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5 21:02
鄌郚总编

文人,其实是一个灵魂孤独的群体

  
    在中国,文人其实是很受社会尊重的一个群体,自古以来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文人也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创造了独特的、属于全社会的辉煌,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但是遍翻中国历史,文人在社会生活中,别说能够得以“荣华富贵”的寥若晨星,即便是能够得以“善终”的也是屈指可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特而又凄惨”的社会现象。
    文人,顾名思义,应该是掌握了文化知识的人。这当然也是相对于那些尚未掌握文化知识的人而言。正因其掌握了文化知识,正因其周围生活了一群尚未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所以,这些掌握了文化知识的“文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比其他人各方面都显得“丰富些”,都显得“睿智些”,都显得“眼光长远些”。也正是这个原因,长久以往也导致“文人”骨子里的那种“优越感”、“傲气感”和“脱俗感”。因了这些特质,文人做起事情来,往往显得“特立独行”而异于常人。比如屈原,面对现实不是想如何去积极争取换来“光明未来”,而是面对不理解他的人们高唱“世人皆醉我独醒”;比如李白,当唐明皇欲召见之时,敞胸露怀醉卧闹市高呼“天子呼来不上船”等等。这些“异于常人”的行为,毫无遮掩地折射出了文人骨子里边的这些特质。
    文人自幼便开始攻读“圣贤书”,在“圣贤书”中不仅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学到了宝贵的知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养成了很多的诸如“清高”、“孤傲”、“宁折不弯”等“毛病”。其实,“清高”、“孤傲”、“宁折不弯”也不纯粹是坏毛病,有时候甚至还是个优点。如在国家风雨飘渺的时刻,如在乱世之秋,文人的这些特点演绎出了多少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般催人泪下、激奋人心的故事。但是放在不同的环境里,比如放到人际交往中、放到人情世故中、放到宦海沉浮中,这些“优点”也许就会转化为“缺陷”,他们心中的“准则”和“理想”,导致他们不能够、也不会去“左右逢源”、“上下其手”,从而使他们成为“孤家寡人”。
    正因为文人有了“丰富的知识”,他们的眼光往往比常人显得犀利,看问题往往能够看到本质,处理问题往往能够一针见血,一些“表象的”、“虚伪的”、“浮华的”的乃至“愚民的”、“反动的”东西往往不能遮住他们的望眼。因此他们的眼睛,是不容揉沙子的,他们的血,时刻都是沸腾的。文人如鼓,一敲即响;文人如物,不平则鸣。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个时代的“多事之秋”,总是有文人志士登高一呼,掀起抵抗浪潮;而为什么在“和平盛世”文人志士总能寻找到“阳光下的黑暗”,导致他们不仅得不到重用反而深受其祸,甚至令“统治者”演绎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千古绝唱”。
    文人是追求真理的,文人是向往光明的。他们的心只要不停止跳动,他们的大脑只要还在思索,他们探索的脚步就不会停歇。从这个角度来讲,文人无论处事原则还是治世理念,都是超前的,甚至是会和他们所处的社会而“格格不入”的。他们义无反顾地“中华之崛起”为己任,他们义无反顾地视“理想和信仰”为生命,他们义无反顾地将“苍生幸福”为毕生追求。是他们,是文人,撑起了社会的良心和道义。但是,当他们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在当世得以实现时,当他们也无力改变现实环境时,他们的理想和抱负会和孤独的灵魂一起,化作飞飞扬扬的“经典”,穿世而过。
    虽然文人也能感受到“文人的灾难”和“灵魂的孤独”,但是他们不会因灾难和孤独而改变,因为他们的“理想和信仰”不能改变,否则,他们就不能称其为“文人”了。当然也有少数文人能够“飞黄腾达”,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因为这些人处处逢迎着“统治者”的脸色,时时拿起笔来“粉饰太平”。但是这样的文人,不能称作是纯粹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前面是要加个前缀的,叫“御用文人”。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孔孟学术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