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9-20 13:36
鄌郚总编

博学鸿儒李澄中

    博学鸿儒李澄中
    第15期
    李澄中,明崇祯二年(1629)生于诸城。他20多岁时诗赋已闻名于世,但科举却屡试不第。在心灰意冷之时,清政府下诏举行博学鸿儒科考试,李澄中被举荐并顺利通过,得以入翰林院修《明史》十多年。他是康熙十八年唯一考中博学鸿儒的山东人。在担任云南主考官期间,他清廉自守、唯才是举,为国家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成为他一生中最辉煌、最得意的经历。
    李澄中着作宏富,有《卧象山赋集》《卧象山诗集》《卧象山文集》《艮斋笔记》《滇行日纪》等传世。他的诗、赋、散文功力深厚,得到了周亮工、毛奇龄、陈维崧等名家的高度赞赏。他的《滇行日纪》不但文笔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侧重历史故实、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等,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价值。
    本期撰稿:侯桂运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值班主任:王兵 美编:许茗蕾
    校对:曾艳(A01-A03)代进(A04-A05)封敏(A06-A08)
    --
    亲历战乱 少年多难
    《清实录·太宗实录》中关于清兵劫掠山东的记载。
    李澄中撰写的《先外曾祖南京吏部尚书简肃丘公传》。
    李澄中自幼受两个人影响颇深:他的父亲李凤郊和外曾祖父丘橓。李凤郊“性严整,处事有方”,文章写得不错。丘橓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学识、品格皆佳,堪称名臣。李澄中少年时期遭遇清兵入侵,朱明王朝飘摇,他跟随父亲逃难,九死一生。
    -
    祖辈迁自成都 两人考中举人
    李澄中(1629-1700),字渭清,别号渔村,又号 田、艮斋、卧象山人、秋水老人等,明崇祯二年(1629)八月初七出生于诸城。
    李澄中家族并非诸城土着,他们这支李氏是从成都迁来的。李澄中在《李氏族谱·叙》中说:
    吾李氏之家东武也,逖哉远乎,吾不知其所自矣。闻之先从伯觐扬公曰:明初盖有红军贼乱云,始祖曰君保者,实自成都避乱来东武,至城西止焉。
    李澄中的祖辈中,有两人考中举人,分别是他的祖父李旦和李旦的叔祖李相。《李氏族谱·大传》部分是李澄中撰写,其中李相的传记如下:
    亚元公讳相,字君卿。为诸生治礼经,中宏治戊午科山东第二名。尝客于亲故家,主人呼妓娱宾,辞,弗获,辄攒眉而去。公车入都,与友人同旅舍,友不至,竟日不食,友感而兄事之。公为人方正,喜徒行。仓卒雨至,犹从容如常时。或促之,答曰:“吾衣可湿,敬不可忘也。”未仕,卒,无子,以从子士承为子。
    李旦是李相的侄孙,是李澄中的祖父,他是李氏家族中第二个有科名的人。李旦于万历四年(1576)考中举人,之后先是当了山西蔚州知州,后任平凉府同知。李旦去世于崇祯三年(1630)十二月,享年90岁。
    李澄中的父亲李凤郊,字兆文,是李旦的第五个儿子。李凤郊少年时就喜欢读书,18岁考中秀才。李澄中在《李氏族谱·大传》中说李凤郊“性严整,处事有方,能久立,有祖父风”,文章写得也不错,“少为文多奇气”。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李澄中性格的养成及诗文写作都影响很大。
    李澄中的母亲丘氏,是明南京吏部尚书丘橓的孙女。李澄中降生时,他的外曾祖父已去世44年。但李澄中对外曾祖父的业绩非常向往。当他在明史馆时,“求公之志状,荡然已久”,于是他“据墓表文集”,撰写了《先外曾祖南京吏部尚书简肃丘公传》,结合《明史》卷二二六的《丘橓列传》,知丘橓堪称名臣。丘橓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考中进士,之后陆续当过行人、刑部给事中、户部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等职。万历年间推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转刑部右侍郎,再迁南京吏部尚书,最后卒于尚书任上。他在出仕之后,清廉自守,却金币不受,不畏权贵,敢于上书直言。他去世后,“上闻,辍朝震悼。赠太子少保,谥简肃,赐祭葬如制”,这既是对他业绩的肯定,也是对他品格的褒奖。李澄中作为丘橓的曾外孙,丘橓的学识、品格和业绩对他都有示范作用。
    -
    清兵攻破诸城 跟随父兄逃难
    李澄中在自撰的《三生传》中,说“先母丘太安人梦人遗梁一株生予”。李元度在《李渔村先生史略》中说李澄中“生时,父梦李攀龙入室”。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李澄中还提到了他幼年时的一段奇异之事:
    自4岁(虚岁,以下皆同)至6岁,与群儿戏,胸中辄现二境:一若身在太古舜日尧天,心甚酣畅;一在深山中,玉室金堂,花香鹤唳,历历在目前。二境将现,中心怡悦,神光四射,而后诸象生焉,视群儿无有也。移时乃已,始见群儿,与之嬉戏如故。
    李澄中7岁时入学读书。在他8岁那年春天,二哥李述中让他作诗。他问:“写什么题目呢?”二哥说:“就写眼前的景物吧。”李澄中立即说了一句:“春日暖融融。”二哥说这是以前的诗句,李澄中生气不再往下写了,其实他也不知道“融”是什么样子。
    崇祯十五年(1642),李澄中14岁,家庭苦难和时代苦难同时降临到他头上。
    李澄中的大哥李敬中,字允卿,是个秀才,在当地很有些名气。李敬中喜欢读书,不仅有文名,而且楷书写得很不错。他专门构筑了一个小室,无论寒暑,经常关着门在里面读书。他本来就身体羸弱,崇祯十五年(1642)是山东的乡试年,李敬中日夜苦读,终于病倒,不治而亡,年仅25岁。妻子胡氏痛哭不已,三天后自缢而死。李澄中的母亲丘氏不久也去世。十二月,入关后势如破竹的清兵攻破诸城县城,李澄中跟随父亲和二哥弃家逃难,不仅家产毁于一旦,而且辗转于乱兵之中,九死一生。
    -
    经历清兵抢掠 难消战乱阴影
