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芝的旗袍世界之触摸百年旗袍,感受芳华岁月
-
历经百年的海派旗袍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首歌谣这样唱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这几句歌词,不但赞颂了海派旗袍的一代风华,也客观的表述了海派旗袍多样变化的趋势。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两字所引发的联想和意向,其实就是海派旗袍。海派旗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
翻开《中国旗袍文化史》,有一段是这么说的:近代上海,大规模的移民涌入,使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大量的迁移也促进了近代上海城市的繁荣。这个新的都市,较少受到传统礼教的束缚。更易接纳西方文明的影响,使得西方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不断渗透到上海。一种新的城市文化开始酝酿,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
中国著名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先生于1935年在天津《大公报》发表《近300年来的中国女装》一文中说:"自海禁开后,‘京装’‘苏式’的权威便让上海装夺去,南方的粤装、港装也可看为上海装的一支派。所以近50年来,上海实是操纵中国妇女装饰的大本营。"
上海以其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海派风格,成为左右中国服饰流行的时尚中心,直到现在。上海旗袍潮流不断滋生,又不断向外传播开来,还有赖于20世纪初上海空前活跃的媒体。在光怪陆离的上海滩,各种出版物上刊载着各种博览会、选美大会、时装展示会上衣着光鲜的电影明星、名媛的玉照。
东方的哲学里讲究圆融,不露锋芒、大隐于市。从宫廷中走出的奢华繁复的旗袍文化,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汹涌而起。旗袍的袍字,是有讲究的,袍者,裹贴而不紧身,顺着曲线走。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是有差别的,京派旗袍更沉稳、端庄、舒适。而海派旗袍袖高,边饰、领头、开衩,花样翻新又万变不离其宗,腰身轻巧一收,连同思想解放、新旧更替,都被一针一线稳妥地缝进了旗袍里。
-
周铁芝所坚持的就是海派旗袍。
困难过去后,回忆的都是美好
精致的旗袍大多需要手工制作,一针一线,一丝一锦,全凭做旗袍的人裁缝出其独特之美。技法越醇熟,思想越开阔,所做的旗袍就越精致、典雅。一件旗袍,从收集面料,到设计成款、制作版型,再到制衣和最后的手工部分,普通人眼里的一件衣服,在周铁芝的眼里,却是一件有温度、有生命的作品。
问周铁芝,什么时候、怎么开始手工的?
周铁芝咯咯地笑,说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我们家三代教育出身,小时候,妈妈会找裁缝帮我做漂亮的衣服,有一件淡粉色滚白边配白色包扣的小上衣,丝质大花的小裙子,到现在都记忆犹新。那时觉得会做漂亮的衣服真好。"
再大一点,周铁芝爱上了画画,父亲看她喜欢画人物,就买了当时流行的杂志《上影画报》给她,书上的电影明星便成了周铁芝最初临摹的对象。
说起做手工,周铁芝说,中学时候她就开始调整自己的衣服了。那时父母给孩子买衣服都要买大一点的,可以穿得久一点。可是爱美的周铁芝觉得衣服不合身,难看,所以就自己动手改,肥的改瘦,长的改短。再后来她学了服装设计,正式踏入服装制作这一行。那时自己的目标是追求高品质,但是对什么是高品质却说不具体。
