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20 14:10
鄌郚总编

潍坊的宰相

  潍坊晚报人文潍坊第18期--潍坊的宰相
  来源:潍坊晚报 时间:2011年11月6日 作者:张星 张庆亮
  历史上,潍坊是个出宰相、出名宰相的地方。有些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比如春秋后期的晏子、西汉的公孙弘、十六国时期的王猛、北宋的王曾、元朝的王文统、清朝的刘统勋……都是彪炳千秋的人物,为国家的稳定繁荣和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后人敬仰怀念。
  ............................................................................
  潍坊至少出了51名宰相
  历史上,宰相有几十种称呼,为了便于理解,按习惯统称为宰相。目前能查到并且确认的潍坊宰相有51人。潍坊出宰相最多的地方首属历史上的“移民城市”青州。其次是高密、安丘、昌乐。潍坊的“宰相”,包括几个武将出身的,都很有学问。隋唐开始以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之后,潍坊的“宰相”几乎全部是状元或进士出身,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走上仕途的。最牛的当属北宋三人:王曾24岁考中状元,明镐23岁考中探花,吴奎16岁考中进士。官方正史的传记,历来大都只记载生平事迹,一般不涉及人物的模样。凡是涉及到的,肯定就是有特点的。比如,伏湛“容貌堂堂”,王猛“瑰姿俊伟”,王曾“眉目如画”,刘国杰“貌魁雄”,唐瑾“身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伟”,任昉“身长七尺五寸”。
  五代十国时期潍坊出的宰相最多
  历史上,宰相有几十种称呼,为了便于理解,按习惯统称为宰相。目前能查到并且确认的潍坊“宰相”,至少有51人,具体如下:
  春秋时期的晏弱、晏婴;西汉的公孙弘、郑崇、师丹、诸葛丰;东汉的伏湛、伏恭、牟融、周泽、孙朗、滕抚;三国时期的孙邵、是仪、滕胤;十六国时期的王猛、王永、王休;南北朝时期的任昉、刘杳、唐瑾、崔亮;唐朝的崔圆;五代十国时期的刘鄩、刘遂清、夏鲁奇、苏禹珪、孙晟、韩熙载、郑珙、赫铎;北宋的张宏、王曾、明镐、吴奎、赵挺之、侯蒙;元朝的王文统、刘国杰、普颜不花、李庭、张禧、王通;明朝的马愉、刘珝;清朝的刘正宗、冯溥、孙廷铨、刘统勋、刘墉、陈官俊。
  上述宰相中,关系为父子的有晏弱、晏婴;王猛、王永、王休;刘统勋、刘墉。关系为叔侄的有刘鄩、刘遂清。
  还有一些生前没有担任这一职务,但是贡献很大,死后被追赠为宰相的重臣,暂不涉及。
  最多的是五代十国(907-960)时期。当时小朝廷林立,是不是人的都建国家当皇帝。不到60年的时间,北方有“五代”,南方有“十国”,所以宰相忒多。其次是重用文人的北宋。元朝、清朝也不错,尤其是清朝诞生了刘统勋、刘墉父子宰相。
  具体数字是:春秋时期(齐国)2人,西汉4人,东汉6人,三国(吴国)3人,十六国3人,南北朝4人,唐朝1人,五代十国8人,北宋6人,元朝6人,明朝2人,清朝6人。
  青州出了12名宰相为各县市区之最
  历史上行政区划多变,人物的籍贯也随之变化。按照现在的县市区划分,诸城有点儿亏,原属诸城的宰相刘统勋、刘墉就成了高密人。
  最多的首属历史上的“移民城市”青州,一共出了12名宰相。其次是高密、安丘、昌乐。高密有“千古一相”晏子。至于公孙弘、王猛,究竟是昌乐县我还是寿光市人,长期以来各有说法,应该都是目前的昌乐县人。
  东汉的孙朗、五代十国的韩熙载、北宋的吴奎,史载都是“北海人”,但究竟属于现在的哪个县还不清楚,姑且列入潍城区。目前暂未发现出过“宰相”的,只有昌邑。
  他们大都是高“学历”
  潍坊的宰相,包括几个武将出身的,都很有学问。隋唐进入科举时代,考中状元、进士的不必说了。就是在科举制度产生以前的几位,比如晏弱、晏婴、公孙弘、郑崇、师丹、伏湛、牟融、周泽,也全都是饱学之士。特别是伏湛等人,堪称国宝级的大师。
  隋唐开始以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之后,潍坊的宰相几乎全部是状元或进士出身,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走上仕途的。最牛的当属北宋三人:王曾24岁考中状元,明镐23岁考中探花,吴奎16岁考中进士。
  潍坊的宰相中,有状元3名、榜眼(进士第二名)1名。
  王曾是在1002年24岁的时候考中状元。这一年共录取38名进士。而且王曾还是史上少有的“连中三元”的状元,乡试考了第一名解元,会试考了第一名会元,殿试考了第一名状元。
  普颜不花,1345年考中状元,“由国子生登右榜进士第一人”。元朝统治者很不够意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科举考试也分为右、左两榜:蒙古人、色目人为右榜(元朝以右为尊),汉人、南人为左榜。
  马愉考中状元的年龄也不算大。他20岁中秀才,26岁中举人,1427年32岁时考中了状元,是明清两朝543年之间,山东的10名状元之一。
  1012年的宋真宗时期,安丘人明镐考了进士第二名,差点就成了状元。这年的状元是福建建安县人徐奭(shì),此人官至翰林学士、开封知府,不如明镐做到了副宰相。
  潍坊的宰相中,有进士15名,其中最小的吴奎只有16岁。
  唐朝的崔圆,是在唐玄宗下发文件,在民间海选搜寻隐士的时候,考中状元的。进士出身的苏禹珪,自己虽然是个进士,却培养了状元儿子苏德祥。为南唐小朝廷壮烈牺牲的高密人孙晟,也是“少举进士”,年纪不大就考中了进士。而被著名画家偷窥了隐私,画到了《韩熙载夜宴图》的韩熙载,也是进士。
  潍坊的宰相长得不孬
  官方正史的传记,历来大都只记载生平事迹,一般不涉及人物的模样。凡是涉及到的,肯定就是有特点的。
  目前已知的,除了春秋时期的晏子,身高稍微谦虚一点;南唐的孙晟,稍微有点语言表达障碍外,潍坊的宰相,基本没有歪瓜裂枣的。甚至不乏堂堂正正之人,还有不少大帅哥。比如,伏湛“容貌堂堂”,王猛“瑰姿俊伟”,王曾“眉目如画”,刘国杰“貌魁雄”,唐瑾“身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伟”,任昉“身长七尺五寸”。
  晏弱的尊容不详。按照一般的遗传规律,从他儿子晏婴的身高来看,估计不会是彪形大汉。
  晏子,史载“长不满六尺”,纯低碳的、袖珍型的。但“浓缩的就是精华的”,身高马大的人往往“傻大个”,矮人都比较聪明,当然武松他哥除外。