    崇祯十五年(1642),朱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先是在东北松山跟清军作战的洪承畴、祖大寿战败被俘,之后左良玉大败于李自成。此年十一月,清兵攻破蓟州,挥师南向,势如破竹,一直攻至兖州和登州、莱州,次年四月才退兵。清兵这次侵略,据《清太宗实录》卷六十四阿巴泰等人的奏折记载,除获得大量黄金、白银、珍珠、绸缎、牲畜外,还杀人无算,同时“俘获人民三十六万九千名口”,可谓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这次清军入侵给李澄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经常在文章中写到此事。例如在《萍乡令台公传》中,李澄中记载了“性谨厚,嗜读书”的诸城人台瞻斗在“壬午岁”时,被清兵俘虏,并被“携之归沈阳编隶,日负水”;在《处士张公传》中记载了张栋的父亲张惟吉逃避乱兵的故事;在《瞽者李杲传》中记载了瞽者说唱艺人李杲因为“其子尽为兵所掠”,最后“抑郁而卒”;在《郑氏二烈女传》中记载了后来在清朝官至侍御史的诸城名流孙必振的妻子郑氏及其妹妹被清兵残酷杀害的事,李澄中称:“壬午山左乱,妇女杀伤以数万计”。
    李澄中在战乱中经历了九死一生,《先仲兄彭仲公行状》中有如下记载:
    壬午岁,值兵乱,杀人遍原野。当是时,兄年十八,予甫十四。先府君携两幼子出入兵火间,日夜忧思无所赖。兄乃为孺子戏以娱先府君意,又识趋避以左右先府君,故卒免于难。
    这是李澄中的亲身经历。在兵乱之时,这种“出入兵火间”“杀人遍原野”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给李澄中留下了悲惨而深刻的记忆。即使他后来考中了博学鸿儒科,当上了清廷的官员,但他内心深处对清兵的反感是不可能消除的。
    崇祯十六年(1643)清兵退走之后,李澄中跟他的父亲和二哥回到了祖居之城西村。经过了战乱,李澄中家中的藏书荡然无存,这时李述中收拾残书,跟15岁的李澄中一起诵读学习。
    李澄中16岁参加童子试,就得到了当时的诸城知县程淓的赏识。19岁,考中了秀才。此后,李澄中虽然得到了县令吴之珍、陈邦纪,以及山东学政戴京曾、施闰章等人的青睐,但一直未考中举人。
    -
    栎园激赏 闻名于世
    李澄中写的《送周栎园先生序》
    李澄中20岁时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他的诗赋得到了名士丁耀亢和施闰章的赞赏,声名已噪海岱。而帮他走出山东名扬于世的,是栎园先生周亮工。李澄中对周亮工的提携之恩一直念念不忘,并称周亮工是他的老师。
    诗赋名噪海岱 深得前辈赞赏
    李澄中虽然8岁就写出了“春日暖融融”的诗句,十多岁时又“记诗五六百首”,但他真正进行诗歌创作是在20岁时。他“始为诗时,废食饮,喜怒哀乐皆寄之”。当时他跟丁梦白一起比赛,看谁的诗写得好。到了李澄中23岁时,他的诗歌已经写得很不错了,甚至得到了前辈着名诗人丁耀亢的赞赏,说他“异日当遂名家”。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诸城人。他年长李澄中30岁,是明末清初的着名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也是名噪一时的名士。
    后来李澄中又用了两年时间学赋。在《赋稿自序》中,李澄中说:
    予少与丁生梦白角胜,学为诗。久之,丁生避去,时时以赋夸予。予愤甚,取《骚》《选》《赋苑》日夜读,忘食寝者二年所,于是穷其源流变化。
    《三生传》中李澄中自称“二十七岁,学为赋,肆力其中者二年所”。他被施闰章赏识时,不仅制艺文写得好,而且诗赋也写得相当不错了。施闰章,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人,清初政治家、文学家。
    安致远在《翰林院侍读李公墓志铭》中对李澄中有以下叙述:
    邑故多名山,君体便登陟。每历险寻幽,腰间自系笔砚累累然,遇佳胜,辄濡毫据石成诗。诗壮阔,多惊人语。于诗歌外,又好为骚赋。恢奇激楚,读者或不能句,君瞪目微哂而已。以是虽为诸生,声名已噪海岱间。
    周亮工拍案赞叹 李澄中一举成名
    赏识、提携李澄中并帮他走出山东的,是栎园先生周亮工。
    周亮工(1612-1672),河南祥符人,字元亮,号减斋、栎园,是明末清初的名宦、学者,更是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也是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出版家。周亮工任职于明清两朝,交游遍天下,明末清初的名士董其昌、钱谦益、王铎、陈子龙、龚鼎孳、陈维崧、黄虞稷、王士禛、单若鲁等,或为其师友,或为其门生。
    更为难得的是,周亮工有知人之能。他在明朝末年任职潍县之时,就“合莱郡士别之,首拔十六人”。这些人中,六年之内“成进士者十二人”,其中就有江南布政使司布政使法若真、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宋可发、侍读学士单若鲁等名宦。清朝初年的1663-1666年,年逾五旬出狱不久的周亮工被任命为青州海防道佥事,任职于青州。这次周亮工可以培养提携的不是科举之才,而是李澄中、安致远(字静子)、李象先(字焕章)等才德俱佳的地方名士。而李澄中正是凭借周亮工的激赏,才被大江南北的众多名士广泛认可,为他以后能被推荐参加博学鸿儒科考试奠定下了基础。
    李澄中跟周亮工的初次见面,在李澄中的笔下是颇有戏剧色彩的:
    癸卯,复以诗赋见知于周栎园先生。予穷约,久不欲见达官。适先生有事于诸。一日夜将半,灯花甫烬,忽有人敲门甚急,则先生使者索予着作来相迫也。乃觅《海鸥》《鹩螟》二集持之行。
    及至,先生朱衣玉面风髯,迟予屏间,笑谓予曰:“吾耳子名久,何相避之深耶?”会有以酒饷先生,先生乃辍饮,阅二集终篇,仰天拍案叹曰:“有赋与诗如此,而名不闻于世,岂非持文柄者之责哉!”予之诗赋始流传大江南北矣。
    此时的李澄中恰如周亮工所言,虽然“有赋与诗如此”,但“名不闻于世”。周亮工对李澄中的诗赋激赏至“仰天拍案”而叹,这才使得李澄中的诗赋“始流传大江南北”。
    随后周亮工偕同李澄中回到青州,使得李澄中一举成名。
    周亮工是杰出的文化活动组织家,无论他到了哪里,他的居处多是文人学者的聚会之所。当周亮工携李澄中归来后,众文士正在相聚斗诗。在众目睽睽下,周亮工用金叵罗盛着酒,递给李澄中喝。喝酒微醉之后,周亮工拿出李澄中的诗文集,手掀胡须吟诵起来,一边歌吟一边落泪,使得在座众文士听罢大为惊骇,说李澄中的诗歌既具有齐音的雄大之美,又具有鲁音的修和之美。周亮工却说:“我正要用这些诗驱天下之士,怎么会仅仅限于齐鲁之地呢?”