1999年,周铁芝与爱人去上海创业,做过商务,做过纺织学校的代课老师。
刚去时,还住过一段时间没有电的房屋,"与隔壁的阿姨相处久了,她看我们很累,有时会给我们做饭。很多人说上海人排外,但是我们到哪儿都受到上海人的帮助。现在想起来只剩美好了,只记得当时谁帮过我们。"周铁芝笑着对我说。
-
五平方米内的服装梦想
周铁芝开始创业时只做中式服装,条件也有限,在一间五平方米的工作间里,困难可想而知。很多人劝她将路子放宽,多做一些现在流行的,但是,她依然偏执的坚持"服装与文化相结合"的理念,只做自己喜欢的手工定制。她的认真和一丝不苟,为她赢得了几个铁粉客户,并和她成为好朋友。
每次完成一件服装,周铁芝交给客户时都会叮嘱:"这件衣服,你要好好对它,不穿的时候熨好挂起来,再穿的时候,它会给你能量。一件好衣,是值得穿上半辈子的。"铁粉客户刘先生说,她做的衣服看似简单,但像有很大的能量,每次穿上,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有一次,周铁芝的朋友为了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来订制衣服,因为时间紧来不及,周铁芝就让他试穿了一件现成的。后来朋友说就买那件衣服,并兴奋地对她说,会议现场来了很多记者,会议结束后,记者们全去围住了他,以为他是老总。朋友跟周铁芝说,只是因为一件衣服,他觉得"自己从一个落伍份子忽然成了一个学习标兵。"
当然,周铁芝也偏爱有气质与底蕴、真正懂她服装的顾客,因为适合的人,才是她亲手缝制的每一件服装的最好归宿。
-
初遇真正的上海旗袍,决定一辈子追随
初遇旗袍,那是2002年,在爱人的坚持下,他们去了厦门。也许是机缘巧合,在那里,周铁芝遇到了上海的陆晓华老师。陆晓华戏剧学校毕业,因为有戏剧的功底,60多岁的她举手投足间都起着范儿,她有自己的旗袍工作室,"在陆晓华老师的旗袍馆里,我近距离触及到旗袍的上海品质。"周铁芝说,那一刻起,我知道这就是我一辈子要追随的。
从那时起,她选择了做旗袍。"我要静下心,不能追逐短期的利益与名利,坚持将中国传统技艺做到极致。"周铁芝说。
2003年非典过后,周铁芝坚持又回到上海,她确定,她要找的、她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一定在上海。"芝红坊工作室"就是那一年创办的,周铁芝坚持以精细的纯手工制作中式传统服装,与此同时不断收集海派旗袍的工艺资料,学习、模仿、研究。她于2004年开始接受旗袍定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鼓励。
2006年,周铁芝在上海巨鹿路开了个五平方米的小店,开始面向市场,周铁芝把她的服装理念定为:给知性的成功人士,将文化融入到服装。她希望自己做的旗袍,随着岁月流逝,能始终陪伴着顾客,像一朵淡雅的花,让她们在不同的年纪里穿出不一样的味道。
开始时,她做旗袍,丈夫画画,维持着小店的经营。儿子嗷嗷待哺,连生孩子住院的钱都是借的。唯一能给周铁芝希望的是客户的反馈,他们的赞赏犹如一盏灯,指引她艰难前行。五平方米的房子太狭小,她走得磕磕绊绊。五平方米的房子又太沉重,上海的高房租时常压得她喘不过气。可这算什么,旗袍那么美,她怎舍得放手?
周铁芝和丈夫是能在苦中作乐的夫妻。有一次过年,家里只有200多元钱了,可是一帮外国朋友嚷着要来过春节,这点钱不够买菜的,周铁芝想起了家乡的饺子。于是夫妻俩去买了肉和白菜,邀请他们一起包饺子。没想到他们一听包饺子兴奋得又喊了好多人来,那一晚陆陆续续来了近20个人,大家开心地过了个中国年。
-
感恩,生命有幸遇良师
问起周铁芝,大学里学的服装设计,后来却专门做旗袍,设计的元素少了,可是旗袍的工艺又比较复杂,比如手工滚边、盘扣等等,怎么喜欢中式服装的?
