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及民国以前的潍县城,今为城市潍坊的组成部分。明代,潍县城内(本地民众俗称城里)分布着几处各级官方机构的分支场所。这类分支场所,民国时期的记载中称行署。这几处行署所在的街巷,曾分别依照各自的名称命名。这些街巷的旧貌都留存在了我的记忆中。一些街巷原址处的新颜目前依然可寻可见。
布政司街名称久远
因为在中段路北坐落着民国时期记载中的布政司行署,城里的这条长180米左右的东西走向小街便得名布政司街。布政司街不长,也不宽。近五十年前,我见到的布政司街已经成为文化街的组成部分,宽有三四米的样子,两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不少传统院落,房屋风格以青砖青瓦为主调,住户红底白字门牌上的标注则仍为布政司街。
文化街与向阳路(今潍城区向阳路)形成的传统十字交叉路口,本地人俗称小十字口,距正北方向、本地著名的大十字口(今潍城区东风西街向阳路交叉口)120米左右。文化街与战备路(今潍城区芙蓉街)形成一处近似十字交叉路口,本地人俗称双小庙。文化街的向阳路至战备路段,就是原来的布政司街。
说起来,在我出生时,我家就住在城里罗家巷(今潍城区芙蓉街的布政司街以北段)路西的一处传统院落中。该处院落为两进,建有彼此分列平行的三栋住房,南栋坐南向北,中、北栋坐北向南。我家住北栋,屋前的院子(母亲称"天井")十分窄小。出大门口向南不足80米,就到了布政司街西口。
布政司街是个古老的名称。我小时候听到的本地地方读音像是"不正死街".上学识字后,从两旁住户的门牌上知道了它的正确写法,但父母也解释不出是什么意思,就顾左右而言他地告诉我,因为读音不好才改叫文化街。直到我在潍坊七中上高中时,请教讲授历史课的马鑫老师,才弄明白。马老师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师大),知识功底深厚,自然能够深入浅出地告诉我布政司是什么意思。
布政司的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自明代起,潍县是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辖区的组成部分。布政司的最高长官称承宣布政使,简称布政使。
明代,我国国内设有若干个最高地方政区。明初,这些政区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布政司,统辖各自辖区内的府、州、县。山东布政司统辖的区域,与民国时期及当代的山东省大致相当。
顾名思义,承宣布政使的职责是承接朝廷及其所属中央机构指派的政务,并宣达发布到所属府、州、县,还要督促贯彻实施。为此,布政使与之配套的职责还有管理府、州等各级官员,按期发放俸禄,考核政绩;征收辖区内各地赋税,负责财政收支。统计各地户籍、税役、人口、耕地面积等。
古代行署与城市街巷
-
明初三司结构被称为地方三权分立
明初的最高地方政区内,布政使是最高行政长官,但其职权仅限于行政、民政和财政。与布政使并列的,还有行使司法职权的提刑按察使、行使军事职权的都指挥使。此二使的办公场所分别称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都指挥使司。与排在第一位的布政司合称三司。三司代表朝廷及其所设立的中央机构,按照各自职能,分别管理所属区域内的府、州、县,并向朝廷负责,互不隶属;地方若有重大事务,须三司合议,并列署名向朝廷汇报。有人将三司结构称之为我国古代版的地方三权分立。
三司都有更简约的代称,分别称藩司、臬司、都司。但都司很少参与地方政治,故在地方文献中很少提及。后来,明朝廷在三司之上又增设总督、巡抚等官职,都是地方最高政区的最高长官。三司地位随之下降。到了清代,三司长官正式成为总督、巡抚的属官。
