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08:40
鄌郚总编

走近潍坊京剧

  走近潍坊京剧
  时间:2012年1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作者:
  京剧清末民初传入潍坊,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在民间戏剧娱乐活动中,流传到潍的剧种不少,但最受人们欢迎的还是京剧。潍县曾出过演技令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折服的燕福、被武生泰斗尚和玉称为“活张飞”的王永祥,与“京胡制作大王”史善朋结缘收藏四大名琴的谭资九……在潍坊这片沃土上,京剧不知曾令多少观众心旌激荡,并培养出一批批京剧名票。京剧凝结着潍坊人的深厚情感,并以自己独特的形式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
  每逢节庆,戏班受邀唱大戏
  潍县历史上没形成过地方特有的剧种,在民间戏剧娱乐活动中,流传到潍的剧种也有不少,但最受人们喜爱并被广泛习练传唱的,还是京剧。每逢庙会、节庆,官商士绅们就出来约班。在正规戏院建起之前,城隍庙戏楼是潍县城唱戏最多、演唱时间最长的地方。
  戏班人员经常流动 城隍庙戏楼演出最多
  旧时的潍县地处胶济之间,交通方便,商贾云集,人们生活相对富裕,戏剧活动相对活跃。潍县历史上没形成过地方特有的剧种,在民间戏剧娱乐活动中,流传到潍的剧种也有不少,但最受人们喜爱并被广泛习练传唱的,还是京剧。清末民初,就有京剧戏班活动在潍县城。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戏班是民间的主要演出团体,也是戏曲演员的主要组织。
  潍县的京剧戏班不像京都之大班一班既成,多年不变,而是一年四季一季一成,班主演员一季一换,而班名却常常连续使用。所谓班主,即某一有活动力的演员,找到能拿出部分粮食或现金的财东,用这些粮食或现金聘用演员,租赁戏箱,成立戏班。演员进班只管演戏,报酬分期付清。演出收入全由班主收存,最后汇总还账。倘若该季收入好,财东满意,还可续二季,如果收入不好,财东无利可图,该季期满就结束,演员和班主则各谋生路,重新搭班或重组新班。清末有一个叫李万隆的京剧艺人,因嗓音失润,由北京来到潍县,办起了颇有名气的四喜班,经常在各乡镇演出。另外,潍县较有名的还有永福班和三庆班。
  戏班以卖艺为生,无固定地址,也无固定演出场所,哪里相约就去哪里。在农村演出,多因山会庙会为游人助兴,或是庆贺丰收,有时也为了求雨消灾。这些演出中,有的常年如是,如清明节潍县沙滩的演出,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香山、驼山的庙会、五月初一潍县城隍庙会。城隍庙戏楼是乾隆十七年(1752)时郑板桥修建的,从戏楼建成,直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潍县城第一个戏院子建成前,中间170多年时间里,城隍庙戏楼是潍县城唱戏最多、演唱时间最长的地方。五月初一到初五的城隍庙会,每天都有戏。每逢此时,就有官商士绅们出来约班,好戏连台,唱个不休。每年清明节,南沙滩都要搭台唱戏。台立河边,有点像南方的戏社。人们争相来这里看戏,一饱眼福。届时人山人海,有身份的妇女还要坐了骡车来看戏。
  表演出众可当场得赏 闲时也去“盘凳子”
  戏班每到一地,领班和主演都要带上戏单到会首那里请会首(旧时民间各种叫做会的组织的发起人)点戏。会首要看看主演的仪容,考考主演本事的大小,了解戏码情况。戏班每地演出一般三天,每天三场。演出剧目虽因演戏之目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但都讲究在一天的演出中,老生、花脸、青衣、花旦、文戏、武戏都要有。
  除个别地方有戏楼外,大多是现搭戏台,在有限的条件下力求讲究。过去农村无电,白天还好说,晚上就在台口两侧摆上盆或小锅,倒上植物油,搓上粗粗的棉花芯子点着照明。
  那时有当场赏钱的习俗,不管是谁,只要你的戏叫会首看好了,就当场给赏,素有“潍县梅兰芳”之称的孙燕福获此荣幸次数之多,无人能比。一时的演员还有王永祥、白亭子、何洪宾等。其中王永祥较杰出。
  艺人走南闯北到许多地方演出,生活来源完全靠唱戏的报酬。在演出较多时,演员一个台口演完,为了不误下个台口的演出,经常黑夜赶路。下戏后三五个人结伴,一路上说着话聊着天,消减疲劳。有时因道路不熟走错,整晚都在路上打转。
  除每年例行的演出之外,艺人也有青黄不接的时候,闲着没事就去盘个凳子。所谓“盘凳子”就是为顾主家的红白喜事小型演唱,不用穿戴打扮,不用戏台,只需几个人带上文武场的乐器就行。唱的多半是附合主家请戏之缘由的戏,有时也由主家点戏。一天下来,除能赚个酒足饭饱,还能挣上几块钱。
  进了腊月门,班主便把所有的服装道具、盔头和刀枪把子统统收箱封存起来,该班也解体。来年还要成班的,在此时即把新班子组好;来年还要搭班的,也在此时约班定下,然后各人收拾铺盖回家过年。搭不到班的艺人只能另谋生路。
  张家花店可欠账 日久形成“戏子市”
  戏班一年几次聚散,演员需搭新班,在潍县自然形成了一个市场,当地人称“戏子市”。潍县北关有一家“悦来花店”,因店主姓张,故又称张家花店。该店原以贩卖棉花为业,几间草房搭着通铺,招揽过往贫寒旅客住宿。这里收费低廉,且可欠账,来潍县演出的艺人,一季戏班结束等着再搭新班的都住在这里。
  店中的几间小草房就像农村大集上的短工市一样,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达成协议后,搭班人便跟着成班人到另一新班去干上一季唱戏的“短工”。天长日久,这张家花店便成了潍县京剧艺人的集散场所,人们称为“戏子市”。这名称虽不甚悦耳,但来潍的艺人从不计较。店主也深知艺人的景况,为了方便艺人,店中常年设有伙房,不管哪里来的,不管有钱无钱,只要有人介绍是来搭班的艺人,就可在铺上睡,在店中吃,所欠房费饭费等到艺人搭到班后,由组班一方代为付清。
  店中还有戏箱一付,一时未能就班的艺人可以租赁该箱结伙唱戏,也可在店中土台上进行小型演出,来看戏者,把钱放在门口的笸箩里即可进去。收入虽少却强过坐吃山空。小小花店,数间草房,能使无着落的艺人暂时食宿有依,犹如“艺人之家”。
  ◎京剧知识
  京剧两百年
  从四大徽班进京到京剧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渐进渐变的过程。在艺术上,京剧是徽剧与当时在北京流行的许多戏曲艺术,如京腔、秦腔、昆剧、汉剧等地方戏曲反复“杂交”而成,吸收了这些剧种的许多艺术精华,才逐渐壮大成熟起来。
  京剧的诞生是我国戏曲史乃至艺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众、观众之广、影响之深,都居中国300多种地方戏剧之首。
  ◎相关链接
  富有人家自己建戏班
  在节日以外,潍县的士绅们都是看堂会戏,在自家院内临时布置矮戏台,雇佣戏班演唱。凡是办堂会,都要摆宴请客,一边吃酒,一面看戏,要花很多钱,即使富有人家,也不能经常为之,于是一种班堂戏流行起来,演出只演“三小戏”,即一个小旦,一个小生,一个小丑,只用小锣小鼓,所谓“轻锣轻鼓”看的是风情和逗笑,如《拾玉镯》、《柜中缘》之类即是。