周铁芝说,可能与遇到的老师有关吧。每一次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她都能遇到"殿堂级"的老师。
顾惠生是其中一位。顾惠生是她的大学老师,当时已七十多岁了,是被反聘到学校教服装的。顾惠生是地道的上海人,12岁学徒,做了一辈子服装。他对服装品质的要求,深深地打动了周铁芝。因为喜欢,所以她更加努力,成为那一届的优秀毕业生。
2002年,在厦门遇到的陆晓华老师,给了周铁芝许多启发,并认定了旗袍是她一生的追随。陆晓华老师跟她说过,所有的女人都能穿旗袍,不同女人,都有适合自己气质的旗袍,无非是有的人穿起来性感妩媚,有的人穿起来端庄大气,至于能不能把旗袍穿出美来,只和她有没有活出自己生命的美感有关。
2012年,是周铁芝的幸运年。这一年,在那次近代旗袍展上,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位老师徐景灿和宋路霞出现了。
徐景灿长期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她是名门之后,是严幼韵的外甥女。宋路霞是一位作家,济南人,历史学者。由于当时没有联系上两位老师,在之后的大半年里,周铁芝一直在找她们。后来,通过上海音乐学院的朋友打听到她们要在"张爱玲咖啡吧"里办讲座并签名售书。周铁芝当天早早地等在了咖啡吧,上海作家淳子带她见到了宋路霞。内向的周铁芝第一次大胆地开口:"宋老师,我在做旗袍,我需要您的帮助。"宋路霞当时正在签售,看她一眼说让她等一会儿。周铁芝便一边帮宋老师翻书签名,一边等待,直到活动结束。
在宋路霞那里,周铁芝终于可以近距离地触摸那些珍贵的民国时期的名媛旗袍了。
宋路霞致力于家族史写作20多年,采访过包括李鸿章、盛宣怀等20多个家族。她在采访中接触到许多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女子无一不是身着旗袍、华丽端庄,渐渐地,宋路霞喜欢上了旗袍。她从2007年开始收藏旧时沪上的名媛旗袍,至今已有300余件了。
2014年,周铁芝作为副主编参与了宋路霞编著的《上海名媛旗袍宝鉴》。周铁芝不仅为这本书慷慨捐资,还承担了部分旗袍的熨烫和整理工作,这本书汇集了宋庆龄、宋美龄、严幼韵、赵四小姐、唐瑛等民国名媛穿过的60件旗袍。
同一年,周铁芝又拜另一位大师——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的徐永良为师,他是国家级"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缘份也是开始于一次旗袍展上,朋友把徐永良师父介绍给周周铁芝,"当时我穿了自己做的旗袍,师父看了说不错,就是少工艺。当时好多人围着师父,有要邀请师父办学习班上课的,师父说太忙没时间。"周铁芝说,两天后接到朋友电话:在吗?徐老师今天在逸夫职校上课,你要是在,他下课后去你工作室看看。周铁芝激动不已。
"师父到了工作室,问我想怎么做?我说我就想坚持自己的手工定制,想跟徐老师学手艺。师父听了后直接说,你以后有什么问题就给我打电话,我有时间就过来,我不要钱。就这样,从2014年至今,师父教我传统滚嵌工艺、花扣技艺。"
周铁芝说,她遇到的都是好老师。到现在80多岁的陆老师还经常会问问她最近好吗,在做些什么?宋老师怕她忙得吃不上饭,经常来工作室给她送吃的。徐永良师父也经常会问她近况。"我说我都坚持了十几年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周铁芝说,真心感恩这些老师,他们对服装的那种精益求精,那种特有的审美意趣,包括做人的善良正直,都深深地影响着周铁芝。
-
坚守,传承东方古典之美
"芝红坊"是周铁芝自己的品牌,那些年,周铁芝先是给自己的朋友做,后来,做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提出要跟周铁芝合作开旗舰店或办工厂,但周铁芝都没同意,她觉得不合适,因为时机不到,她想把手艺做到自己满意为止。
后来有人告诉周铁芝,芝红坊和周铁芝的名字全被注册了。周铁芝在说这些的时候,是笑着说的:"那些年不知道商标的重要性,知道被抢注了以后想想也就算了,我人还在,手艺也在,只不过不能挂那个牌子就是了。"
