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3-06 08:36
鄌郚总编

尧、舜、禹的传说及其对潍河流域行政区划的影响

  汉元素工作室
  尧、舜、禹的传说及其对潍河流域行政区划的影响①
  尧、舜、禹是史前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或曰“帝”,家喻户晓,童叟皆知。中国境内尤其中原地区有许多地方都声称是尧、舜、禹的出生地、活动区域或都城所在,甚至有的城市、山川直接以尧、舜、禹命名,如尧山、禹城等。流传各地的尧、舜、禹传说,经过数千年的完善、补充甚至是臆造,听起来都栩栩如生、言之凿凿,真假难辨。我们不敢断言何地的传说为真,何地的传说是假,只能兼听。历史传说大多是有历史渊源的,无风一般不会起浪,或许尧、舜、禹曾经到过某地方,当地的后人便把他所有的传说都在本地嫁接,或许尧、舜、禹本人根本没有到过传说中的某地方,但其后裔流散此地,封邦建国,遂将其先祖的故事在本地演绎。经过了数千年的传承,任何一个地区的尧、舜、禹传说都应该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来珍惜,无论真假。
  在潍河流域,尧、舜、禹三帝的传说不仅史书有记载,民间有传诵,而且对本地的行政区划变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大禹。

  一、唐(鄌)、郚、尧、丹、朱
  (一)唐尧与丹朱的传说
  《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ju訾zi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史记正义》正义引《帝王世纪》注曰:“帝喾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卨(契)。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妃娵訾氏女,日常仪,生帝挚”。《史记·五帝本纪》也记载了“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综合以上记载,尧是黄帝的玄孙,玄嚣的曾孙,玄嚣被其他史书认为就是少昊。尧的父亲帝喾有四个妃子,正妃有邰氏姜嫄,生子后稷,其后代姬发(周武王)建立了周朝;第二个妃子有娀氏简狄,生子卨xie(契),其后代成汤建立商朝;第三个妃子陈锋氏庆都,就是尧帝的母亲,尧本名放勋;第四个妃子娵訾氏常仪,生子挚,是放勋的哥哥,帝喾死后挚继位为帝,但是为政不善,放勋继立为帝,称尧帝。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以“陶唐”为国号,所以后世又称尧为“唐尧”。《史记正义》引《帝王本纪》注曰:“尧都平阳”,尧以平阳为都城。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史记索隐》引皇甫谧《帝王世纪》注曰:“尧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皆不肖也”。综合以上记载,尧帝有十个儿子,丹朱是长子,不堪重任,尧于是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尧帝去世后,舜为尧守孝三年后,将帝位让于丹朱,所以丹朱又称丹朱帝,但是人心向舜,舜于是登基为帝。
  然而《史记正义》却说:“《竹书》云:昔尧德衰……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韩非子·说疑》更是一针见血指出:“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3]。笔者认为《竹书纪年》和韩非子的说法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参照一下后来的匈奴、突厥等部落联盟,其“汗”位更替往往伴随着血腥杀伐,可想而知禅让制是后人对中国史前政治人物的美化。
  《史记·五帝本纪》还记载,大禹为帝后,“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史记集解》引谯周言注曰:“以唐封尧之子,以虞封舜之子”,丹朱虽然被剥夺了帝位,但是仍然有自己的封地“唐”。
  历代史籍及各地民间故事中流传着不同版本的唐尧、丹朱的传说,如今临汾市古称平阳,今临汾市区又称尧都区;今山西省长子县传说是因为尧帝长子丹朱出生于并受封于此,所以得名“长子”,今长子县还有丹朱镇。各地的传说互相冲突,互为矛盾,但“唐”、“尧”、“丹”、“朱”、“平阳”则是各种关于唐尧和丹朱的传说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二)唐(鄌)、尧、丹、朱
  在潍河支流汶河上游及弥河、白浪河、丹河流域,分布着很多以“唐”(鄌)、“尧”、“丹”、“朱”命名的地理名称,如尧山、丹山、尧沟、尧河、丹河、朱封、朱虚等,当地有很多关于唐尧、丹朱的传说。
  流经今临朐县、青州市、寿光市的弥河古称巨洋水,《水经注》巨洋水篇对朱虚县、尧山、丹山、丹河等均有记载:“巨洋水出朱虚县泰山(今沂山)北,过其县西。泰山即东小泰山也……其水北流迳朱虚县故城西,汉惠帝二年,封齐悼惠王子刘章为侯国(即朱虚侯国)。《地理风俗记》(应劭著)曰:‘丹山在西南(笔者疑为在营陵西南,因应劭曾为营陵令),丹水所出,东入海。丹水由朱虚丘阜矣’。故言朱虚城西有长坂远峻,名为破车岘。城东北二十里有丹山,世谓之凡山,县在西南,非山也。丹、凡字相类,音从字变也。丹水有二源,各导一山,世谓之东丹、西丹水也。西丹水自凡山北流迳剧县故城东,东丹水注之,水出方山,山有二水,一水即东丹水也。北迳(剧)县,合西丹水而乱流……丹水又东北迳望海台东,东北注海……巨洋水又东北流,尧水注之,水出剧县南角崩山,即故义山也。俗人以其山角若崩,因名为角崩山,亦名为角林山,皆世俗音讹也。水即蕤水矣。《地理志》曰:剧县有义山,蕤水所出也。北迳山东,俗亦名之为青水矣。尧水又东北迳东、西寿光(非今日之寿光市)二城间。……尧水又东北注巨洋。伏琛、晏谟并言,尧尝顿驾于此,故受名焉,非也。《地理志》曰:蕤水自剧东北,至寿光入海。沿其迳趣,即是水也”。