    -
    跻身青州三子 不忘提携之恩
    李澄中对周亮工的提携之恩,一直念念不忘。例如他给好友刘翼明的信中就说他跟周亮工“一见欢若平生”,乃有“相知恨晚”之意,于是不仅“赠书赠言,倾筐倒箧”,而且“雄辩高谈”,以至于“夜分犹不忍散”。之后李澄中大发感慨,表达了自己身遇“大贤”的幸运之心,并称周亮工为“调护”自己的“佛位中人”。
    周亮工对李澄中还不仅是提携之恩,他还是李澄中的老师。端方的《壬寅消夏录》收录了李澄中写给周亮工的《偶遂赋》,李澄中在文后写道:
    癸卯长至后一日,琅耶受业李澄中书于零门旅舍。
    只有在自己的老师面前才能自称“受业”,因而李澄中是把周亮工当作自己授业恩师的。“癸卯长至后一日”,即康熙二年冬至后一日,此年冬天李澄中初识周亮工,就写下了这篇《偶遂赋》,就以门生自居了。
    此后李澄中经常来到青州真意亭参加周亮工组织的文艺沙龙。在当时的青齐名士中,最被周亮工赏识的是李澄中、李焕章和安致远,三人被合称为青州三子或青州三才人。他们都是当时的诗文名家,互相切磋,互相勉励,互相敬爱,其情谊毕生未渝。他们多年后回忆起被周亮工赏识、在真意亭相聚之事,都恋恋不已,而且依然是意气风发。例如李澄中在《纪城文稿序》中说他们“各以文藻友交士大夫,义气锋锐,视天下事无不可为也”。安致远在《岳舟草》序中说周亮工称他们“风雅之责,属尔三子”,可知对三人期望之高。
    在得到周亮工的激赏、熏陶和延誉之后,李澄中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了自信,他的行为也颇有名士风范了。他在《纪城文稿序》中曰:
    忆甲辰游东岳,提三寸管,历经峪、五大夫松,登日观绝顶,下视海色苍茫灭没中,觉诗思汩汩,从十指来。
    周亮工于康熙五年升任江南江安督粮道,李澄中依依不舍。“担簦便拟相从去,饱吸山中第一泉”,在《送周栎园先生之任江宁(二首)》中,他表达了愿意跟随周亮工到江宁的愿望。乐于提携后生的周亮工成人之美,在他任职江宁的第二年夏天,就邀请并资助李澄中完成了这一心愿。
    李澄中这次南游,恣意游玩,饱览山川,写诗作赋,结交名士,收获颇丰。他南游的诗歌结集为《过江集》,刊于康熙七年,集中的作品多收入《卧象山诗集》卷一、卷二中。
    -
    屡试不第 纵情山水
    李澄中写的《丁野鹤先生遗稿序》。
    李澄中写的《自为墓志铭》局部。
    李澄中久试不第,45岁时已无意科举。他流连于山水之中,和好友饮酒吟诗。他在家乡参加了《诸城县志》的修撰工作,刊刻了同邑先贤王钟仙、李让中的诗稿,搜集了窦石卿的遗集,并帮助刘翼明出版了《镜庵诗选》。
    -
    难遂青云之志 放浪山海之间
    康熙七年(1668),也就是李澄中从南方归来的第二年,他在山中读书时,遇上了千年一遇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把马耳山都震塌了,居民死亡3000多人。
    地震之后,李澄中给张贞写了一首诗:
    摇摇心动卧绳床,四壁烟飞漏月光。寄语故人知我在,高歌还似旧时狂。
    虽然有过“摇摇心动卧绳床,四壁烟飞漏月光”的惊魂时刻,但李澄中依然“高歌还似旧时狂”。
    丁耀亢晚年回到家乡诸城定居,李澄中跟他过从甚密。李澄中在《丁野鹤先生遗稿序》中说:“忆己酉冬,过橡山别墅,与先生角韵至夜分,先生忽慨然曰:‘仆老矣,吾将以子为名山,尽以诗文付吾子。’”丁耀亢要把自己的诗文托付给李澄中,可见他对李澄中的器重。丁耀亢去世后,李澄中写了《哭丁野鹤先生》,且哭且忆且赞且叹。
    在《三生传》中,李澄中说他“自辛亥岁与徐栩野、张石民、赵壶石、臧服邻、马维斯六七人往来龙湫卧象间,有终焉之志”。辛亥岁即康熙十年(1671),此年李澄中已经43岁。久试不第,心灰意冷,他整天跟朋友在山中唱和,有“终焉之志”了。在《自为墓志铭》中,李澄中具体叙述了他们的唱和情况:
    辛亥岁,赵壶石,徐栩野,张石民、白峰兄弟雅慕君,与之入卧象,探石屋,放浪山海间。或闻君将往,预垩壁待之。诸子至,辄歌辄饮。半醉,则绕砌走,默无声。已而诗成,泼墨淋漓满之,复踏歌以去。
    “卧象”“石屋”,即卧象山、石屋山。李澄中跟他的朋友们在其中居住、游玩、写诗,这就是他所说的“放浪山海间”了。
    他们的游玩足迹不限于诸城境内的山水,还到过青州和临朐。在青州,李澄中写下了《与王鲁珍、徐栩野登青州城楼》《青州寓舍与静子、石民留别分韵》等诗。在临朐,他写有《游冶原与栩野、石民分韵》《游沂山观百丈崖瀑布》《东镇庙古柏行》《穆陵关怀古》等诗。
    -
    进京城入太学 未及第返家乡
    齐鲁高士刘翼明跟李澄中是莫逆之交。刘翼明(1607-1688),字子羽,精诗歌,善书画,重友情,性豪爽。刘翼明侠肝义胆,他的朋友王僴(字无竟)被恶人所害,刘翼明为之伸冤,其事迹感天动地,甚至被清人纪圣选改编成了《青衿侠传奇》(今山东省博物馆有藏本)而被广泛传唱。刘翼明虽然年长李澄中22岁,但两人交往特别密切,以至于李澄中说“念其平生相知,未有如予之深者”。李澄中在《送刘子羽游临川(二首)》中开篇说:“结发与君友,形影如一身。”指两人亲密至形影不离。《赠刘子羽如燕京》是刘翼明要入京时李澄中的赠诗,开篇两句是“刘生少读汲冢书,双颊红映新芙蕖”,对这位名士竟语带调侃,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李澄中在和刘翼明的交往中,又结交了一位挚友周斯盛。周斯盛,字屺公,号铁珊,学者称之为证山先生。李澄中在《周屺公〈证山堂诗〉序》中写道:“其诗幽渺放恣,有三闾之悱恻,羁人寡妇之哀怨,而其傲兀崛强之概,又如白月横秋,清泉鸣峡。”说他跟周斯盛“一见辄论诗,竟数日乃去”,可知两人一见如故、趣味相投。