"我一直以来不想多讲,可是近来,我感觉到了许多人和我同样珍惜着这传统的华美。我们欣慰着,我们期待着东方的古典之美传承下去。近几个月我推掉了很多活,不是中式的不做,我想集中精力把我所痴迷的旗袍的灵魂展现出来。服装不是符号,希望所有服装从业者用心去做。"这是周铁芝2012年随手写的心得,也是她的愿景。
量、裁、打、熨是制作旗袍的四大步骤,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是严谨的,最终成衣才能尽可能完美地贴合穿着的身材,衣领、镶边、盘扣、一丝一绵都讲求细节精致。周铁芝对旗袍,就像对待一件艺术品,处处讲究。
于周铁芝,人生亦如此。
-
周铁芝的旗袍世界之一针一线缝制,保留历史韵味
在大上海的光影中,名媛和旗袍是两个说不完的话题。
按着老师傅教的传统规矩,拿起尺子、拎起剪刀,老上海的师傅们便起了范,一板一眼、一丝一扣、一针不漏。每一次制作旗袍前,为名媛们量体,领围、肩宽、胸围、腰围、臀围、袖长、衣长……旗袍开叉恪守着一个极妙的尺度。每个尺寸仔细测过,胸中已经有了乾坤。
别看它只有一指宽,为了绝对的平整服帖,我们一定是顺着布匹经纬线45度角剪裁的。这样做出来的滚边才够标准、够服帖。做滚边时针脚必须细而均匀,不管是什么位置的哪条边,一寸之内不能少于九针,间距还要平均;成衣后,熨烫的温度和力度必须视面料质地而定,每个接缝都必须烫平整……这些,是周铁芝从师傅徐永良那里学到的。
是中国人都该了解一段关于旗袍与名媛的历史,那是光阴的故事。
-
复制"香云纱"她难以入眠
2016年4月4日,宋路霞老师给周铁芝微信:"明天上午有空吗?我去宋庆龄故居布展,若有空,请9点半到达,除了布展,还可以触摸宋庆龄其他5件旗袍,带尺子来。"
2016年9月11日,宋路霞老师给周铁芝微信:"宋氏三姐妹、张乐怡,这几件复制成功后,你就是宋家旗袍的复制专家了。人的机遇真是奇怪,这件使命性的工作,怎么落到了咱山东人的头上?"
2018年3月,北京旗袍展开始后,宋路霞经常收到问询电话。其中一位看展的老人问:"不知您是否能告诉我,宋庆龄的旗袍是谁复制的?"宋老师回复后,老人又说:"宋老师能介绍一下,我去拜访周铁芝老师。因为复制旗袍比做一件的难度要高许多。"
这个时间段,周铁芝复原的民国旗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那件备受关注的旗袍就是宋庆龄著名的香云纱旗袍。制作这件旗袍,花费了周铁芝一个月的时间。复制国母宋庆龄的旗袍,周铁芝是有压力的。在量了尺寸制了版之后,她迟迟不敢动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看了大量宋庆龄各个时期的图书及照片,宋庆龄气质非凡,她端庄、纯正、圣洁,她柔美中带着硬气,她朴素中带着尊贵。复制旗袍不单单是照着样子做,在周铁芝心里,旗袍是有灵魂的,她要将宋庆龄的高贵精神在这件旗袍上呈现出来。在一个上午,周铁芝跟儿子说:"走,我们去宋庆龄故居。"在宋庆龄故居,周铁芝在展厅里细细读看,走了院子里的每个角落,她用心感受故居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她买了《宋庆龄画传》,当晚一气读完。第二天早上,她兴奋地对儿子说:我找到感觉了,我有把握了。之后,她开始裁、做。这件旗袍领子下边的镂空网格制作时间长一点,因为是手工,网格不是规则的,所以费时费力。
"儿子把这事写成了作文,说妈妈复制了宋庆龄的旗袍,真棒!作文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周铁芝说起儿子,一脸幸福。
"这次展览共展出了25件宋家老旗袍,展柜里的22件,有21件是我们从上海带去的,除了我复制的宋氏三姐妹的旗袍,其它都是珍品原件。"周铁芝说,"今年的展会从年初就没有停过。端午节过后,上海的"中华风采——宋氏三姐妹及家族成员旗袍展"结束,7月份是《上海洋房名媛展》,大概10月份定于上海嘉定的《顾维钧家族旗袍珍藏品特展》也在筹备中。"在这个过程中,每复制或修复完一件,周铁芝都会很兴奋。
深爱,才如此罢。
-
巧妙修补张乐怡的旗袍