  堂会戏和班堂戏的演出都受时间限制,一些热爱京戏的乡绅便在家里组建戏班,潍县乡绅丁善长在家组成了一个四五十人的戏班,从济南、北京延聘名角作为台柱,连四喜班的班主李万隆都曾在他的戏班演出过。丁善长在大庭院中,叫自己的木工,根据院子尺寸,用木柱木梁特制活动戏台,经常在家开锣演唱。这戏班的行头,均新鲜精细,大都是派人到北京、苏州定制的。丁善长本就擅长绘画,还依据戏剧情节,自己增加新的道具。他家常年雇用的高手油漆扎彩工人于伯松,善于仿制各种“像生”,就叫于伯松创制一些新式戏剧行头,如演《安天会》曾自制“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各样奇怪的面具;演《胡迪骂阎》就特制了“高鬼”和“大头鬼”的形象;还有地狱场面中磨人的假磨,演《济公传》、《赵家楼》用细布缝制的裸形女子等,均制作精致灵巧,惟妙惟肖。这些新型道具,皆是丁善长主观想象先提出要求,然后叫于伯松等“像生”艺人动脑筋想办法,进行制作。每次初制的形象,如不符合丁善长的心意,就毁了再做,一件东西可翻工到十几次,早晚满足了他的要求才行,至于所费的工夫、材料是不计较的。  王延琰 陈景藩
  戏院建成,观众过足戏瘾
  1928年,潍县建起第一座席棚戏院,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满足了潍县人娱乐的需求。之后永乐大戏院、中华大戏院相继建起,解放后,两大戏院还聘请外地名角来潍演出,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杨宝森、奚啸伯等纷纷来潍,一时名家荟萃,流派纷呈,极大地满足了潍县观众的艺术享受。
  席棚戏院演戏两年 吊起潍县观众胃口
  潍县历史上第一个大戏院是一座席棚戏院。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天,青岛永安班班主刘寿山率演员三十余人来到潍县,住在北关“戏子市”张家花店。因店内有一大院,就搭台演出。因受观众欢迎,同年“双十节”又被邀到南沙滩公演。当时驻防潍县的八十一师师长展书堂爱好京剧,便策划在潍县建立戏院。一经县建设科拍板,刘寿山就约来青岛同行刘德美,联手租下武衙门大院,建成一座席棚草顶的简易戏院,棚内搭了戏台,摆了条凳,称潍县大戏院,这对当时的市民来讲,规模已是空前了。
  为了增强演员阵容,永安班从外地礼聘来陈少燕三姐妹,陈少燕是著名的坤旦,唱做俱佳,观众为之风靡。“三天不吃饭,看看陈少燕”的噱语几乎无人不知。在陈少燕之后,礼聘的是扮相艳丽、才艺出众的著名坤旦白素莲,又一次引起轰动。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潍县大戏院满足了潍县人娱乐的需求,也吊起了观众的胃口。
  永乐大戏院规模较大 成胶济线上著名剧院
  潍县大戏院的席棚毕竟太简陋,又出现破损,演出两年就不再营业。北乡人张有声等集股,典赁谭资九坐落在东关西四平街的一处地皮,于1930年建起了一座三层楼房的木瓦结构的戏院。永乐大戏院是潍县建立的第一座正规戏院。戏院规模较大,各项服务设施到位,两层共有座位近千个,池座第一排前为招待显要或宾贵之席,经常设方桌数张,上铺桌布,摆茶具果点。所有坐靠背椅的观众都可以享受茶水招待,按茶碗数收费。永乐大戏院建成后,成了当时胶济线上著名的剧院。
  永乐大戏院班底以原潍县大戏院的班底为主,又吸收四喜班部分成员,正式组成永乐班。主演则到京津等地邀聘名角,首演的是就近从济南邀来的庆乐班,相继邀来的,有白素莲、唐韵笙、安舒元、金少山、李万春、盖春来等名角。永乐大戏院的上座率很高,演出之日,戏院的租金是每天40元,不到一年,建院时所欠的债务全部偿还。
  永乐大戏院曾几度转手,1939年至1941年,李纯忠租用永乐大戏院,改为皇宫电影院,放映外国无声和国产有声电影。之后又改回永乐大戏院上演京剧,外地名角李宗义、裘盛戎、张艳卿、刘美君等相继来潍献艺。
  抗战胜利后,永乐大戏院已依约归谭资九所有。戏院的固定演员是老生徐韵声,青衣花旦赵慧雯,文武老生管凤云。临近解放,邀约外角不易,很长一段时间就靠这三位固定演员与全体班底同舟共济。
  中华戏院曾被日军接管,被毁后原址建起大同剧场
  比永乐大戏院晚四年建成的潍县另一座戏院,是中华大戏院。1933年,潍县东城门外沿城墙辟出南坝崖商业区,成为城里和东关之间的繁华地带,此处更适于建戏院。于是潍县名绅丁叔言购得路西一大块地皮,建起了中华大戏院。谁知演出一年多,就因失火全部烧毁。当年又重建恢复旧观。中华大戏院在1936年改为明星电影院,上映国产影片。1942年,日军占领潍县,中华大戏院由新民会接管,改称兴亚剧场。除了演京剧,日本矢野杂技团等也在此演出过。1943年又以放映电影为主,上映过国产片《淘金记》、《十三妹》、《千里送京娘》、《木兰从军》、《盘丝洞》、《火烧红莲寺》等。抗战胜利后,改名光华影剧院,京剧也恢复演出。1948年解放前夕,光华影剧院因妨碍“城防”被毁。
  因为永乐大戏院在东关李家街上,往来客商和赶集的农民想看戏很不方便。解放后,京剧演员宁顺来和铁路职工张超来潍坊,在中华大戏院旧址(现百货大楼以北约50米)搭建了一座房顶是芦席的简易剧场,取名“大同剧场”——这是潍县历史上的第二座席棚戏院。宁顺来率张店中华戏院的部分演职员30余人,于1949年4月正式在大同剧场开台演出。首场演出了《红娘》、《勘玉钏》、《盘丝洞》等戏,颇受欢迎,大同京剧团也由此组建起来。
  解放后排演新戏 名角纷纷来潍演出
  1948年潍县解放,九纵文工团和红旗剧团最早来永乐大戏院演出了歌剧《血泪仇》和《改邪归正》,还有九纵文工团京剧队的新编京剧《快活林》、《三打祝家庄》。当年年底,马少波来潍,为永乐的全体演员作了题为《旧剧的前途与艺人的出路》的报告,揭开了在戏院及其剧团进行“戏改”的序幕。
  为响应政府号召,永乐戏院首先上演较有进步意义的剧目,同时删改传统剧目中封建迷信的内容及淫秽的情节和唱词,继而净化舞台。大同京剧团在建成后也排演新戏,如《劈山救母》。戏的高潮“劈山”时,使用了烟火和布景,场场爆满。另外大同京剧团还排演了《白蛇传》、《秋江》、《猎虎记》以及根据清末潍县史料自编的《火烧盐店》。这些新戏,在唱腔、表演、音乐设计、服装改革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
  在排演新戏的同时,两大剧院还聘请外地名角来潍演出。在上世纪50年代,四大名旦来潍坊的有三位,先后是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须生来过两位,先后是杨宝森、奚啸伯;四小名旦来过三位,先后是张君秋、许翰英、毛世来。其中尚小云和毛世来都来过两次。宁顺来还约请评剧演员紫金霞等来剧场演出,首开了地方戏在潍坊剧院上演的先例。大同剧场的各方面设施虽不如永乐大戏院,但地理位置优越,看重票房价值的宁顺来既是文武全才的麒派老生,又是组建戏班的行家,他总是审时度势,通过多种形式来吸引更多观众。当时两大剧院是名家荟萃,流派纷呈,极大地满足了潍县观众的艺术享受。
  大同永乐剧团合并 后改为潍县京剧团