    康熙十一年(1672)春,李澄中被选为贡生,进京城,入太学。从他的《七夕前一日同曹升六张杞园汪蛟门吴远度集周雪客寓斋》一诗可知,他在七月初六同曹贞吉、张贞、汪懋麟、吴宏等一起到周在浚的寓所相聚。周在浚是周亮工长子,也是着名的藏书家、学者、诗人。
    但令李澄中和周在浚没有想到的是,周亮工早在六月二十三就在南京去世了,只是在他们聚会时讣音未到京城而已。在听到周亮工去世的消息后,周在浚立即奔赴南京,李澄中则写了《闻周栎园讣音为位哭之(二首)》,以表达痛悼之情。
    此年秋天,李澄中在京城参加了考试,仍未考中。暮秋时,李澄中返回诸城。
    -
    参与县志修撰 刊刻先贤诗稿
    李澄中45岁时,已无意科举,于是纵情于山水之中,专心诗歌创作。
    李澄中本来就以诗为命,此时更是徜徉于诗歌之中。李焕章说他“见山水奇秀,诗愈多愈工”,确实,李澄中这几年诗兴大发,所写的诗歌很多。李澄中“少嗜昌谷、青藤,颇厌之,工空同、沧溟”,但到了中年,他的“七言体独开生面”,而“五七绝入李杜堂奥”,已经是独成一家的诗人了。
    文人雅集,饮酒吟诗,流连于山水间,确实是人生一大乐事:《冬夜同张石民、赵壶石宿刘子羽家,忆庚子与子羽登琅邪,忽忽十年余矣》,这是他们来到了琅邪刘翼明家;《过刘西水先生南山别墅》,这是李澄中来到了刘必显(刘统勋之祖)的槎河山庄;《端阳后二日与赵壶石过放鹤园纪事》(二首),这是李澄中和赵清一起来到了张侗的放鹤园;《初冬与徐栩野、张石民过琢庵村居索饮》(二首),他们又来到了金奇玉家中饮酒……有时他们相聚的人数还很多,例如《至后刘子羽、王屋山、徐栩野、张蓬海、石民、白峰、陈子璞、马维斯、王羽翁、丘带湄、隋昆铁、赵壶石、樊德施集怡堂订象山约》这个题目中就提到了13人,再加上李澄中,就是14人的大聚会了。
    李澄中不仅仅流连于山水诗酒之中,还参加诸城本地的文化活动。例如他参加了康熙十二年(1673)《诸城县志》的修撰工作,刊刻了同邑先贤王钟仙、李让中的诗稿,搜集了窦石卿的遗集,并帮助刘翼明出版了《镜庵诗选》。
    康熙十六年(1677),李澄中得到了周亮工的《赖古堂集》。他睹物思人,写了《得周栎园先生集感恩怀旧赋八首》。诗中除了以“潇潇雨雪掩衡门,垂橐收书为旧恩”表明他的感恩之心,以“射乌楼外阵云停,铁骑千群洒血腥”突出周亮工的战功,以“真意亭中酒气清,云门山外夕阳平”回忆跟周亮工在真意亭的相聚,还以“虚劳相叹知名晚,自负深恩老未成”来感叹自己年老无成,亏负了周亮工的提携之恩和期盼之意。李澄中此时年将五旬,他似乎永远不能外出为官了。
    -
    博学鸿儒 榜上有名
    博学鸿儒科录取名单
    李澄中本已无意科举,没想到朝廷下诏举行博学鸿儒科考试,他被监察御史鞠珣荐举。博学鸿儒科录取了50人,李澄中名列其中。他是唯一考中博学鸿儒的山东人。
    -
    博学鸿儒考试 名列被征名单
    康熙十七年(1678),朝廷下诏举行博学鸿儒科考试,李澄中被监察御史鞠珣荐举,从而名列被征名单之中。
    李澄中《艮斋笔记》卷八《前定录》对这次考试有详细记载。从中可知,早在康熙十七年正月二十三,康熙就下诏吏部,说“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着作之选”,似乎这次考试是康熙用来表现朝代兴盛的一大措施。实际上当时三藩之乱尚未完全平定,台湾尚未收复,很多汉族知识分子尚有反清之志。康熙此时举行博学鸿儒考试,对汉族知识分子既有拉拢之意,又有分化之效,还有缓和当时清政府跟汉人之间的矛盾以巩固清政府统治的作用。
    李澄中虽然对自己的文章才学非常自负,但在屡试不第、人渐趋老之后,已经无意科举了。不过他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竟然被录取了。在《三生传》中,他对此梦有详细记载:
    忆癸卯春,一儿病将死,日夜抚摩之,倦甚,昼寝,梦一人持二册,予问:“此何书?”曰:“乡试录。”予曰:“乡试在秋,此时即有录耶?”其人曰:“阴间不先有试录,阳间即有试录乎?”予请借观,其人曰:“此中无子名,君名在彼册中。”予又欲借观,其人曰:“不须看,君名在此中无疑也。”予睨视之,卷面有“特恩”二字。呜呼,命也夫!丁巳冬十二月,室中有香,亦以明年三月止。予是岁四十有九,盖落魄此一生矣。
    在梦中,李澄中的名字出现在“特恩”册中。更奇妙的是,在康熙十六年(1677)的冬天,李澄中室中就有了香气,这香气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年三月,也就是他得知自己被推荐参加博学鸿儒的这个月。
    康熙十七年三月,李澄中见到了被推荐人名单,其中有他的名字。七月,他就奔赴京城了。
    -
    录取五十名学者 李澄中位列二等
    李澄中抵京之后,博学鸿儒科的考试时间却迟迟未定。此年恰值乡试年,他顺便在京参加了乡试,仍然没有考中。这时他跟金奇玉、王钺、孙必振、阎世绳、黄虞稷、王岱、杨还吉等人往来唱和甚多。
    康熙十八年(1679)三月初一,李澄中等待已久的博学鸿儒科终于开考了。
    考试题目为一赋一诗,赋名为《璇玑玉衡赋》,诗为《省耕诗》二十韵。考试时,康熙驾临太和殿。等考试完毕、收上试卷后,康熙才回宫。第二天药王庙大火,康熙前去查看,也随身携带试卷。三月十六回到京师,康熙让大学士李霨、杜立德、冯溥阅卷,三相又邀请掌院学士叶方霭同阅。三天后,他们向康熙推荐了80份试卷,康熙确定了39名。又过了三天,补了11名,总共50名。科臣张鹏上书,建议让这50人去修明史,康熙采纳了他的建议。
    本次博学鸿儒科录取的50人又分为一等和二等,其中一等20人,二等30人,他们都被授为翰林官。这50人又根据他们考试前是进士、举人,还是贡士、生员、布衣,被授予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不同官衔。李澄中位列二等第16名,所授官衔为检讨。一同被录取的陈维崧、朱彝尊皆为一代名士,他们也是检讨。