由于最高地方政区地域广大,故早在明代即实行分司管理,由布政司和按察司的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属官分司诸道。布政司属官在辖区内各地的办公场所,在不同时期记载中的名称略有差异。山东布政司在潍县的这处分支场所,历代地方志书分别记载为:明代称布政分司,清代直接称布政司,民国时期则称布政司行署。
-
布政司街上古往今来发生的大事小情
本地人所说的布政司,指坐落在布政司街中段路北、民国时期的记载称布政司行署的这处明代建筑群。我见到的明代相关记载十分简单:布政分司位于潍县衙门的西南方。正统七年(1442年),举人出身的王瑾在就任潍县知县的当年,即大兴土木,重新修缮布政分司。而我见到的清代乾隆年间潍县城地图上,则清楚地标注着布政司的位置就在罗家巷我家曾住院落一带。尽管该图仅仅是写意地图,但该处与附近布政司街上的布政司行署位置的差异实在不小。莫非城里的布政司不止一处?只能存疑。
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潍县设立二等邮政局,地址最初设在火车站(今潍坊火车站),后迁至布政司行署建筑群内。有落地信差1人,负责城区各街巷信件投递。后来,潍县邮政局增加到6名投递员,分5个投递段,范围包括城里、东关、火车站及沿白浪河一带,每日两班,每天平均投递信件1000多封。
1947年,潍县私立青年中学创办,校长曹子政,布政司行署建筑群成为该校校舍。1948年4月潍县解放后,潍坊特别市有关方面指定本地开明人士王振纶担任校长,带领青年中学恢复办学。为解决经费困难,王振纶捐出变卖祖产所得的16两黄金。学校改称潍坊特别市私立青年中学。1951年,青年中学与私立新华中学合并后改称潍坊市私立新青中学。1952年,新青中学由政府接办,改称山东省潍坊市第三中学,就是现在的潍坊三中。布政司行署建筑群后来为潍坊三中教师宿舍。
布政司行署附近,街东端路北为清代地方名流陈介眉的住宅。陈介眉曾任归德知府(归德府治即今河南省商丘市),本地人称他在布政司街上的这处宅院为"归德府".
"归德府"庭院深深,南起布政司街,向北一直分布到120多米外的大十字口西路南。1914年兴新学时期,潍县曾借用该处宅院的房屋兴办小学教员讲习所,张树棻任所长,一个教学班的学员毕业,第二年停办。
布政司行署对面,街中段路南为士绅张曙初的另一处宅院。张曙初的曾祖就是本地著名科举人物、曾任广东巡抚的张兆栋。该处宅院解放后为国光铜线厂厂房,后改为市委(县级潍坊市)干校,最后是市直幼儿园,即今潍城区直幼儿园的前身。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潍县民间盛行放风筝。本地知名的王家风筝铺就开设在布政司街。潍县风筝按其扎制结构可分为串式、筒式、硬翅式、软翅式、板子式五类,在风筝铺中都能买到。王家风筝铺的业主王福斋是知名的民间画家,擅长人物、山水。他将工笔和大写意等绘画技法运用到风筝绘制上,制作的人物风筝明快、细致、淡雅、有韵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布政司街已经由文化街恢复原名称,古老的街容街貌则仍然依稀可辨。
-
御史巡按与察院行署辨析
潍县民国时期记载中的察院行署,只知其名,具体位置和性质都未见记载。不少人只知道察院或察院行署曾在城里存在过,却不知道这处古建筑群究竟坐落在何处。
-
未见文字记载 察院位置难考
早先城里东北角一带的很大一部分区域属于察院居民的地盘。这里的很多居民在言谈话语中,拉家常时都会简单地说住在察院。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知道潍坊有这个地方时,根据现代京剧《沙家浜》拍成的电影正在热映。我在别人口中听到的本地地方读音像是"茶院",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里因为有一处像阿庆嫂那样开茶馆的院子而得名?
