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4:02
鄌郚总编

家乡的节日习俗

  家乡的节日习俗
  潍北白浪河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形成了独特的节日习俗。人们希望来年丰收,二月二那天要早早起床打“粮囤”和“钱囤”,还要扫炕沿、炒蝎子豆;这里有独特的黄米粽子,新媳妇结婚头一年,回娘家要捎粽子;艾蒿的作用非常大,端午节门上要插艾蒿避邪,夏天还用艾蒿驱蚊;中秋节买不起月饼就做一种叫“月儿”的面食,做月念月据说是为了纪念嫦娥……春节、二月二、清明、端午、中秋、冬至……人们都遵从祖先沿习下来的方式度过。通过这些仪式,寄予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在生活困难的日子里,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自娱自乐,虽然简单但很充实。
-
  除旧迎新过年礼节繁多
  -
  过年对于人们来说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对未来寄托美好希望的日子,潍北过年礼节繁多,“祭灶神”“贴春联”“吃饺子”“拜大年”……所有的风俗习惯都体现了一种盼望,希望来年幸福平安,吉祥好运。
  -
  过年歌中道忙年 家家户户照着做
  在潍北白浪河两岸的城乡,过春节有许多传统习俗,“过年歌”将忙年前的情况尽显:“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大集小集赶几天,接着就是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买豆腐;二十六,割好肉;二十七,炖好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除夕祭祖贴春联,正月初一拜大年!”
  潍北乡村“祭灶”一般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进行。传说,灶王爷上天后,要向玉皇大帝汇报。所以,“祭灶”就是求“灶王爷”高抬贵手,多说好话。每家每户都把“灶王爷”的神像贴在锅灶的墙上,两边写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字样。“祭灶”的时候,要摆好供品,最主要的是糖瓜(麦芽糖)。由于糖瓜又甜又粘,取意为“灶王爷”上天后嘴被糖瓜粘住,就少说话。同时,还要摆放上鸡、鱼、肉、水果等6至12个碗的贡品。贡鸡一般是大全鸡,意为大吉大利;贡鱼最好是鲫鱼或鲤鱼,取吉利和顺利之意;肉一般是摆放整个猪头,象征丰满富裕。所有仪式结束后,再轻轻将“灶王爷”神像“请”下来烧掉,叫“送神上天”。送走“灶王爷”后,要进行大清扫,干干净净迎新年。“扫房子”,亦称“扫尘”,因“尘”与“陈”谐音,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再将“灶王爷”请回家。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张贴春联、“福”字和过门笺,晚上还要挂灯笼,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春联象征全家吉祥如意,洪福满堂;过门笺(过门钱)代表财源滚滚,出入家门都是金钱。“福”字象征“福气”“福运”。许多人家故意将“福”字倒贴,人们见了就喊“福到了!”
  除夕要包饺子。“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的意思;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大吉大利。饺子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
  穿新衣拜大年 吉利话挂嘴边