    跟李澄中一同被录取的那批学者,确实既无愧于“博学”,又无愧于“鸿儒”。清人刘廷玑在《在园杂志》卷一中谈到这次博学鸿儒考试,先说:“本朝己未召试博学鸿才,最为盛典。”后又感叹说:“抡才之典,于斯为盛!其中人材,德业、理学、政治、文章,词翰、品行、事功,无不悉备,洵足表彰廊庙,矜式后儒,可以无惭鸿博,不负圣明之鉴拔,诚一代伟观也。”
    这50人都是名闻一方的文化名人。朱彝尊《曝书亭集》中记载了下面一件事,可知当时筛选之严:
    至拆卷毕,因于上卷中斥去一卷,上命择一有名者补之。时中堂掌院各有所荐,皆不允。最后益都师以徐咸清荐,上曰:“有着作乎?”曰:“有《资治文字》若干卷。”上曰:“《资治文字》何书也?”曰:“字书也。”旁一学士曰:“字书,小学耳。”遂置不问。后上自取严绳孙卷补之。
    对于一个递补名额都如此谨慎,可知康熙和他的大臣们对这次考试和录取的重视程度了。
    -
    参加考试学者 所受礼遇超高
    李澄中是唯一考中博学鸿儒的山东人。其他参加考试的山东名士中,王钺、傅扆、潘扬言、田雯、张瑞征、张含煇、赵进美等都是进士,但都没被录取。
    李澄中能够考中,除了他的才学名望为世所闻外,也跟这次考试的试题恰好是他所擅长的诗赋有关。朱彝尊《曝书亭集》对此次博学鸿儒科考试的记载非常详细,其中特别提到康熙对一些试卷的瑕疵提出了质疑。这些有瑕疵的试卷作者不乏施闰章和汪琬这样的文章圣手,但没有李澄中。这次落选的王钺在《卧象山集》序中也说:
    余故与 田同学,干禄文余造次辄先售,而至于诸有韵之文,余殊恨以余力及之,无绝识深功,以与 田争先后足也。今天子好古学,崇雅士,诏征辟,而余以浮名应诏,滥从 田后。顾惟 田之所以应主知者,有其具矣。
    虽然王钺很早就考中了进士,而李澄中连举人都不曾考中,但在诗赋的创作上,王钺自认不及李澄中。
    李澄中参加这次考试的赋作无考,但在《卧象山诗集》中有《省耕应制二十韵》,跟他的考试题目一致,或许就是他参加考试的答卷。此诗全文如下:
    圣朝先本计,民事首春王。诰诫农知劝,升平富在藏。祈年天子重,献种后宫忙。久赋三推礼,还赓《七月》章。输供思物阜,咨儆切时康。象辂开黄道,龙游出帝阊。山河仙仗外,蓑笠羽林傍。肃肃千官列,纷纷万马骧。旌旗临碣石,畿辅带渔阳。草满青门路,花飞紫陌香。耕夫时买犊,馌妇半携筐。旧陇挥锄细,新畲发耜长。过都怜疾苦,行野轸流亡。问俗茅茨小,瞻云士女狂。尝甘同主伯,露冕课耕桑。辛苦春将尽,艰难稻始秧。省方忧歉岁,分赈启神苍。乐意连阡接,欢声比户扬。亲民兼拯困,秋稼必登场。夏谚今堪采,游观颂我皇。
    李焕章在《弟 田检讨传》中,曾如此记载这次的博学鸿儒考试:
    吾闻之友人曰:当博学名儒之试东阁也,万乘临轩,自定甲乙,大臣鹄立左右,紫泥重函,捧姓名以出。荣哉!
    确实,这次参加博学鸿儒考试的学者们所受到的超高礼遇,是他们一生中难得的荣耀。
    -
    翰林修史 结交名士
    《明史》中的《丘橓传》。
    李澄中的《四友同直图记》局部。
    -
    李澄中在明史馆中的任务是撰写循吏传。修史时,他跟史馆中的博学鸿儒们建立了深厚友谊,尤其和陈维崧、毛奇龄、庞垲的关系最为密切。修史时演剧案牵连了不少人,李澄中也在其中。他义愤填膺自辩,断然否认看过《长生殿》的演出,由此逃过一劫。
    奉旨编纂明史 撰写循吏传记
    李澄中等50人奉旨编纂明史,是清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清廷也曾打算编纂明史,但一直没有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现在有了这50个博学鸿儒,恰好组成了一个高水平的编纂队伍。因为庄廷鑨明史案的惨痛记忆犹在,使得明史的修撰特别被明朝遗老们所关注。“明末清初五大家”之一的黄宗羲虽然坚决不到京城编纂明史,但他让自己的得意门生万斯同和儿子黄百家赴京入馆。另外学有专长的黄虞稷、汪懋麟、姜宸英、万言等着名学者也相继加入明史馆。
    李澄中在《送陈子万令安平序》中,自称“予于明史分纂循吏”,毛奇龄在李澄中《萍乡令台公传》评语中也说“渔村纂修,分传循吏”,李澄中文集中亦有《循吏传论》一文,皆可证李澄中在明史馆中的任务是撰写循吏传。乾隆版《诸城县志》载有李澄中的“《明史稿》四册”,今已全佚。李澄中文集中有《艮斋杂传》14篇,但今本《明史》中相关传主的文字跟李澄中的并不相同。大概明史编纂时间太长,前后易稿甚多,后来的循吏传就不是李澄中文章的真面貌了。不过李澄中《白云村文集》卷二《先外曾祖南京吏部尚书简肃丘公传》中说他“谬膺命分纂《明史》,求公之志状,荡然已久”,于是他就“据墓表文集,掇拾成传”,写成了这篇传记。而今本《明史·丘橓传》中所载丘橓事迹,跟李澄中此传中的记载基本一致,当是在李澄中原稿基础上修改而成。
    -
    馆中专家学者 共度快乐时光
    李澄中在修史时,跟史馆中的博学鸿儒们建立了深厚友谊。跟他一起考中的另外49人以及后来调来修史的万斯年、黄虞稷等人,都是誉满全国的专家学者。他们朝夕相处,互相切磋诗文,谈论学问,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欢乐的时光。例如李澄中的《九日与潘次耕游黑龙潭,遇陈其年、曹实庵、乔石林、田子纶、汪舟次、曹颂嘉、汪蛟门小饮纪事》就记载了他们9人在黑龙潭一起游玩饮酒之事,“亭午大笑潘生来”“两人快语谋登高”,何等欢快;“座中况遇同心人,三蕉牛饮酩然醉”,何等酣畅。《与朱竹垞、邵子湘、万贞一悯忠寺寻唐碑怀古纪事》记载了他跟朱彝尊等人一起到悯忠寺寻唐碑的经历。他的《羁雁》《忆雁》是和万斯同的折翅雁之诗。他的《〈四友同直图〉记》记载了他跟高咏、黄虞稷、万言一起在史馆值班的经历……从李澄中现存的诗文来看,李澄中应该跟陈维崧、毛奇龄、庞垲的关系最为密切。