  公孙弘最雷人。高考面试时,71岁的他,在汉武帝眼里仍然“状貌甚丽”。汉武帝阅人多矣,啥样的帅哥美女没见过?竟然觉得老爷子“甚丽”,可以想象年轻的公孙弘,走在大街上时,交警会忙成什么状态。
  伏湛乃是一表人才,“容貌堂堂”。在他被贬回老家时,南阳太守杜诗,向刘秀上书求情,在赞扬了他的很多优点后,还特意说了句“(伏)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把他留在朝廷也给您长脸啊。
  ◎相关链接
  宰相的其他名称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名称也有所不同,出现过的名称有:太宰、太师、太尉、侍中、司徒、司空、纳言、仆射、将军、左丞相、右丞相、中书令、中书监、尚书令、大司徒、枢密使、三司使、内史令、御史大夫、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录尚书事、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平章军国重事、同中书门下二品、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军国重事、少宰兼中书侍郎、太宰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
  辅佐三君,晏婴感动司马迁
  晏子是春秋后期最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齐国的三朝元老。晏子虽然出身高贵,又一直身居要职,但毕生勤政廉洁、生活简朴,而且谦躬下士。司马迁博古通今,唯独在给晏子写完传记之后,眼泪哗哗地感慨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晏子出使楚国,楚王让人在王宫正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子从狗洞进去。结果被晏子奚落道:“出使狗国的人才钻狗洞。”楚王本想羞辱他一下,可没想到被晏子巧妙化解,反而自己下不了台。晏子有时还给齐景公上廉政课,有一次齐景公披着狐狸腋毛做的皮衣在赏雪,跟晏子说天不冷,结果被晏子“教育”了一通,于是,齐景公下令,让晏子具体负责,打开国家物资储备库,向百姓发放皮衣、粮食。
  三朝元老 不“坑爹”的“官二代”
  晏子是春秋后期最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齐国的三朝元老,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期担任“正卿”(执政大臣兼军事最高指挥官,相当于总理兼国防部长)50多年。
  与现在那些“坑爹”的所谓干部子弟不同,晏子才是真正的“官二代”。虽然出身高贵,又一直身居要职,但毕生勤政廉洁、生活简朴,而且谦躬下士、风趣幽默,既不烧烧包包,也不装模作样,思维敏捷、才华横溢,工作中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司马迁博古通今,许多帝王都不在他话下。唯独在给晏子写完传记之后,眼泪哗哗地感慨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假如晏子现在还活着的话,哪怕我自带工资,给他执鞭驾马当家政,开个1.0排量的二手车,也求之不得啊!
  孔子曾赞晏子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记载晏子光辉事迹的文言文《晏子春秋》,一般的菜鸟读不懂。如果有“封神”、“三国”那样的演义,那他的名头,肯定比疑似安丘人的姜太公、祖籍诸城的诸葛亮,大多了去啦。
  晏子使楚 巧妙化解楚王羞辱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子长得很袖珍,但却能言善辩超级聪明,就想羞辱他一下,叫保卫处的人预先在王宫正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洞,到时请晏子进去。
  晏子笑道:“呵呵,这不是个狗洞嘛,出使狗国的人才钻狗洞!请问你们是让我钻狗洞呢,还是走正门呢?”保卫处长赶紧进宫汇报,楚王大骂:“脑子叫驴踢啦?还不请他走正门!”
  双方见面后,楚王故作惊讶地问:“哎呀呀呀,难道齐国没人了吗?咋派您来出使?”
  晏子说:“我们齐国,各县市区和外国来打工的人口不算,仅仅都城临淄的常住居民,就有7500户。人们挥一挥衣衫,天就变得漆黑。甩一甩汗水,就下一场瓢泼大雨。步行街上的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后跟,怎么说齐国没人呢?”
  “嘿嘿嘿。”楚王坏笑道,“既然这样,那为啥派你来呢?”
  晏子说:“我们齐国有个规矩,派遣使者因国而异。贤能的臣子出使贤能的国王,疵毛的臣子就到疵毛的国家。我晏婴是齐国最疵毛的人,所以就到贵国来了。”
  一番话羞得楚王面红耳赤,但他早就安排了连环计。
  宴会进行期间,宾主频频举杯,几个特警带进了一个人,大声说:“报告领导!抓到了一个小偷,请您亲自发落!”
  “哦?”楚王假装吃惊地问,“现在治安形势这么好,怎么还会有小偷?这人是男是女?哪里人氏?”
  特警说:“是齐国人。”
  “呵呵,悲哀啊!”楚王斜眼瞟着晏子说,“晏先生,你们齐国人都是三只手、偷盗专业户吗?”
  晏子站起来,离开座位,一本正经地说,“橘子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子,看起来树叶形状差不多,果实的味道却完全不同。为什么呢?化学老师告诉我们,因为水土的成分不同。我们齐国人丰衣足食,社会和谐,路上连个交警都不用。但是这个男人到了你们楚国,居然去偷东西,啊呀,这就是入乡随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呐。”
  类似上面晏子使楚的故事还很多。晏子凭自己的智慧,挫败了一些国家有辱齐国国格的阴谋,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成为春秋末期著名的外交家。
  齐王悠闲看雪景 晏子上起廉政课
  齐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大雪,他披着用狐狸腋毛做的皮衣(不是狐皮大衣哦),在王宫的台阶上悠闲看风景。看见晏子进来,笑道:“怪哉!这鹅毛大雪下了三天,咋还不冷呢?”