  1953年,永乐大戏院因年久失修停演。工商联作为对私营工商业改造政策的一部分,利用永乐大戏院的大部分木料,基本按永乐大戏院的式样,在南关西市场建起和平剧场。1954年5月剧场建成后,永乐剧团在此演出。当年因和平路拓宽,大同剧场被拆除,大同京剧团先后迁至东市场原天主教堂旧址、白浪河东沿土岭子等处搭建简易剧场演出。1955年迁至与工商联合资修建的“人民剧场”。
  1955年冬,根据中央文化部的指示,潍坊市对民间职业剧团进行登记,明确了体制改变,剧团成为集体所有制的文化事业单位;剧场实行公私合营,由剧场管理所统一管理。
  1958年8月,潍坊市政府决定“大同”、“永乐”两个京剧团合并,组建了“潍坊市京剧团”,成为国营剧团。同年底,潍坊市与潍县合并,潍县的胜利京剧团与市京剧团合并,统称为“潍坊市京剧团”,性质由集体转为地方国营。1965年12月,潍坊市京剧团划归潍县,改称潍县京剧团。
  自1930年潍县有了第一个民间职业京剧团以来,历经30多年的发展变革,到1960年,与全国各地一样,潍坊的民间职业剧团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
  ◎京剧知识
  角色分工明确
  京剧的角色有着非常明确的分工。现实生活中有男性和女性的分别,京剧中就相应有生行和旦行;男性和女性都有文、武、老、幼的区别,京剧的生行就分为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分为闺门旦、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和刀马旦等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在生行之外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京剧的行当在初期曾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京剧的行当就只是生、旦、净、丑四种了。
  ◎相关链接
  程砚秋清唱等雨停
  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建国前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其后又由周恩来介绍入党。据说周总理指示,全国观众都想看你的戏,以前都是在大城市演出,这次就到中小城市吧,以满足那里观众的渴望,同时作一些民间艺术的考查。建国后程砚秋到全国巡回演出,他于1949年来潍,市公安局的冯海堂曾介绍说,市局派了两位便衣保安去接站,并一直随身保卫他的安全。宣传部及政府文化部门特在市民教馆礼堂组织了一次民间文艺汇报演出会,向程作了潍坊民间艺术活动内容概况的汇报、介绍。潍县的城乡民间艺人演奏了潍坊民间音乐《老僧扫殿》,演唱了民歌《四大景》和“吕腔”(吕剧)“肘鼓”(茂腔)选段等,潍坊特别市文工团部分同志参加了此会,徐乐帆还表演了《王小二过年》。
  有一次在永乐戏院演出,快要结束时,忽然下起雨来。这时程先生让剧院朱老板对观众说:各位朋友请不要乱,天下雨不要紧,等会儿住了戏,雨要是还下,程先生说他“清唱”陪着大家。朱老板的话音刚落,全场响起阵阵掌声。果然,戏演完了,雨还是下个不停,程先生便走到台前“清唱”起来,观众兴奋得忘了下雨,忘了时间,直到有人上台告诉程先生雨停了,程先生才向大家鞠躬退场。
  穷人可看“放风戏”
  潍县的大戏院相继建成以后,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在演出的最后半小时不再售票,外人可以随便进入看戏,称“放风戏”。以前演戏都是从晚上七点开始,演三个半小时。晚上10点时,在戏院门口卖食品的摊贩没有买卖做了、拉黄包车的车夫还没等到客,“放风戏”开始,他们都进去看,另外还有三三两两的孩子及周围的邻居,也去看,因为最后半小时主角还在台上,既使只看30分钟,也很满足。“放风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买不起票的穷人过过戏瘾。  王延琰 陈景藩(部分资料刘督宽提供)
  潍县名票,堪比专业演员
  京剧是我国古老而又高雅的传统文化艺术,在旧时的戏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国剧”。旧时在京昆两界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阶层,这就是“票友”。能唱几句或几段只能算是爱好者,还够不上票友的档次;会戏多并能上台演出者才称得上是票友,拉琴的、打鼓的也是如此。为了学习、切磋技艺,搭配演出行当,帮助爱好者提高,票友们便约定时间、地点,聚会练习,于是便有了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相对固定、有组织地学习演练的组织,这便是票社。
  陈佩珩和好友建起 潍县首个京剧票房
  潍县最早的票社,就是陈佩珩发起组建的,名曰乐聚轩。丁云峰先生在《京剧在潍县的流传》一文记载:清末京都兵科给事中、掌河道监察御史潍县人陈恒庆之子陈佩珩、孙陈筱珩在京期间因爱好京剧,经常出入戏院学会了《四进士》、《逍遥津》等戏。佩珩嗜老生,且得清末民初被称为“伶界大王”谭鑫培的传授及“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的说教,无论唱、念、做功力颇深,筱珩的司鼓,尤为出色。
  民国初年陈佩珩回潍后,便与潍城擅演武生的京剧爱好者刘子虔聚在一处玩唱,刘子虔专学杨小楼,擅演武生。为了相互切磋技艺,两人便在城里南巷子郭寿甫宅内办起了票房——“乐聚轩”。成员多为能登台表演的绅商子弟,公推陈、刘二人为正副轩主。陈佩珩工须生,拿手戏是《九更天》(也叫《马义救主》),刘子虔工武生,拿手戏是《落马湖》,另有郎锡泉的须生,吴观澜的青衣,谭义长的花脸,于秀亭的老旦,郎子和的武生,陈筱珩的司鼓,刘默侯的操琴,其才艺各有可观。常演的剧目有《二进宫》、《四进士》、《三娘教子》、《坐楼杀惜》、《捉放宿店》、《鸿鸾禧》、《空城计》等。刘子虔还自编了新戏《武训劝学》,在南沙滩公演。当演到武训跪地求捐时,观众为之感动,纷纷将铜钱抛上台去。
  乐聚轩的票友们除自娱娱人外,还参加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支持“讨袁”,抵制日货,为救灾和办学,都举办过多次义演,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后来的潍县票友所追慕。
  乐聚轩后期,陈佩珩和刘子虔相继谢世,幸而有新的人才不断补充进来,如丁子阳、陈伯涵、丁颖川等。其后又成立了新的票房同乐轩、国剧研究社。在这些老票友和票房演出活动的影响带动下,人们不再认为唱戏演戏是下流事或不务正业,无论白天晚上,街头巷尾不时地听到由爱好者家中传出的琴音和演唱,一些后起之秀陆续加入到票友活动中。
  日伪时期和抗战胜利后,虽未建立新的票社,但票界有才华的新人开始崭露头角,老票社的少壮者依然宝刀不老,他们此时有了与艺人合作的机会,可以过过戏瘾。
  平剧改进社多人才 卖票演出场场爆满
  解放后,人民政府倡导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业余京剧活动进入了新的活跃时期。