  朱虚即朱墟,“墟”即废墟,如“殷墟”,当地民间传说朱墟即丹朱的废都。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朱虚城)在(临朐)县东六十里。汉县,属琅邪郡。吕后二年,封齐悼惠王子章为侯邑。后汉永初元年,改属北海国。孔融为黄巾所败,尝保于此。晋属东莞郡。刘宋属平昌郡。后魏因之。后齐省。《十三州志》:朱虚城东十三里有校城,亦曰校亭,汉武封城阳顷王子云为侯邑”[1]。西汉置朱虚县,属琅邪郡。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刘章被封为朱虚侯,封邑在朱虚县。吕后去世后,刘章积极诛灭吕氏势力,被汉文帝封为城阳王,谥号景王,所以又称“城阳景王”。汉武帝的孙子,高密国顷王,亦名刘章,请勿混淆。朱虚侯刘章改封城阳王后,朱虚侯国复为县,东汉安帝刘祜永初元年(107年)朱虚县由琅琊郡改属北海郡。东汉末年,北海郡为青州黄巾军活动频繁地区之一。汉献帝刘协初平二年(191年),青州黄巾军渠帅张饶率部众20万从冀州回青州,北海相孔融带兵迎击,被黄巾军击败,退守朱虚县。孔融在此筑城邑,建学校,彰儒术,王修、郑玄、邴原、管宁等名士都曾经受到孔融的照顾。邴原、管宁是当时北海郡朱虚县的两位名士,与平原郡高唐县人华歆相友善,时人称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汉献帝刘协初平四年(193年),黄巾军围攻朱虚,孔融出屯都昌(今昌乐西),又被管亥所率黄巾军围攻。朱虚县晋代属东莞郡,刘宋至北魏时期属平昌郡,北齐废除朱虚县。
  综合文献记载和当地民间传说,朱虚县故城有三:今临朐县东南13里古城村、今临朐县城东南柳山镇城头村西北即《读史方舆纪要》所谓“县东六十里”、今昌乐县北岩镇小南岩村。
  清光绪年间《临朐县志》认为,今临朐县东南13里古城村是最初的朱虚城,今临朐县城东南柳山镇城头村西北是孔融所筑朱虚城,至迟在南北朝时期成为朱虚县城[2]。《魏书·地形志》曰:“盘阳有朱虚城”,盘阳即般阳,西汉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区般水之阳置般阳县,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乱移治今临朐东南,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大业初废入临朐县,今临朐县盘阳村距离古城村不过四五里路程。《水经注》说巨洋水流经朱虚故城西,当时朱虚县建制尚存,而郦道元所谓“朱虚故城”,必然是指当时朱虚县以前的县城,今临朐县东南13里古城村西距弥河即巨洋水十里,其他两地则距离弥河太远。而且郦道元说朱虚城东北二十里有丹山,今临朐县东南13里古城村在丹山西南,其他两个朱虚城均不符合该方位。
  今临朐县城南郊,古城村西北二十里,弥河西岸,有西朱封村、东朱封村。“朱封”,从字面意义可以解读为丹朱受封之地。西朱封村南侧弥水西北岸台地上有西朱封遗址,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文化一脉相承。1989年,山东文物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分别对其进行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三座罕见的大型贵族墓,内有大量随葬品。据说此地还是逄伯陵之都,西汉菑川懿王子刘奴曾受封于此。
  朱虚故城西的破车岘,应该就是位于沂山以东南北走向的大岘山,大岘山上有著名的穆陵关,民间传说丹朱在破车岘练兵与舜作战。
  今古城村西有河,也称丹河,西南流入弥河冶源水库,河上建有丹河水库、丹河湿地公园,但这条丹河在历代史书中没有记载。
  所以,以古城村为西汉朱虚县城所在地较为可信。朱封或许是丹朱最初的封地,后迁都古城村,丹朱被舜击败后,都城沦为废墟,被称为朱墟,所以《路史》载:“丹朱之国,今朱虚,有丹山,丹水出焉”[3]。禹继位后,以“唐”封丹朱,秦汉在朱墟旧地设置朱虚县。
  朱虚县何时移治今临朐县城东南柳山镇城头村西北,史书无载。或许在汉安帝刘祜永初元年(107年)朱虚县由琅琊郡改属北海郡的时候,也许正是此时,郚城县并入朱虚县,降为郚城亭;或许始自东汉末年孔融在此地新筑朱虚城。至迟在刘宋时期,城头村西北已经是朱虚县治所,刘宋在古城村朱虚故城旁侨置般阳县。今城头村西北的朱虚故城东有东南流入潍河支流汶河的孟津河,西有东南流入汶河的英山河,南有汇于孟津河的护城河。故城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长400米,城西北角尚存有七米多长的一段城墙。城内有被当地人称为“大堂地”的大型房屋建筑遗迹,故城中间有宽约十米的南北大街,地面铺有石子。
  今昌乐县北岩镇小南岩村,有当地文史爱好者考订是东汉朱虚县城,但是史书没有记载,不知所据为何。
  《水经注》中提到的义山、角崩山、角林山,指今临朐县山旺镇政府驻地东侧的尧山。尧山属沂山支脉,海拔405.5米,南连北岔,呈人字形,山顶平坦且面积较大,四周山势陡峭。山上有洼地,内有当地老百姓传说的尧诞生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尧山周围设“尧山区”、“尧山公社”,后改为上林镇、龙岗镇、山旺镇,今山下有享誉世界的山旺化石保护区。
  《三齐略》(作者有争议,一说平昌郡安丘县人伏琛,一说晏谟)载: “尧山在广固城西七里,尧巡狩所登,遂以为名。山顶立祠,祠边有柏树,枯而复生,不知几代树也”[4],这个尧山当为今青州市尧王山;元代于钦著《齐乘》则认为丹山亦称尧山。
