚卖国。为了悍卫主权,保卫民族利益,于荫霖与张之洞、黄体芳、张佩纶四人联名上了三道奏折,痛陈崇厚擅自割让新疆伊犁附近数万平方公里土地予俄国的卖国行径。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将崇厚革职逮捕,入狱查办,判为斩监候。光绪十年(1884年),崇厚经多方疏通,用三十万两白银获释出狱,降两级使用。于荫霖、张之洞、黄体芳、张佩纶四人,因弹劾卖国的崇厚而声名大振。此后,这四人经常参与朝政,凡发现有违犯朝纲的贪官污吏,均联名上奏折予以弹劾,被称为"清流四谏".
-
个人传记载入《清史稿》
光绪八年(1882年),于荫霖任湖北荆宜施兵备道(正四品),之后担任广东按察使(正三品)、云南布政使(从二品,未到任)。丁母忧后,授福建台湾布政使(从二品,未到任),罢官闲居京师。甲午战争后,以三品顶戴出任安徽布政使,湖北巡抚(从二品),河南巡抚(从二品)赏加头品顶戴。
于荫霖卸任湖北巡抚,在办理离任交接过程中,清点到了在他到任湖北巡抚时朝廷户部拨给办公用的岁银,还剩20余万两,巡抚衙门文办(秘书)劝于荫霖将这所剩岁银带走留作自用。岁银,是清廷户部拨给巡抚等级别官员用于突发公务时应急的银两,剩余可归官员自己私用。历任巡抚离任时,都是将剩余岁银带走己用,因此,文办才有此劝言。但是,没等文办说完,于荫霖连说:"万万不可,岁银原本就是朝廷的,剩多少就应该留多少,要转给下任巡抚,以备新巡抚到任后朝廷岁银未拨付到位时,解燃眉之急。"他安排文办将剩余岁银封存好,存放在库银房内。文办感慨地对于荫霖说:"于大人,您真乃清官也!属下侍候了多任巡抚,独大人您将所剩岁银留存公用,真可谓‘金银不动其心、不辱其节、不憾其志’,清正廉洁实属罕见!"
纵观于荫霖的一生,21岁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后来官至封疆大吏,是《清史稿》中吉林省唯一入传的人。同时,他还是著名的大儒、诗人、书法家。他虽为封建社会的官吏,但注重名节、修身养德,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操守和境界,当为今人效法!
-
于铭书忠厚传家诗书相习
于铭书为于周第十四代孙,因子于普源被朝廷加封"同知加二级"而得封"中宪大夫"(正四品散官)。于铭书是清代后期文学名人,著名书法家。于普源到安徽省来安县任知县时,于铭书手书"勤谨和缓"四个大字送给他,以当《官箴》。
-
于铭书深得于祉书法之妙 注重家风的培养和传承
于铭书(1830-1906),字宝泉,号润斋,又号榆园居士,邑庠生,因子普源被朝廷加封"同知加二级"而得封"中宪大夫"(正四品散官),于周第十四代孙。他的家学渊源流长:其一世祖于周,明朝弘治戊午科举人,诗人,文学家;其二世祖于梦弼,明朝嘉靖壬午科岁贡生,书法家;其三世祖于克和,明朝嘉靖时期七品散官,书法家;其四世祖于养素,明朝隆庆己巳科岁贡生;其五世祖于泾,明朝万历年礼部儒士,书法家;其六世祖于凤翼,明朝崇祯年邑庠生,书法家,文学家;其七世祖于笃祜,清朝顺治年贡监,书法家;其八世祖于适,清朝康熙年间太学生。
于铭书是清代后期文学名人,著名书法家,曾跟随潍县诗画大家、理学大儒于祉学习书法,深得于祉书法之妙,至老年益圆健活泼,偶仿刘墉,真伪难辨。"……临摹晋唐诸拓本极多,求书者踵相接。游京师时,尝代同邑王阁学为人书便面,见者以为绝伦。于荫霖语人曰:此吾族子代作也……".
王垿(1857-1933),字爵生、觉生,号杏村、杏坊,晚号昌阳寄叟,晚清著名书法家,曾为《于荫霖墓志铭》书丹。王垿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翰林院侍讲学士、河南学政、督学河南兼授翰林院学士,后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法部右侍郎兼实录馆副总裁,官居正二品,被尊称为"王阁学".王垿在北京曾拜潍县籍状元曹鸿勋为师,入室学习书法。王垿的书法和谭鑫培唱腔一样,在当年非常流行,受人追捧,京城许多大商号所挂的牌匾、对联,多出自王垿之手,乃有"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之盛誉。魏晋时期,"便面"成为风雅之士的挚爱,在现存的魏晋壁画中,男子在吃饭时也手持"便面".也就是说,王垿身为二品京官、内阁学士、著名书法家,应酬很多,有时完不成约书,正巧于铭书来京游玩,就托于铭书代笔书"便面",因为模仿的太像了,故而才有"见者以为绝伦"之说。因为于荫霖比于铭书高一辈,所以他对别人说"此吾族子代作也".过去的书法,多讲求规规矩矩、四平八稳,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相等、没有变化。但是,于铭书却提出字要有窄行与宽行之分,主张创新,这样才有美感,因此,他的书法别具一格。晚年,他更喜欢画梅,别有天趣!