  在潍北城乡过年时,各家各户在大年初一起床后,第一件事儿是下饺子。饺子出锅后,在自家院子的中间摆好天地桌。在香炉上点香,端上水饺和早准备好的其他贡品(一般6至8个碗)。这时,家里的主人开始发喜钱,边发边说:“各路神仙,我家给您发喜钱了。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平安无事,大吉大利,一切顺利!”随后,主人和参与发喜钱的人跪地磕头,拜天地神和诸神。也有的家庭,长辈会带领全家人一起给各路神仙磕头,以求幸福平安,吉祥好运。
  吃完饺子,人们穿上漂亮衣服出门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时,晚辈要给自家长辈磕头,然后再到其他老人家拜年。拜年时要磕头,长辈会将糖果、瓜子或压岁钱分给晚辈。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但有些民俗研究者认为,其实“压岁钱”三个字在字意上是不通的,正确写法应是“压祟钱”,即压住邪魔鬼祟之意。
  从年初二开始,要按顺序走亲戚了,一般先姥姥家,后姑家姨家等。
  正月初五这天俗称“破五”,之前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除。旧时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准清扫卫生的,扫地也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放到家里的角落里。可到了正月初五,就可彻底大扫除了。把垃圾扫出大门后,再将鞭炮放到垃圾上点燃鸣响,把一切不吉利的东西和“穷气穷鬼”统统赶跑。初五许多店铺开张营业了,许多禁忌不再束缚人们了。“正月初五”是“五马日”,一般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是当地非常讲究和隆重的节日。
  -
  沿习传统习俗 遵守各项禁忌
  在潍北当地过春节时,有很多“忌讳”,传统习俗主要有三忌:一忌出嫁的闺女回娘家,二忌燃放鞭炮半截子响(一挂鞭响一半),三忌年五更饺子煮成汤。
  有关过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年初一期间“出嫁的闺女不能回娘家”这一习俗,笔者曾走访了一些民俗专家和乡间老人。他们认为这是老祖宗沿袭下来的传统,其理由有三:一是因为“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闺女只要出嫁就算是外人了,所以,就不能再回娘家吃年夜饭了。二是出嫁的闺女,在大年初一之所以不能回娘家过年,是因为回娘家过年会让娘家不幸(迷信说法会有凶事发生或使娘家破败)。三是春节期间要祭祖,已逝的故人过年时,要回家享受供奉。如果老祖宗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门。所以,被看作是“外人”的已婚嫁之女,就不能再回家过年了。
  -
  自娱自乐正月排戏巡演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文娱生活十分单调,所以忙完年后,从初一开始就进入娱乐时间。新年一过,各村各乡便开演节目,好的剧目还在各村之间巡回演出,正月初十以前,白天晚上不停歇。
  -
  买布染色做新衣 儿时过年挺神秘
  “过年好,过年好,吃了饺子穿新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儿时过年对我们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为过年有新衣穿,更重要的是有好吃的。
  笔者小时候住在潍北乡下白浪河畔华疃村的姥姥家。年夜到来,姥姥就会把睡意朦胧的笔者轻轻叫醒,让笔者穿上等待了许久的新衣服。那时的新衣服,是姥姥到村供销社买来的最普通的布料,找在大街上摇着拨浪鼓的染坊师傅染色,然后求有“马神儿”(缝纫机)的前邻姥姥做成学生服。那时乡下大多农家人是做不起新棉衣的。笔者在医院工作的父亲有几年还曾花钱请缝纫组的师傅做过新棉衣。笔者穿上新衣服走下火炕,姥姥很神秘地嘱咐我:“小孩子年夜里要少说话,说些吉利的话,这样一年里才会顺顺利利!”于是,笔者按姥姥的指点,先吃上一口“甜头”(糖果)。姥姥就会说:“好孩子,今年你会甜甜蜜蜜、大吉大利!”然后,就和家人一起静静地坐在灶台前吃饺子,若吃到饺子里的钢镚儿,就小声说“我吃到钱了!”这时,姥姥就恭恭敬敬地把吃到的钢镚儿贴在灶台前的“灶王”上。