  “天冷吗?不冷吗?”晏子面无表情地问道。齐景公一想坏了,又叫老晏抓着话把儿了,廉政课马上又要开始了。
  晏子果然开口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想着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想着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想着别人的劳苦。现在啊,我看您是心里只有您自己,唯独没有别人了。”
  “喔喔好好,哎呀,寡人马上落实还不行么?”齐景公苦笑道。
  于是,齐景公下令,让晏子具体负责,打开国家物资储备库,向百姓发放皮衣、粮食。同时规定,只要是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个乡镇街办的;在胡同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个社区居委会的;也不必询问登记姓名,更不要查看户口本身份证。给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发两个月的粮食,给因病致贫甚至因为“超生”而致贫的人家发两年的粮食。
  ◎相关链接
  “官N代”出身的宰相
  郑崇,有权有势不差钱,是“高密大族”,世代与皇族通婚。他爹精通法律,当过御史。
  伏湛,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他爹伏理是汉成帝刘骜的专业课老师。伏家16代,历经西汉、东汉400多年,出过两位宰相,高官重臣甚多。
  王永、王休,他俩的爹就是前秦皇帝苻坚的丞相王猛。
  任昉,父亲任遥,南北朝时期南朝齐国的中散大夫。
  刘杳,父亲刘怀慰,辅国将军、齐郡太守。祖父刘乘人,冀州刺史。叔伯爷爷刘怀珍,左卫将军、光禄大夫。
  唐瑾,老爷爷唐揣,北海太守。爷爷唐伦,青州刺史。父亲唐永,幽州刺史,建立西魏政权的大功臣。哥哥唐陵,大都督、应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次子唐令则,东部下大夫,隋朝太子杨勇的铁哥们……
  崔圆,后魏宰相崔亮的后裔。父亲崔景晊,官至大理评事。
  刘鄩,爷爷刘绶是“密州户掾”(貌似科级干部)。他爹刘融,安丘县长。他弟弟刘琪,鸿胪卿(省部级干部),儿子刘遂清也是宰相。
  苏禹珪,县长的孩子。他爹仲容以儒学称于乡里,考中进士后当了“辅唐(县)令”(安丘县长)。
  韩熙载他爹韩光嗣,官至平卢军节度副使(省军区副司令)。
  张宏的高祖父张茂昭,易州节度使(省军区司令)、定州节度使。曾祖父张元,易州刺史(省长)。祖父张持、父亲张峭,都在陕西当过县长。
  明镐,父亲明元吉,湖南萍乡县知县。
  侯蒙,家里超有钱。20岁以前给朋友帮忙,经常“一日千金”。
  刘国杰的父亲在青州“管领益都军民公事”,也相当于省长。
  普颜不花的祖父是元朝溧阳路(今江苏溧阳市)的“达鲁花赤”(军政长官,相当于省长)。
  张禧是干部子弟,烈士后代,父亲张仁义曾任“管军元帅”。
  王通他爹王国昌的官儿虽然不大(胶州千户,统领一千户的军官),但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军事顾问。
  刘统勋的曾祖父刘通,秀才;祖父刘必显,进士,中央户部的副司长;父亲刘棨,四川布政使(省长);二伯父刘果,江南学政(教育厅长)。刘家共出了11个进士、35个举人,有七品以上的官员73个,仅仅没当过皇帝。
  冯溥,书香门第、文学世家,比如著名文学家冯惟敏和当过吏部尚书、去世后被追认为宰相的冯琦。
  史上首个平民宰相公孙弘
  公孙弘出身贫苦,是完全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平民丞相。公孙弘40岁时才开始发奋学习,专门研究《春秋》以及历代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60岁时公孙弘被推举选拔为博士,犯了点儿小错误,被罢官回家。72岁时,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再次被推举选拔为博士。公孙弘因博学多识,善于言辞,很受汉武帝的赞赏,不但任命他为丞相,还封他为平津侯。公孙弘在公元前124年,积极建议汉武帝,并亲自主持创办了“长安太学”,还建议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首开尊重和培养人才的先河。公孙弘还想方设法给穷人提供机会,开东阁以延贤人,建立专门的人才档案库。
  40岁发奋读书 放猪娃成丞相
  公孙弘是完全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平民丞相。他出身贫苦,放猪娃出身,青年时做过监狱看守。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年近40岁时,公孙弘也活明白了。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原来猪放得再好,俺这绿色生态猪在超市里卖的价钱再高,也跟我这放猪的没关系,看来放猪是不会有啥大出息咧。还是读书吧。
  于是,就开始发奋学习,专门研究《春秋》以及历代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三字经》上记载他“削竹简,且知勉”,一直是教育同学们的榜样。
  60岁时,汉武帝时期,公孙弘被推举选拔为博士。因为出使匈奴时政策把握不准,犯了点儿小错误,被罢官回家。72岁时,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再次被推举选拔为博士。
  公孙弘博学多识,善于言辞,通晓法律文书,生活简朴,乐于推荐人才,很受汉武帝的赞赏,不但任命他为丞相,还封他为平津侯。
  公孙弘的特别贡献,是在公元前124年,积极建议汉武帝办学,并亲自主持创办了“长安太学”(封建社会的国立最高学府),还建议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首开尊重和培养人才的先河。
  不知何故,司马迁的《史记》对公孙弘评价不高,但班固的《汉书》却比较客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如,明确肯定正是由于“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在他的带动下,青少年一代不再热衷于拼爹,而是迅速形成了浓厚的全民读书风气。
  担任丞相后,公孙弘及时上书汉武帝,明确提出建立太学,并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学方案,包括如何招聘教师、怎样招生和课程设置等等,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赞扬。这一办法实施后,“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不仅推动了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对精神文明建设也作出了显著贡献。
  ◎成语故事
  东阁招贤 拜相封侯后建立人才档案库
  历史上,还有几个与公孙弘有关的成语故事。
  《汉书》的《公孙弘传》明确记载:出身低微的公孙弘拜相封侯之后,没有忘记跟自己一样的贫苦子弟,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机会,“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也就是说专门建造或者租用了一座宾馆,面谈笔试,访集贤人,建立专门的人才档案库,为国家储备提供了一大批后备干部。
  唐代有人为此赋诗赞曰:“共言东阁招贤地,自有西征谢傅才。”因为公孙弘被封为“平津侯”,所以后人把历代高级领导招贤纳士的地方,称为“平津邸”、“平津阁”,也算是一段尊重人才的佳话了。
  后来居上 公孙弘提拔太快汲黯不平衡
  汲黯、公孙弘、张汤,这三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做事,但成长的过程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时,资历已经很深,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张汤连个副市级都不是。但是依靠组织关怀和个人努力,进步很快。公孙弘封侯拜相,张汤也被提拔为御史大夫。每年“两会”合影的时候,他俩挨着汉武帝坐前排,而汲黯只能站在第三排的边上。
  偏偏汲黯又是个心眼儿小、脑子小的人,眼看他两位蹭蹭地往上提拔,心理很不平衡。
  有一天散了办公会后,文武大臣陆续退去,汲黯上前问汉武帝:“皇上,您见过农民老大爷堆积柴草吗?”
