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7 13:44
鄌郚总编

潍县法坤宏小传

  法坤宏小传
  法坤宏,清代胶州人,字直方,又字镜野,号遇斋。是乾隆时期的举人,曾做过京官大理寺评事。是清初大画家法若真的儿子,年龄略晚于郑板桥。法若真、法坤宏父子与同县的著名画家高凤翰交往很深。
  法坤宏性情恬静,不谐俗流,他喜欢读传记笔录一类的书籍,由于这类书籍一般都是名人名家和事物的真实记载,所以非常符合他的心意。他治学以王阳明为宗师,撰文从来不言不由衷、空洞无物、自欺欺人,是个非常重视实际的学者。他博览通晓各类经书,尤其精通春秋。他辞官后,在浮烟山麓台书院讲学多年,与阎循观、韩梦周等是至交,共同创造出"山左文化"的美誉,是乾隆时期"山左三巨儒"(也称"山左三贤")之一。
  阎循观与法坤宏有大量诗歌唱酬,其中较著名的三首是:
  其一、                 访法遇斋海上
  故人赋招隐,不见三四年。
  鹤骨看逾健,麟经注已全。
  山中芝一尺,海上雪如拳。
  岁晚偶相访,萧萧觉汝贤。
  其二、                   法镜野
  法集不谐俗,起衰为所难。
  曾言四子外,塞耳任讥弹。
  (原注:四子为法镜野、韩公复、王木舟,其四谬及吾。)
  (今注:也就是指法坤宏、韩梦周、王木舟、阎循观四人,称作"山左四巨儒")
  其三、           《咏法镜野》名坤宏,胶州人。
  苍茫大海滨,鱼多人民寡。
  其中数家村,盐花没屋瓦。
  居人少识知,风俗昧文雅。
  一士章甫冠,讲学秃树下。
  纷纶掳五经,铿锵歌九夏。
  谓人天地心,良知安何舍。
  闻者愕不信,华然诟其假。
  持之深切坚,终不为众人。
  海月当户生,飓风拂面洒。
  寂寥乘桴心,休乎法镜野。
  以上诗歌足以证明:阎循观对法坤宏评价极高,推为置腹。可以看出:法坤宏是一位不谐世俗、大贤大德的饱学巨儒。
  法坤宏非常仰慕潍县县令郑板桥,在《国朝耆献类征》书内(初编卷233页),刊登着他撰写的一篇文章,谈到他亲自耳闻郑板桥为官政绩的一段趣事,原文如下:
  法坤宏《书潍县知县郑板桥事》
  潍县知县郑板桥燮,杨州人。乾隆丙辰进士,与吾胶南阜老人高凤翰善,余曾于南阜处见郑往来笔札,心慕其人。辛未五月下第,归过潍,招饮友人家。潍俗重贾,二三贾客与焉。语次及板桥,余亟问曰:"何如?"群贾答曰:"郑令文彩风流,施于有政,有所不足。"余曰:"岂以诗酒废事乎?"曰:"喜事。丙寅丁卯间,岁边歉,人相食,斗粟值钱千百。令大兴工役,修城凿池,招徕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监生以事上谒;辄庭见,据案大骂;驮钱驴有何陈乞,此岂不足君所乎!命皂座脱其帽,足蹋之,或淬头黥面驱之出。"余曰:"令素怜才爱出此何道?"曰:"惟不与有钱人面作计。"余笑而言曰:"贤令,此过乃不恶!"群贾相视愕,起坐去。语曰:商贾之言,医匠之心。录其事俟采风者。
  这段记叙为后人研究郑板桥的为政态度和诙谐性格极有价值,也同时表露出法坤宏的思想性格。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人物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