    陈维崧,字其年,和朱彝尊分别为阳羡词派和浙西词派的领袖,被合称为“朱陈”,他俩都是李澄中的好友。陈维崧虽是世家子弟,才学出众,名满天下,但他跟李澄中一样,一直科举不第,直至博学鸿儒科才被录取。
    李澄中跟陈维崧情谊颇深。在《次韵答其年见寄》中,李澄中写“阳羡陈子知我心,万里相怜形与影”,直言二人是心交。陈维崧进入史馆仅3年就去世了,李澄中写下《哭陈其年检讨》一诗,悲切地说“昨日视君归,卧病闻君丧”,不禁“泪下如绠縻,气竭神自伤”。诗中李澄中追忆陈维崧的生平,说他“十龄足文史,十三推擅场”,但却“白首志不就,盛名多周章”。他跟李澄中不仅“有酒共斟酌,直庐随雁行”,而且“寻松刺梅园,角韵龙湫阳”,最终陈维崧只能“无室与无儿,一官死他乡”“惟余身后名,寂寞归山冈”了。这首诗边泣边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李澄中对陈维崧去世的伤痛之情。
    毛奇龄,字大可,萧山人。毛奇龄经史皆通,诗文皆精,着述宏富,仅四库全书中就收录他的着作52种。李焕章在《〈卧象山人文集〉序》中说李澄中“自言馆中二三兄弟,惟萧山毛大可与之最善”,可知二人感情之深。毛奇龄给李澄中的很多文章写了评语,今存《卧象山文集》中毛奇龄评语最多。毛奇龄对李澄中的赋评价极高,在《瑞木赋》的评语中说:“词若连珠,气如繁露,不信张平子潘安仁后尚见此等。”称李澄中此赋可以与张衡、潘岳的赋相媲美。特别是对《怨赋》的评语,认为即使江淹再生,也肯定会觉得李澄中跟他难分上下。
    庞垲,字霁公,号雪崖,任丘人。庞垲是康熙十四年(1675)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考中博学鸿儒科。李澄中在《答庞雪崖检讨》中说“性情嗜好,水乳无间,未有如我两人者也”,可知两人是最好的朋友。庞垲对李澄中的诗歌才能非常佩服,他把李澄中跟王士禛、田雯合称为“山左三大家”,这是他和时人对李澄中的高度认可。
    -
    演剧案牵连者众 李澄中愤懑自辩
    李澄中在翰林修史之时,也跟冯溥、梁清标这些官至大学士的显宦交往密切。
    冯溥是阅卷三相之一,又是临朐人,临朐和诸城都隶属青州,因而他跟李澄中不仅有师徒之情,还有同乡之谊。李澄中诗集中跟冯溥相关的诗歌有十多首,可见两人交往之密切。康熙二十七年(1688)梁清标拜相入阁,李澄中又被梁清标所见知。李绂在《侍读李公传》中有如下记载:“相国真定梁公奇公才,属为文,操纸千言立就。梁公叹曰:‘真青莲也。’”梁清标拜相3年后去世,李澄中写了《保和殿大学士梁公墓志铭》《祭大学士梁玉立先生文》两篇长文来纪念他,文中有“愧无以报公于地下”“没齿不忘”这些话语,可见李澄中对梁清标确实有感恩之心。
    李澄中的翰林修史本来是波澜不惊的。据《三生传》记载,他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晋为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接着就授承德郎充典训纂修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又转为左中允,八月二十四再晋为侍讲。在他升为侍讲的这一天,灾难从天而至。黄六鸿在皇帝面前告他跟洪升、赵执信等人一起观看了洪升的新剧《长生殿》,违反了朝廷在国丧期间的制度。据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六记载,这次演剧案受到牵连的人员为数不少,“凡士大夫及诸生除名者几五十人”,其中除了洪升和赵执信,还有大名鼎鼎的查慎行。戴璐《藤荫杂记》中自称在吏科见到了黄六鸿的奏章,李澄中名列其中,但令他奇怪的是,最后李澄中没有被革职。李澄中《艮斋杂传》最后有一篇义愤填膺的自辩疏,断然否认他看过《长生殿》演出。最后康熙不仅没有处置李澄中,反而任命李澄中为云南省乡试主考官。
    -
    典试云南 唯才是举
    李澄中写的《兰隐君祠堂记》局部。
    李澄中的《滇行日纪》局部。
    -
    李澄中在云南担任乡试主考官,为国家选拔了一批人才,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最得意的经历。从京城出发到昆明上任,一路上他把所见所闻记载下来,汇总为《滇行日纪》。《滇行日纪》是他的精心之作,兼具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
    担任乡试主考 选人公正廉明
    李澄中在《三生传》中自述:“庚午四月十三日,典云南乡试。五月初四,转侍读。既至云南,屏贿赂,罗真才,大变荒徼风气。”庚午年即康熙二十九年(1690),62岁的李澄中在翰林院修史11年后,被派往云南担任乡试主考官。这是李澄中一生中最辉煌、最得意的经历。
    李澄中之所以得意,是因为他在主持乡试之时,为国家选拔了一批人才。李澄中在云南考当地的学子,京城里的朱竹垞和李约山似乎在联手出题考李澄中:深知云南学子情况的李约山,把他所知道的云南才子22人写出来,看看李澄中能录取其中多少人。录取结果报到京城之后,这22人中有18人被录取。录取比例之高,确实令人惊叹,此事在京城传为美谈。
    李澄中虽身为主考官,考试名次并不完全由他确定。下面是他在《前定录》中的记载,可以当做科举时代的阅卷史料来看待:
    余在滇闱,所醉心者有四卷焉。曰宇三,曰月五,曰来十六,曰天十二。及拆号,宇三为吴道一,月五为许昭来,来十六为尹秦,天十二为汤立贤。立贤之卷雄而肆,尹秦之卷高以古,昭来之卷灵而奇,道一之卷内外俱见,雅俗共赏。拟道一第一,立贤与次卷争上下焉。当是时,赞道一卷者惟张泰和洎谷,余俱各横一解元在胸中,嫉之若深仇,其不得中者屡矣。余力持之,仅得中第十名。立贤则填榜时群以为不佳,及填名次与批取中毕,再取立贤卷阅之,复大激赏。余欲易一卷,佥以为不可,乃已。于是为经营其三年膏火之资,余终惨然不自得。而昭来以格奇中第三,尹秦代道一中解元。始知人生不独得失有命,而名次先后,亦有定数云。