此后不久,我在这一带住户的门牌上看到了准确写法——"察院".这一带纵横交错、迷宫一样的好几条街道,都与察院有关。察院前街、察院中街、察院后街的门牌,我都见到过。当时,这里的路标显示,这一带已经是红旗飘扬的地域。察院前街改称红旗街,察院中街和察院后街统称为红旗北巷。当然,几年后,这些街道又各自恢复了原来的名称。
城里的这几条察院街名称的来历,目前的官方解释为:因明代察院行署设在这里而得名,后来按照位置的不同分为前、中、后三条街道。而该察院行署,我见到的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中的记载都是简单的一句话:察院位于潍县衙门的正东方。民国时期的记载在"察院"二字的后面又加上了"行署"两个字,并说明该行署已经废弃。
这处称为察院或察院行署的地方建筑分布、内部结构等诸多情况都不清楚,就连这里的具体位置也不清楚。这些情况既未见文字记载,也未见有人在言谈中和著述中提及。不少人只知道察院或察院行署曾在城里存在过,却不知道这处古建筑群究竟坐落在何处,是在察院前街、中街、还是后街上。
目前,我只发现清代乾隆年间的潍县城地图上标注了察院的具体位置。在该地图上的潍县城东北角一带,一条与民国时期的察院前街近似位于东西走向一线、民国时期名称为新街子的街道,其中段路北,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贤侯生祠、节孝祠、察院。从地图上看,察院位于民国时期城里察院中街、察院后街以西的荷花湾的中南部、今潍城区曹家巷小区西北部一带。但该图仅仅是古代的写意地图,只能作有聊胜于无的参考。
-
察院行署系山东道监察御史巡按潍县的驻地
不但察院或察院行署具体位置不清楚,而且察院是什么性质的古代官方机构,潍县历代的相关记载中也没有发现明确诠释。
上高中时,知道了布政司的意思后,我曾经猜测该处察院可能是指明、清时期的山东提刑按察使司在潍县的行署。然而该司名称中虽然有个"察"字,简称却不叫察院,而是叫按察司。后来我在记载中发现的明代设在潍县的按察分司则另有去处,即位于民国时期的城里胡家牌坊街路西,今潍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西门"北海名区"牌坊以东70米左右路北处。
该处按察分司由潍州知州周通于洪武三年(1371年)始建,也是千总署所在地,俗称武衙门,除担负卫戌任务,又是科举时代选拔武举前的练武之处。民国时期,武衙门为潍县进德分会所在地,曾兴建起本地第一座京剧演出场所潍县大戏院,主建筑改建为大礼堂,院内设有篮球场、排球场、双杠、翘板等健身器物。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先后曾是潍坊市青少年宫、潍城区教委、教育局所在地。
上初中时,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到过这里多次。但这里与城里察院一带,最短的直线距离也在500米左右,而且不在一个街区。由此我便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明、清时期,简称察院、按照职能延伸可以出现在潍县城里的官方机构,只能是都察院。
都察院简称察院,明代洪武年间创设。为明、清时期向皇帝建言——包括谏言以及监察、弹劾各级官员的中央机构。都察院长官为都御史,与礼、户、吏、兵、刑、工等六部长官(尚书)并列,称为七卿。设有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等官职。
洪武年间,都察院在国内划分有浙江、江西、福建、四川、陕西、云南、河南、广西、广东、山西、山东、湖广、贵州十三个道,设有监察御史110人。清代与之相似,乾隆时划分有十五个道,清末增至二十个道。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具体到监察御史个人,其官职前面都要加上自己所分管道的名称,如山东道监察御史、浙江道监察御史等。
巡按地方是监察御史的重要职责。所谓巡按地方,即监察御史奉命赶赴指定的府、州、县进行巡视,监察官员、考核吏治,一般不受理其他事务。故巡按地方时,监察御史又称为巡按御史、巡方御史,即民间故事传说中的"八府巡按".实际上,指令要求监察御史巡视多少个府、州、县,巡视期间监察御史就是多少个府、州、县的巡按,其权位与当地的布政司并列,知府及知府以下的各级官员都要奉命配合。但监察御史巡视结束回京复命,便不再拥有相应职权。