  《水经注》中提到的尧河、蕤rui水、青水,发源于尧山,流经今临朐县、青州市、昌乐县、寿光市。今昌乐县宝都街道尧沟村附近有一条人工挖掘的河道,贯通尧河和大丹河,因传说是尧帝为治水率领百姓挖掘而成,故名“尧沟”,今亦称尧河。尧沟村位于昌乐县境西北部,清代在此设尧沟镇,境域分属益都、昌乐两县,1950年归昌乐县尧沟公社,1984后改为尧沟镇,2010年后改宝城街道,又合并入城关改称宝都街道。古尧河原本注入弥河即巨洋水,后改于今寿光市境内注入丹河,如今尧沟以下的尧河河道经常断流,只在汛期还能有一点水流。尧河两岸很多以“尧”命名的村庄,其中以“尧河”命名的村庄有一溜“二十四尧河”之称,如尧河店子村、陈家尧河村、冯家尧河村、杨家尧河村、王家尧水、李家尧水、黄家尧水等等。
  尧山东南十多里,有山曰纪山,依据史料分析,此山就是古凡山、丸山,也称吉山、几山。因外形很象一只老虎,当地又称卧虎山、老虎山。纪山山势高峻,当地人身体矫健者能攀援到山巅,外地人望而却步,笔者前往探访时,听当地一农妇说了一句顺口溜“杭山高,杭山高,达不到纪山腰”。《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史记·封禅书》载:“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裴骃《史记集解》注:“徐广曰:丸,一作凡”。《水经注》说:“(朱虚)城东北二十里有丹山”,唐代《括地志》云:“丸山即丹山,在青州临朐县界朱虚故县西北二十里,丹水出焉”,前者说丹山在今临朐县城南13里的古城村朱虚县故城东北二十里,后者说丹山在今临朐县柳山镇城头村西北的朱虚故城西北二十里。元代于钦《齐乘》载:“《竹书》云:‘尧放丹朱于丹水’。朱虚县有丹山,一名丸山,黄帝所禪,又名尧山。下带长阪曰破车峴,东西二丹水出焉”,认为尧帝放逐丹朱于丹山,但破车峴在古城村朱虚故城西侧,而不再丹山下,于钦可能不了解朱虚的迁徙过程。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丹河在(临朐)县东三十里。有东西二源,东丹水出昌乐县方山,西丹水出临朐县丹山,北流经昌乐故城,西北合东丹水而为丹河,经县东,又东北入于海”。
  如上所述,今昌乐、临朐、寿光等地共有三条丹河,大丹河、小丹河、古城村朱虚故城西侧的丹河。大丹河即史书所载西丹河,发源于纪山,河上建有荆山水库、南郝水库,小丹河即史书所载东丹河,发源于方山,大小丹河在胶济铁路北侧的昌乐县戴家庄剧县故城遗址汇合后称丹河,经寿光市境北流注入渤海。大小丹河汇合处东南角的剧县故城遗址,南、西临大丹河,北邻小丹河,故城位于河边高地上,易守难攻。剧县故城西北十里有纪台遗址,齐国灭掉纪国后,将该地改称为“剧”,《寿光县志》载:“剧有纪亭,古纪国也”。
  丹山改名纪山,也与纪国有关,今纪山下还有纪王庙。1942年10月12日,时任国民政府昌乐县长张天佐率部在纪山痛击日寇,战况惨烈,史称纪山战役。
  今潍坊市昌乐县东南部有村、镇名曰“鄌郚”,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东营(营丘)西剧(剧县),南鄌(鄌郚)北都(都昌)”,是昌乐人津津乐道的四大故城。鄌郚村西北有昌乐境内最高的山峰车罗顶及擂鼓山,白浪河就源于擂鼓山前的孟家峪大峡谷处,有山有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实在是人类理想的居住之所。
  鄌,形声字,从邑,唐声,在现代汉语中只作为地名出现,甚至可以说“鄌”这个字是“鄌郚”这个地方专属的。南朝梁顾野王撰《玉篇·邑部》说:“鄌,国名”[5],明代张自烈撰《正字通·邑名》也说:“鄌,国名,本作唐”[6]。
  前面说过,尧以“陶唐”为国号,丹朱被剥夺帝位以后也以“唐”为封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居然也有“唐邑”的记录[7]。
  “唐”在哪里?众说纷纭,比较著名的说法有山西太原说、山西临汾说、河北唐县说。今山西省太原市古称唐国,北周追封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唐国公,李渊后来在太原起兵,创建唐朝。今山西临汾古称晋阳,《汉书·地理志》载:“晋阳本唐国,尧始都于此[8]”,《吕氏春秋》载:“(周)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9]”。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周成王跟弟弟叔虞玩耍的时候,把一梧桐叶剪成玉圭状,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赐你”。周公对周成王说君子无戏言,果真把唐地封赐给叔虞,所以叔虞又称唐叔虞,此即“桐叶封弟”或“桐叶封唐”的历史典故。唐叔虞就是晋国的开国之君,以晋阳为都城。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有唐城村,保定市还有唐县,均传说是尧初封之地,《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定州唐县,尧后所封”,认为唐县是尧后裔的封地。保定市阜平县有平阳镇,传说是尧的都城平阳。阜平县南邻有石家庄市行唐县,据说是尧从初封之地去今阜平县平阳镇称帝时路过该地,所以得名“南行唐”,后改为行唐县。唐县东临望都县,据说是秦在尧母居住地以其名“庆都”置庆都县,汉代改称望都县,今望都县还有尧母庙。
  既然鄌郚周围有如此多的尧、丹朱的传说和地理名称,而且“鄌”必然是“唐邑”演变而来,“唐”地在鄌郚,也是一种可能。鄌郚村南的开阔地带曾发现大量商周文化遗存,附近的李家庄村发现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商代遗址,北张村发现龙山文化遗址,采集到工艺水平先进的黑陶鼎足、罐口沿等遗物,时马村发现春秋时期聚落遗址[10],这些文化遗存不都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个政治中心吗!