  等家人吃好了饺子,笔者便跟着姥爷和舅舅走到院子里,先到供神灵的供桌前磕几个头。接着就开家门,挂灯笼燃爆竹。阵阵爆竹声中,一群小伙伴毫无惧色地哄抢着在地上尚未响过的爆竹,一拨拨的成年人也开始陆陆续续到笔者家拜年了。此时,笔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加入到拜年队伍。
  老人们都会给晚辈赠送糖果、瓜子或一角钱,这些奖品对孩童们特别有诱惑力。孩子们不在乎是否弄脏了新衣服,更不管是本族的或是外族的,见有“奖品”的人家就磕头。那时拜年磕头不怕疲劳,从天不亮开始一直磕到吃午饭,衣兜装满“奖品”才回家。
  -
  新年之后演节目 正月露天看大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潍北地区的正月甚是热闹,阵阵清脆的锣鼓声伴着悠扬的二胡声,还有那委婉的唱腔与道白,在天空里轻轻回荡,把个正月渲染得好不热闹。
  那时的农村文娱生活十分单调,承受了一年贫瘠和劳累的乡亲们,内心里却不甘一直忍受那种长期的寂寞与压抑,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在年前那段忙碌时间里排练节目。那时,大队的办公室和放了假的学校教室里,每天锣鼓声、二胡声和说唱声不断,晚间有明亮耀眼的汽灯照亮,吸引一些鞋上露着脚指头、脸上挂着鼻涕的孩童们围追着转来转去,一直陪伴到过年。
  新年一过,各村各乡便开始正式开演节目了,好的剧目还要在各村之间巡回演出。那时是孩童们最高兴的时刻,孩童们会爬到农家的墙头上,爬到大街或菜园那高高的树枝上,边吆喝边欣赏大人们表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潍北华疃村曾在那广阔的白浪河沙滩上和大队部前的空场上,筑起一米多高演大戏的土台子,两侧及后侧都用木棍和草席遮好挡严,那便是当时标准的戏台子了。在正月初十以前,基本上都是白天晚上都演出,过了正月初十,生产队要出工干活了,便只有晚上才演出。那时没有电灯照明,可挂在戏台上的燃煤油的汽灯依然把整个戏台照耀得通明瓦亮。“文革”前,主要演些历史传统戏,如京剧《借东风》《六月雪》《杨门女将》,吕剧《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等。孩子们对吕剧不太感冒,只对京剧里那些舞刀弄枪的大花脸十分羡慕,每每看完演出,家庭状况好点儿的孩子,就会到集市上买来玩具刀枪玩耍,而家庭条件稍微差点的孩子就让大人或自己亲手制作刀枪玩具挥着玩。后来“文革”大破“四旧”大立“四新”,旧的剧目被打成了歌颂“牛鬼蛇神”的大毒草,一律禁演了。可乡亲们依然热情不减,在沉寂了几年后,又先后排练演出了吕剧《杨立伯告状》《三世仇》《会计姑娘》《白毛女》等。后来,还专门外出聘请导演,又排练了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小孩子模仿力强,看了节目后就用木棍木板做刀枪,再用墨汁染成黑颜色,然后学着京剧里的人物在大街上大唱大叫。孩子们在大街小巷里挥舞着刀枪互相追赶,惊得鸡飞狗叫,把村落的正月喧染得好不热闹!
  -
  二月二打粮囤祈盼丰收
  -
  二月二的早晨村民们都早早起床忙着“打囤”或“填仓”,祈盼来年五谷丰登。这一天还要扫炕沿、炒蝎子豆等。蝎子豆是孩子们的零食和甜点,在那个年代,一年也就炒一次,所以这一天孩子们尽情解馋,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
  一早起来打粮囤 祈盼来年好收成
  早年,在潍北乡下的农家人,“二月二”这天都要早早起床,天刚刚放亮的时候,就开始打“粮囤”和“钱囤”了。此项小工程的大致程序是:家里的主人先轻轻地用簸箕从灶台底下端来草木灰,然后用两手捧着从指缝慢慢撒出,画出象征粮囤一样的圈儿,根据院子的大小,一般是三至五圈为宜。打好“粮囤”后,还要在“粮囤”的一旁画上梯子,梯子当然是越高越好。有的人家嫌自家院子太小,打的“粮囤”小梯子低,就索性到门外的大街上打“粮囤”。农家人通过打粮囤寄托对生活的希冀和美好向往,非常真诚地一边撒草木灰一边念叨:“二月二,打粮囤,粮满仓,钱满柜!”一边将小麦、豆类、高粱等用砖压好,防止被老鼠等小动物吃掉。