  先是1948年6月,民众教育馆成立了平剧改进社,那时京剧还叫平剧,改进社即改进平剧的社团之义。民教馆干部韩醒生是组织领导者,又能演小生、掌鼓板。潍城票友及中学里会戏的学生,几乎全都参加了。这里既是成熟票友的演出团体,又是培养京剧新人的学校,还是推行戏改政策的实验基地。资深的票界名宿和年轻的爱好者也参加进来,如鼓师郎子和、琴师谭资九、丁子阳、王学鸿;生行的陈伯涵、谭叔明、陈德汇、陈洪泽、陈立端、杜在尧、郭俊川、罗新书等;旦行的丁耀奎、刘奎义、徐长荣、赵庆雯、武玉聪、陈炳熙、谭秀兰等;小生杨徽忠、韩醒生、李景芳;花脸张竹川、王少华、陈景春、毛君寿;丑行有郭端怀、王焕亭、扈文杰;老旦有田翔千、王效章、柴筱山等。真是人才济济,火热兴旺。每周演出一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还曾卖过票,场场爆满,窗上也趴满了人。1949年,票友们排演的大型新编京剧《九件衣》,曾公演多场,可谓平剧改进社活动的高潮。此后虽仍有票友的演出活动,但成员有的就业,有的参军,人渐散去,平剧改进社也自行解体。
  “文革”结束传统剧目开禁 演唱活动逐渐活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文革”前,票友活动仍在热潮中,城里、西关有许多自发形成的演唱点,如西关的王丞甫家,城里的丁子阳、王承基、郭筱陆家,东关的王金鉴、陈正宽家,东北关的王医生家等,其中以王金鉴家最热闹,文武场齐全,生旦净丑行行皆有,唱整出戏不成问题。一些工厂也组织演唱活动,如城里南门里的皮鞋厂,东关北下河的皮毛社等,不少街道还组织京剧乘凉晚会。信丰染厂工会建立了业余京剧团,购置了戏装道具,以本厂职工为主,邀约其他票友参加和专业剧团的人员帮助。那时潍坊的京剧活动,可谓遍地开花。
  后来,工人俱乐部组建了职工业余京剧团,能唱、能拉、能打(武场)的票友,多数都组织进去了,能演多出剧目,并下厂矿进行慰问演出,十分活跃。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后,一些剧目的优美唱段,很快在票友中传唱开来,潍坊市政协曾在南门里教堂专门组织过京剧现代戏清唱晚会。
  “文革”中,一切传统戏,包括解放区的新编历史戏和建国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新编、整理的历史戏,统统被赶下了舞台,几出革命现代戏成了样板戏,推行全国。十年中,京剧业余活动清一色的全是样板戏了。“文革”结束,传统京剧逐渐开禁;改革开放后,又普遍演出演唱起来,只是水平尚不及当年的老票房。
  ◎票友故事
  丁士修写剧本《鸳鸯剑》 被改编成荀派代表剧目
  潍县的票友中,不仅有唱做念打俱佳的,还有会写剧本的。丁士修是我市唯一一个给名人写过剧本的人。丁士修1906年出生于潍县富绅大宅门丁五宅。丁士修的父亲丁锡章是一名昆曲爱好者,他对戏曲的爱好,来自童年浸润的戏剧文化。1928年丁士修考入北平辅仁大学英语系,课余时间不断到各大剧场观看名角演出,更加迷恋京剧。
  1931年,北京流派纷呈,各派演员竞争激烈,新剧目不断涌现,还在上大学的丁士修选择了《红楼梦》中尤三姐与柳湘莲的故事,写成剧本《鸳鸯剑》,登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之门自荐。荀慧生阅读后十分欣喜,又请多年为他提供剧本的陈墨香先生加以修改补充,增添了尤二姐的故事,改剧名为《红楼二尤》。荀慧生经过多次排练,于1932年3月11日在北京哈尔飞戏院(今为首都西单剧场)首演。接连三天,场场爆满,从此成为荀派的代表剧目,并列为荀派六大悲剧之首。   本报记者 董晓源
  有的花钱过戏瘾 有的登台挑大梁
  票友唱戏是要花钱的。要请专业演员配戏,跑龙套的、文武场都要有,另外还有场地、化妆、行头租赁费等。解放前的票友多为富家子弟,因此被人称为少爷班。是少爷就有少爷脾气,一次乐聚轩组织在街边搭台唱义务戏,其中一富家子弟郭少爷登台,唱错了《一马离了西凉界》的词,观众中有人喝了倒彩,台上郭少爷一生气,摘下胡子来冲底下喊:“你们叫什么倒好,当我白唱啊,我可是花了20吊钱呐!”
  票友真要过戏瘾,就要到剧团。顶什么角,花什么钱,另外还要给配戏的、文武场等份子钱。也有票友不花钱就能唱戏的,那就是剧团邀请,同乐轩的少壮派须生陈伯涵就是其中一位。1945年春,兴亚剧场从徐州邀约的须生名角朋菊庵因故未到,紧急邀请了陈伯涵暂代演出。剧场用红纸贴出广告,说明原委,特请“票界名宿陈君伯涵献演三天”,“陈君伯涵”四字,每字用一张大红纸书写,庄重而醒目。虽然名角未到,剧场依然座无虚席。剧团在戏演完后,一般备厚礼一份以表谢意。陈伯涵玩票年久,解放后参加了大同剧团,成了专业演员。
  王承基曾为裘盛戎操琴 收录剧目潍县无人能比
  1945年春夏之交,李宗义、裘盛戎来潍在永乐大戏院演出,随同前来的有胡琴圣手赵济羹,他是国内唯一左手拉琴的人。时值抗战刚胜利,铁路不通,他们都羁困于此。赵济羹的寓所,常有琴票登门求教。王承基有悟性,又通音律,获得赵济羹赏识。并在赵的指点下琴艺大长。有一次,李宗义演出《群英会》,扮演黄盖的是裘盛戎,演到密定“苦肉计”时,赵济羹让站在他背后看戏的王承基替他操琴。这段戏是裘盛戎的精彩唱腔之一,唱得高亢婉转,雄浑豪迈,拉的铆足了劲,包腔严丝合缝,台上的演员和鼓师都投来了赞美的目光。
  上个世纪50年代,京剧各个行当的著名演员纷纷改编、整理传统剧目,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唱段,成为戏迷传唱的时尚。王承基买了一台台式大盘磁带录音机,几乎每天都从京、津、沪、宁等各家电台收录京剧节目。王承基天天录音记谱,许多唱段很快在潍县票友中传唱开来。经他翻录保存的唱腔资料,当时潍城可说无人能及。一些职业剧团的演员、琴师,有时也到他那里找寻资料,往往都能得到满足。
  王延琰(本版资料刘督宽提供,署名除外)
  ◎京剧知识
  别具一格的表演程序
  京剧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程序性。在京剧舞台上,角色、化妆和动作都有一套固定的规范,遵循这种规范,才能完整地把一出戏表现出来。京剧的表演程序不仅使生活中的一切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千变万化的表演元素,比如角色的分配和扮演、唱腔和念白的安排、嬉笑怒骂的方式,以及开门、关门、骑马、登舟、开打等表演动作的完成。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
  谭资九余派唱腔票界难得
  谭绪经,字资九,以字行,别号效岩、霞曙楼主、丝竹馆主、觉庵,潍县东关人,生于1906年12月2日。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是谭资九旧交,1964年8月来潍演出,旧友重逢,各叙衷肠。奚啸伯曾赋七绝一首赠谭资九:钻研京剧四十春,能歌善琴技艺纯。精于书法通音韵,慷慨热肠人竞亲。这首诗非常准确地刻画出了谭资九先生为京剧而生的一生。
  出地建起永乐大戏院,自购留声机学唱