    李澄中最欣赏的是吴道一、许昭来、尹秦、汤立贤。按照他的意见,是吴道一第一,汤立贤第二。但其他阅卷官不同意,最后吴道一仅中第十名,汤立贤甚至没被录取。
    -
    云南乡试事况 堪比志怪小说
    李澄中《艮斋笔记》卷八《前定录》记载的一些云南乡试事况类似于志怪小说。例如:
    临安府通海县诸生王龙御于康熙丙寅上元夜梦入闱,第三场在辰字第七号,号门前书“此处不可不来,此处不可再来”,同号第一卓为鹤庆府禀生杨世恩,倏榜发,龙御往观,见通海号杨廷杰中式,名次不复记忆,而第十四名则杨世恩也。既觉,龙御默记其事。逾年入丁卯乡闱,不验,梦已不复记矣。至庚午秋入第三场,得辰字七号,板上有“此处不可不来,此处不可再来”二语,乃忆丙寅之梦,遂至号外。顷之,第一号者至,果鹤庆杨世恩也。龙御异之,即出舍语廷杰曰:“君是科高中无疑矣!”因告以前梦。及出榜,则世恩第十四名,廷杰第十二名,不毫发爽也。当龙御得梦时,世恩尚未入学。临安鹤庆相去二千余里,龙御并不识世恩谁何氏,盖前定耳。
    康熙二十五年(1686),王龙御梦见他乡试的考场、考号、号门前写的字、同场考生的姓名和考试结果,四年后竟然都应验了。
    像这样的怪异之事,李澄中在《前定录》中还记载了六七篇。
    -
    记录云南之行 文史价值颇高
    李澄中的云南之行还写了很多诗文。四库全书存目收录的《滇行日纪》和《滇南集》,就是他云南之行所作。
    李澄中五月初六从京城出发,七月二十九到达昆明,每天都把当日足经之地和所见所闻记载下来,汇总为《滇行日纪》。他在《滇行日纪》自序中说:
    康熙庚午秋,予奉命典试云南。念舟车经过万余里,将日记所历以示子孙,庶备异时遗忘。且輶轩采风,使臣之职也。故约略其山川风土,为他年入滇者告焉。
    他认为《滇行日纪》既可示之子孙,又有“輶轩采风”的作用,可见李澄中非常看重它。而《滇行日纪》确实是精心之作,兼具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在史学价值方面,它不仅侧重历史故实、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而且多引用历史典籍,以求书证和实证的统一。例如他经过涿州时,指出这就是汉代的涿县。此地有督亢陂,“溉田膏腴”,荆轲献给秦王的地图就是督亢图。另外涿县也是刘备的故里。他在渡过淯水时,用《一统志》的记载来说明淯水源于双鸡岭、流经新野、在襄阳入汉江,用《九域志》来说明六门堰“累石为之,傍开六门”,用《通典》来说明秦始皇始置南阳郡、汉朝因之,用《隋书·地理志》来说明南阳是光武帝的故乡。
    《滇行日纪》文笔优美,具有很高文学价值。例如他将至磁州时,“夹堤杨柳如画,道左荷花,稻塍间之,人行其中,渺渺作濠濮间想矣”,景物如画,人在景中,景在人心中,颇有诗意。在经过漳河时,说“河涨初消,浊浪滚滚如沸”,言简意丰,形象生动。再如他晚上渡汉水时,“时月落平江,江水浮月光,滚滚若银虹,达船下”,也是如诗如画。在文中,类似于上面所列举的文笔优美之处随处可见。
    《滇南集》是李澄中云南之行的诗歌集,这些诗歌真实记录了李澄中的行踪以及心情。例如他在赵州柏林寺观看了吴道子的山水壁画,说“赵州处处画沧浪,千载吴生果擅场”;在磁州,他喜欢那里的“千重杨柳随堤转,两岸芙蓉夹镜开”;来到铜雀台,他感慨“魏武遗雄风,高台郁嵯峨”;来到荆州,他目睹“荒城四面少高楼,城下云飞雨乍收”的景观,发出“尽瘁武侯功不就,古今遗恨是荆州”的感慨……
    在《卧象山文集》卷二中,李澄中还有15篇云南游记。他在《游南阳卧龙岗记》中抒发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在《游桃源山记》中指出这个桃源山不是陶渊明笔下的那座山,在《关索岭壮缪祠记》中指出此地虽有关羽庙但关羽没有到过,在《兰止庵先生祠堂记》中表达了对兰茂的学识道德和功业的强烈认同。另外作为北方人,李澄中还在游记中记载了一些南方特有风物。
    -
    晚年归里 重修族谱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卧象山房集》提要。
    李澄中辞官归乡后,倾尽所有给曾外祖父和大哥立嗣,还把长子过继给长兄。晚年李澄中又喜得两子,也算是积善有回报。李澄中晚年最欣慰的是收到庞垲千里来书,要刊刻他的诗文集。他选了400余首诗和70余篇文寄给庞垲,可惜没来得及看到诗文集问世就去世了。
    -
    为两亲人立嗣 晚年又添两子
    康熙三十年(1691)春,李澄中从云南返回京城。八月初一,对李澄中赏识有加的大学士梁清标去世,李澄中伤感不已。到了冬天,他被忌者所伤,辞去官职。辞官之后,他在京城又停留了十个月。在此期间朱彝尊罢官返乡,李澄中写了《送朱竹垞检讨归秀水》,诗中有“我亦欲归归未得”之句。
    康熙三十一年(1692)冬天,李澄中返回故乡。
    回到家乡后的李澄中颇为兴奋,他来到卧象山,说“自是归来好,春花满路香”;他来到金奇玉的龙溪草堂,说“重来已是辽东鹤,不见龙溪十五年”;他登上张石民的其楼,说“我今此来符梦兆,登楼宛作当时狂”。但不知为何,李澄中在家乡住的时间并不长。元宵节之后,正月十八他又赴京城。这次在京城住了一年多,直到第二年五月才返回诸城。
    李澄中回到家乡后,首先荡尽家产,给曾外祖父和大哥立嗣。