  汉武帝随口问道:“见过啊,怎么啦?”
  汲黯说:“他们堆柴草的时候,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放在上面。”
  汉武帝说:“不都是这样吗?你什么意思?”
  汲黯说:“皇上啊,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公孙弘、张汤他们,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纷纷后来居上,职位、待遇都比我高得多。皇上您就是那堆积柴草的人,我就是那堆草啊。”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变了脸。你自己工作不努力,反倒来埋怨朕的干部政策,还明目张胆地跑官要官,真是岂有此理!领导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汲黯也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
  霜露之疾 汉武帝挽留公孙弘继续任职
  汉武帝的时候,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正在朝廷网上通缉、网下捉拿同案犯的关键时刻,丞相公孙弘给皇上发了一封传真,说唉呀臣生病了,上吐下泻头疼欲裂,臣不能给国家出力,内心惭愧,请皇上准许臣辞职。
  汉武帝知道,淮南王、衡山王谋反,其实跟丞相公孙弘没有关系,但也了解他怕承担责任的想法,就下发诏书安慰说:“……君不幸罹霜露之疾,何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彰朕之不德也。今事少闲,君其存精神,止念虑,辅助医药以自恃。”
  意思是,你现在得的这小病,就像寒霜朝露一样,很快就会好的。再说你公费医保,太医院的医生又打死也不收红包,你担心什么?一点儿小病就想辞职,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是朕有啥对不起你的呢。别有思想压力,好好养病,过几天就好了。
  皇上这一表态,公孙弘体温马上就正常了,没几天就去上班了。看来,即使在汉武帝这样的明君手下干事,也不容易啊。
  ◎相关链接
  草根出身的宰相
  除了公孙弘外,历史上还有几个宰相也是标准的草根一族。
  诸葛丰的家庭状况不详,但后来他的家族却出了蜀国丞相诸葛亮、吴国丞相诸葛恪、东晋宰相诸葛恢。夏鲁奇早年入伍当兵,从下级军官打拼出来的。人称“金枪老祖”,史上有名的四大“百人斩”之一。史上第一流的宰相王猛,“少贫贱,以鬻畚为业”,年轻时曾经靠在农贸市场上,摆摊儿卖簸箕,混俩钱儿花。“连中三元”的宋朝丞相王曾,也是青州郑母村的寻常人家,少年丧父,由二叔王宗元抚养成人。
  苻坚遇王猛,如玄德遇孔明
  范文澜是与郭沫若并列的大史学家。范文澜说:十六国时期的“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这个评价是恰当的。为什么说王猛是史上“第一流的将相”?原来,王猛是前秦朝廷的股肱大臣,史称“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王猛之力也”。王猛少贫贱,博学多才,喜兵书。苻坚慕其名,招为谋士,自喻为“若玄德之遇孔明也”。王猛36岁这年,一年之间连续被提拔了5次,身兼数职,权倾内外,集政军司法大权于一身,除了皇帝就是他了。苻坚曾怀着感激的心情对王猛说:“您日夜操劳,忧勤万机,我好像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似的,可以优哉游哉享清福啦!”
  依法治国,查处扰民乱政权贵
  作为一代名相,王猛深知“乱世用重典”的道理,对违法乱纪、扰民害民者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当时,京师的西北门户始平县,氐族豪强横行,百姓叫苦连天。苻坚派王猛担任始平县令,前往治理。王猛雷厉风行,下车伊始就把一个作恶多端的奸吏当众处死。奸吏的同伙联名上告,并勾结执法官将王猛逮捕,押送到长安狱中。
  苻坚闻听大惊,亲自到狱中责问王猛:“作为人民的公仆,首先要把仁义道德放在首位,你怎能上任就杀人?”
  王猛从容地说:“治理安定的国家要用礼,治理乱世要用法。我是铁了心要惩治奸暴不法之徒,现在不过才杀了一个奸吏,还有很多奸吏扰乱社会。如果您因为这个认为我不能消灭奸吏,我甘愿受惩罚;若说我太残酷,实在不敢接受。”闻听此话,苻坚赞扬说:“王猛可真是管仲、子产一类的人物啊!”当即赦免了他。
  王猛以一介草民,接连得到重用提拔,一些氐族的元老显贵自然很不服气。姑臧侯樊世,是随苻健入定关中的氐族豪帅,当众侮辱王猛说:“我们与先帝共兴大业,辛苦耕耘;你有啥功劳,竟坐享其成?”
  王猛说:“让你去耕种还算便宜了你,还想让你当屠夫作厨子呢。”樊世勃然大怒:“若不把你的脑袋割下来挂在长安城门上,我就找块豆腐碰死!”