  谭资九自幼在私塾读书,17岁辍学,即在其父辈经营的协同复鱼店学生意。谭资九的二伯父谭义长是潍县乐聚轩票社主角净角,人称二花脸,每晚多在店中,邀集京剧爱好者,配以武场清唱。谭资九受其影响,且自己有宏亮嗓音,乃从乐聚轩著名琴师郎子和学习胡琴及须生唱腔。因为经常有练习的机会,操琴技艺和须生唱腔均进步很快。
  上世纪二十年代,谭资九为取得化妆登台演唱的经验,每逢北乡安固、固堤等地的山会、庙会,有戏班演出时,便由其内弟张士昭陪同前住。他先向当时演出的戏班送上银币3元,作为对文武场的谢仪,然后化妆登台演出。
  上世纪三十年代,正值潍县工商业逐步发展,市面日渐繁荣之际,谭资九想到在潍县兴建正规化的大戏院。于是他出地皮,北乡寨里村张有声等出资建成了永乐大戏院。建前曾商定:戏院竣工后,先由出资人张有声等使用12年,到期后全部权力归谭资九所有。
  永乐大戏院开业后,名伶泰斗来潍演出者,谭资九均与交往。他熟悉各派须生唱腔后,认为余派最佳,而专心向这方面学习。他自购留声机及余叔岩唱片多张,每日跟随唱片学唱,坚持不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对余派唱腔有了一定的基础。
  余派唱腔票界难得,梨园界也算上乘
  四大须生之一杨宝森来潍演出时,自带琴师杨宝忠。杨宝忠是余叔岩的弟子,后改胡琴。谭资九请他们到他在南宫的客室聚会,由杨宝忠操琴,谭资九唱余派名剧《洪举洞》。唱毕,杨宝忠紧握谭的手说:“你我知音,相见恨晚。”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后由杨宝忠介绍,得以结识范石人、陈大濩(huò)、李家哉等京剧名流。
  解放后,谭资九到北京由杨宝忠引见,拜徐兰沅为师,切磋胡琴技艺,后去天津,拜见余派京剧名票韩慎先(夏山楼主)。在韩慎先家中,由杨宝忠操琴,谭资九唱余派名剧《碰碑》。听后,韩慎先语重心长地说:“老弟您的余派唱腔,不但在票界难得,就在梨园界也可列入上乘。”
  谭资九与京剧四大名旦均有交往。他有两把折扇:一把是梅兰芳画的梅花,背面是程砚秋写的诗句;另一把是尚小云画的牡丹,背面是荀慧生写的诗词。
  建国后,谭资九感到自己的京剧艺术将有用武之地,在潍坊市成立京剧团时自荐任“小班”教员,教“老生”、“花旦”两个行当,为我市培养了不少人才。1961年,市县分治,京剧团划归潍县,领导照顾他年老体弱,留他在人民剧场工作。
  1961年,厉慧良率天津京剧团来潍,在人民剧场演出,谭资九与之结识。首场演出《长坂坡》、厉饰赵云,剧中的“提枪”、“倒捕虎”两项绝技,均表演得精彩熟练。所谓提枪就是右手将枪提升空中,而用左手在背后接住。倒捕虎是身穿长靠的赵云在井台边一个跟头升起作捕虎式缓缓落地,均是难度很大的动作。
  次日,谭、厉谈及这场演出,谭资九说:“老弟你这两手技艺原是尚老板(和玉)的,但你的年龄,够不上尚老板亲授,准是转手得到的。”厉慧良闻言,肃然起立,毕恭毕敬地说:“老师说得对,确是如此。”从此二人成为知已。
  “文革”期间挨批斗,生活异常拮据
  “文革”期间,谭资九成为批斗对象,并被抄家。他一生搜集的书画、碑帖、古砚、胡琴、剧照等,被造反派装了6地排车一并拉走。谭资九被停发工资,每月靠女儿给5元钱的生活费和一些粮食。他和老母的生活难以维持。每天被批斗完回家后,他就在一块面板上临池书写,从不间断。谭资九每天伺侯老母,虽处困境,但对老人的孝顺一如既往。
  生活拮据的谭资九一次到徒弟杜在桢家中借五角钱。杜在桢给了他一元钱,没想到他一会儿又返回来。原来,老人到外面找开钱,又送回五角。
  为了给谭资九增加一点营养,杜在桢让妻子经常做两个菜让他到家中。谭资九还自带杠子头火烧——他是怕给口粮都不宽裕的杜家增添麻烦。“文革”后,谭资九被安排在人民剧场工作。1979年,他突患脑溢血,经治疗无效,于4月12日病故,终年73岁。他生前曾任潍坊市政协第三届和第四届委员。
  ◎相关链接
  书法武功样样俱佳
  谭资九喜爱武功,辍学后,从其舅父学习拳术“地龙经”,又拜潍县拳术名家杜瑞林为师,学习“四通锤”,颇具功底。
  谭资九练功很有胆量,他曾在东关围子的女墙(城垛口墙)上行走,如履平地。原东关围子墙外的月河至女墙,高逾两丈,且女墙上顶系棱角形,如没有相当功底,是不敢在上面行走的。
  著名武术家王子平上世纪三十年代来潍县,住城内撞钟院街,谭资九得以结识。之后,两人拜为结义师兄弟,相互切磋武功。
  谭资九从塾师李佩英读书时,书法已具基础,至青年时期,拜潍城著名书法家陈森(字柏岩)为师,每日去陈家练习书法,陈柏岩先生亦认真教授。经柏岩老师长期指教,谭资九的书法大进。因其本人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只要有字帖,不论楷草隶篆,都能临摹逼真,挥笔自如。他曾临摹碑贴80余种。自青年至古稀,他五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从未中断。
  曾经收藏“四大名琴”
  上世纪三十年代,谭资九去北平购买胡琴,结识了后来被称为“京胡制作大王”的史善朋。当时史善朋从师学制胡琴已期满出徒,拟自己开店制作经营,苦于资金不足,谭资九慷慨相助。由于史善朋精于胡琴制造,不到几年,在北平成为著名胡琴制作专家,与谭成莫逆之交。他曾赠送谭资九珍贵胡琴“紫竹盘龙”、“十三太保”等数担。
  现在北京戏曲博物馆中珍藏着四把质地精美、制作工艺考究的京胡。这是史善朋根据四大名旦的嗓音条件和演唱风格而制作的,被誉为“四大名琴”。这四把琴被谭资九收藏,为了能够把“四大名琴”流传下来,在年近古稀时,谭资九将这四把琴转交给了专门从事制作胡琴、绰号“琴医”的谭显德先生。1997年,谭显德将这“四大名琴”存放在北京戏曲博物馆,进行长期展览。  王延琰
  燕福和王永祥都是清末民初著名的京剧演员。燕福善花旦,人称“潍县梅兰芳”;王永祥长花脸,人称“活张飞”。他们都曾经搭班李万隆组建的四喜班。在京剧极为繁荣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们的名字无人不知,拥有一大批戏迷。他们的扮相和演技,都受到了名角的称赞和赏识。两个人也都为我市培养了许多京剧人才。
  “潍县梅兰芳”燕福
  燕福上了台,闺女媳妇跑掉鞋
  燕福(亦作彦福或延福),原名孙作楫,寒亭区南孙乡东南孙村(现为寒亭区高里街道东南孙村)人,生年说法不一,一般定为1890年。是清末民初誉满鲁东的著名京剧花旦。由于戏演得太好了,致使许多人只知其艺名,而不知其真名。就像有“活武松”之誉的著名武生盖叫天一样,极少有人知其真名为张英杰。
  燕福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10岁随父母到诸城谋生,常住泊里大友家村。燕福虽然是穷人家的孩子,但聪明伶俐悟性很强,从小就模仿唱戏的腔调和动作。据说燕福拜一名尤姓老者为师,经过三年苦学,出落成一个相当出色的旦角演员。他尤其练成了一幅好跷工,踩跷走场如行云流水一般。
  燕福学习期间就崭露头角,演出后名气越来越大,应邀到各水旱码头演出,不仅在潍县一带,还到蓬莱、烟台、青岛、济南等地演出。在给班主效力三年(唱了三年不拿报酬的戏)后,便返回潍县,不时地搭零班演出。后来北京的京剧艺人李万隆来潍办起了颇有名气的四喜班,燕福应邀加入。
