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6-28 17:12
鄌郚总编

昌乐历史名人

  
  1  丹朱
  丹朱,生卒年月不详,华夏族,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自幼聪慧过人,是世界围棋界师祖,尤善治水。在位六十一年的时候,全国各地连降大雨,洪水成灾。尧带丹等到昌乐尧沟一带迅速排除了水患,拯救了一方百姓。尧把朱封在昌乐丹水流域。人们为了纪念尧、丹的丰功伟绩,就把尧、丹带领人们挖过的排洪沟叫丹河、尧沟、尧河,这就是昌乐尧沟地名的来历。丹朱死后,当时的人们完全靠人力修建起占地十多亩、高几十米的丹朱冢,历经4000年的风雨至今仍矗立在大丹河西岸。
  2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隐居昌乐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于首阳山。夷齐让国、耻食周粟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许多名人,包括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纷纷以各种形式歌颂、褒扬。伯夷叔齐是抱节守志的道德典范。
  3  姜尚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吕尚,中国着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被封于齐,建都营丘(今昌乐营丘镇),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4  刘昶
  刘昶,西汉时胶东康王刘寄的后裔,刘昶的先祖刘植在平原任太守,遂以平原为家。十六国的时候,刘昶随慕容德渡过黄河南下,来到广固(今青州),慕容德在此建立南燕国,随将广固附近的都昌(今昌乐都昌村一带),敕封给刘昶,从此他便以都昌为家,刘昶是慕容德的重要幕僚和亲信。
  跟随慕容德来广固的刘昶家族,据一些史料载可能有近千户,被敕封在离广固很近的都昌安家,刘昶有三子,长子刘奉伯,次子刘璇之,三子刘廷之,他们都在南燕为官,后来慕容德因无子,便立其兄子慕容超为太子,为了很好的培养慕容超,慕容德在都昌以南浮烟山建别宫,将慕容超安置在此,旨命刘昶到此管理,服侍教育慕容超。成为慕容超的老师。义熙元年(405)慕容德卒,慕容超即位。义熙六年(410) 东晋刘裕率军攻破广固内城,慕容超被俘,南燕灭亡。刘昶幸免于难。
  元熙二年(420)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建立刘宋,因为刘昶是青州望族,又是汉室后裔,刘裕拜刘昶为青州治中从事、员外常侍。长子刘奉伯为北海太守,次子璇之早卒,三子廷之为始兴内史。以后刘昶子孙近二十余人一直活跃于十六国之间。
  5  刘熙
  刘熙(生卒年不详,约生于160年左右),或称刘熹,字成国,北海(今山东昌乐)人,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生于汉末桓、灵之世,博览多识,名重一时。献帝建安年间曾避地交州。往来苍梧、南海,有学生数百人,据陈寿《三国志》说,吴人程秉、薛综、蜀人许慈都曾经跟刘熙学习。官至南安太守。建安末,卒于交州。着有《释名》和《孟子注》。刘熙以经学家、训诂学家名世,其《释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训诂学着作,影响巨大。《释名》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着作,它就音以说明事物得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对后代训诂学因声求义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是研究汉语语源学的要典。其体例仿照《尔雅》。刘熙的《孟子注》,至唐犹存,今已不传。
  6  腾抚
  腾抚,生卒年不详,字叔辅,东汉北海剧县(今昌乐城西)人。性刚直,有文武之才。初为北海郡吏,后授河北涿州(今涿州市)令,在任以政绩卓着升涿郡太守,兼领道县、固安、范阳、良乡、北新城、方城6县。在涿郡任职7年,政风修明,施爱于民,致使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市井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建康元年(144),徐州、扬州及九江等地民众四起,攻城占县,更有甚者则建年号,置百官,称皇帝。朝廷以滕抚文武兼备有将帅之才,拜为九江都尉。滕抚与其他将士一起,迅速将内乱平定,以功升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是年11月,溧阳人华孟自称"黑帝",攻破九江,杀太守杨岑。朝廷又诏滕抚领兵围剿,斩获华孟及部下4500余人,使一郡大治。后朝廷授滕抚为陕西凤翔刺史。数年后,被尚书胡广弹劾罢免。当时天下士民皆怨恨朝廷腐败,为滕抚报不平。
  7  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在昌乐),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
  8  徐干