  “钱囤”一般是打在正房里,在“钱囤”上压上五元或十元的纸币,也要用砖压好,以起到保护作用。
  “二月二”这天,姥姥总是早早起床,在院子里用灶柴灰撒上一个个大大的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姥姥说那叫“打囤”或“填仓”,并在“囤仓”上画上“梯子”,越高越好,象征年内五谷丰登,仓囤盈满,吃都吃不了。然后,姥姥叫上妗子,有时还叫上笔者和弟弟们,一起拿起扫炕用的笤子围着炕沿边缘,边扫边念叨“二月二扫炕沿,蝎子蚰蜒都不见!”姥姥说,今年家中的毒虫从此就远离我们休息的地方了。
  中午,人们把压在砖下的粮食和钱币收集起来,打“粮囤”和“钱囤”仪式就算完成了。农家人通过这种方式祈盼好年景、五谷丰登。
  -
  灶上飘来大豆香 乐了孩童解了馋
  扫完炕,姥姥在土灶上甩着红糖和黄豆粒炒“蝎子豆”,一股股浓香扑鼻而来。笔者闻到香味跑到锅灶前,看到炒熟等不及凉下来就往嘴里送,吃一口,又脆又甜。姥姥说,只要吃了“二月二”炒的“蝎子豆”,身上就有了防毒功能,什么蝎子、蚰蜒的,见了你就会害怕,都会离你远远的。姥姥还把炒好的“蝎子豆”让笔者给东邻的大姨母和妗子送些去,并让笔者转告姨母和妗子:“‘二月二’这天,女人们千万不能做针线活儿,不能洗衣服,以免伤了龙的眼睛和龙皮。”笔者感到是那样的神秘和庄重。
  早年在潍北乡村过“二月二”,老人们就提前早早打招呼,“二月二”千万不能吃面条和面棋,因为面条模样象蚰蜒,面棋长得像蝎子。所以,早年潍北乡下的农村,二月二早晨吃饭一般是水饺,就是生活困难时期,也是吃窝头,目的以避讳那些对人有攻击和伤害的小虫状的东西出现。
  二月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炒“蝎子豆”。所谓“蝎子豆”就是用黄豆和红糖(或白糖)炒出的甜豆儿。炒“蝎子豆”的程序不是很复杂,一般选择粒大饱满的黄豆,用清水浸泡一个小时左右,把湿黄豆放在锅中翻炒,边炒边加糖。炒制过程中香气满屋,炒好后的“蝎子豆”不仅模样诱人,且清脆甘甜,爽口好吃,大人孩子都抢着吃。据说吃“蝎子豆”的寓意是人们把蚰蜒、蝎子都炒熟了,把它们的肉全部吃掉,使它们再也不能伤人了。
  学生上课偷着吃 教室传出咯嘣声
  对于孩子们来说,“二月二”最重要的事是能吃到“蝎子豆”,一年中也只有这一天才会吃到。孩子们的衣兜里装满了“蝎子豆”,在大街上比着吃,嘴上沾满了红糖的颜色。
  -
  清明祭祖扫墓放飞风筝
  -
  清明节在家乡俗称寒食节,这一天要祭祖和扫墓。但对孩子们来说,这天有许多好玩的事情。他们拿着鸡蛋找小伙伴碰蛋,在村里和小伙伴荡秋千,在白浪河畔放风筝,玩得不亦乐乎。
  -
  立冬一百五十天 故人坟上去添土
  清明节家乡称寒食节,祭祖的人满怀对故人的思念,携带纸钱和酒食果品等来到自家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这一天是沉重的,往往伴着泪水……
  每年清明节的前几天,左邻右舍的老妇人总是很虔诚地向笔者姥姥求教:“她三婶啊,哪天是一百五啊,哪天是上坟的日子啊?”姥姥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乡亲们念叨:“你忘了,立冬一百五十天,还要忙活好几天;头一天一百五,故人坟上添添土;第二天大寒食,闺女媳妇去祭祖;第三天是清明,打了秋千放风筝!”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思维逐渐走向开明,加上各自工作忙,就不再那么讲究了,现在一天就把早年三天的事情办完了。
  “寒食节”早晨,姥姥总会向笔者讲上一段故事,然后用小麦粒、高粱米等煮上几个鸡蛋。姥姥说:“红鸡蛋能避邪健身,一年平平安安!”姥姥还让笔者拿上两个皮红壳硬的鸡蛋到学校和同学们“碰蛋”。