  苻坚得知后表示:“朕坚决支持王猛!这股歪风邪气不刹住,朝纲就无法整肃,干部队伍就垮了。”过了几天,樊世在朝廷又和王猛当场争吵起来。他挥拳打王猛,被左右拉住。苻坚见樊世如此狂妄,当即下令拉出斩首。樊世被杀,在氐族豪强中引起轩然大波,纷纷到苻坚面前诋毁王猛,被苻坚一通大骂。
  身为氐族显贵,自恃皇亲国戚的强德,依仗自己是皇太后(苻坚母亲)的弟弟,酗酒行凶,抢男霸女。某一天,王猛发现强德又一次在大街上胡作非为,当即逮捕强德,斩首示众。随后,王猛又和御史中丞邓羌,通力合作查处扰民乱政的权贵,接连诛杀了20多人。
  从此,京城内外百官震肃,豪强贵戚老实守法,社会风气大为好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苻坚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才知道,依法治国原来这么好啊!”
  大将风度,“扪虱倾谈惊四座”
  青年时期的周恩来,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几句:“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这其中的典故“扪虱倾谈惊四座”,说的就是王猛的故事。据《晋书》中的《王猛传》记载:“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王猛还是一介草民,从潍坊跑到陕西华山脚下,靠卖簸箕为生的时候,东晋大将桓温北伐入关,王猛闻讯赶到灞上(今西安市东)军营,拜见桓温。一边漫不经心地从裤裆里捉虱子,一边口若悬河分析天下大势。
  桓温一看,心想,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举,这小子敢在我面前如此放肆,必定有些来历,就虚心请教道:“我奉天子之命,统帅十万精兵,为百姓消灭残存的寇贼,然而三秦豪杰之士,至今没有人前来归附,这是为什么呢?”王猛说:“原因很简单。您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土,如今长安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横渡灞水,百姓们谁也摸不清您的壶底,谁敢来啊?”桓温沉默不语,无以应答,过了一会儿才说:“我也不是搞个人崇拜,说实话,长江以南没有人能与你相比!”
  ◎倚重
  王猛“忧勤万机” 苻坚得享清福
  王猛很有政治远见,领导水平和政策水平都很高。他整顿机关吏治,抑制不法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注意调整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重视农业生产,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率兵消灭前燕,都督关东六州,为前燕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猛执政,苻坚让他裁夺一切军国内外之事,自己则“端拱于上”(端坐拱手于朝堂之上)。他曾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对王猛说:“您日夜操劳,忧勤万机,我好像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似的,可以优哉游哉享清福啦!”王猛说:“没想到陛下对臣评价如此之高,臣哪里配得上比拟古人。”苻坚说:“据我看来,姜太公岂能比您强啊?”他经常嘱咐太子等皇家子弟说:“你们敬事王公,要像待我一样!”
  苻坚常把自己与王猛的关系比为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但刘备比孔明年长二十岁,而苻坚却比王猛小十三岁,所以尽管限于君臣名分,苻坚却始终把王猛当作兄长敬重,双方感情极为深厚。虽然王猛位高权重,却廉洁勤政,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遗言
  临终遗言不要伐晋 苻坚出征兵败淝水
  由于多年超负荷工作,精力体力透支过多,公元375年,51岁的王猛一病不起。临终前,王猛反复告诫苻坚,虽然现在咱们的前秦国力已远胜于东晋,但东晋一直被视为华夏正统,而且桓温死后,谢安等人执掌朝政,政声不错,民心归附,一定要“不以晋为图”,而要注意建立睦邻关系。
  王猛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务必警惕隐藏在内部的敌人,鲜卑、羌人与前秦有亡国之恨,是“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建议苻坚“宜渐除之”,以防将来危害国家。
  可惜的是,苻坚没有听从王猛的临终遗言,几年后冒然率军伐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闹了个“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全线崩溃。苻坚不久也死在了他曾信赖的羌人姚苌(cháng)之手,前秦分裂,重新陷入战乱血火之中。
  王猛为什么反对苻坚攻打东晋?在王猛看来,主要原因是,前秦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而且吞并地方过多,根基不稳;前秦没有能够攻打东晋大将的人选;东晋虽然内斗不止,但华夏自古“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一旦受到进攻必然上下一心抵抗侵略。同时,王猛毕竟是汉人。而淝水之战失败的原因,从前秦方面来说,王猛死后就没了指挥大规模战役的将才,苻坚不会打仗却“亲自”到了前线;前秦的士兵大多数与苻坚不是一个民族,估计也不希望前秦胜利,所以积极性不高。
  王猛的长子王永,也当过宰相。公元385年苻坚死后,幽州刺史王永,第一时间派人找到苻坚的儿子苻丕,拥立他继位。王永身兼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左丞相、太尉,力撑危局,次年在与西燕慕容永的大战中阵亡。
  王曾连中三元“最为贤相”
  王曾(977-1038),字孝先,今潍坊市青州人,少年丧父,由叔叔抚养长大。他连中三元,是史上的17位“三元”状元之一。王曾品性端厚,为政清廉,忧国爱民,敢于劝谏。他公正无私地推荐人才,范仲淹、包拯等人都是经过他提拔的。他非常重视教育,每到一地做官都要首先创办学校。欧阳修说他“为人方正持重,最为贤相”,著名学者石介说他“人不能及,人不可及”。被贬回老家担任青州知州时,他不但把自己的藏书都捐给了“矮松园书院”(旧址今青州一中),还划拨了30顷土地,捐资集资盖了120间房子,从全国聘请著名学者授课讲学,请宋仁宗亲笔题词“青州州学”。王曾61岁病逝后,宋仁宗给了他封建社会文臣的最高荣誉,谥号“文正”。著名的戏曲《铡美案》中,那位善良智慧的王丞相的原型,就是王曾。
  连中三元者仅17人,王曾占有一席
  科举制度推行1300多年中,连中“三元”者仅见17人,王曾占有一席之地。如今有些人家的孩子考了个“二本”、“三本”,就恨不得上CCTV-1的新闻头条,连图像带同期声隆重推出。而王曾中了状元,写给叔叔王宗元的《登科报父书》只有37个字:“曾今日殿前唱名,遂忝第一,皆先世积德,大人教训所致。然此亦是世间有的事,大人不须过喜。”
  水平啊!首先是“忝列”第一,咱爷们儿创了侥幸。其次,托了祖宗积德行善的福。第三,是您老人家教育的结果。第四,这是人间常有的事。
  根据当时的干部政策,状元也得先下基层,熟悉民情,了解社会,加强实践锻炼,不准直接进机关。王曾去了济州(驻地今山东巨野县)担任“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市长。按常规,去单位报到前,状元可以先回家一趟,一则昭示皇恩浩荡,二则也给母校的师弟师妹树个榜样,就像高中学校请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回校做报告一样。得知状元郎要荣归故里,青州知州李继昌,第一时间安排副职带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界代表,敲锣打鼓出城十里相迎。下午一点了还不来,李继昌兀自心焦,却忽见一人走来,自报家门说自己是王曾。李继昌连忙表示歉意,“怎么没接着,劳王状元自己来了。”“我是身着便服,骑着毛驴,从小路悄悄进的城。”王曾连忙解释,“侥幸考了这么个名次,怎敢惊动父老乡亲!”李继昌大为感动,执其手曰:“君乃真状元也!”