  徐干(170—217年),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人。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徐干亦染疾而亡。徐干一生,以"清玄体道"着称。在创作方面,则以诗、赋、散文见长。徐干在辞赋方面的名声颇高,他的《玄猿赋》、《漏卮赋》、《橘赋》(以上皆佚)、《圆扇赋》等,曾被曹丕评为"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典论·论文》);刘勰也曾把他与王粲一起作为魏之"赋首"而加标举(《<文心雕龙>·诠赋》)。今存作品不足10篇,而且多有残缺。其中《齐都赋》,从残文来看,原先的规模可能相当宏大。徐干的存世之作,今只有散文集《中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当时的人们评价他写《中论》是"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当时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
  9  管宁
  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年八十四。着有《氏姓论》
  10  王修
  东汉末年三国年间,北海郡营陵县(今昌乐)出了个宅心宽厚、仁义高尚的人,他就是王修。王修自幼好学、品行端正,乡里交口称赞。七岁那年,王修的母亲恰巧丧于社日(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庙台或在野外搭台演戏,旧时隆重的节日)这一天。第二年母亲的忌日时,王修因念母哀痛过甚而昏倒在地,乡里闻之十分同情,就停止了这年的社日活动。
  二十岁那年,他到南阳求学,住于张奉的家中,不久,张奉全家染病,无人护理,王修觉得照顾房东全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直等房东全家病愈,才离开南阳回山东老家。初平初年,北海郡相孔融请他担任主簿,并让他到高密处理一个十分棘手的事,王修不辱使命,充分显示了办事才能。孔融佩服之余,欲举他为孝廉,他一再推辞,并说邑中邴原比他更有资格。欲举王修为孝廉的事不久,北海郡有黄巾军将孔融的官衙包围了。孔融对左右的人说:"这种危难关头,只有王修能来援救。"话刚完,王修就带人击败围攻的人,将孔融救了下来。王修在任魏郡太守期间,抑制豪强、扶植贫弱,赏罚分明,老百姓都很拥护他。王修一生宽厚恤人,曹操曾想颁布肉刑,王修谏阻道:"未可行。"曹操采纳了王修的意见,没再颁布肉刑命令。这也说明了王修体恤百姓、宽宏大量的美德。公元220年,王修病故。正始元年,国家追嘉王修的功德,号令全国官吏向他学习。并赐王修的儿子为关内侯。
  11  王裒
  王裒(?—311)字伟元,营陵(今昌乐)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王裒的父亲王仪当时是在朝廷里当官,被司马懿所杀。父亲如此冤屈而死,王裒非常难过。因此他终身不再面向西坐,以表示不为晋朝之臣。王裒的母亲生性害怕打雷,每当下雨打雷的时候,他便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拉着母亲的手,绝不离开半步。王裒的母亲死后,他将父母合葬一处,虔诚恭谨地守丧尽孝,每天早晚,都到墓前祭奠。他惦记着母亲怕雷的事情,每当刮风下雨的天气,一听到轰隆隆的雷声,便狂奔到父母的墓地,跪拜着哭诉说:"儿子王裒在此,母亲您千万别怕!"他也经常依靠着墓前的柏树号啕大哭,眼泪滴到柏树上,柏树都枯死了。
  12  孙乾
  孙乾,字公佑,三国时北海(今昌乐)人。刘备早期亲密的助手之一。刘备称帝,授其为秉忠将军。孙乾家世代是当地的望族,家境富庶,孙乾从小就聪明好学,为人忠厚仁恕,乐善好施。受到邻里乡亲爱戴。东汉建安四年(199)春,刘备起事后自领徐州牧,孙乾经学者郑玄的推荐,被刘备辟为从事,从此孙乾跟随刘备,四方奔波周旋于诸侯之间。为刘备出谋划策,代表刘备出访州郡,历尽艰险,是刘备早期的重要谋士和外交使者。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蜀汉称帝,授孙乾为秉忠将军,后卒于官。
  13  是仪
  是仪,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今山东昌乐)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病逝,死前要求节葬。(《三国志?卷六十二?吴书十七?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14  王猛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昌乐)人,十六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前秦丞相王猛".及至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王猛。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王猛亦位列其中。
  15  淳于髡
  淳于髡(kun)(约公元前386年~前310年),黄县人,是齐之赘婿,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齐威王拜其为政卿大夫。淳于髡身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度出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八年,楚发兵伐齐。齐王使淳于髡至赵国请救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国闻之退兵。淳于髡以博学多才、善于辩论着称,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上说下教,不治而议论,曾对齐国新兴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对齐国的振兴与强盛,对威、宣之际稷下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6  窦倓