  在昌乐县宝城街道(原名尧沟镇)东北部大丹河西岸,有一座气势峻拔规模宏大的古墓,当地人称为丹朱冢,相传为丹朱的陵墓。
  春秋时期鲁国和纪国都有“郚”邑。鲁国郚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南,西汉时在此设置郚乡县。《春秋·庄公元年》载,公元前 693 年:“齐师迁纪、郱、鄑、郚”,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纪王出逃。纪国的郚邑在哪?杜预注《左传》曰:“纪邑,朱虚县东南有郚城”[1],杜预认为纪国的郚邑位于朱虚县(今临朐县柳山镇城头村附近)东南,即位于今安丘市西南凌河镇李家西郚村东汶河南岸的郚城遗址;《说文解字》说:“郚,东海县,故纪侯邑”,认为纪国的郚邑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昌乐县续志》则说:“今(昌乐)城南七十里鄌郚街相传即古郚城”[2],认为今鄌郚村可能就是古郚城。有研究者认为纪国最初的都城是纪鄣城,位于今连云港市东部,现在已沉入海中,后来才迁都今寿光纪台镇附近。连云港市锦屏山,古称“朐山”,秦代曾在东海县置“朐县”,而今临朐县亦有“朐山”。有可能纪国迁都纪台以后把“郚”、“朐”地名带到了今鄌郚周围,在唐国故地“唐邑”新建“郚邑”,所以又称“鄌郚”。公元前 693 年,郚邑纪国居民又被齐国军队强制搬迁到今安丘市境内潍河支流汶河南岸,汶河南岸遂成为新的郚邑。
  西汉在今安丘市境内汶河南岸的郚邑设置郚城县,东汉时降为郚城亭,并入朱虚县。三国时期名士邴原即出生于郚城,魏文帝分城阳郡在郚城置平昌郡,不久又废除。西晋惠帝在郚城重新设置平昌郡,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东晋在京口侨置平昌郡,南渡的平昌郡移民中安丘县孟氏家族名噪一时。北魏移原平昌郡治昌安(今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李家古城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述郚城曰:“汶水自(朱虚)县东北迳郚城北,《地理风俗记》曰:朱虚县东四十里有郚城亭,故县也”。郦道元提到郚城,却不提平昌郡,可以佐证当时平昌郡已迁治。北齐天保年间改郚城为琅琊县治所,北齐还在潍河以东今高密市境内设置平昌郡,治黔陬县。隋大业二年(606年)又改琅琊县为郚城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可能因为当地发生大地震,郚城县城废弃,并入安丘县。
  从郚城遗址暴露的遗迹遗物分析,从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春秋至秦汉时期的碎砖、瓦砾、器物残片俯拾皆是。
  在郚城遗址附近,以“郚”为名的村有南郚、北郚、刘家西郚和李家西郚等村。不仅如此,潍河流域的郚山、浯河均与郚城有关。今安丘市郚山镇,西汉时归郚城县所辖,属郚城县山区,郚山镇境内的大安山因此被称为郚山(也称杌山),又名巨平山,墨溪河、鲤龙河、金龙河三条河流发源于大安山向北注入潍河支流汶河。今临朐、沂水、安丘交界处的太平山,在《水经注》等古代典籍中又被称为壶山、浯山、峿山。太平山与大安山都曾被称为郚山、浯山、峿山,而且大安山又被称为“巨平山”,与“太平山”意义相近,极易混淆。潍河的第二大支流浯河,发源于太平山即峿山南麓,因此而得名“浯河”,下游又称渠河。今安丘市景芝镇临浯村,因临近浯河古河道而得名。
  潍河、弥河、白浪河、丹河流域唐尧和丹朱的传说可梳理如下:今鄌郚是尧的初封地“唐”;尧称帝以后将丹朱封在今临朐南郊朱封村;丹朱迁都今临朐东南13里的古城村,并在破车峴、古城村西的丹河与舜激战;丹朱战败以后,都城被毁,成为废墟,即朱虚故城;禹称帝以后,又以今鄌郚即“唐”封丹朱;丹朱去世以后,埋葬在大丹河西岸,即今丹朱冢;不知何代,丹朱后裔的唐国灭亡,国都成为“唐邑”;纪国在“唐邑”故城新建“郚邑”,后人遂称此地为“鄌郚”;公元前 693 年,齐国军队又迫使纪国郚邑居民搬迁在汶河南岸,即今天安丘市凌河镇李家西郚村东的郚城故城遗址。
  龙山文化时期著名的边线王城址就在弥河西岸,距离唐尧、丹朱传说的核心区域不远,会不会就是尧称帝的平阳城呢?有待考证。

  二、舜、诸冯、诸邑、诸县、诸城、诸葛
  (1)舜与诸冯
  按照《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舜是五帝之一,名重华,冀州人。舜是黄帝的八世孙,昌意的七世孙,颛顼的六世孙,舜的五世祖穷蝉已经成为平民,舜的父亲名叫瞽叟,是个盲人。舜的母亲去世以后,瞽叟又娶了一个阴险的后妻,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比较傲慢不逊。瞽叟偏爱后妻和幼子,三个人经常要杀舜,但舜都及时逃脱了。舜哪怕是犯了很小的错误,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但是舜却一如既往的孝敬父亲、继母,爱护同父异母的弟弟。
  舜曾经在历山种地,种田人互相谦让,在田界处让对方多占有土地;在雷泽打鱼,当地的人互相推让居住的地方;在黄河边制作陶器,当地的陶器质量上乘;舜还在寿丘制作各种生产用具和生活器物,在负夏做过生意。
  二十岁的时候,舜就因为孝行而闻名于世。三十岁的时候,被尧帝的大臣“四岳”推荐给尧帝作为接班人。为了考察舜,尧帝还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以观察他处理家务的能力;让九个儿子跟舜相处,以观察他的为人处世。舜在一个叫妫汭guirui的地方定居以后,那个地方在一年之后成为聚落,两年后成为城邑,三年后成为大都市。鉴于舜的表现,尧帝重赏了他。由于垂涎舜的财富,瞽叟他们又要杀舜。瞽叟让舜爬到粮仓顶上涂泥,却在底下放火,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逃脱了。还有一次瞽叟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挖了一条通道逃了出来。虽然如此,舜对家人依然如故。
  五十岁的时候,尧帝让舜代替自己处理国家大事,五十八岁的时候尧帝逝世,六十一岁的时候称帝,国号为有虞。称帝三十九年以后,巡视南方的时候在苍梧之野逝世,葬于江南九疑,即今天的零陵。