  宋真宗行封禅,王曾劝谏爱惜民力
  济州锻炼3年后,王曾奉调进京。依照惯例,要由丞相一级的领导进行面试。当时主持工作的副丞相寇准,问翰林学士杨亿:“老杨,王曾在基层表现如何?”杨亿说:“据济州来的同志反映,他虽然年纪轻轻,又是个副职,但济州那儿的百姓,却都在家里供奉着他的画像!”
  “寇老西儿”也是个正直、爱才之人,再翻翻考察材料,德能勤绩都是A+1,就破格在政事堂亲切召见,史称“寇准奇之”,觉得王曾真是个奇人、奇才。朝廷授给王曾的官衔,是“秘书省著作郎、知制诰兼国史馆修撰、翰林学士”等,但主要工作是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相当于现在中央办公厅的大秘书。
  封建社会的官场,基本都是对上不对下,唯领导马首是瞻,以免惹祸上身。王曾却敢于说“不”。当时,宋真宗修建玉清昭应宫以迎“天书”、行封禅,满朝文武无人敢言。惟有刚进京的王曾,连续上书,分析此举的五大害处,劝谏皇上要爱惜民力,以国家大业为重。宋真宗知道王曾的出发点是好的,就让他先后在大理寺主管刑事审判工作,又主管干部的考核、升迁事宜。39岁这年,王曾升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成了副丞相。
  当时,有个老资格的前任丞相张知白,今河北沧县人,在王曾手下工作。他虚荣心忒强,上朝站队时,总是捧着笏板往前挤。王曾不计较,他不自觉,一连几天就那么站着。有人看不过,就当着王曾的面,向宋真宗发牢骚。王曾一笑说:“张丞相人不错,还在我家乡青州做过父母官儿,上一届的老领导了,应该尊重。再说我排第一,还是排最后,都是我嘛。形式上的问题,就不要计较了。”
  宋真宗病重后,王曾力避宦官专政
  1022年2月,宋真宗病入膏肓,王曾奉命起草遗诏。他多了个心眼儿,特意注明:“以明肃皇后辅立皇太子,权取代军国大事。”也就是权且、暂且,临时代管的意思。
  “代就代嘛,还‘权’什么?”班子讨论时,人称“五鬼”之一的奸臣丁谓,骂骂咧咧地说。王曾据理力争:“太后临朝已是不合国家常典!若不写明,太后就可以永远听政,以后出了问题怎么收拾?”
  “那就这样吧。”丁谓又施一计,“日常工作由太后主持,皇上只在每月初一、十五象征性地露一下面。太后与皇上之间的联系嘛,由内侍押班(宦官负责人)雷允恭负责就行了。”“绝对不行!”王曾坚决反对,“若太后与皇上分两处办公,权力就会落入宦官之手,国家就要大祸临头!历史上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丁谓冷笑道:“那你说怎么办?”王曾道:“好办。太后与皇上一起,每隔5天临朝一次,皇上在左,太后垂帘在右,共同处理事务。”散会后,王曾还觉得不踏实,又给宋真宗上奏,《请太后权临前殿处分军国事宜奏》,分析说:“陛下,天下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而是列祖列宗的,你得对祖宗负责!如果不按规则办事,皇上和太后乱了位子,消息不明,情况不通,皇上就要被架空了,非常危险啊。何况,历史证明,宦官专政之日,就是祸乱发生之时!”