这一件件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名媛旗袍,除了正常磨损之外,仍是那样精致,旗袍的做工,现在看来仍是如此的严谨考究。目前市面上见到的旗袍大多是机器制作,也失去了民国旗袍的精神内涵,虽有其形,却不得其神。而现在的旗袍很多都把以前繁复的工序简化了,前面的斜襟只起装饰作用,后背装有拉链,滚嵌工艺都是机制的。
周铁芝还修复了一件宋子文夫人张乐怡女士的旗袍,蕾丝面料,但是由于上部没有衬,透明的蕾丝面料经不住拉扯,所以破损严重,已经挂不起来了。周铁芝去找了一块和这款蕾丝颜色很相近的纱,衬在里边。对蕾丝上脱落的亮片,周铁芝从内里接缝处拆下一些补上。她花了近一周时间,把这件旗袍完美地展现了出来。这件旗袍会出现在年底由周铁芝主编的《上海名媛旗袍宝鉴》第三册上。
-
旗袍是主人性格的体现
对于不太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是穿在身上的思想。人的审美与品味、性情与喜好,都体现在衣服里,显现在举手投足之间。张爱玲曾说,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穿什么有什么关系,别致就行。1995年,在旗袍已经退出的时代,据说,张爱玲在异乡去世前,穿着的是一件磨破衣领的赭红色的旗袍。这也是张爱玲爱旗袍的极致表现吧。
周铁芝认为最美的旗袍还是知性与文化相结合的海派旗袍,它所体现的介乎显与隐、色与戒之间审美的矛盾与和谐,应该说是服饰美学的极致。
一遍遍翻看《上海名媛旗袍宝鉴》,里面的两件旗袍特别有韵味:一件是宋庆龄穿了好多年改了又改的香云纱深咖色旗袍;另一件是深蓝钉珠平袖的薄呢旗袍,它的主人,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夫人张幼仪女士。这件旗袍没有过多的滚、嵌工艺的修饰,只在衣片上做了珠绣,它使用了暗扣和拉链,下摆也有所收,这是海派旗袍的一个特点。它们那么美,难怪周铁芝被吸引地要用一辈子去追随。
周铁芝在专注工艺的同时,也喜欢去品读旗袍主人的历史。她在修复张幼仪的旗袍时,发现有些掉了的珠片下面,绣的是一个个镂空的金丝线小叶子,如果不是珠片掉了,根本发现不了。她复制的时候,带了几个珠片去市场,找到上海最大的一家珠片商,他们一看说没有,说这是进口的,珠片是亚光的。后来她了解到,张幼仪很低调,她不喜欢金色,即便后来担任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创办了著名的云裳服装公司也不张扬,所以才在金丝线叶子上钉上蓝紫色调的珠片,以盖住耀眼的金色。
-
每件旗袍背后都有一个精彩故事
周铁芝说,她得到参展方的同意才做旗袍的复制和修补,这也是展出方交给她的一项重要工作。
每一件旗袍,除了关注样式、花色等旗袍自身的美态外,她也想了解每件旗袍的主人以及背后的故事。复原旗袍,既是留下昔日生活的"味道",也是重拾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底蕴。
名媛旗袍展上有一件民国时期应惜芳女士的灰色绸缎带细香滚旗袍,周铁芝解释,这个滚边细得像一柱香,所以叫细香滚,这个工艺多数用在丝绸服装上,非常难做,因为本来衣料就很薄,滚条要上浆、折光。这件旗袍花扣很精致,前后采取了一整片衣料,只是在领口处掏出了个领窝,袖子则从衣身而出,有收腰,有滚边。
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诞生地,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而作为海派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旗袍文化也是如此,它不仅吸纳了西方服饰一些流行元素,也融合了东方传统服饰的精髓。
"这些展出的世家名媛旗袍,为我们完整还原海派名媛大家的经典旗袍穿着风范,其体现的价值可以称之"中国旗袍家族"的臻品。每件旗袍都历经沧桑,以昔日剪影讲述着望族名门的一个个精彩的人生故事。"周铁芝说。
正如旗袍收藏家徐景灿所说,她们收藏的旗袍不是单纯找漂亮的,而是要寻找有历史故事的旗袍,能够彰显名媛精神的旗袍。
周铁芝觉得守护这些旗袍很有意义。旗袍的主人是谁?生活在哪个年代?她经历过什么?所有这些构成了每一件旗袍的完整历史!