  《竹书记年》和《韩非子》等先秦史书则认为舜帝是通过残酷的斗争夺取了帝位。
  元代郭居业编写的《二十四孝》,以舜的故事为第一篇即《孝感动天》。
  因舜以“有虞”为国号,所以又称有虞氏、虞舜。
  关于舜帝的出生地,《史记·五帝本纪》只说舜是“冀州人”,《尚书·禹贡》中的冀州大体包括今河北、山西地区,后世冀州所指屡有变动。
  《史记正义》注曰:“瞽叟姓妫,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姚墟在哪?史学研究者提出了河南濮阳、山东菏泽、浙江余姚、浙江上虞等不同的答案。而据胡氏、陈氏等族谱传说,舜有两个姓,因出生于姚墟而以姚为姓,被认为是姚氏正宗,又因居住在妫(gui)水边而姓妫,妫、陈、田、姚、胡被称为妫汭(rui)五姓[1]。《新唐书·宰相世系》载:“舜后妫满封于陈(妫满被周武王封在陈地建立陈国),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眭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徙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代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 ”。
  但《孟子·离娄下》却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兖州),卒于鸣条(位于今山西运城市的鸣条岗),东夷之人也”,认为舜出生于“诸冯”,比舜生于“姚墟”的说法要早上千年。
  关于“诸冯”在哪里,也是众说纷纭。一说诸冯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境内,明嘉靖《山东通志》云:“诸冯,在曹县西北五十里,相传舜生之地。今按其地与姚虚相去不远,恐或然也”;《清一统志》云:“诸冯,在菏泽县(今菏泽市牡丹区)南五十里,相传即舜生处”,曹县西北五十里、菏泽县南五十里两者地理方位相近,或为一地;一说诸冯在山西临汾垣曲县诸冯山下,该县被称为“舜乡”或“帝舜故里”。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又诸冯山 ,在(垣曲)县东北四十里,《孟子》云:舜生诸冯 ,盖即此”;一说诸冯即今浙江省余姚市兰江街道冯村,冯村旧时称诸冯,亦称姚墟,南宋宝庆年间张淏所著《会稽续志》记载:“邑有诸冯之地,舜所生也”,秦在此地设置余姚县、上虞县,两县名称皆与舜有关。
  不仅舜的出生地存在争议,舜井、历山、雷泽等舜生活过的地方也存在诸多版本,如著名的济南历山(千佛山)、历城、历下、舜井,皆因舜的传说而得名。
  今诸城市舜王街道诸冯村,原在潍河西岸,村中曾经有舜庙。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知密州(治今诸城市),写下了《登常山绝顶广丽亭》一诗,开首四句云:“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清代乾隆年间《诸城县志》载:“(诸城)县人物以舜为冠,古迹以诸冯为首”。 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中云:“今青州府有诸城县,大海环其东北,说者以为即《春秋》书‘城诸’者。其地有所谓冯山、冯村,盖相传自古,窃疑近是”。
  近代有学者认为,诸城的“诸冯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0-03-07 10:12
鄌郚总编
  密与胶①
  关于大禹与“密”、“高密”的关系,前文已有介绍。潍河下游即密水,与古胶河并排,由南而北入渤海。处在密水、胶河两河流域的地名时而以“密”命名,时而以“胶”命名,如城阴城遗址时而为高密国(郡),时而为胶西国(郡),再如北魏割青州置胶州,治东武县城,隋代改胶州为密州。
  (一)密水与胶水
  (1)密水
  《汉书·地理志》 胶东国下密县下注: “应劭曰: ‘密水出高密’”;《水经注》载:“(潍水)又北过高密县西,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水有二源,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山势高峻,隔绝阳曦。晏谟曰:山状鄣日,是有此名。伏琛曰:山上鄣日,故名鄣日山也。其水东北流。东源出五弩山,西北流。同泻一壑,俗谓之百尺水,古人堨以溉田数十顷。北流径高密县西,下注潍水,自下亦兼通称焉。乱流历县西碑产山西。又东北,水有故堰,旧凿石竖柱,断潍水,广六十许步,掘东岸,激通长渠,东北径高密县故城南”。
  密水就是今诸城市东北的百尺河,一名高密河,有东西两个源头。西源在鄣日山,即今诸城城东十九公里处的障日山,障日山海拔高461米,曾经是道教、佛教鼎盛荟萃之地,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名胜”五绝为世人所称道,苏东坡曾作诗赞曰“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故又称“小峨眉山”。东源在五弩山,即今诸城市东南六十里的鲁山,又称卤山,因既是密水的东源,也是胶河的发源地,所以又名胶山。诸城市东南还有一个卢山,与鲁山不是一个山,勿混淆。东西两源汇合后称百尺河,在碑产山即今诸城市巴山南注入潍河,自此以下的潍水也叫密水。应劭和郦道元说的高密,不是今天的高密市区,而是位于潍河东岸的城阴城遗址即古高密城。
  在巴山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关于百尺河即密水的传说,据说韩信与龙且在潍河交战,战败后沿潍河东岸往南逃跑,潍河龙王因敬佩韩信,所以带领虾兵蟹将连夜在潍河东岸挖了一道很长的沟,待龙且带领士兵追来之时,放水将楚军淹没,韩信反败为胜,那条沟,以后就成了潍河的一条支流,由于宽100多尺,所以叫百尺河。
  百尺河即密水,密水以下的潍河亦称密水,还可以从文人墨客的一些诗作中得到佐证。
  清代中叶即墨诗人蓝中高《谒郑司农庙》中说:“汉代儒宗旧,遗祠密水傍”,将郑公祠西侧的潍河称为“密水”。
  清末高密诗人单枚传有《渡密水》诗一首:“晚涨没沙头,遥遥唤渡舟。空波两岸阔,新雁一天秋。日下荒城堞,烟寒古驿楼。茫茫前代事,谁与问东流”,诗题后自注为“即百尺水,密故城在焉,明置密水驿”。