    在李澄中生活的明清时期,人死后是否有人祭祀是非常重要的。李澄中的曾外祖父丘橓虽然官至尚书,为一代名臣,却没有子嗣,于是过继了丘云肇,丘云肇是李澄中的外祖父。但丘云肇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就是李澄中的母亲。李澄中从京城辞官返乡后,痛心于曾外祖父无人祭祀,不惜毁家给曾外祖父立嗣,这在当时堪称义举。
    李澄中尽管当官十多年,但他主要是在翰林院修史,唯一的一次典试云南也清廉自守,这使得他一生清苦。他把120亩田地捐出去,又把自己的房子给外祖父作家庙,自己“坐是中落,退居潍上,茅屋数椽,仅蔽风雨”。
    但李澄中仍有一个心愿未了。李澄中14岁时,长兄李敬中因病去世,长嫂随即殉节,他们未有子嗣。李澄中又慨然将自己的长子李祁过继给了李敬中。
    李澄中有两个儿子,次子李佑早亡,李澄中把李祁过继给大哥后,自己也没有儿子了。此年李澄中已64岁。尽管他在《三生传》中说“君膝下无人,不为意”,但其凄凉可想而知。也许积善之人必有善报,李澄中在68岁时,生了三子思榛;71岁时,又生了四子思苓。思榛在家谱中没有记载,大概夭折了;但思苓子孙众多,绵延不绝。
    -
    辞官回乡之后 三次出游南方
    据《三生传》记载,李澄中回到故乡之后,尚有三次南游。
    第一次南游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闰五月。他先是“适彭城,登云龙山,吊张处士放鹤亭”,之后“登子房山,及黄楼以归”。这次出游,他除了跟“故人王黾承相得欢甚”,还“交楚僧旵山、万子瞿客”。
    第二次南游是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这次他先是在彭城“留月余”,之后“抵山阳,晤丘洗马、张大理”;然后又“南去,晤洪去芜于扬州”;再“至金陵,赵紫钧留十日”;又“西之当涂,晤祝子骏公,与张石民登采石”;端午节时,“观竞渡于太白楼,俯温太真然犀处,谒太白墓,宿谢眺青山”;之后在“雨中游天门山”之后,“再返金陵”;然后他“修徐君墓及挂剑台,题诗范增墓上”,这才返回诸城。这次远游,李澄中是跟张侗一起去的。
    李澄中在《放鹤园记》中有如下记载:
    甲戌,余如彭城,题诗张处士放鹤亭于云龙山畔,归语石民。其明年,石民偕余再如彭城,访张天骥之子孙,无有存者。石民低徊数日,不能去。
    这次李澄中出游,首先是在徐州停留了一个多月,应该主要是陪同张侗凭吊他的祖先,寻找他的同族。
    第三次南游是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这时李澄中已经69岁。《三生传》中的相关记载是:
    五月十三日,南行至杭州,游西湖,晤毛大可,历富春、建溪入福州,食鲜荔枝,见红鹦鹉。遇丘洗马、张大理于三山,访方伯汪舟次、盐道刘石村,留十余日,乃归。归次崇安,泛九曲,览武夷之胜。姑苏舟中遇朱竹垞,时病足不能行。冯方寅邀至葑水园,留十日。中丞宋牧仲数遣使来问足病,不愈,去至扬州,主洪昆霞家。会周屺公自江村来晤,同至江村,留八日,洪去芜归自白下,洪孝仪至自黄山,予乃行。十月二十三日,抵里。
    这次出游,李澄中的路线是杭州→富春→建溪→福州→崇安→武夷山→苏州→扬州→江村,然后返回诸城。他在这次江南之行见到了毛奇龄、朱彝尊、周斯盛等老友。
    -
    执笔重修族谱 诗文结集出版
    族谱在中国家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李澄中家族本有族谱,但后来丢失。李澄中辞官返乡后,重修了族谱。李澄中在史馆修明史十多年,他的族谱也参考了史书的体例,不仅给家族中的重要人物都写了传记,还给家谱增加了“艺文”。
    李澄中《李氏族谱叙》的落款日期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李澄中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去世,此叙写于他去世前一年。叙中说他“以一人之身”完成此谱,如果没有强烈的家族责任心,年已71岁的李澄中是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的。
    李澄中自撰的《三生传》,止于“戊寅二月,移家西村”。戊寅年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此年李澄中恰好70岁。《三生传》文后有他的好友张侗在他去世后所作的“续传”。从续传来看,李澄中最后两年跟好友们饮酒而歌,生活倒也逍遥自在。
    李澄中晚年最欣慰和感动的,应该是庞垲千里来书,要刊刻他的诗文集。李澄中终生以诗文自负,因而当庞垲来信要求刻印他的诗文集时,他非常兴奋。在《白云村文集自序》中,李澄中说他“平生有诗千五六百首,文亦数百篇”,但他驰寄给庞垲的,只是“诗四百余首”,文“七十余篇”,因为他知道“卷帙少而易为力,吾知雪崖之廉于为郡也”。
    《白云村文集自序》完成后仅仅一年,李澄中就去世了,没来得及看到他的诗文集的问世。当时《卧象山房集》刻版尚未一半,而庞垲被罢官,恰巧刚刚上任的建安知县潘英可以托付。潘英的父亲潘应宾是康熙十八年进士,李澄中和庞垲是康熙十八年的博学鸿儒,他们可以算是同年;而且三人都曾在翰林院供职,李澄中和潘应宾又是山东老乡。于是李澄中的诗文集终于得以出版。庞垲欣喜不已地说:
    嘻!《卧象山房集》从此传布寰区,光芒万丈,与欧、苏同其不朽!潘子实渔村身后桓谭,而余亦借以践良友之要于不忘矣。
    确实,虽然斯人已逝,但只要其文尚存,他们的精神就能“传布寰区,光芒万丈”!
    本期资料来源:《李渔村先生稿》《艮斋笔记》《乙未词科录》《三生传》《白云村文集》《前定录》等。
    本期图片为侯桂运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