  清明节不上课,学校组织师生抬着花圈给掩埋在潍北华疃三村(现经济开发区双杨街道华疃三村)东头的一位革命烈士扫墓。老师恭敬地把花圈摆在烈士墓前,校长庄重地讲述烈士生平和英雄壮举,接着挥手指挥唱《扫墓歌》“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少先队员扫墓来……”唱得心沉沉的。据华疃三村李月亮老人回忆,烈士是当年参加潍北阙庄战役牺牲的,昌邑籍人。烈士在部队的名字叫侯希昌,在家乡的名字叫侯希起,由于当年名字的原因,烈士没有回原籍安葬,就地掩埋于潍北华疃三村东头的围子墙下。
  清明时节,村里在大街上架起了高高的大秋千,一些青年男女抢着荡秋千,什么“旋转式”、“蹦跳式”等花样很多。笔者姥爷在自家小院的树下,专门为笔者和弟弟做了一架小秋千。这个秋千为笔者的童年增加了许多趣味。
  -
  童年最为高兴事 白浪河畔放风筝
  每年春天的时候,笔者见许多小伙伴都手持各类风筝漫坡遍岭放飞,非常眼馋,很想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每每放学回到家,就闹着跟姥姥要风筝,可姥姥手里没有多余的钱。舅舅想了个办法,他找来了一根细竹竿,用镰刀劈成一片片的竹片儿,又刮成了竹条儿,再用细线把竹条儿捆成两个正方形的竹架,交叉而成一个八角形框架。最后,在上面糊上一层厚厚的硬纸,画上一些五颜六色的图案,一个好看的风筝就做成了,笔者叫它“八卦”风筝。姥爷找来了一条长长的烟杆子线(当时农村生产队烘烟叶时捆绑鲜烟叶所用),在“八卦”风筝上系好,让笔者牵着风筝到白浪河畔放飞。
  笔者高兴地牵着风筝的线儿走出街巷,身后引来了许多小伙伴,福子帮忙举着风筝,全子顺风筝线,笔者牵着线仰着头在松软的河畔里急急奔跑。可不管怎样调整,风筝总是时起时落,难以飞上天。这时,前邻栾尊玉舅舅正好扛着锄头路过,他说风筝太轻飘,要拴上一条“尾巴”才能飞高。伏子立马把红领巾从脖子上解了下来,帮笔者栓在风筝上。风筝有了“尾巴”,果然飞向蓝天,小伙伴们欢呼雀跃。
  放风筝是快乐的,但每次回家都要受到老人的一番唠叨。因为有的小伙伴放风筝时不慎掉进西坡大路北的枯井里,还有的落到了刚刚化了冻的白浪河里。
  尽管老人们一次次地忠告,可笔者和小伙伴们仍变着法儿偷着出去放风筝。
  -
  ◎相关链接
  抄录烈士名录 以备后人纪念
  清明节给烈士扫墓是每年都进行的活动,可家乡有些烈士的事迹并不被当地人知晓,这事一直是潍北华疃三村(现经济开发区双杨街道华疃三村)李月亮的遗憾。于是,他花大量时间搜集华疃村在册的17名先烈的名字。可惜的是,这17名革命烈士中,不少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除一人遗骨回家安葬外,其他16人的遗骨在外地,有的甚至连在何时何地牺牲的都无从得知。李月亮探访烈士战友,逐步弄清了大部分烈士牺牲的经过和地点。这17名烈士名单是:栾天成(栾新斋)原七支队参谋,1939年在临朐被错杀;栾庆增,华疃二村人,原七支队战士,1938年明水牺牲;姜叶举,华疃一村人,原七支队战士,在清河牺牲;姜叶武,华疃一村人,1946年在固堤镇李家营村牺牲;栾云登,华疃一村人,原七支队机枪射手,在清河牺牲;栾旺成,华疃二村人,在潍北王固庄牺牲;栾安成,华疃二村人,1946年在王固庄牺牲;栾宿成,华疃二村人,原七支队战士,在安丘牺牲;栾志成,华疃二村人,1950年因飞机失事牺牲。栾良成,在潍北王固庄牺牲;栾学礼(不详);栾维正(不详);李若信,原七支队战士,在淮海战役中牺牲;李超同,华疃三村人,原七支队战士,在淮海战役中牺牲;孙义泽,八路军干事,1946年牺牲。李超众,华疃三村人,原七支队战士,在淮海战役中牺牲;孙恒峰(不详)。
  李月亮希望家乡的人在清明节时也能祭奠一下他们。
  -
  就地取材黄米粽子受宠
  -
  早年潍北地区大米和糯米较少,百姓就用黄米和高粱替代,做成黄米粽子,虽说不正宗,但在当地很受欢迎。人们尽量将成本降到最低,包粽子的苇叶也换成了苘麻叶。艾蒿对当地村民来说不仅能防病驱邪,还能驱赶蚊虫,在买不起蚊帐的年代,艾蒿就是驱蚊草。
