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28 21:10
鄌郚总编

张铭璇:谈谈修谱中的错误倾向

  2009年山东省谱牒学会发言稿
  谈谈修谱中的错误倾向
  张铭璇
  近年来中国修谱成风,总体上却出现了几种错误倾向,现予总结,以期大家闻者足戒。
  一、历史阶段上的认识错误。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家谱形成却是在唐宋以后;固然帝王国史就是皇亲国戚的家谱,孔子家谱也是贵族世系,不过此时的家谱仅限于帝王贵族,而真正流行于官宦大夫、平民百姓之间的家谱却是在宋朝以后,苏洵、苏轼父子编修家谱似乎首开先河,到了明清时期修谱似成时尚,现在则是普及民间。由于编修者的文化知识高低不均,以致出现了历史阶段上的认识错误,如,通常我们所说的“唐宋元明清”,仅仅是相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大致说法,相对于我们山东来说,就应该是“唐宋金元明清”,因为北宋之后,金兀术占据淮河以北地区称为金国,我们山东就属于金国内地。
  如果相对于青州、临朐而言,金、元之间却是李全、李璮父子的军事割据区域,既不属于金,也不属于元,这段历史存在了数十年。这是山东地方史的特例,我们修谱时应该注意,不要以为随中国历史教科书说的就准确。
  二、攀附名人风。我参加过好几次家谱会议,发现有许多人热衷于把自己家族往名人身上攀附,家族里出了名人是整个家族的荣耀,但不要捕风捉影、牵强附会。如,潍坊有个家族把唐朝郭子仪列为家族名人,并且当众津津乐道。但是翻开他的家谱,从唐朝至明初全是空白,没有世系连贯。从唐朝至明初六七百年,你有什么证据证实你是郭子仪的后裔?
  我们山东的历史有个特殊时期,北宋灭亡山东改属金国统治。当时山东的封建贵族、文化人多数随着宋朝政府南迁,进入南宋地界;而滞留在山东本土的人多是贫民百姓。这部分人多数没有文化,对当地历史、人物或许只能口语传说些内容。如《临朐县志》记载的“宋代王弘墓”、“茹解元墓”,只是记载了名称,细节全然不知,估计王弘、茹解元家人作为当时的当地权贵都逃荒去淮南了,逃荒之时祖坟自然无法搬迁,所以才成了无人祭祀的孤坟。后来元末的汉人起义,反抗元朝使山东几次成为战争主战场,从江苏、沂州、穆陵关、临朐、青州、滨州,直至北京,是当时军队的必经之路,可以说山东中部是推翻元朝的主战场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山东人口急剧下降,幸存者到了百不存一的程度。人都死了,文章、书籍等纸面记载的东西自然丧失殆尽。明清时期州县官吏整理县志多是从前朝碑碣上抄录,纸面流传下来的文字几乎没有。在这种“断代”背景之下,哪个家族还有资料证明:明初之前其家族名人的状况?除了口语传说之外,几乎全是捕风捉影的东西。只要我们知道山东这个背景,对于那些攀附名人的内容就很容易识别了。
  三、附会山西洪洞迁民说。现在有许多姓氏,你问他来历,他都会说“俺是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的”。其实这是人云亦云的说法。如临朐谭氏自己认为是明初迁来,可是明朝进士张印立所写《谭氏祖茔墓志》中却记载:谭氏林地有唐朝贞观年间的墓碑,由唐朝碑碣可证:临朐谭氏并非是明初迁来。类似于此者很多,有的家族没有家谱,难以确定准确年代,但从他们现有世系可以推算其一世始祖的朝代。从临朐县来看,明朝之前就有的土着居民占现有姓氏的一半以上,可见明初迁来的居民只是少数。
  四、政治顾虑钳制修谱工作。中国历史经历了20世纪这个罪恶的时代,在这个世纪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四”时期的反传统运动,有人借反封建之名摧毁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文化菁华;尤其是“文革破四旧”,把中华国粹毁坏殆尽,民间家谱、家族名人影像被烧毁,使后来的修谱资料极其匮乏。由于当时在“极左”路线统治中国的状况下,造就了一部分“极左精英”的极左思维模式,他们总是对民间修谱和红白公事吹鼓手说三道四,以致许多民间文化活动不敢恢复,虽然现在官方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保护了一些民间文化项目,但总还让人心有余悸,顾虑重重。
  现在修谱已经蔚然成风,但在体例上还是缩手缩脚,不敢放开,诸如家谱、影像被谁烧的?家庙、明器被谁砸的?祖坟被谁扒的?1960年前后,家族里饿死多少人?仍然不敢照实记载。编修家谱,实际上是修订一个家族的历史。写史必须要真实,只要本着记录事实的态度秉笔直书,是谁砸毁了家庙就写谁砸毁了家庙,是谁烧毁了家谱就写谁烧毁了家谱,是饿死了多少人就写饿死多少人,不要惧怕“极左”思维模式的威胁!只有这样,我们编修的家谱才会起到史书的作用,才会为后人提供历史的佐证,才会称得起真正的家谱。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家谱文化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