监察御史巡视府、州、县时的驻地也沿用都察院的简称——察院来称呼。由此可见,城里曾经的察院建筑群,实为明、清时期山东道监察御史奉命依规巡按潍县时的驻地。
-
王渐梁文灿科举联捷 都曾担任过监察御史
王渐,潍县东关(今为奎文区东关街道辖区)人,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参加科举考试获取举人功名,第二年又考中进士,时称联捷,进取速度惊人。要知道,在漫长的科举考试博取功名的道路上,数不胜数的读书人中举后数年、数十年才考取进士功名都是司空见惯的。许多读书人的科举功名止于秀才、举人也是正常的。因而,用现在的话说,王渐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步入仕途后,王渐曾任河南确山知县。后来,他以廉洁著称并选拔为山西道监察御史,有正直无私的官声。作为管官的官,他所到之处,奖励廉洁奉公者,惩罚贪赃不法者,因而有劣迹的官吏往往望风辞官。任职期间,他把巡按御史、巡方御史的角色做得风生水起。
王渐最后累官至陕西按察副使。很显然,他做监察御史都当出职业病来了。到了晚年,他都告老归里了,交友游历依然谨慎,言谈举止一丝不苟。当时,他在本地属于德高望重的老员外。
梁文灿,潍县城里梁家巷(今为潍城区曹家巷的胡家牌坊街以北段,与历史上的察院地域相接)人。他的科举经历与王渐相同。他于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年)考取举人功名,第二年考中进士,也是科举联捷的学霸。他历任翰林院编修、浙江道监察御史等官职。但未见他任监察御史期间的政绩记载。
作为科举学霸,梁文灿自然天资聪颖。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取得功名前,除了读书,不时考试是得到进步机会的敲门砖。梁文灿则不管参加什么考试,不管取得功名前还是在这之后,总是逢考必捷,不知落第为何物。他文笔典雅清丽、与众不同。对诗词有研究,主要作品有《蒙拾堂诗稿》《蒙拾堂词稿》《金宋元怀古词辑》等。他的《潍阳鼓子词》描写了本地自农历正月到腊月的风俗民情,风趣生动,雅俗共赏,在本地曾得到广泛传播。
-
四条街巷因为察院而得名
-
四条古旧街巷 都与察院有关
清代光绪年间的潍县城区地图上,城里东北部有一条标注为察院街的街道。单从街道名称上看,察院或察院行署应该位于这条街上,但未见文字记载和地图标注。
到了民国时期,这条街道则标注为察院前街。察院前街东西走向,长度大约110米左右,宽度则有七八米,在城里算是相对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分布着不少临街住户,也有几条长短不一的单头过道,过道两旁都有住户。
与城里多数古旧街巷一样,察院前街虽然不长,却不平直。其东口接东城墙下的东马道(已拆除,原址北段今为潍城区曹家巷小区东沿的无名通道)。离开东口没几步远便略折向西南方向。
沿察院前街东口西行50米左右,路北有一条宽度不足3米的小巷子。这条小巷名称为察院过道,南北走向,基本平直,北行100米左右便与察院中街相接。
自察院前街与察院过道接口西行20米左右,路北又有一条宽度不足两米的小过道。这条小过道没有正式名称,俗称韩家过道,因为狭窄也叫东墙缝,南北走向,北行60米左右折向西通向一处小湾塘。小湾塘西南端折向南,出现一条更狭窄的小过道,俗称墙缝,宽度只有1米多。沿墙缝南行即到达察院前街西口与新街子东口结合部。韩家过道与墙缝两边都有住户分布。两个人对面相遇须侧身才能通过。韩家过道与墙缝之间的察院前街路北处坐落着一处规模不大的关帝庙,俗称小庙。小庙门口正对海道司巷北口。小庙门前,后来还修建起一座压水井。
近五十年前,我见到的察院前街已经成为红旗街的组成部分。红旗街东口已经与和平路(今潍城区和平路)相接。和平路的路基高,向西与红旗街东口对接处、向东与一条通向光辉路(民国时期的坝崖大街北段,已拆除,原址位于今潍坊市亚星桥西端、白浪河西岸一带)的无名通道西口对接处都有一处下坡。
当时,红旗街东口以南的和平路段为宽约25米的正规柏油路面,以北的和平路段则为沙土路,沿和平路再向北行240来米就到头了。