-
一直有热心人捐赠
我问周铁芝,听说很多老手工的旗袍是不洗的,有这个说法吗?周铁芝告诉我,因为老旗袍多是手工制作,包括她现在在做的,也用了很多手工工艺,不仅是滚边,衣服的其它很多地方是要刮浆的,洗了就会破坏旗袍的整体效果。"我现在做的一些旗袍,也是尽量不让他们洗,也不要干洗,因为干洗店对服装不是很了解,所以要好好珍惜每一件手工旗袍。"周铁芝对待每一件旗袍,就像对待一件艺术品。
周铁芝说,112岁的颜幼韵女士在纽约家中去世后,所有的服装包括旗袍都被她的女儿和徐景灿带回上海,徐景灿邀请周铁芝一起整理。因为衣服多保存较好,很多都非常新,能看出一些服装都是没有洗过的。
周铁芝还说,在旗袍展上,很多观众对看上去比较新的旗袍产生质疑,问是不是复制的?实际上都是收集来的旧旗袍,只是主人保存得比较完好罢了。
很多人愿意把旗袍交给她们保存。一次,周铁芝和宋路霞老师约好去捐赠旗袍的董先生家,董先生的父亲在民国时期经营纺织业,他的妈妈97岁了,老人要捐赠两件旗袍。董老太坐在沙发上,穿着简单的睡衣,却是化了淡妆的,腕上戴了表,仪态雍容。
董先生捐赠的旗袍一件黑底金花,一件黑丝绒配红花,均是长旗袍,是上海的师傅手工制作的,做工精致,面料的配色也很美。
"董先生跟我们聊了关于穿旗袍的三点礼仪:第一,丝袜要到位,不能太短,中也不妥,最好是连裤丝袜;第二,鞋最好有点儿跟,起码半跟;第三,旗袍的开叉不能太高,手臂下垂中指的末端为最高。"周铁芝说,老上海的讲究,一举手,一投足,穿旗袍是有仪态的。
由于种种原因,民国时期的名媛旗袍留在大陆的已经凤毛麟角。周铁芝的老师们收藏的旗袍大多数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得来太不易,为收集这些名媛旗袍,她们付出了多年的辛勤努力。令人欣慰的是,她们获得了上海名媛及其后代们的大力支持。
-
这件事要做一辈子
问周铁芝,做了这么久旗袍,而且做一件旗袍周期这么长,有没有想过带徒弟?周铁芝很认真地说:"我每周六都做服装的培训交流,我这一辈子要么学习,要么教学。之所以坚持学习传统工艺,一是因为从内心喜爱,二是因为做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希望能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本打算自己做不动了就开始教学,很多朋友也在问收徒弟吗?干不动了咋办?我不排斥时尚,但时尚也得需要品质。现在要找一个好苗子太难了,年轻人面对的选择和诱惑太多,很少有人沉下心花个十几年时间学习传统手工。没有长期的耳濡目染,是没法出师单独做旗袍的。带徒弟,还得看缘份。"在周铁芝眼里,比赚钱更重要的是传承。
周铁芝跟我聊起,有一次参加一个老师的讲座,探讨民国女性的美,在那里她看到了一批新兴的女性,大多是80后,而且都是知性有追求的80后。对于服装,她们当然更追求时尚。"我希望她们在个人追求上能想的更广,想到国家,想到责任,想到传承。因为我们是中国的,我们也是世界的。"周铁芝说。
旗袍定制所需要的工匠精神,应该包含东方审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优秀的传承技艺,以及一个良好的心态,这种工匠精神并不应该仅仅是专注,还是一种坚持、执着与适应时代精神的创新。
选一件喜欢的事一直做,五年、十年、一辈子。从玫瑰坊的临时展览窗口,到巨鹿路741-70室的五平方米高级定制,到735-1号的工作室,再到现在的"芝莲福",周铁芝一直坚持着服装与文化结合的理念。
她的店虽小,但一直被关注着。《上海晨报》《上海壹周》《世界都市》等媒体陆续刊发文章介绍她的作品,登门要求合作的人也不少,而她,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绚烂,她只关注手中针线的多彩。她要不停地去寻找、去体会、去把感悟融入到自己的服装里。
周铁芝说,之所以选择做旗袍来作为一生的事业,原因在于旗袍的精美,在于早期留下的旗袍的品质及工艺深深地打动着她。
当和朋友聊到传统与时尚的问题,周铁芝说,她认为,不管传统亦或时尚、纯粹亦或改良,呈现出来的作品都应该是优良的品质,如同一个人,重要的是品德。不但要做出好的作品,还需要引导并告知消费者怎样才算是好的品质。周铁芝希望有力量的人加入,希望名媛旗袍能走到全国,让更多的人看到。
文/图 本报记者 蒲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