  大米糯米很稀少 黄米高粱做粽子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浓浓的粽香中展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也是中华几千年来民俗文化和爱国精神的积淀。有关“端午节”来源的说法很多,有纪念屈原之说,亦有说“端”字是“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初五”。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
  按照当地民俗,端午节这天,各家各户早上都要吃粽子,还要边吃边说“吃了端午粽,一年不长病!”可在早年生产能力低下、粮食品种极少,加上北方不产大米和糯米等,要想真正吃上粽子也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聪明的家乡人就地取材,发明了用黄米和高粱米做粽子的方法,在当地很受欢迎,一时黄米粽盛行。但当地粮食产量极低,大多数家庭连黄米粽也吃不起,只有很少有钱人才能到集市上买几个黄米粽给自家孩子解解馋。
  -
  苇叶量少还费钱 苘麻叶片来替代
  刚过门的新媳妇,结婚头一年回娘家,端午节时必须包好粽子拿回娘家,这也是潍北当地乡村多年形成的风俗。
  做粽子要使用大量的苇叶,苇叶只生长在潍北地区最北部的涝洼地,有人看出门道,就在端午节前卖苇叶挣钱。那时老百姓有钱的很少,不愿花钱买苇叶,有人就发明了用苘麻叶代替苇叶的办法,大受欢迎。
  苘麻生长在村头的围子墙下,是农村生产队为做牲口绳子而专门种植的。笔者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对苘麻情有独钟,它结的初蕾甘甜有汁。苘麻的叶片也是甜甜的,是包粽子的好材料,现在超市和集市上依然有用苘麻包的粽子。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粽子的制作方法也很有讲究,各家各户基本上都能吃上粽子。很多人家为了热闹,一家人一起包粽子,主要用糯米、红枣、白糖和粽叶等制作,也有用黄米和红枣、白糖等制作的。粽子的制作工序比较简单,先将泡好的糯米、红枣、苇叶等准备就绪,然后将糯米、红枣、白糖等放入苇叶包牢,用细绳扎紧,放进锅内蒸熟。
  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的花样逐渐多了起来,市场上还出现了豆沙、枣泥、猪肉、火腿等品种的粽子,随时可以买到。
  -
  端午时节插艾蒿 晒干夏天驱蚊虫
  关于艾叶的作用,都是从老人口中听说的,它不仅能防病驱邪,保护家人平安健康,还有着很多药用价值。端午节早晨,潍北当地乡村的各家各户都早早起床,将艾叶或挂或插在门墙上,这种端午节插艾蒿的习俗,在潍北地区由来已久。艾蒿早年主要生长在河沟旁和墓地里,细杆高挑,叶儿密盛,散发着一种特殊的味道。每年端午临近,人们早早到野坡里采集。那些采集到艾蒿的人往往大方地赠与邻居,你几棵他几棵,使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插上艾蒿。文革时期破四旧,端午节门前插艾蒿被看做是旧风俗,有很多人家就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偷偷种艾蒿,在端午节时依旧在自家门前插上。
  笔者的父母都是医生,笔者常见他们给病人开药方时加上“艾蒿”这味中药。艾叶尤其对防治皮肤病效果明显,所以在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中经常用到。
  艾蒿还具有驱蚊防虫的作用。早年在潍北农村,很多人家买不起蚊帐,老百姓自行研制了一种驱蚊的土办法,他们把艾蒿割回家,在院子里打成绳结晒干。夏天蚊虫盛行时,老百姓睡觉前就把艾蒿点燃在房内熏一下,尽管烟呛火燎弄得满屋子是烟,但蚊虫最害怕这种味道,基本都逃离出屋子。没了蚊虫叮咬,即使呛点,只要能睡个安稳觉人们就很满足了。等艾蒿味没了,蚊子发起攻击,就起来再点上。
  -
  中秋做月念月纪念嫦娥
  -
  早年生活困难,很少人家能买得起月饼,中秋节就做“月儿”填补。潍北地区农村的老百姓每年中秋节都制作一种叫“月儿”的面食,据说是为了纪念嫦娥。
  -
  中秋农家做月儿 孩童傍晚念月儿