红旗街东口下坡处向西,在坡道上便与东马道相交。红旗街路南的东马道西侧有几户居民房屋分布,东侧就是和平路石砌路基。东马道看上去像条沟,沿东马道南行八九十米与和平路重合。红旗街路北的东马道西侧则基本保持原貌。沿红旗街再向西,民国时期的察院过道已经是红旗北巷的组成部分。而两旁住户的门牌上则标注为察院中街。除此之外,该地域地理面貌和名称未见其他变化。
-
民国时期察院中街从后街析出,后再次合并称为红旗北巷
清代光绪年间,从察院街(即民国时期的察院前街)东口沿东马道北行110米左右,便来到察院后街东口。沿察院后街由东向西100米,拐一个近似直角就折向北略偏东方向,仍为察院后街,但宽度由3米左右变为两米左右。
到了民国时期,察院后街的东马道到近似直角拐弯处已经从察院后街析出并改称察院中街,其拐过近似直角折向北略偏东方向的路段则仍然称察院后街。
当时,察院中街的基本地理面貌为:由东口西行50米左右,路南即为察院过道北口。继续西行50米左右,路北即为察院后街南口。再西行30米左右,与一条南北走向小巷形成一处丁字路口。小巷仍为察院中街的组成部分,向南不通,向北行十几米再折向西略偏北十几米,为一处小湾塘,名为察院小湾。察院小湾的西、南、北三面、距察院小湾数米、十数米不等处,都是名为荷花湾的较大湾塘。
自察院小湾东南角南行数米,便来到荷花湾东南角。沿荷花湾南岸西行百米左右,到达荷花湾西南角后,便出现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沿小巷西行50米左右,可与梁家巷(今潍城区曹家巷)相接。
自察院小湾东南角向东北方向行走十几米,是一条东西走向小巷,沿小巷东行30米左右,便到达察院后街主街中段路西并与之相通。
察院中街西端、察院小湾、荷花湾以及察院后街中段路西一带交错的、宽度一到两三米不等的这些小通道,真的像迷宫一样,一点也不夸张。
荷花湾至今名声很大,与潍县战役中的一场关键战斗有关。
1948年4月24日凌晨,解放军对潍县城发起总攻。9纵27师79团经过连续爆破,在北城墙上成功炸开第一个突破口,迅速突上城墙。凌晨4时,79团5连160余人组成突击队,率先下城作战,迅速占领位于荷花湾西岸的荷花湾小学,并立即拓展阵地,又攻占了荷花湾南岸居民区的20多座房屋。
国民党军急忙调集重兵,向解放军阵地疯狂反扑。在以荷花湾小学及荷花湾南面居民区房屋为支撑点的荷花湾阵地上,国民党军以绝对优势兵力不断向5连阵地压缩。5连与十倍之敌展开殊死搏杀,160余人战斗到最后只剩16人,只有2人没有负伤,他们坚守阵地13个小时,为大部队入城作战赢得了时间。
近五十年前我见到的察院中街,已经与察院后街再次合并后改称红旗北巷。民国时期的察院过道也已经是红旗北巷的组成部分。而两旁住户的门牌上则标注为察院中街。原察院中街一带的地理状况无多大变化,荷花湾则已经干涸填平并改建宿舍。
-
四十多年前已经延伸至曹家巷,察院后街两段解放后形成
民国时期,察院中街从察院后街析出后,察院后街为南北走向,宽度在两米左右。基本地理面貌为:南口与察院中街相接。沿街北略偏东行30米左右,进入一处空场的东南角。这处空场南北最长处有20米左右,东西宽约十几米,也是察院后街的组成部分。空场路西有小巷通向荷花湾,空场东北角有一条向东不通、长约十几米的过道。空场西北角则仍为察院中街的主街面。沿街继续北略偏东行十多米,就到了北口并与北城墙下的北马道相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见到的察院后街民国时期段已由红旗北巷改回原名称,其地理状况无多大变化,只是原北口一带,原来的潍县城北城墙以及墙下的北马道都已经不见了踪影,分布着不少红砖建筑,有平房,也有筒子楼。
察院后街自原北口以南数米处折向西略偏北,与原北马道大致平行,延伸至离原北口七八十米处的曹家巷(原梁家巷,今潍城区曹家巷)并与之对接。自原北口以南数米处继续向北偏东,穿越潍县城北城墙原址后延伸至离原北口60米左右的月河崖街(今潍城区东大街东段)并与之对接。这两段察院后街,都是解放后新形成的。
-
海道司巷长期称海岛寺巷
潍县城东门附近的海道司巷因为坐落着民国时期记载为海道司行署的官方机构而得名。而民国时期的潍县城地图上则将该巷标注为海岛寺巷。此后,这里长期沿用海岛寺巷名称。
清末海道司巷 民国标注为海岛寺巷
清代光绪年间,进潍县东门(朝阳门)以后,沿东门大街西行不到90米,路北就是海道司巷南口。海道司巷为一条长度不足180米、宽度在6米左右的南北走向小巷。虽然称为"巷",但在城里的古旧街巷中还算宽阔。
