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朱刘街道文史档案
朱刘街道位于县境东北端,东邻潍城区,西接城关街道,南界五图镇,北与寿光市接壤,总面积59.7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街道辖46个行政村,12270户,40304人。街道办事处设于西魏村西北角,北依王潍路,南不远是胶济铁路,交通便利。
朱刘街道境域是登莱古道的必经之地,夏商时期东夷土着莱国的势力曾到达这一地区;西周时期,是始封之齐国的势力范围;西汉时期,先属淄川国,后归北海郡剧县;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建立都昌县,县治所即在境内都昌村。宋代,有朱姓大户在此定居,遂取其村名曰朱留店,后演称为朱刘店;1950年后相继称朱刘区、朱刘公社、朱刘镇,2005年变更为朱刘街道。
悠久的历史,给这一地区留下了诸如遗址、汉墓、石刻等大量文化遗产。
后于刘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至1米。经抢救性发掘,先后发现房屋基址、陶窑、墓葬及陶器等重要文物。其中陶器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夹砂素面褐陶,均为手制,仅见大小不同的袋足鬲和极少瓮类器形,是典型的土着夷人文化遗存;另一类后是夹砂或泥质灰陶,均为轮制,器形规整,陶质坚硬,器类有绳纹鬲、深腹罐,细绳纹和三角纹簋等,具有殷商晚期、西周早期文化特征,是先进的商周文化进驻这一地区之后的遗存。这种现象体现了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融合。
汉墓共计20多座,一般封土高大,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东圈汉墓,位于村南峨山山顶,高大封土下分布有三座墓葬和一个车马坑。三墓的结构基本相同,均由墓道、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墓道为竖井式、方形,底部距墓口约12米,纵向垂直开凿于石灰石之中,修凿整齐,内部采用边长1米、厚30厘米左右的石板逐层封填直至墓口。甬道为南北向,连接前后墓室。墓室基本为长方形,修凿整齐,地面平整。后室三面分布四个耳室,耳室门口留有在原生石上凿出的门槛、门框、门臼,并有木门痕迹。车马坑是用未经修整的片石砌成的围栏,呈长方形,南北向,总面积约90平方米。三座墓皆被盗掘,但还是出土了一大批铜器、玉器、石器等重要文物。从出土的镶棺玉板、玉饰件、金缕玉衣片及带有“淄川后府”“淄川北宫”等铭文的文物分析,东圈汉墓应是西汉淄川国某王及后妃的墓葬,是研究西汉诸侯王葬制的重要资料。
东南庄子石棺墓,位于东南庄子村东南土埠上。现已发现两墓。其石棺均为长方匣形,石灰岩石质,由前、后堵头,两帮及盖和底组成。石棺图像以粗面阴线刻与凹面刻结合雕成,古拙夸张,分布于棺之内外壁。内容有象征宅院的门阙,看家护院的持戟武士,起避邪作用的蟠龙以及长青树、斗兽、饲养仙鹤、人物故事和云气及菱形对角连璧纹等图案。此类石棺在整个山东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是汉画像石墓葬起源及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环节。
朱刘境内多山,雕刻石料丰富。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便利用本地石料资源,雕琢磨制出诸如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等造型别致的工具和兵器。秦汉时期,演变成较为独立的石雕刻行业。汉代是以雕刻画像石为主,隋唐时期则是雕刻石像、墓室装饰图案。明清以后发展到建材、用具、造像、碑刻等。清道光年间的泰山千佛殿前的对联,潍县城胡家牌坊及十笏园内一些刻石、青州范公亭内冯玉祥记事碑等,都是出自朱刘石雕艺人之手。
1950年后,朱刘石雕艺人应聘参加了首都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参与了重要石雕的制作。现石雕已成为朱刘的一项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