  “念月来,念月来,一斗麦子一个来!”秋粮飘香,美味浓浓,每逢过中秋节,笔者总想起儿时念月的情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大人们会说中秋节到了,孩童总算盼到了“念月”的日子。
  那时乡下的日子很清苦,条件好点的人家,会从城里或村供销社买上几斤月饼走亲戚串门,然后再把亲戚回赠的月饼让全家人尝尝。大多数条件差的人家,只能自己用白面和大枣做一种叫做“月儿”的面食。笔者的姥姥总是提前发好面,再到领导家借来“模子”,做时将揉好的面团轻轻放进“模子”里压平整,最后将“模子”倒扣,将面团摔出来,面团上就变成有许多花纹的“月儿”了。姥姥在“月儿”的上面摁上几粒大红枣儿,装在锅里蒸。大约个把小时的工夫,那又美又香的“月儿”就出锅了,馋得笔者围着“月儿”转来转去直流口水。可姥姥不许吃,必须要等到八月十五那天傍晚“念月”后才能享用。
  八月十五傍晚,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当夕阳的余晖尚挂在天边的时候,大街上便从各家各户走来了念“月儿”的孩童和赏月的大人们。孩童们使足劲儿高唱着“念月来,念月来,一斗麦子一个来!”大人们则轻声评论着各家做月的手艺。
  当圆月升起的时候,柔和的秋风吹动袅袅的炊烟,吃饭时间到了,各家大人呼喊着自家孩子的乳名回家。在洒满银色月光的院子里,全家人喜气洋洋地围坐在小桌旁,一边吃着“月儿”,一边听“月儿”的故事,美极了。
  -
  寒亭一带之风俗 中秋做月为嫦娥
  中秋节历史悠久,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记载。中秋节盛行于宋朝,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而在潍坊当地,每年过中秋节却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习惯。在潍坊中心城区及其北部,每年中秋节不论“念月”还是制作像“做月”,据说是为了纪念嫦娥而延续的一种风俗。寒亭当地的一些老人结合传说,做出了这样的推测:当年嫦娥跟随丈夫后羿从家乡乐陵来至当地后(也有嫦娥生长在寒亭一说),帮助百姓在舞蹈、种植等方面做了许多善事。当地人为了纪念她,每年中秋节这天,用最好的食粮做成一种形状与月亮相似的面食,因嫦娥喜欢大红枣儿,所以“月儿”上都要放上几枚红枣。大人让孩子对着天上的月亮念唱,以表达对嫦娥的怀念。这些传说不仅表达了先民浓浓的人文情怀,更彰显出当地浓厚的文化底蕴。
  -
  首次吃月饼 至今仍难忘
  早年在潍北农村,人们劳动一年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很少能见到钱币。每年过中秋节,全家人吃个月饼,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有一年中秋节的傍晚,姥姥出坡干活回家,看见本家的一个亲戚正在给自家的孩子分吃一个月饼,由于月饼太小,就没有分给馋得站在一旁直流口水的笔者。姥姥下坡看到这一幕,有些不高兴,颤着小脚到村供销社买来了两个大月饼。当时她塞给了笔者一整个,又把另一个切成几块分给家人吃。那是笔者第一次吃月饼,吃着那红丝儿、绿丝儿,还有甜甜的冰糖,真如走入甜蜜的梦乡……
  如今,家乡生活呈现出了巨大变化,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各式各样的月饼常年摆在超市的柜台上,那手工做的“月儿”还成了人见人爱的工艺品。过中秋节的时候,各家都是美酒佳肴和高级月饼摆满桌,唠着嗑赏明月。可每每回忆起第一次吃的月饼,那美味至今都无法忘怀……
  在潍北寒亭白浪河两岸的一些城乡,还流传着刘伯温用月饼夹纸条通知杀鞑子的传说。由于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故事更给月饼增加了一些神秘色彩。
  再一种说法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时,正好是农家百姓粮食丰收的时节,可谓“粮满仓,柴满院”。此时,“念月儿”和吃月饼,是对粮食丰收的庆贺,亦是全家人庆团圆的喜庆节日。
  -
  围坐炕头剥玉米听故事
  -
