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6 14:01
鄌郚总编

两种不同的上古史观:大九州与小九州

  
  《绎史·黄帝纪》:"自神农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等,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神农及以前辖有大九州——与神州等同的州,分别是神州、迎州、戎州、合州、冀州、柱州、玄州、咸州、扬州。从《山海经》来看,大九州之说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先民早就分布到世界各地,以北亚、东南亚、太平洋诸岛和美洲为最多。从考古发现来看,细石核的年代以华北最早,西伯利亚、日本、北美西部细石核绝对年代依次递减,这正是华北人迁移的路线。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中国先民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海外,体现在文物、语言、民俗上,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只是多数人对此缺乏专业知识,但不应武断地说不可信。即使中国的帝王不曾直接管理大九州,中国先民在太昊、神农时代向外迁移,其足迹达到世界许多地方也是事实。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先列中国名山大川……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大九州也……"一般认为中国古代以中国为天下,并不是事实。中国仅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或九分之一。先秦古人知道世界很大,所以才有大九州的说法。有人说赤县神州得名于炎帝神农,我看是可信的。《山海经》的《五藏山经》、《海内经》与神州的范围大致相当,《海外经》、《大荒经》远及海外。《淮南子·地形》所列九州相当于大九州。其它地方谈到九州是赤县神州
  《尚书·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舜分全国为十二州。尧时洪水滔天,共工、鲧治水失败,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治服洪水的同时,划定了九州。有人说禹所治的九州,是《左传·昭公四年》的:"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此为"小九州",其地域不出晋中、晋南、豫西、陕西东南——就是传说中的"九州"的地域——这种观点是20世纪20年代之际疑古的产物。"九州之险"并不是九州的全部,就像说"桂林、九寨沟、张家界是中国的名胜",假如3000年后的疑古派看到这句话,肯定要说"桂林、九寨沟、张家界所在的区域就是中国的疆域"了!可悲!"小九州"之说以偏盖全,低估了大禹的功绩。《禹贡》所载山川、地名,如三危、碣石、彭蠡、岷山……不仅比"小九州"大,也比一般人所说的"中原"要大。考古学上应当明确:尧舜禹时代有共主,有诸侯。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有不同的义务,考古学文化面貌不同,是在情理之中的,据这些不同就说夏的疆域仅限于"小九州"一带,是不切合实际的。名义上臣服的方国,不可能完全接受共主所在方国的文化,但文化从中心地带向外扩散,也能影响邻近的方国。
  《禹贡》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尔雅·释地》无青州、梁州,有幽州、晋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无徐州、梁州,有幽州、并州。这种分歧可能与"十二州"的合并有关。后世史、地着作多以《禹贡》九州为准
  "九州也有很多别称,如九囿、九围、九隅、九有、九土等。《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这里共工为诸侯之共主,列在烈山氏(神农)之后,与《山海经》所列"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的谱系一致。这里的共工是炎帝后裔,姜姓。西周共和时,"共伯和干王位"(《竹书纪年》)。共伯即共工后裔,姜姓。共工氏在九州腹心地带。《山海经·中山经》:"蒲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西流注于河。"甘枣山即雷首山——不周山,为共工氏生活的地区。共工怒触不周山,就在其地。契封于蕃,就是甘枣山一带。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亦在其处。共地是文明绵延不断的地方,地在九州之中,地理位置险要。可以说,共工及其后裔在中国上古时代有重要地位,不能因为尧时共工治水失败而否定共工氏的历史地位。
  《通鉴外纪·包牺以来纪》:"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势,财度为九州,谓之九囿。"相传人皇氏兄弟九人,称九头纪,为十纪之首。按这种说法,人皇氏之时已分九州。《逸周书·尝麦解》说蚩尤逐炎帝,"九隅无遗".诗经。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长发》:"帝命式于九围","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经过比较,会发现九有是不乏用例的,并非误写。九州及各种同义词,是古代深入人心的观念。九州即中国,大九州即世界。大九州说明古人对广大的世界有一定的认识,何必生造什么"小九州"呢?
  注:蕃在永济县,亳在垣曲县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莱夷文明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