  王曾也知道,这官场上的事儿,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太后出面说话才行。他觉得必须单独向太后作一详细汇报,彻底把丁谓办倒,以绝后患。一天早朝结束后,王曾对丁谓说:“老兄啊,我的养子王縡(zài)虽然不错,但毕竟不是正宗香火,不踏实。我想把我弟弟王子融的儿子王绎过继过来,可又不敢自作主张。老兄您给出个主意,看是否得向太后禀报一声?”“原来是这个事儿啊。”丁谓一听,放心了,“这是大事,该办。那我先行一步了。”于是,王曾就面见太后,把丁谓如何作奸弄权,特别是唆使宦官雷允恭,擅自迁移宋真宗陵寝地点等事,作了详细劾奏。太后一听,怎能不恼?当即降旨:雷允恭杖杀,丁谓贬为太子太保!王曾随后又将丁谓的若干罪状进行了系统清算,丁谓被流放,彻底退出政治舞台。
  刘墉没中状元不是罗锅
  刘墉是清代名臣,两朝宰相。他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其父刘统勋之风。影视作品中,刘墉被称为“刘罗锅”,还中过状元,实际上他既不是“罗锅腰”,也没中状元。刘墉与和珅的关系,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习惯于把两个人的关系描述为忠奸对立、水火难容。的确,刘墉并不阿附和珅,而基本采取的是独善其身的做法,不和权势遮天的和珅做针锋相对的对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乾隆帝“龙驭上宾”之后,已是体仁阁大学士的刘墉却积极参加了对和珅的处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办理“国泰案”,人称“刘青天”
  《清史稿》记载,刘墉“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皆望风畏之”,凡是贪官污吏没有不怕他的。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刘墉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相当于中纪委书记、监察部长。
  第二年,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等,刘墉奉旨与和珅一起前往审理。刘墉假扮成道士,步行私访进入山东,查明山东连续3年受灾,而国泰邀功请赏,以荒报丰。征税时,对无力缴纳者一律拿办,并残杀进省城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9人。到达济南后,经审问,查清国泰已事先得知贪赃案发,凑集银两妄图掩饰罪行。
  刘墉如实报奏朝廷,奉旨开仓,赈济百姓,捉拿国泰回京。此时皇妃已为国泰说情,有的御史也从旁附和,和珅也有意袒护,为国泰开脱。刘墉以民间查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据理力争,终使国泰伏法。后来,民间艺人据此事写成了通俗小说《刘公案》,对“包公式”的刘大人大加颂扬。
  1797年,他奉嘉庆皇帝圣旨,审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结党营私、勒索纳贿案,彻查了和珅的20条罪状,如实上奏,并主持处死了和珅,没收了他2/3的家财2亿3千万两白银。史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刘墉基本不与和珅针锋相对
  刘墉与乾隆、和珅、纪晓岚(纪昀)是近年来影视剧上的“欢喜冤家”,也是历史上重要的人际圈儿。但他们的关系,并不像影视剧上胡诌的那样搞笑。
  刘墉并不是传统相声《官场斗》上说的皇太后的干儿子,或者乾隆的干兄弟。刘墉进入官场,的确受到乾隆的关照,这主要是看在他爹刘统勋的面子上。
  作为一个政治家,刘墉不如他爹,有点儿行事模棱,经常受到乾隆的申饬,但他在大事上还是保持了刘统勋的“劲直”之风。因为做了很长时间的上书房总师傅,他与新皇帝嘉庆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些。
  刘墉与和珅的关系,传说中是忠奸对立、水火难容。史料记载,“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只有刘墉、纪昀等七八个人“终不依附”。但是,刘墉的为官策略,大事刚直方正,一般滑稽模棱,基本不与权势遮天的和珅做针锋相对的对抗。
  乾隆死后的第二天,新皇帝嘉庆撤销了和珅的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要职,刘墉被重新任命为上书房总师傅,在朝廷值班。随后,各省大员及朝廷臣子,纷纷上书,要求将和珅凌迟处死。刘墉等人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毕竟还要给乾隆留点儿面子,嘉庆接受建议,赐令和珅自尽,保其全尸。
  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打击报复,避免案件扩大化,刘墉等人又及时向嘉庆帝建言,妥善做好善后事宜。结果,处死和珅的第二天,嘉庆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不牵扯其他同志了,大家该干啥就干啥吧。
  人称“浓墨宰相”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帖学之集大成者”,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合称为清代书法“四大家”,刘墉被“推为一代书家之冠”,人称“浓墨宰相”。
  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他特别擅长小楷,后人称赞他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致。
  刘墉的书法,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络分明,内含刚劲。粗重与纤细交织,偶尔揉入行草笔意,既端庄严谨又不乏生动活泼。
  ◎相关链接
  “真宰相”刘统勋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是乾隆皇帝的心腹股肱大臣,是对清朝中期政治有较大影响的重臣,乾隆皇帝对刘统勋非常倚重,评价极高,赞誉他是“真宰相”。
  刘统勋在凌晨上班途中突然去世后,乾隆亲自前去吊丧,“为之恸”。回宫的路上,乾隆皇帝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流着眼泪,对身边的大臣说,刘统勋走了,等于砍掉了朕的一条腿和一只胳膊。一会儿又感慨说:“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刘统勋不愧是真宰相啊!一会儿又赞扬说:“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刘统勋一辈子不失其正,难得啊!“不失其正”出自《易经》,原话是:“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皇帝如此评价大臣,可谓至高无上了。乾隆皇帝给刘统勋的谥号是“文正”,属于封建社会对文臣的最高荣誉。
  虽然都是杰出的政治家,但从官宦地位和政绩上看,刘墉稍逊于他爹。由于多年的公案演义小说和戏曲影响,包括近年来的《宰相刘罗锅》之类影视剧,却弄得儿子的风头压过了爹。这类“戏说”影视剧不能当历史看,比如刘墉既不是“罗锅腰”,也没中状元。
  刘统勋主要职务
  刘统勋25岁考中进士,先后担任过:
  左都御史,相当于最高检察长;
  漕运总督,是统管全国河道水务运输的部长;
  工部尚书,相当于住建部+水利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的部长、质检总局局长;
  翰林院掌院学士,相当于科学院院长、工程院院长、社科院院长、中央研究室主任;
  吏部尚书,相当于人事部+组织部+监察部的部长,老干部局的局长;
  两次担任刑部尚书,相当于公安部+司法部的部长、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
  上书房总师傅,相当于皇家学校的校长,同时兼管刑部工作;
  协办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
  东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兼管礼部、兵部工作。礼部相当于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兵部相当于国防部+邮政局+交通部+海关总署。
  刘统勋担任国史馆正总裁、《四库全书》正总裁,为保存古代史书、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他4次担任国家会试正考官,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俊杰英才。他还是出色的水利专家,对治理黄河、运河做出了重大贡献。
  潍坊宰相大都廉洁勤政
  潍坊的“宰相”大多生活非常节俭。比如,公孙弘不盖绫罗绸缎的被子,吃饭不能有俩荤菜;是仪住的房舍窄小、简陋,穿的是粗布衣裳,家里没有积蓄;任昉更是廉洁从政的模范,史称“在任清洁”,他外出巡视,竟然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只好借衣服参加活动。潍坊的“宰相”除了南唐的孙晟腐化奢侈,其他人的传记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不清廉。从官方记载来看,潍坊的“宰相”也大都是孝敬父母、兄友弟恭的好同志。
  公孙弘家的被子全用粗布缝制
  从在海边上冒着凛冽的寒风,给人家打工放猪的草根,到当上宰相的时候,公孙弘已经是71岁的高龄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谁知道还能挣扎几天?公孙弘认为,作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最可怕和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俭节”。他经常强调,无论公私财物都绝对不能浪费。
  公孙弘亲自带头,管住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为布被,食不重肉”,不盖绫罗绸缎的被子,吃饭不能有两个荤菜。为此,还引发了一场很大的风波。有个叫汲黯的同志,当面向汉武帝告状:“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意思是说,他级别那么高,工资那么多。我在他家里却发现,床上盖的是用粗布缝制的被子,没有一床绫罗绸缎做的,皇上您说这至于吗?臣断定,他这就是典型的作秀,是在沽名钓誉!