  燕福虽是文盲,但凭着硬拼死记,竟掌握了三百多出戏。所到之处大街小巷,四乡八疃争看“燕福”。当时虽没有“追星族”的叫法,但人们看燕福的戏,比现在的追星族还狂热。曾广泛流传的“燕福上了台,闺女媳妇跑掉鞋;燕福下了台,男女老少两边排”的民谚,就充分说明了人们把燕福当作偶像崇拜的程度。
  梅兰芳被折服,自称是“学生”
  1926年,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在老家掖县为其父祝寿,办堂会戏。老爷子爱看旦角戏,特地从北京请来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等名旦及余叔岩等名生,在戏楼演出,有包厢雅座,主要是给老爷子和贵宾看。外面另搭戏台,让众乡邻观看,“与民同乐”,实际上是打对台。一台是京角,一台是从烟台青岛请来的名伶。不料烟台青岛名伶打炮戏即败下阵来,情急之中即请来燕福压阵,燕福果不负重望,他的《双合印》,一开场就把观众给征服了。
  说来也巧,那天梅兰芳唱完戏,卸妆后穿便服出来透气,恰见燕福在演这出花旦戏。演的是一位柔弱少女,深夜独闯奸臣李良太师府,水牢中搭救忠臣之后白公子的故事。他把少女极度害怕、羞涩和着急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他那崭露的小脚,不仅身轻如燕,跌扑自如,且能在台上瞬间解开裹脚,出现天足,眨眼裹上软跷,成为三寸金莲,功力娴熟,令人眼花缭乱。加之他那俊美的扮相,婀娜的身姿,委婉的唱念,令观众着迷了。梅兰芳看在眼里服在心里,打听到这个人是潍县的燕福。他回京后写了一封亲笔信给燕福,盛赞《双合印》,署名是“学生梅兰芳”。
  京剧团里说戏,提携年轻演员
  家乡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文化事业非常重视,对老艺人尊重有加,燕福等一大批伶人由下贱的戏子成了新社会的主人。燕福被聘为县、市京剧团的艺术顾问,指导教师,负责教授青年演员,尽管他年老又不识字,记忆力却特别强,不仅对每一剧的唱腔、念白记得丝毫不差,就是每一台步,细微做功都非常清楚,在他的苦心教导下,年轻演员们学会了许多花旦戏。
  在到潍县胜利京剧团“说戏”期间,他发现了年轻演员王再萍艺术水准极高,大加赞赏,团长连说二人有缘,爱才的燕福收王再萍当了义女。老戏骨燕福细心指点,王再萍深得真传。
  尽管燕福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但他赢得的“潍县梅兰芳”美誉,却一直流传在民间。             张德民
  “活张飞”王永祥
  与尚和玉同台,演张飞轰动京津
  王永祥,原籍山东广饶王家道口村,生于1877年,故于1955年。因为早年家境贫寒,王永祥随父母逃荒至山东掖县,六岁进入掖县西由村京剧科班学戏,先习武生,后改为花脸。1900年,13岁的王永祥便随戏班到烟台演出,因其嗓音洪亮,扮相佳,慢慢在烟台走红。此后,王永祥便在此安家,一直在烟台唱戏教徒。在烟台期间,王永祥结识了当时京剧界的众多大腕名家,其中,和号称金霸王的名净金少山关系最为密切。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金少山到烟台等地演出,与同唱花脸的王永祥结识,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为异姓兄弟。此后,金少山一直称王永祥为二哥。
  随着在烟台的名气越来越响,王永祥经常受邀到外地演出,李万隆的四喜班是潍县当时较有名的戏班,王永祥常搭班演出。
  有一次,王永祥到北京和天津与武生泰斗尚和玉同台演出《两将军》,王永祥饰演张飞,因嗓音洪亮,扮相洒脱,与尚先生配合默契,一时轰动京津两地,尚先生称誉他为“山东圣人”、“活张飞”。从此“活张飞”之名不胫而走,南北京剧同行皆知。当时王永祥的代表剧目有《芦花荡》、《九江口》、《金钱豹》、《盗御马》等。
  牢房中坚决不说抗日弟子下落
  1938年,日军侵占山东烟台,王永祥当时在烟台教的两名徒弟因积极参加抗日活动被日军通缉。日军抓不到这二人,便不分青红皂白把王永祥抓进日伪军大牢,逼其交待两名徒弟的下落。王永祥始终没有向日军透露二人的下落。
  就在王永祥入狱期间,烟台当地的票友积极奔走,寻找各种关系,希望能够将王永祥救出狱。他们筹资为王交纳了保证金,王永祥才得以出狱。此后,王永祥这两名徒弟一直没有音信,直到1948年潍县解放,其中一名王姓的徒弟时任解放军某部旅长,千方百计打听到王永祥的下落后,师徒才得以再度相见。
  迁往潍县定居,培养徒弟成才
  出狱后的王永祥和戏班在烟台更加难以维持生计,便有了到外地谋生的打算。因为当时京剧在潍县有非常好的发展和市场,王永祥便决定迁到潍县。1938年,王永祥举家迁往潍县东关定居,成为永乐戏班台柱子。
  王永祥在永乐班子里属于“师爷”级的人物,不少演员都是他的徒弟。王永祥课徒甚严,并以“打戏”闻名。在舞台上,他擅长饰演《三国》里的张飞,戏到高潮处,王永祥声震戏院的一声“海底翻”至今被票友称道。
  台下的王永祥一袭黑衣,清瘦干练,像个潍县商人,没有半点台上“活张飞”的影子。一次在固堤街上,一群小孩子在王永祥身后搞了个小小的“恶作剧”,朝着他齐声高喊了一声“哇呀呀”后便拔腿就跑。听到小孩们的喊声后,王永祥回头一看,笑着向跑开的孩子们伸出了大拇指。
  王永祥共收过9个记名的徒弟,其中要属二徒弟石铁良和五徒弟管凤云名气最大。石铁梁解放后进入解放军总政治部京剧团,该团后改名为中国京剧四团。1958年,剧团整编到宁夏,改为宁夏京剧团,石铁梁曾任宁夏京剧团副团长。在9个徒弟中,至今健在的只有五徒弟管凤云和关门弟子王舒钰。管凤云九岁拜王永祥为师,十三岁便登台献艺,是齐鲁梨园著名的女老生。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管凤云曾任博兴京剧团业务团长,她主演的《打登州》、《连环套》、《群英会》、《定军山》等剧目深得著名剧作家马少波赏识。本报记者 付东升(作者系王永祥曾外孙)
  姚仲明一席话留下徐韵声
  徐韵声原籍河北霸县。她擅演老生,是名副其实的名角。1947年,徐韵声来潍,在永乐大戏院演出。潍县解放后,与潍坊特别市市长姚仲明的一次谈话对徐韵声震撼最大。姚市长说:“你是人民的教师,是人民灵魂的工程师,而不再是‘戏子’了。”徐韵声说:“我从‘下九流’变成了一个‘人’。”她决定留在潍坊,把自己的一切全部贡献给潍坊的京剧。
  发奋苦学赶超师姐,改名徐韵声
  徐韵声是河北霸县人,192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雇农之家,名小云。因水灾,她的舅舅带他们全家逃荒到天津,住在西站附近一个窝棚里。他舅舅靠拉人力车谋生,常拉一位京剧老生演员罗清树赶戏院,每次都多给一点钱。有一次又要多给钱时,他请求:“不要多给钱了,给我外甥女找条生路吧!”于是7岁的小云经罗介绍,进了颇有名气的涿州灵宝科班,班主是丑行名角吕崇国和他夫人旦角名演员金碧艳。小云的貌相、嗓音都被看中,但因缺乏营养,年小体弱,拿顶时手软腿软而被退了回去。两年后,金碧艳想起这孩子嗓音不错,一时心动,派人找回,终于跟小云的父母立了“投河觅井、车压马踢、打死无论”的关书,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学艺生涯。