  自远古开始,潍河东岸就有沟通南北的古道。隋唐时期,更是征伐高丽和与朝鲜半岛各国之间交往的要道。据明万历年《莱州府志》及旧《高密县志》记载“明洪武初年升莱州为府,治掖县,并将原属密州的高密划归莱州。为通达府县、公文传递和建设沿海卫、所的军事需要,特由掖县经平度、高密至诸城南界开辟莱诸官道”,莱诸官道即今平日公路的前身,为管理莱诸官道,明代在密水东岸设置密水驿[1]。
  有时,密水也代指高密,今高密市区有密水街道。
  ?密与胶②
  (2)胶水
  胶水即胶河,在潍河以东,今胶莱河北段即古胶河下游故道。
  《水经》载:“胶水出黔陬县胶山,北过其县西”, 北魏郦道元注曰:“ 《齐记》曰:胶水出五弩山,盖胶山之殊名也”;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胶水“出诸城东蜷山”;元代于钦《齐乘》载,胶水出“胶州胶西县西南铁橛山也,北径密州东北卤山,古名五弩山”;清光绪三十四年《高密县乡土志》则对胶河的两个源头做了总结:“县东之水胶河为大。《寰宇记》:水色如胶,故名。源二:西源诸城之五弩山,一名卤山。《寰宇记》记,胶水出密州诸城县东蜷山,疑即此”,“东源胶州,西南望荡山西岩下。清朝雍正九年,胶州州牧王维访得”。
  可见,古胶河有两个源头。西源在今诸城市林家村镇鲁山沟村东南鲁山,即《水经》所称黔陬县(今胶州市黔陬村附近)胶山、北魏郦道元所称五弩山、北宋《太平寰宇记》所称蜷山、元代于钦所称卤山。从鲁山被《水经》称为胶山,可见至少秦汉时代西源被视为胶河的正源。东源在今胶州市西南铁橛山或其东北的望荡山,清代胶州知州王维认为,东源是胶河正源。
  胶河之所以称为“胶”,因其“水色如胶”,胶河上游多丘陵,河道陡,水流急,泥沙随水而下,下游是低洼平原,水流缓慢,沙土不断沉淀,河水看上去显得有些粘稠和浑浊。
  西汉末年樊崇率领赤眉军曾转战于胶河流域,王莽的将军护军王党被赤眉军杀死于胶河岸边,今高密市王党村内曾有王党坟和王马堌墩。梁武帝萧衍天监五年(506年)三月,南梁北伐军辅国将军刘思效与北魏青州刺史元系战于胶河,元系铩羽而归。
  唐开元年间宰相苏颋曾写过《晓济胶川南入高密界》:
  饮马胶川上,傍胶南趋密。
  林遥飞鸟迟,云去青山出。
  落晖隐桑柘,秋厚被花实。
  惨然游子寒,风露将萧瑟。
  北宋大文豪苏轼卸任密州知州九年后,于元丰八年(1085年)十月赴登州任知州时再次路过密州,留下《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诗一首:
  先生依旧广文贫,老守时遭醉尉嗔。
  汝辈何曾堪一笑,吾侪相对复三人。
  黄鸡催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
  一别胶西旧朋友,扁舟归钓五湖春。
  胶莱运河,亦称运粮河,“胶莱”运河名取胶州湾、莱州湾两湾首字而成。胶莱运河分南北两段,分水岭在今平度南部姚家村附近。北段称北运河、北胶莱河,北流注入渤海莱州湾,乃胶河故道;南段称南运河、南胶莱河、胶莱南河,南流注入黄海胶州湾。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1280年),莱州人姚演被任命为开凿胶莱运河的总管;至元十九年(1282年)七月,自胶州陈村海口至掖县海仓口的主体工程初告竣工,南北两河联成一体;但因耗资巨大,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廷停止胶莱海道漕运,胶莱河废。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王献主持胶莱运河的全面疏浚工程,但不久又由于“倭寇为患”,明朝着力于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胶莱运河漕运再次湮废。
  元、明开挖胶莱运河前,古胶河跟潍河一样,北流注入北海。胶莱运河开通后,古胶河下游故道成为北胶莱河,胶河成为胶莱运河的支流。此后,胶水下游河道屡有变迁,或北流注入北胶莱河,或东流注入南胶莱河,或者两者兼注之。
  关于胶河,还有一段关系官运荣辱兴衰的风水趣闻。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会稽人姜之琦任高密县令。他认为潍水西北流,胶水东北流,两流不合抱,阴阳不交泰,不藏风水,于是在于滩(今高密于疃村)筑堤坝,将东北流向的胶河改向西北流。今高密市堤东村东胶河中的小岛,据说就是那时为减缓胶河水流而建。康乾年间堤东村出过侯姓知州、知县,更出过官至云南布政使的宫尔劝,宫尔劝的两个儿子宫去矜、宫去非都官至知府。五十多年后,乾隆七年(1742年),堤坝因年久失修崩溃,胶河又复流旧道。巧合的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宫尔劝在云南布政使任上被弹劾,坐了大牢,家产被抄。
  今天的胶河,源头在黄岛区西北部的六汪镇,流经胶州市、高密市、平度市,注入南胶莱河。
  前面已经说过,鲁山也是密水的东源,至于黔陬县、胶西县,将在后面介绍。
  ?密与胶③
  (二)高密、黔陬、胶西、胶乡、胶州、密州、胶源、胶县、胶南
  前面已经介绍过,大禹字高密,高密是禹的封国,华夏大地自古至今除潍河流域有高密地名外,无二。
  古高密城不在今日之高密市区,古高密城位于今高密市井沟镇田庄村东约一公里处的城阴城遗址。古高密城是一座方城,西南东北的长度均约为2公里,周长约8公里,遗址附近分布着名为“城后”的十几个小村庄。古高密城始建时间无史料可考,或许大禹肇造的吧。
  古高密城也是古莱国的“维邑”,因潍河而得名,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古高密城即“维邑”曾经是莱国的国都。齐国灭莱后称莱夷的“维邑”为“夷维”,晏弱、晏婴父子就是夷维人。但应劭等认为夷维即今高密市区,笔者认为既然今高密市区被公认为夷安故城所在,夷维、夷安两城比邻而设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今高密市区距潍河几十里,古高密城坐落于潍河中游东岸,更有理由以“维”命名。