当时,海道司巷的基本地理面貌为:沿南口北行80米左右,路东便出现一条宽度在两米左右的小巷,小巷的标注名称是水巷,因为城里南门附近还有一条水巷子,为便于区别,本地人俗称这里为小水巷。民国时期的记载中也称这里为小水巷。小水巷宽度在1米左右,十分狭窄,向东略偏北行,就到了东口并与东马道相接。从小水巷西口沿海道司巷继续北行100米左右即到达海道司巷北口、察院街(后来的察院前街、红旗街)西口、新街子东口结合部。
到了民国时期,相关文字记载中仍然称这里为海道司巷,但同期的潍县城区地图却清楚地将这里标注为海岛寺巷,原因不详。有人曾戏称,可能绘图人是京剧爱好者,画地图时正陶醉于《贵妃醉酒》的《海岛冰轮初转腾》唱段,就将这里随手标注成了海岛寺巷。
当然这是玩笑话。因为潍县历史上并没有海岛寺这个地方,也未见与海岛寺有关的任何记载。而海岛寺巷的名称自此却成为这里的正式地名,并沿用多年。
近五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曾经的海道司巷(海岛寺巷)已经改称红旗南巷,两旁住户的红底白字门牌上则依然标注为海岛寺巷。另外,我在小水巷西口与红旗南巷对接部位看到的小水巷面貌是,巷内寂静无人,但仍是一条小巷的样子。接近东口时,本来就狭窄的小巷,因为小水巷东口位于东马道与相同走向的和平路对接处,而东口北侧建筑物紧邻高出近1米的和平路西侧人行道直上直下的石砌高台,仅存一道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的墙缝,行人根本无法通过。当时的小水巷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条单头过道。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潍坊市政府公布的有正式名称的街巷中,已无小水巷。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住户门牌改换为蓝底白字,这里才恢复海道司巷的原名称。几年后,巷子南北两头都挂上了印有文字和大写拼音字母对照的"海道司巷"及潍坊特有风筝标志的单面路标。
-
古旧街巷人文信息丰富 巷北建有三贤祠
作为位于城里显要地带的古旧街巷,这里的居民以景况优裕的民众为主,巷子两边的房屋建筑几乎都是深宅大院结构。民国时期海道司巷、海岛寺巷两旁分布有十六处大门,大门内都是这样的深宅大院,居民中有不少人都属于地方名流。
潍县电话股份有限公司(一说潍县电话局)专营商用市内电话业务,是1932年(一说1931年)由商人张辉山与其他投资者依据《公司法》创办的,是本地最早的电话局。张辉山是实际上的总经理,他还曾任潍县商会副会长,为商界名人。郭荆玉曾任丁氏益群小学校长,为本地名师。陈寿荣为本地金石书画名人。他们都是这里的居民。
海道司巷(海岛寺巷)中部路西偏南处,坐落着本地知名的协同义绣货庄,为一处拥有10间房屋、南北两院的传统院落,经营品种以寿衣、鞋面、枕顶为主。
七七事变前的潍县城市经济繁荣时期,潍县30多家商号和店铺从事绣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本地手工业发达标志之一"九千绣花女"规模的基本载体。协同义绣货庄则是其中的大商号之一。协同衣局与协同义绣货庄同院,制作戏剧服装和道具。另外,巷子两边自南到北还有铜首饰铺、扎彩铺、火烧铺等商业店铺分布。
巷子北端路西坐落着本地知名的三贤祠,大门门额上有石刻"三贤祠"牌匾。三贤祠为一处东西狭长的院落。东头有房屋三间,西头是三间带有明显本地传统风格的台屋。台屋是主体建筑。
三贤祠的前身名为周公祠,是潍县民众为知县周亮工(明代崇祯十三年至十六年,即1640至1644年在任)创建的生祠。崇祯十五年底至十六年春,他率领全城军民严防死守潍县城三个多月,确保了城池及城里民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周公祠就是人们感念他的恩德而建的。后来,周亮工来到周公祠参观时,感慨万千,最后是涕泪交流地离开的。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周公祠,又添塑知县赖光表(乾隆三年至九年,即1738至1745年在任)像。道光年间再添塑知县郑燮(即现在已成为潍坊城市名片的郑板桥,乾隆十一年至十七年,即1746至1752年在任)像,周公祠改称三贤祠。三贤像都在主体建筑台屋内。
-
海道司海道司行署 位置只有简单记载