  师傅让她先学旦行,两年间学会《五花洞》、《鸿鸾禧》等多出折子戏,第三年小云12岁时,因演《三娘教子》中的娃娃生薛倚哥,被发现大嗓比小嗓还好,师傅让她改习生行,先教了《马前泼水》、《刀劈三关》几出试试,不但口齿清晰,嗓音嘹亮,而且扮相秀雅,工架扎实,师傅大喜,便下力培养。师傅教他练“裂胯甩镣”之功,并告诉她说,必须苦练才能改变女子唱生,臀胯滞重、脚步甩不开的天生弱点。经过长时间苦练,小云到了台上,唱念做打皆无一丝女性特征,观众都把她认做男角了。在涿州唱了一年老生后,随科班到天津劝业场演出,挂头牌的是班里师姐旦角王丽英,她以“小洪生”的艺名每晚唱倒数第二个戏码。师傅常对班里训斥:“你们都是吃王师姐的饭。”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赶过王丽英。
  这时,师傅请来著名女老生小兰英给她教戏,她发奋苦学,不久就与王丽英旗鼓相当。当时,马连良、余叔岩、言菊朋等名角常到天津演出,她得空便跑去“偷戏”,夜间起床“偷练”,技艺大有提高,一年后,贴演《问樵闹府·打棍出箱》一炮打红,取代了王丽英而唱大轴,从此改名徐韵声。自天津南下,到各大码头露演,越唱越红。
  博采名家之长,适应市场所需
  徐韵声演戏,不拘于一宗一派,善于博采各家之长,融于自己的体会,结合剧情,着力表现剧中人的情绪心态,对传统戏词不恰当之处常予以修改。演唱各派名家的代表剧目,宗其戏路而不亦步亦趋、呆板模仿,总要结合自己的条件深入体会,扬长避短,增加独特的表演细节和声腔变化。
  演员离不开观众,培养观众,适应观众,是演员必由之路。多年来,“市场”时尚什么她演什么,观众爱听什么她唱什么。她先后来潍三次,观众的热情有增无减,关键就在于她的演出时时更新,耐听耐看的东西层出不穷,艺术魅力永葆不衰。所演的人物个性鲜明,情态尽致,观众从她那里能领略到别人表演中所没有的艺术趣味。她的念白和身段主要是宗马(派),她身材不高,迈方步若大了,僵硬而无“帅劲儿”,经潜心揣摩,苦练出抬腿要高、步幅要小的台步,弥补了生理条件的不足,形成了活灵活脱、从容潇洒的马派台风。艺术上的追求,对她来说是从无止境的。
  徐韵声的戏路极宽,会一百多出戏。擅演老生,无论黑髯(青中年)、黪髯(中老年)、白髯(老年)各个年龄段的或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或员外仆人、寒士才子等各种角色,她都能演得身份恰当,个性鲜明,感情生动,形神兼备;娃娃生也演得活泼动人。武生戏如林冲,小生戏如小嗓的吕布、周瑜,大嗓的如王魁、梁山伯,都能演得声情并茂。早年还演过时装京剧,如《空谷兰》中的梁彦,《枪毙阎瑞生》中的阎瑞生,《红蝴蝶》中的刘进升等。她又有全套上好的行头,是名副其实的名角。
  听姚仲明一席话,决定留在潍坊
  1947年,徐韵声来潍,在永乐戏院演出。1948年4月,她和全县人民一起迎来解放。
  与潍坊特别市市长姚仲明的一次谈话对徐韵声震撼最大。姚市长说:“你是人民的教师,是人民灵魂的工程师,而不再是‘戏子’了。”这样称赞艺人的话,她以前从未听到过,更不用说还是姚市长这样身份、地位的“大官”对她说的。她想到,在旧社会,自己“出科”以来,认真演戏,清白做人,不依附权贵,全凭艺术吃饭,已是津浦、胶济铁路沿线的名角,社会地位仍是“下九流”,随时都可能受到恶势力的欺凌。那年她到曲阜演出,就为向地头蛇“拜客”不周,竟遭到辱骂和毒打,夜戏没能演成,反被扣留了行头;悲愤为难之际,接电报说祖母饿死,母又病重,要她火速回家……那个除夕之夜,她和几个难友,滞留在凄冷的旅店里,听着孔府喧天的锣鼓鞭炮、隔壁富家猜拳行令之声,越想越恨,几乎断绝了活下去的勇气。
  相比之下,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徐韵声说:“我从‘下九流’变成了一个‘人’。”她决定留在潍坊,加入了永乐京剧团,把自己的一切全部贡献给了潍坊的京剧,为京剧事业的发展繁荣出力献策。
  1948年底,戏院和剧团进行戏改。徐韵声和大家一起,从传统戏中选出较有进步意义的剧目,删改其中的封建迷信内容和淫秽低俗的动作与唱词,排演新戏。这些新戏的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这期间,徐韵声多次拒绝了外地的重金约请,甘愿每天只拿8角钱的戏份儿,与剧团同仁同甘共苦。
  在徐韵声建议下,成立京剧儿童队
  1958年她查出了癌症。市领导及时联系了省立医院为她做了手术。当时刚从苏联进口的机器,第一次使用就是给徐韵声作了“放疗”。回潍时,医生建议不要再参加演出了。从此,她离开了直接服务观众的京剧舞台,把一腔热情倾注于培养潍坊京剧事业的后继人才。在她的建议下,市领导批准成立了潍坊市京剧儿童队,招收男女学员30余名,最小的九岁,大的十二三岁。那时师资很缺,只有两名武功教师杨奎武和李芳筠,武场教师杨培厚,文场教师张继厚兼教旦角唱腔。其他生旦净末丑各行当全由徐韵声一人来教,而且衣食住行等行政事务也是由她全管。她不辞辛劳,日夜忙碌。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他们就排练演出了《失空斩》、《望江亭》、《雁荡山》等一些颇有难度的剧目。到淄博、青岛等地演出,轰动一时,场场客满,儿童队的成绩,受到普遍好评,也培养出了一批骨干人才。
  徐老师还是慧眼识珠的伯乐。儿童队成立时,李国华去报考,老师因他超龄——当时李国华已十六七岁,个头也很高而不收他。出门时正碰到徐老师回来,见他夹着一把胡琴,就问他来干什么。李国华说,想学京胡,老师不收。徐老师让他进去拉拉听听。当时,李国华拉了一段《二黄原板》过门,徐老师说,这孩子行,一拉出来就是高级味儿,马上让他填了表,破格收下。后来,李国华果然成了市京剧院一级琴师。
  “演唱就是唱情,动情而不流泪,也要锻炼”
  徐韵声为潍坊京剧艺术的改革、发展、繁荣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就担任了潍坊京剧团业务团长,1954年当选潍坊市人大代表,六十年代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文革”后,她当选为潍县人大副主任,后任潍坊艺校教师,并在此退休。晚年,一直享受着省劳模生活补贴。
  徐韵声后因年老行动不便,辞谢了一切社会活动,不再外出,便约请几个要好朋友到她家去玩。常去的有陈炳熙(五十年代曾作戏改工作)、刘督宽(五十年代兼任过永乐剧团青年团支部书记)、徐乐帆(曾任昌潍京剧团副团长)、她的学生张宁、票友陈丽华、张继厚(艺校高级教师)等,除节假日必去外,每周去活动一次。在一起唱戏、闲谈十分惬意。
  徐韵声有时也唱几段,唱则十分投入,如在舞台上一样,她唱《三娘教子》中老薛保的几段《二黄散板》,唱得让人落下泪来。大家问,在台上演出,她也流过泪吗?她说,“演唱就是唱情,没有感情唱不好,但不能流泪,一流泪嗓子就发酸发干,还会弄脏了脸上的化妆,动情而不流泪,也要锻炼。”这是她的经验之谈。多数时候是别人唱她仔细听,或插几句说白,然后指出发音、吐字方面的不足,并作示范;也指出胡琴怎样与唱腔配合。连续十几年,大家都受到很多教益。张宁、陈丽华曾获山东十大名票之称,与此直接有关。
  2000年,徐韵声因病重,被女儿接去济南治疗,于2001年去世,享年80岁,今年已是10周年了,她的艺术,她的业绩和为人,一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刘督宽 张宁