  冬至家家户户有包饺子的习俗。在潍北,冬至吃完饺子后,大家晚上都围坐在火炕上,边唠嗑边干活。孩子们的兴趣点都在听故事上,对他们来说,那是他们向往的外面的世界。
  -
  冬至当日头一回 家家户户包饺子
  每年冬至的傍晚,是笔者最快乐的一天,姥姥一边说着“冬至饺子夏至汤”、“冬至当日头一回”的民间俗语,一边召集全家人一起坐下包饺子。姥姥说,冬至这一天的白天,在我们当地大约一天能长出一分钟。这一天有一句俗语,叫做“巧女多做一针线”,是一年白天延长的开端。据说,早年的时候,过春节就是冬至这一天,后来国家有关部门根据节气调整的需要,将春节拖后,改到了现在的日子。笔者的姥爷虽然只是一个老实忠厚的老农民,一辈子也没上过几天学,但也能说出有关冬至的一些俗语,比如“冬至十日阳历年”等,就是说过了冬至第十天就是阳历年,从姥爷那里学到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至笔者长大成人后才发现,姥爷说的冬至十日阳历年也不是太准,有的年份从冬至到阳历年是十天的时间,可有的年份也不一定。后来查阅有关资料才得知全文:冬至十日阳历年,有时也差一两天。可见我们的祖先对研究日历法则是多么的聪明慧智。
  -
  傍晚全家上炕头 边剥玉米边唠嗑
  每年冬至的晚上,笔者的姥姥会把全家人召集在火炕上,先找来一个大大的簸箩,然后倒上一大簸箩的玉米棒子。全家人紧紧地围绕在簸箩旁,一边剥玉米棒子一边听姥姥讲故事。姥姥出生在潍北华疃村的大户人家,能断文识字,肚子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姥姥讲得最多的是《杨家将》《呼家将》等。穆桂英、佘太君、杨宗保、杨六郎、杨文广等,一个个古代人物被姥姥形容得活灵活现。
  姥姥的故事好像是一块大磁石,能吸引周围邻居。姥姥讲故事时,前邻舅舅栾尊玉和笔者的小伙伴福子经常来听,他俩也参与到剥玉米的行列。大家手里忙着活,听着故事,并不时提出一些疑问,炕头上不时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听腻了古代的,就换上本村本土的。栾尊玉讲起了他从老师栾云洲那里听来的一段抗日故事,讲的是华疃村(现经济开发区双杨街道华疃村)抗战英雄栾云江怒砸日寇火车车窗,救出近百名抗日官兵的英雄壮举。1940年左右,华疃村栾云江所在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十五旅28团在一次与日寇的决战中,由于双方武器弹药和兵力等各方面力量太悬殊,28团有近百名官兵被日寇俘获,并全部囚禁在一闷罐车内,押上了开往日本的火车。栾云江心想,与其被日寇抓去做劳工,倒不如想法自救。他将大家组织起来,挣脱身上的绳索,派人监视火车上负责押运的日寇士兵。栾云江找来了几块铁器,向火车车窗狠狠砸去。车窗被砸开了,栾云江让大家跳火车,并教大家跳火车的方法。他第一个跳了下去,其他人纷纷模仿,近百人全部逃离,无一人伤亡。栾云江被当地人称为大英雄,他的事迹,在华疃等村久传不衰。
  讲故事令人精神很兴奋,嘻嘻哈哈中使剥玉米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些故事在村民之间口口相传,年幼的笔者百听不厌,给乡间贫瘠寂静的冬至增添了不少乐趣。
  -
  冬至开始排节目 锣鼓二胡响起来
  早年,在潍北白浪河畔的乡村,吃过冬至饺子后,村民们就在大队干部的组织下,或自发组织起来,为过春节演出节目做准备了。那时的人很单纯,热情也高,尽管生活很艰苦,也不管村里有什么报酬,或给多少工分,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集体的事情做好。懂乐器的,拿起二胡拉起来,会锣鼓的也敲起来,有唱腔天赋的照着剧本唱上几句,算是正式拉开了排练序幕。当然,为了把戏演得更好,村里人要到邻村找懂戏剧的人做导演,那时人们不讲价钱,管个饭就行。管饭也是全村人管,热心人提着篮子,东家一点面食,西家俩鸡蛋,家里有出什么,导演也不计较。村民对集体事业自觉形成的关爱和融洽,使笔者永远感动和难忘。
  本期部分内容由袁之良、李月亮、栾云洲、栾云成等提供
  本期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