于铭书非常注重优良家风的培养和传承,每逢年节,家中都要贴上一幅"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以此来告诫家人做人、做事的道理。他儿子于普源自幼聪慧,承父教诲,学业日进,既工隶书,亦擅行书,其作品得赵体之潇洒、灵活。
于普源谨遵严父教诲 认真做事受百姓爱戴
于普源(1868-1922),字佛航,1868年出生于潍县城里新街子书香门第,清朝末年进士,翰林,山东省谘议局副议长,山东省各界联合会副会长。光绪二十年(1894年),于普源考中甲午恩科二甲第25名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1896年,朝廷外放他到安徽省来安县任知县。父亲于铭书手书"勤谨和缓"四个大字送给他,以当《官箴》。
乾隆年间,潍县韩梦周曾任安徽来安县知县,他爱民如子,政绩卓然,当地老百姓为他建了"韩公祠".于普源在赴来安县任知县之前,父亲对他说:"来安为乡先辈韩理堂先生故治,有遗爱在民,尔其勉之!"还说:"你年轻做官,能否胜任,也未可知。上任后,要先拜孔庙,再拜韩梦周公祠堂。之后的一切布政、安民政策,均按韩公的方法施政。你这样做,我即放心无忧。"在其后的从政道路上,于普源一直遵奉严父的教诲,谨慎认真做事,受到全县老百姓的爱戴。之后,于普源被调至太湖、灵璧两县任知县,均有很好的政绩。由于政绩卓异,于普源受到山东巡抚杨士骧的赏识,调山东省办理全省学务,后被选为政法学堂监督。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7月,清政府颁布《各省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诏令成立各省谘议局。随后,山东谘议局开始筹备,于普源当选为议员,代表莱州府。11月,山东谘议局在济南成立,于普源当选为副议长。
-
拥护起义推行新政 晚年热心公益事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山东同盟会负责人徐镜心与同盟会会员丁惟汾等人商议策划当地驻军、绅士、商人、学界响应,拥护起义。在此形势下,思想开明、具有共和思想的于普源坚决响应。11月7日,革命党人联合各界人士举行会议,取消了山东谘议局,成立了山东省各界联合会,作为立法和监督行政的全省最高机关,选举夏继泉为会长,于普源、范之杰为副会长。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于普源暂署青州知府,他不遗余力地推行新政。1914年,于普源改任新城县知县。因新城县与江西一县重名,省政府拟改名为"耏(er)水".于普源认为"耏水"名字生僻,不便民众识认,否定此议。他多方查阅资料,了解到县境内曾有春秋时期齐桓公点将台遗址,便建议将县名更改为"桓台",省政府批准,"桓台"之县名沿用至今。
1913年,由潍县劝学所(教育局)所长张树棻创建、潍县教育家郭恩敷任校长的潍县县立中学(潍坊一中前身)成立,校址在城里大十字口以西路北原潍阳书院旧址。于普源应邀为该校题写了"容忍"二字的校训,意为"有容德乃大,能忍心自安",这校训成了这所百年老校的精神底蕴。晚年回到家乡,于普源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经常到十笏园与地方名流谈书论画,被十笏园主人丁毓庚待为贵宾。潍县的社会名流,如陈恒庆、梁文灿、陈怡馨,以及杜佐宸、张树棻等人,都乐于与于普源切磋书法,于普源的许多作品大都出自这个时期。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潍县有一位木工艺人、书画篆刻家谭云龙,青岛市博物馆收藏有他92岁时自书本款的《竹石图》,图中有谭云龙、于普源、陈恒庆三人分别书写的三段题跋。
-
于均生兴学育人创办实业
于庭樟为于鹏第十五代孙,1887年出生于潍县寒亭一个书香世家,18岁东渡日本求学,加入中国同盟会。他认识到工业落后是中国软弱、屡受欺凌的原因之一,积极振兴民族工业。回国后出任家乡学校的校长,增养出一批人才和社会中坚力量。
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 回国之后创办洋学堂
于庭樟(1887-1949),字均生,谱名通人,号"抱翁庐主人",1887年出生于潍县寒亭一个书香世家,其家堂号"于食德堂",于鹏第十五代孙。
于均生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二岁考中县里的童生,后来又参加府试、院试,中了秀才。在秀才当中,被选为"府学拔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4月2日,朝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诏书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办……"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彻底终结了,朝廷准备向日本派遣留学生。