关于海道司巷地名的来历,目前的官方解释为:因明代海道司行署设在这里而得名。而该海道司行署,我见到的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记载都是简单的一句话:海道司(清)、海道司行署(民国)位于潍县城东北隅。与察院或察院行署一样,海道司或海道司行署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小情、建筑分布、内部结构等诸多情况都不清楚。不但如此,海道司巷是条短巷,地理实况单纯、简约,不像城里察院地带那样地域广、街巷交错,但就连海道司或海道司行署具体在这条短巷的位置也未见记载。
有人推测,海道司巷西头路北的周公祠、三贤祠可能是海道司或海道司行署的原址所在。如果这个推测符合实际情况,那么潍县城里的这处海道司或海道司行署,实际存在和运作的时间就不是很长了。
海道司或海道司行署是什么性质的官方机构?我在目前本地与海道司巷有关的著述中见到的解释很笼统:海道司行署是古代掌管海道事务的机关。而海道事务具体指什么则不清楚。
其实,海道司及其职能很具体,是明代地方按察司属官——海道副使在地方首府及地方所辖沿海府、州、县巡察的驻地。海道副使,又称巡察海道副使,巡视海道、巡视副使、海道等,主要职责是处理沿海地方海防等事务。明代嘉靖年间开放海禁后,广东、福建的海道副使除了海防事务,还监管海上贸易、海上对外事务等。为拥有多种职权的按察司海防长官。
古代潍县北部位于渤海莱州湾南畔,有长约15千米的海岸线。因此,潍县的地理属性属于沿海县。山东按察司海道副使有巡视、监管潍县海防事务的责任,故潍县设有海道司或海道司行署。但潍县为滩涂海岸,涨潮、退潮时的海岸线位置变动很大,古代并不具备从事海上贸易的基本条件,海上对外事务更是无从谈起。故潍县的海道司或海道司行署,具体事务不可能很多,存续时间不长就改作他用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能的。
-
古行署地理变迁及其现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城市潍坊以拆旧建新为主要方法的大规模旧城改造持续多年,这些古代行署及其所在的街巷和地域,已经陆续拆除。旧城改造完成后,这些街巷原址或附近形成新的街道后,或沿用原名称、或并入其他街道,或成为无名通道。
布政司街原址尚存 还保留一处老建筑
对成片街区进行拆旧建新式旧城改造,发端于布政司街一带。1987年,配合东风大街拓宽改造,启动先期拆迁工作。城里拆除芙蓉街以东、预备仓街以西、东风大街以南、郭宅街、布政司街以北范围内的古旧建筑和民居。这些地方的古旧建筑主要是东风大街沿街相关部分具有明、清风格的商铺,民居则以分布在相关地带的部分具有明、清风格的多处深宅大院为代表。
改造完成后形成的居民小区以向阳路为界,向阳路以东部分命名为兴隆街小区,向阳路以西部分命名为布政司小区。两处小区都以相关古旧街道的名称命名,建筑以多层住宅楼为主;东风大街、向阳路的沿街地带多新建为公共、商务建筑。
这次拆迁改造是首次成片拆除城里的古旧街巷和民居,标志着始自1948年的依托旧城、改造旧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大规模拆旧建新式旧城改造上来。2006年、2007年,潍坊市对这两处小区内的建筑、通道及其他设施进行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两处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1988年,城里拆除芙蓉街以东、向阳路以西、布政司街以南、南马道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改造完成后,形成的居民小区以古旧街道芙蓉街的名称命名为芙蓉小区。为今潍城区芙蓉小区中最早建成的部分。
布政司街于1967年与郭宅街、增福堂街、西下洼街合并后取"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之意称文化街,1981年相关街道各自恢复原名称。1987年、1988年布政司街两边分两次整体拆除,相关小区建成后原址恢复、拓宽改造并继续沿用布政司街原名称。
