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2 20:38
鄌郚总编

姓氏里的文化密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华夏儿女亦是用姓作为区分血缘关系和家族的重要标志。
  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代表一种族号,以女字为旁或底来命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后来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用姓的分支——氏命名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在距今约3400年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明确的姓氏文字记载,其中人文之祖伏羲对“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约6500年前,在以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为中心的黄淮区域,被尊为“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的伏羲统一了九大部落,奉“龙”为华夏图腾。在当时部落男女“知其母,不知其父,知其爱,不知其礼”的情况下,伏羲开始并实行了“制嫁娶,正姓氏”的制度。他将自己定为“风”姓,为当时尚存的母系家族定姓为姒、姜、姚、姬等。
  为了便于管理与区分,在为部落居民定“氏”时伏羲采用了灵活、简便的方法。或以居住地的地形景物为氏,如石、邱、高、沙、江、洪、谷等;或以驯养的动物为氏,如牛氏、马氏等;或以常见的植物为氏,如杨、叶、柳、花等;或以方位为氏,如左氏、南氏等;或以天象为氏,如雷氏、阴氏等;还有的以生活用品为氏,如柴氏等。
  “氏”的出现,反映出华夏先民们对“同姓相亲,其生不蕃”的规律有了正确认识,标志着婚姻制度的巨大进步。
  到了周朝,因其实行大规模的分封制和等级森严的阶级制,“氏”的数量迅速增多,命名的形式和使用方式也有了严格的规定。秦汉时期为了完成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大一统,姓与氏合二为一并开始普及。
  据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记载,宋代姓氏的来源有32种,或以封国为姓氏,如虞、夏、商、宋;或以采邑为姓氏,如崔、卢、鲍、晏;或以居住地为氏,如嵇、蒙、桥、颍;或以世系为氏,如公子、公孙;或以官爵为氏,如王、侯、太史、司马;或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屠;等等。
  注: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流融合,姓氏命名形式更加多样化,多字姓开始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显示,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分别为:西木感给特杜立给特、西木萨给特杜立给特、西姆萨给特杜立给特、那乌那基尔杜立给特、秃秃黑里兀惕塔塔儿、乌朗汉吉尔莫吉尔敏、奥勒特给特玛鲁基尔)、十字姓1个(即: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十七字姓1个(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补啊喜)。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特别重视乡土之情,依恋本源。姓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符号,其背后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强大的凝聚力与团结力。正因如此,弘扬与传承姓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