  一级一级的水平,汉武帝当然是了解公孙弘的。他想,你这个老汲,这是守着朕往死里整他啊,人家公孙弘却一点也不生气,这么谦让有礼。不简单,人才难得啊。你不是想让朕收拾他吗?朕还想重用他呢,干脆就让他当丞相,再封个“平津侯”吧。
  公孙弘确实生活俭朴,而且乐于助人。他的工资,基本都散发给了困难职工和前来依靠他的朋友,自己却“家无所余”。
  是仪穿平时衣服下葬,棺不涂漆
  是仪实在是勤俭节约、低碳生活的典范。史载他不置房产,不受礼物,住的房舍很窄小、很简陋;穿粗布衣裳,吃饭只有一道菜,把工资都救助了别人,家里没有积蓄。
  孙权了解到这些情况,亲自到是仪家里,看看、尝尝他家的饭菜,感慨不已。
  孙权当场决定,给是仪增加工资,增加田地,财政上拨款给他盖房子,都被是仪婉言谢绝了。
  有一天,孙权外出视察工作,走到是仪家附近,看到有户人家正在盖大房子,就问:“谁家盖这么豪华的房子啊?”随从说:“嗯,好像是是仪家。”孙权说:“不可能!”走近一问,果然是别人家。
  是仪病重的时候,留下遗言,棺材不涂漆,穿着平时的衣服下葬,丧事务必从简。
  任昉家贫,死后家人无力办丧事
  任昉是廉洁从政的模范。在他从中央到地方锻炼,担任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期间,“在任清洁,儿妾食麦而已”。某日,任昉到基层巡视,下船时需要进行公务活动,竟然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多亏镇军将军沈约,派人送了一套衣服,这才穿上下了船。
  任昉任新安太守期间,不修边幅,像普通人一样拄着拐杖,在乡间、城里徒步行走,见到有纠纷时,就地裁决处理。
  他做官清廉节俭,下级官吏在他面前都很随便。在任上去世,遗产只有桃花米二十石,家人没有能力办丧事。他遗言说不许家人拿新安郡的一件东西回京城。他为官多年,不置家业。
  任昉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藏书,“坟籍无所不见”,所有的古代典籍都收藏、研读,“家虽贫,聚书至万余卷”,而且都是很珍贵的版本。国家图书馆里没有的,他都有。
  大多数人清正廉洁 南唐孙晟是个例外
  其他各位宰相,尽管由于写作立传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本人的传记上没有明确记载,也大都是廉洁的清官,不会铺张浪费。尤其是刘统勋、刘墉,从他们父子简陋的丧葬上就可以证明。
  在潍坊的宰相中,有一人例外,这就是为了南唐牺牲的“烈士宰相”孙晟。
  新、旧《五代史》的《孙晟传》都明确记载,孙晟这个人很会享受生活,或者说腐化奢侈。因为“家妓甚众”,孙晟每次吃饭的时候,从不设饭桌,而是“令众妓各执一食器,周侍于其侧”,让一大群美眉在四周小心伺候。这种用餐方法被孙晟命名为“肉台盘”。
  孝敬父母兄友弟恭 大都堪称道德模范
  从官方记载来看,潍坊的“宰相”大都是孝敬父母、兄友弟恭的好同志。有些没有明确记载,是因为写作的角度不同,并非不孝之子。凡是能在传记中明确写上一笔的,都是事迹很突出的道德模范。
  公孙弘“养后母孝谨”,对后娘都如此,不用说亲爹亲娘了。
  师丹,则是经过民间海选“举孝廉”,参加工作的,事迹肯定也很感人。
  伏湛“性孝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伏湛的侄子伏恭,“性孝,事所继母甚谨”,对后娘也很好。
  任昉“性至孝,居丧尽礼。服阕,续遭母忧,常庐于墓侧,哭泣之地,草为不生”。事迹特别突出,是属于“至孝”。母亲去世后,他在坟墓旁盖了间草房守墓,泪水把地上的草都浸透得枯萎了。
  刘杳13岁丧父,“每哭,哀感行路”,经常哭得路上行人都落泪。母亲去世后,更是“便长断腥膻,持斋蔬食”,终生不再吃鱼吃肉。
  五代十国时期的刘遂清,也是“性至孝”。在淄川当领导的时候,派人从安丘把老娘接来奉养,他骑着马在路边随从数十里,沿途观者如堵,一时传为佳话。
  明朝的刘珝“侍父尽孝”,表现也相当感人。
  ◎相关链接
  哪些人归葬家乡
  狐死首丘,落叶归根,乃是人之常情。但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归葬家乡,可以确认安葬地的有:
  郑崇:墓在今高密市阚家镇刘家沟村西南。
  刘鄩:墓在安丘城东北西石马坟庄南。
  明镐:墓在今安丘城东南朱子村(墓已不存)。
  王曾:墓在今青州市谭坊镇郑母村(墓已不存)。
  刘国杰:墓在今青州市东夏镇东徐村前。
  马愉:墓在临朐县东城街道朱位村南高岗上(墓尚存)。
  刘珝:墓在今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已重修)。
  刘正宗:墓在安丘城东北马家坟村以西(墓已不存)。
  冯溥:墓在今青州城西北尧王山下。
  刘统勋:墓在高密市柴沟镇白家庄南(墓已不存)。
  刘墉:墓在高密市注柴镇白家庄北(墓已重修)。
  陈官俊:墓在潍城区西北小圩河村(墓尚存)。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