于均生正逢其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山东官府遴选官费留学日本的名额,东渡扶桑,就读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留学日本期间,于均生目睹了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受到清政府的腐败和严重的民族危机,深感肩负的历史责任重大。在孙中山革命学说的感召下,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经徐镜心、谢鸿焘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06年,同盟会山东主盟人丁惟汾与蒋衍升等人在日本创办了《晨钟》周刊,于均生担任编辑。该周刊作为鼓吹爱国、抨击时弊的革命阵地,是同盟会山东支部主编的理论刊物,是山东革命党人在日本创办的唯一宣传革命的载体。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人才之兴在于办学",这是许多学有所成的"海归"人士的共识。1907年,于均生从日本返回祖国,受新思想影响,在家乡出任"于氏私立两等学堂(初小与高小)"校长,自编课本教材,聘请曾经留学日本的同乡曹星五、齐芾南、张柏言、陈轩等人任教员。当年,该学校被称为"洋学堂",意思是于均生教授的都是从日本带回来的新鲜知识。因为校长、教员多是同盟会员,学校一成立,就针对中国社会的实际,在学生中灌输反对帝制、提倡共和的进步思想。学校由此成为同盟会的又一宣传基地,培养出了一批人才和社会中坚。在"于氏私立两等学堂"的基础上,于均生又创建了"私立东明中学".当年,在潍县境内,只有两所私立中学——广文中学、东明中学。广文中学,是潍坊二中的前身,现在改称潍坊广文中学,它是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真正由潍县地方人士创办的私立中学,只有东明中学一所。《潍县志稿·教育》记载:"私立东明中学,民国十四年寒亭地方人士筹募创办,以本镇高庙为校址,于宗华任校长,(民国)十七年受军事影响停办。"由此可见,当年的私立东明中学影响之广泛、之深远。
-
筹资创办企业 晚年酷爱收藏
于均生留学日本期间,眼见日本工业发达、国力雄厚,于是萌发了振兴民族工业的思想。1920年,他资助表弟张干臣东渡日本留学,攻读化工印染专业。1923年,张干臣学成回国,在济南山东工业专科学校任化工科教务主任一职。1928年,青岛一家染织厂破产,于均生筹三万元,用1.2万元购买了这家企业的全套日本造机器设备,用其余的钱在潍县东关后门街购地建厂房。1931年正月十六,试车成功,潍县大华染织工厂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均生任董事长,任命张干臣为经理、王文蔚为副经理,并设有"厂长"等职位,这是山东最早的新式染织企业,同时也是潍县第一家机器染布企业。至1936年底,"大华染
厂"已有股金9万元,年均获利2.5万元,所染布匹有以下产品:晴雨商标阴丹士林各种色布、三顾茅庐牌八磅红标布、红玉助战牌七磅红标布等。注册商标有:"三顾茅庐""越国大夫""木兰从军""苏武牧羊"四种牌子,所染阴丹士林色布,由德国商号"德孚洋行"经销,产品畅销全国。"大华染厂"建立后,潍县相继又开设了六家染厂——德聚、元聚、信丰、隆丰、大丰、得丰,潍县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染织基地。 1938年潍县陷入日本侵略军之手,占领者千方百计威逼利诱民族企业实行合办,日商曾多次与"大华染厂"协商合办事宜,皆被于均生拒绝,恼羞成怒的日本人把他掳至"南大营"日军宪兵队关押,长达一个多月。
1942年夏,国民党杂牌游击队王有为部夜袭潍县东关,将于均生等数十人掳至安丘拘押,勒索钱财。此事被重庆国民党中央获悉,令厉文礼将于均生护送至重庆。因路遥险阻,厉文礼只好将于均生送至潍县家中。抗日战争胜利后,"大华染厂"竭尽全力恢复生产,由于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太多,加上通货膨胀等原因,最终被迫停产。
1948年春,潍县解放,我党号召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国营昌潍实业公司拟租用"大华染厂"的设备,准备恢复生产。经与于均生之子于孟符(宗羲)协商议妥,将"大华染厂"的设备核值,昌潍实业公司投入同等价值的流动资金,1951年12月成立了"新生染厂",这是潍坊最早成立的公私合营企业。昌潍实业公司派周德聚任厂长,于孟符任技术副厂长,给整个昌潍地区的花纱布进行印染加工,业务进入正常运转。1954年,"新生染厂"合并于信丰染厂。
于均生晚年酷爱收藏文物,他的藏书过万册,其中有《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书》等珍藏本,有名人字画千幅,有董其昌、康有为等人的碑帖百余件,有印章五百余方、佳砚近百方,精墨、珍笔、拓片、铜镜若干,盛满了整整五间房,他是继金石大家陈介琪之后的又一大方家……他还精于书法,以隶书、行书为最,风骨遒劲,功力深厚,书法时盖有"抱翁庐主人"印章。
-
文/图 于志军
本期资料来源:《潍县志》《潍县志稿》《北海于氏族谱》《于氏支谱》《于荫霖墓志铭》《寒浞河畔于氏家族》,于舟之、于可安、于龙浩、于广信、于承广、于子元、于洪川、于曰兴提供资料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