  流传于世的“高密戈”、“高密造戈”,说明“高密”这一地名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史记·乐毅传》载:“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是史籍上首次出现“高密”一词。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秦在齐国故地设置齐郡、胶东郡(治即墨,今平度市东南)、琅琊郡(治今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琅琊古城,又称夏河城)。在古高密城设置高密县,属胶东郡,以介国故都(可能位于今胶州杜村镇赵家城献村,又称东黔陬古城)设置黔陬县,属琅邪郡。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率30万汉军攻破临淄,齐王田广逃到古高密城,项羽派龙且率二十万精兵救齐。汉军与齐军、楚军在古高密城附近的潍河水域隔河对峙,最终韩信用沙袋筑坝减缓潍河水流,诱龙且渡河决战,楚军渡河过程中,汉军移除沙袋水淹楚军,楚军大败,龙且战死,此即著名的楚汉潍河之战。
  两汉,是古高密城最为辉煌的时期。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胶东郡置胶西郡,属刘肥齐国,治高密县即古高密城,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胶河以西,西与甾川郡为邻,南与琅邪郡为邻。
  西汉文帝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刘肥的儿子齐王刘则去世,因为没有儿子,齐国被取消改为临淄郡,胶西郡与临淄郡及济南郡、胶东郡、琅邪郡直属朝廷。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可怜齐悼惠王刘肥长支即刘则之绝嗣,以齐地封齐悼惠王刘肥在世的六个儿子为王,加上将刘肥的孙子淮南王刘喜重新封为城阳王,琅邪郡仍直属中央,于是在汉高帝时刘肥的齐国故地形成了七国一郡。其中,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在今山东商河西北被封为平昌侯的齐悼惠王子刘昂被封为胶西王,都古高密城。
  密与胶④
  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景帝重用晁错,实行削藩,以刘昂“卖爵有奸”为由削胶西国营陵、平寿、斟、淳于、都昌、桑犊六县,并以此六县新置北海郡。刘昂不服,遂于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参与吴楚七国之乱,事败自杀,胶西国除。
  刘昂胶西国被废除的同年,汉景帝又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仍都古高密城。刘端有性功能障碍以至于性格变态,残暴凶狠。
  武帝时期,刘端屡次触犯天子法令,因兄弟关系,汉武帝一开始偏袒刘端,但在大臣多次请求后,武帝削胶西国大半土地,除安丘侯国划归北海郡以外,其他被削土地均划入琅琊郡。安丘被一分为二,汉高帝封张说的安丘侯国入北海郡,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安丘侯国除为县,今安丘市东南部留在胶西国仍称安丘县,故《汉书》中北海、胶西同时都有安丘县。齐孝王子刘定被封为稻夷侯,治稻城,属琅琊郡。古稻城位于今潍坊市峡山区郑公街道城子村南,在古高密城西南2公里,刘定于此灌田种稻养鱼,又于城北设立大、小圈(即今天的郑公街道大圈村、小圈村)发展养殖业,每年收入粮万担、钱上亿。《齐地记》曰:“高密郡有古断水处,因造鱼(梁),岁收亿数,故号曰万匹梁”[1],《齐乘》曰:“稻城,高密西南潍水堰侧……即稻城遗址,春秋称琅琊之稻”。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刘定之子刘都阳袭稻侯,之后再无历史记载,稻城毁于何时也不得而知。《汉书》地理志记载的琅邪郡疆域中,东武县西北至朱虚县一带诸县皆为故胶西国之削地。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刘端死,无后,国除为胶西郡,直属汉王朝。
  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为高密国,立广陵厉王子刘弘为高密王,仍治古高密城。高密哀王刘弘在位8年去世,传位给儿子高密顷王刘章。
  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割胶乡封高密哀王子刘汉为胶乡侯国,入琅邪郡,今地无考。汉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割卑梁、胶阳、武乡、成乡、丽兹置5个王子侯国,其中胶阳(今昌邑市高阳村)、成乡(大约在今坊子区黄旗堡街道)入北海郡,武乡、丽兹入琅邪郡,史书没有记载卑梁划入何郡,武乡、丽兹、卑梁今地均无考。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又割安丘封高密顷王子刘常为安丘侯,因为当时奉行“王国内无侯国”的政策,刘常安丘侯国被划入琅琊郡,故琅琊郡亦有安丘。至此,高密国仅存高密、夷安、昌安、石泉、成乡五县,与汉初之胶西郡、胶西国相比疆域已严重缩小。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高密王国被贬为公国,次年(10年)国除为郡,新莽天凤元年(14年),改高密曰章牟,新朝灭亡后高密恢复旧称。
  东汉初年,北海、淄川、高密、胶东被张步割据,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张步兵败,上述四郡归属汉廷。建武十三年(37年),刘秀封邓禹为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归北海郡管辖;撤销邞县(治今胶州市铺集镇西北黔陬村附近,又称西黔陬故城)、计亓县(即计斤城,治今胶州市区城子村,据说是莒国最初的都城),并入黔陬,邞县、计亓县均为西汉所置。又析黔陬置葛卢县(治所不详),黔陬、葛卢县属青州刺史部东莱郡。
  邓禹去世后,长子邓震袭高密侯,次子邓袭封昌安侯(治今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李家古城村),三子邓珍封夷安侯(治今潍坊市高密市)。高密侯共传六世,国除为县。?