  在昌乐营丘镇古城村存有一块石碑,高1.36米,宽0.67米,正中刻楷体大字"窦公渠",右侧刻有"按邑乘唐嗣圣元年,窦公讳倓来令北海,于营陵故城东北穿渠引白浪河水,曲折三十里以溉民田,获利甚溥,迄今千余年,未有碑记,兹因建舆梁通渠水,居民追思旧德,佥议刻石志之,永矢弗谖云",左刻"大清宣统二年四月中".碑中记载了唐嗣圣十八年(公元702年)当时的北海县令窦倓带领民众在营丘故城东北兴修水渠,引白浪河水灌溉农田的事迹。窦倓在唐朝的时候任北海县令(在今天昌乐),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新唐书·地理志》《昌乐县志》均有记载载。清代乾隆时进士阎循观、清朝诗人阎廷倩均作诗颂之。窦倓兴修"窦公渠",是昌乐县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之发端,给后代的水利发展提供了典范。
  17  韩熙载
  韩熙载(902年—970年),字叔言,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人,后家于齐,遂为潍州北海(今昌乐)人。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后主李煜时,改吏部侍郎,徙秘书监。后任兵部尚书,充勤政殿学士承旨。官终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其所作制诰典雅,人称"有元和之风",与徐铉并称"韩徐".江左称其为"韩夫子",时人谓之为"神仙中人" .其所撰诗文颇多。有《韩熙载集》、《格言》等,今皆佚。《全唐文》、《全唐诗》、《全唐诗外编》等存有其诗文。
  18  李成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昌乐),故又称李营丘。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如卷动的云,后人称为"卷云皴";画寒林创"蟹爪"法。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北宋时期被誉为"古今第一".存世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
  19  阎世绳
  阎世绳(1633-1706),字宝贻,号朴斋又号丹崖,阎介石第三子,生于昌乐城邑。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以殿试第三甲第三名考取进士,御试《汉书》第二名。授翰林院检讨。他一生着述丰富,任翰林院检讨期间,修《鉴古集览》历时三年告成。他还校阅《日讲易经解义》,康熙皇帝称其"品行端凝,文思渊博,艰巨词苑,奉职无衍".据《昌乐县志》记载,阎世绳所建"义学二区",为昌乐最早的书院。他对振兴昌乐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与其子孙们一道,花费40多年的时间,编写了昌乐第一部阎氏族谱--《阎氏家乘》。书中以满汉两种文字全文收录了康熙皇帝对阎介石、阎世绳、阎愉祖孙三代及其妻室恩封褒奖的诰敕6篇以及大量的历史资料,对后世影响很大。
  20 阎循琦
  阎循琦(1710-1775),字玮庭,号景韩,清朝昌乐人,进士出身,建筑学家、着名学者,乾隆时大臣。官至工部尚书、光禄大夫、太子太保。
  阎循琦自幼聪悟,乾隆戊午年考中举人,四年后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此职是管理全国规划计算、财赋统计支调等事。任间勤于国事,敢于谏疏,务实恤民,有政绩。曾改造京西门头沟煤窑,倡开渠凿洞排水,淤去煤畅,官不费而民不扰。督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筹划详明,乾隆皇帝称其"才可用".上奏救灾银封实施办法,切中时弊,深得乾隆皇帝赞赏。诰授资政大夫。1775年(乾隆四十年),于京城病殁,乾隆皇帝对阎循琦去世深为轸惜,亲自撰写碑文,派大臣前往祭奠。并特晋其为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恩谥‘恭定’其传记入[清史。 名臣传] .
  21  刘善本
  刘善本(1915—1968),山东省昌乐县泊庄人。1935年,刘善本在"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下,考入了杭州笕桥航空学校。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八大队。1946年6月26日,当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的时候,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刘善本毅然驾机起义,飞向延安。毛泽东、朱德亲临欢迎大会,周恩来曾多次称"刘善本是国民党空军起义带头人".刘善本情注东北航校,屡立战功,1964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刘善本同志参加革命后,历任延安总部航空教员、东北老航校副校长、第一航校校长、华东空军混成四旅副旅长、航空兵某师师长、空军军训部副部长、空军学院副教育长等职,他为人民空军的创建、成长和壮大,做出了十分可贵的贡献。解放后,刘善本同志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1964年2月,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提名,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下令,授予刘善本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68年3月10日去世,终年53岁。1975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为他平反昭雪,其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