现在的布政司街长约165米,西段宽度在十米左右,东口附近则保持原来三四米的宽度,东起向阳路,西到芙蓉街,东端路南仍保留着一处当年的老旧房屋。自东口西行80米左右为芙蓉小区内的一条新建无名通道。无名通道与布政司街结合部东南角一带,为改建的潍城区直幼儿园。自结合部西行40米左右为布政司小区南门。布政司行署原址位于小区内。
-
察院已经成为历史曾用地名
察院前街于1967年与新街子、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合并后取"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之意改称红旗街,1981年相关街道各自恢复原名称后,察院前街与新街子并称察院前街。
1988年,察院前街两边民居分别整体拆除,相关建设活动完成后,察院前街(1981年后)原址经过拓宽改造,形成新的街道,并入胡家牌坊街。
2007年胡家牌坊街进行综合改造。改造后的胡家牌坊街东西走向,长度在580米左右,宽度10米左右,东起和平路,西到向阳路,中间与曹家巷交叉,其原察院前街段(1981年后)为餐饮门店集中的特色街道。2016年、2017年,胡家牌坊街的原察院前街段(1981年后)路面及路北门店建筑进行了仿古改造,并在东口新建一处仿古门楼,门楼东面门额书有《朝阳》二字,西面门额书有《印象老潍县》五个字。仿古风格都是时下流行款式的。
民国时期的察院过道何时并入察院中街未见记载。察院中街、察院后街,1967年合并后改称红旗北巷,为红旗街的诸多派生地名之一。1981年察院中街、察院后街恢复各自原名称,在开始于1988年的曹家巷地域拆迁改造中全部整体拆除并注销名称,原址都在今潍城区曹家巷小区内。至此,由察院或察院行署派生而来的诸多地名都成为历史曾用地名。城里察院地域不复存在。
1988年,拆除城里曹家巷以东、城关东马道以西、月河崖街以南、察院前街以北范围内。此范围内的拆迁是分地域逐步实施的。拆迁后按照城市建设规划留足相关道路拓宽改造用地和公共、商业设施用地,其它部分就地改建为以多层单元式居民楼分布错落有致、配套设施设置合理的居民小区。改造完成后形成的居民小区以古旧街巷曹家巷的名称命名为曹家巷小区。2006至2007年,对曹家巷小区内的建筑、街道及其他设施进行了综合整治。
其实,位于今潍城区曹家巷小区西沿、小区因此而得名的曹家巷北段,1981年以前还不是曹家巷,而是1967年前的梁家巷、1967-1981年间的红旗中巷。曹家巷小区西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在历史上都属于察院地域。
-
海道司巷原址 今为无名通道
海道司巷,民国时期演称海岛寺巷,1967年改称红旗南巷,为红旗街的诸多派生地名之一。1981年恢复原名称并规范为海道司巷。
因为位置显要,在我的记忆中,红旗南巷一带的拆迁建设活动早在1973年前后就开始了。那时首先拆除巷子南端路西与东风大街(今潍城区东风西街)路北的建筑。完成后该处为潍坊制帽厂的四层生产、营业楼及其院落。1993年东风西街拓宽改造,该楼院拆除,后来原址偏北处改建为现在的万基商务大厦。
红旗南巷一带随后的拆迁建设活动大致开始于1975年,拆除巷子南端路东、东风大街路北、和平路路西的建筑。1979年建成后为潍坊市东风百货商店、东风百货商场、华联商厦的楼院组成部分。后来这一带改建为现在的丽景大酒店。再后来,大致在1988年,拆除曹家巷路东、察院前街路南、和平路路西的建筑。建成后,海道司巷北端路东为潍坊科技大厦、泛海大酒店的楼院组成部分。海道司巷北端路西为潍坊十笏园宾馆楼院组成部分。自此,海道司巷路东的古旧建筑拆除完毕。
最后是2005年,拆除曹家巷以东、海道司巷以西、胡家牌坊街以南、东风西街以北范围内的建筑物。至此,海道司巷两边的古旧建筑拆除完毕。建设活动完成后,原海道司巷路西、万基商务大厦以北为潍城区万兴隆广场(小区)组成部分。
目前,海道司巷原址为一条无名通道,南起东风西街,北到胡家牌坊街。
-
文/图 王瑞甫
资料来源:明万历《潍县志》、清乾隆《潍县志》、清光绪《潍县乡土志》、民国《潍县志稿》、《潍坊市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表》《潍城文史资料》《潍城区地名志》《潍城区志》《潍坊年鉴》,孙建松、高伟、王伟利、李虎强、徐文理、杨国良、马永生、孙福建、李建忠提供资料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