  密与胶⑤
  三国时,曹魏新置城阳郡(治东武县,今诸城市),高密县、黔陬县均归城阳郡。
  西晋太康十年(289年),移城阳郡治黔陬县。元康六年(296年)城阳郡改置高密王国,都黔陬,并将黔陬县治所迁到胶河西岸原邞县故城,即黔陬西城或称西黔陬故城,位于今胶州市铺集镇西北黔陬村附近。司马泰为首任高密王,是为高密文献王。
  西晋怀帝永嘉之乱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高密国除为郡,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南燕亡后,又归东晋,仍为高密国,都黔陬。
  南朝刘宋时,改高密国为高密郡,治桑犊城(今潍坊市坊子区泉河头附近),属青州。南朝刘宋大明八年(464年)曾撤销高密郡,高密县、黔陬县改属北海郡,后不知何时又复置高密郡。
  北魏高密郡还治古高密城,永安二年(529年),分青州置胶州,治东武县(今诸城市),领东武郡(治姑幕县,今安丘市石埠子村)、高密郡,高密县、黔陬县属胶州高密郡。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潍水“又北过高密县西。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郦道元称古高密城为“高密县”,可见北魏时期,高密县仍治古高密城。
  北齐,古高密城毁于战火,高密郡移治东武县,并废东武郡,撤销诸县、平昌县、扶淇县并入东武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北齐置平昌郡,治黔陬县,属胶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高密郡,留胶州,开皇五年(585年),又改胶州为密州,此为密州名称之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黔陬县置胶西县,治今高密市大牟家镇朱家庄村附近,史称隋胶西城,俗称“朱晏城”,属密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东武县为诸城县,仍为密州治。大业元年(605年)撤销黔陬县并入胶西县,黔陬县共历时827年,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大业三年(607年),改密州为高密郡,诸城属之,并为郡治。大业九年(613年)隋胶西城毁于战火,胶西县治不知何时迁治今胶州市区城子村计斤城即计亓故城附近。隋代高密县移治今高密市柏城镇故献村,属密州、高密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高密郡复为密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高密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密州。唐初高密县治移今高密市区,属密州、高密郡。唐武德六年(623年),撤胶西县,其地并入高密县,以其地即今胶州市区为板桥镇;安丘县徙至今治。唐代板桥镇的海运和海外贸易已初具规模,高丽和日本的商贾、使臣、僧侣由此到中国,或贸易、或国事往来、或宗教交流等。乾元二年(759年),安丘县改称辅唐县。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辅唐县复为安丘县,后梁龙德元年(921年),改密州为胶源。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后梁亡,后唐复改胶源为密州,安丘县复称辅唐。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改辅唐县为胶西县,安丘县、辅唐县、胶西县虽名称变换,但均属密州。
  ?密与胶⑥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以密州为防御州,开宝四年(971年)胶西县复名安丘县,开宝五年(972年)春二月,升密州为安化军节度,秋八月复降为防御,开宝六年(973年),复为节度,隶京东东路,诸城皆属之并为治。元祐二年(1087年)析高密、诸城两县复置胶西县,治板桥镇遗址,属密州,兼临海军使。宋代在板桥镇设置市舶司,是当时继广州、杭州、明州、泉州之后全国第五大市舶司。因宋辽对峙,北宋政府明令禁止海船入登州、莱州,板桥镇港跃居登、莱港之上,成为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海关重镇。
  金代密州属山东东路,治诸城县,仍为安化军。
  元代密州辖于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仍治诸城县。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设胶州,治胶西县,高密县改属胶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密州,诸城县隶属青州府;撤胶西县,其地直隶胶州,胶州辖高密、即墨二县。洪武九年(1376年),胶州属莱州府(治掖县,今莱州市)。
  清初沿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灵山卫,并入胶州,灵山卫设巡检司。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强行租借胶州湾及沿岸,塔埠头到积米崖一带45个村(屯)划入胶澳租界。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州升为直隶州,直属山东布政使司,辖高密、即墨二县。
  民国二年(1913年)撤胶州,改为胶县,高密县、胶县属胶东道(治今烟台市),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胶东道为莱胶道(驻胶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裁道,县直属山东省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高密县、胶县属第十七行政督察区(驻昌邑)。
  1946年9月,中共划胶县洋河以南9区和青岛办事处的薛家岛区建立胶南县。
  1987年,撤销胶县,设立县级胶州市。
  1990年,撤销胶南县,设立县级胶南市。
  1994年,撤销高密县,设立县级高密市。
  2012年,撤销青岛市黄岛区 、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
  ?密与胶⑦
  以上是密水及胶水南部地区的行政区划变迁,兹将涉及到的几个具体地点归纳如下:
  今潍河东岸城阴城遗址即古高密城:先后曾经作为先秦维邑城、先秦高密城、秦置高密县、汉高祖置胶西郡、汉文帝封刘昂胶西国、汉景帝封刘端胶西国、汉武帝复置胶西郡、汉宣帝封刘弘高密国、新莽高密公国、新莽高密郡、新莽章牟郡、张步割据高密郡、光武帝封邓禹高密侯国、北魏高密郡治所,北齐毁于战火。
  今胶州杜村镇赵家城献村东黔陬故城:秦至西晋为黔陬县治所,西晋城阳郡移治于此。
  今胶州市铺集镇西北黔陬村附近西黔陬故城:秦至东汉为邞县治所,西晋至隋为黔陬县城,西晋封司马泰高密王国于此,后为十六国高密郡、东晋高密国、北齐胶州平昌郡治所。
  今诸城市区:先后为秦至隋东武县、西汉东武侯国、西汉至东汉琅琊郡、曹魏至西晋城阳郡、北魏至北齐胶州、北齐至隋唐高密郡、隋唐至元代密州、隋至今诸城县(市)、后梁胶源州、北宋至金代安化军治所。
  今高密市区:先秦夷安故城,秦至北齐天保七年为夷安县治所,东汉曾为夷安侯国,唐至今为高密县(市)治所。
  今胶州市区:先秦计斤城,莒国最初的都城,先后为西汉计亓县、隋唐胶西县、唐板桥镇、宋至元胶西县、宋临海军使、宋置市舶司、元至清胶州、中华民国至今胶县(胶州市)、民国莱胶道治所。
  今安丘市区:先后为唐代安丘县、唐代辅唐县、后梁安丘县、后唐辅唐县、后晋胶西县、宋至今安丘县(市)治所。
  今潍坊市坊子区泉河头附近桑犊城:先后为西汉桑犊县、刘宋高密郡治所。
  今高密市柏城镇故献村:隋高密县治所。
  今高密市大牟家镇朱家庄村附近:隋胶西县治所,俗称“朱晏城”。
  胶乡侯国: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割胶乡封高密哀王子刘汉为胶乡侯国,今地无考。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