  京剧遇冷,演员艰难传承
  潍坊京剧院院长王长生是国家一级演员,工老生,曾拜专攻谭派的表演艺术家殷宝忠先生为师,在山东省青年京剧演员比赛和风筝都全国京剧演员中获最佳演员奖。从当年风风火火到乡村基层演出大受欢迎,到今天为没有演出场地和上座率低犯难,王长生见证了潍坊京剧的苦乐兴衰。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连办14届
  自1960年潍坊市京剧团成立,潍坊的民间职业剧团全部退出历史舞台。潍坊市京剧团独领风骚,排演了各种题材的现代戏、新编历史戏、优秀传统戏200多出,巡回演出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济南、青岛、烟台等地,还经常深入厂矿、农村、部队演出,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上世纪60年代,新编现代京剧《黎明的河边》,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华东地区现代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得专家好评。后来,接受省里指定排演《沙家浜》的政治任务,代表山东省到各地参加慰问演出。后来又排演了很多现代戏。
  上世纪80年代,传统戏开放,潍坊市京剧团排演了《梁山泊与祝英台》、《狸猫换太子》,在人民剧场演出,一气演出了30多场,场场爆满。1985年,晋京汇报演出了《铡美案》、《碰碑》、《贵妃醉酒》等剧目,受到首都观众的赞扬。1993年还远赴奥地利演出。1998年,创作排演了大型古装戏《驼山寺》,获山东省艺术节一等奖。
  2001年,潍坊市京剧团改名为潍坊市京剧院,着力培养新演员,在1998年委托天津艺校培养了40名学生的基础上,请有名气的表演艺术家收入室弟子,送到中国戏剧学院进修。潍坊市京剧院接连排演了20多出传统戏,拍摄了戏曲电视片《凤还巢》、《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2004年到温州演出时剧目达20多个。
  潍坊市京剧院连续举办了14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群英会》,邀请了张君秋、杜近芳、梅葆玫、叶少兰、谭元寿、李世济、尚长荣、李维康等近百名京剧名家荟萃潍坊联袂演出,成为国内最大的以振兴京剧为宗旨的群英盛会。
  2009年,根据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六大代表王乐义学习、研究、推广大棚蔬菜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先进事迹改编创作的现代京剧《生命的台阶》,巡回演出近百场,获得第四届山东省艺术奖一等奖,潍坊市鸢都文化奖。潍坊市京剧院努力继承传统艺术的精华,创作和表演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品,致力于艺术改革和剧目建设,推动了京剧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京剧遇冷,没有演出场地仍坚守传承使命
  尽管京剧活动丰富,可这门曾经风光无限的艺术形式,在今日处境并不乐观。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无法接受这种以拖沓的情节、缓慢的节奏来演绎古老故事的京剧艺术,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艺术快餐——通俗音乐。在现代影视冲击下,京剧已经不再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
  像全国多数的京剧院一样,潍坊市京剧院也没有自己的演出场地。而不少老戏迷说,当年潍坊京戏最火的时候,就是因为有着便利的专业场地,吸引名家名角来潍坊演出交流。王长生说,如果有演出他们只能租借市内的几大剧场,上演一台戏,六七十人的班子上阵,再加上灯光道具,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近些年上座率不高,剧院举步维艰。冬季农闲时节,在以往应该是送戏下乡的高潮,但现在却几乎无戏可演。因为演出条件太差,农民情愿待在家里看电视,也不愿大冷天在外面挨冻看戏。因为解决不了场地问题,潍坊市京剧院尽量想办法增加演出,一部分演员被借到温州的剧场演出,另一部分演员就组织起来辅导票友。在票房不景气的今天,他们心里依然根扎传承京剧的使命。
  2011年12月,围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省提出逐步实现“一年一村一场戏”的工作目标,这是根据“农民群众最喜爱的还是戏曲”这一调研结果作出的重要决策。通过“政府埋单”这种方式,既让老百姓看好戏,又让剧团活跃起来,是“双赢”之举。潍坊京剧院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拥有一批在观众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优秀艺术人才,王长生说希望“一年一村一场戏”的活动可以令潍坊的京剧再次活跃起来。
  票友活动频繁
  与专业演员相比,票友的活动显得活跃得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市老干局率先成立了老干部京剧艺术团,工人文化宫又恢复了职工业余剧团。
  曾是潍县京剧团台柱子的王再萍退休后,一直活跃在票友中间。她经常被票友请去说戏。虽然她现在已是76岁,但仍以教票友学戏为一大乐事。她说,京剧伴随了她一生,只要有人想学,她就会毫无保留地教。
  潍坊名票、退休干部谭效光,组建晚晴雅韵楼,每周日约请京剧同好相聚清唱。潍坊医学院美籍教师梅济生、来潍美籍华人卢德贤等京剧爱好者也慕名造访。国际风筝会期间,莅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冯志孝、于魁智等都曾到谭宅做客。
  李全忠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票友,自从几年前成了全国名票之后,为了激发潍坊京剧票界的京剧热情,营造一个学京剧、唱京剧的氛围,他不但几次邀请一些京剧名家来潍演出,而且自己还组建了一个由30多人组成的“钟秀剧社”,自费购置了灯光、音响、行头、道具和一辆舞台车。一下子投入130多万元不说,每年还再零零碎碎投入约30万元,这对于一个仅仅是中小型饭店的小老板来说真的是一笔巨资。但李全忠说:“我就是想让咱们潍坊的京剧发展起来。”李全忠说到了也做到了。他多渠道传播京剧文化,除了固定的周一、周五(冬天3个月左右除外)在露天小剧场活动外,还经常带领剧社进社区义演,到农村义演。 王延琰
  本期篆刻:孟祥太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