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10 16:32
鄌郚总编

昌乐方言

  
  第二章   方言
  昌乐方言属于全国七大方言区之一的北方方言,就山东省方言分区来看,昌乐属山东方言东区的东潍片,位于东潍片西部。
  昌乐方言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在南北差异。县境东南部的平原(东部)、红河(东部)、朱汉、阿陀、王俊等乡镇,“灯、东”同音,读,没有韵母;县境东部的崔家庄乡不分尖团,“精、经”、“秋、丘”、“星、兴”等字分别同音;县境西北部尧沟一带,“京、蒸”同音,普通话以及昌乐县其他乡镇读成声母的字,尧沟均读成声母为ts、ts‘、s的音。
  本章以县城为代表的昌乐方言为描述对象。

  第四节   谚语·歇后语
  一、谚语
  1、生活谚语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瞎活百岁。
  浪子回头金不换。
  只要功夫深,钢梁磨成针。
  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妆衣。
  满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树靠有根,人靠有心。
  严师出高徒。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
  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歪了倒下来。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磨刀不误砍柴工。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人心齐,泰山移。
  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话不出口,出口就会走。
  瓜无溜圆,人无十全。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远亲不如近邻。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
  柴米的夫妻,酒肉的朋友。
  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病怕无名,疮怕有名。
  越吃越馋,越耍越懒。
  种下苦瓜,没有甜菜吃。
  胡椒不大辣人心,秤砣不大坠千斤。
  2、农谚
  “清明”秫秫“谷雨”谷。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麦耩黄泉,谷露糠,豆子耩在地皮上。
  棉花立了秋,快把头来揪。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使粪,等于瞎胡混。
  早黍晚麦不归家(不按时令下种,歉收)。
  豆子入了伏,打着有和没(同上)。
  “谷雨”花,大车拉,“小满”花,不回家(种棉花的时令不可晚于谷雨)。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春争日,夏争时,万事宜早不宜迟。
  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把谷吃。
  “芒种”三日见麦茬。
  初伏荞麦,中伏罗卜,末伏白菜。
  “立秋”栽葱,“白露”种蒜。
  麦过“芒种”,谷“立秋”,豆过天社使镰钩(麦、谷、豆收获之时令)。
  二月寒食不见花,秫谷耩两茬。
  “秋分”十日早,“秋分”十日晚(种麦)
  过了“惊蛰”节,耕地不停歇。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豆麦不让宿(下种时令)。
  榆钱儿落,耩谷也不错。
  忙不忙,先打场(到了场上的庄稼,必抓紧脱粒)。
  春耕浅,秋耕深,遍地开黄金。
  耕三耙四锄八遍,天不下雨也耐(耕、耙、锄可保墒耐旱)。
  栽桑植桐,到老不穷。
  秋天弯弯腰,强起春里转三遭。
  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好孩子有好粮,好种子多打粮。
  旱锄棉花涝锄谷。
  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棉花不打岔,光长柴禾架。
  秫谷豆,层层厚,地板越种越不瘦。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扫帚响,粪堆长。
  人勤春来早。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三秋不如一麦忙,三麦不如一秋长。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立春”一到,庄稼人起跳。
  3、气象谚语
  吃罢“冬至”饭,一天短一线。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东风不开晴。
  “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两日。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东虹雾露西虹雨,南虹出来晒五谷。
  久晴大雾雨,久阴大雾晴。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星星眨眼,大雨不远。
  山顶戴帽,大雨来到。
  春刮东南夏刮北,秋刮西南等不到黑。
  清晨雾露当日雨。
  清晨烧,当日浇(早晨若有火烧云,当天下雨)。
  瑞雪兆丰年。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雷雨三下晌,不下也逛荡。
  开门风,闭门雨。
  八月十五云遮月,到了来年雪打灯(正月十五夜,灯会)。
  雪打灯盏,雨打秋千(正月十五下雪,是“清明”节下雨的预兆)。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雨。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
  豆子拉荚,墒沟里摸虾(正值雨季)。
  日落反照,晒得猫儿叫。
  风倒八遍,不用掐算(下雨的预兆)。
  蛇过道,雨来到。
  燕子钻天,雨下满湾。
  大雁叫连声,不是下雨是刮风。
  蚂蚁垛高楼,大雨要淋头。
  三月寒食不见花,二月寒食谢了花。
  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西披蓑衣。
  晾晾晌,下得响。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如果晴朗,预兆当日晴天)。   东风急,备蓑衣。   亮一亮,下一丈;化的快,再来盖(下雪天,亮晌,雪更大。下雪后,暖晴,雪还将下)。
  担的十日旱,担不得十日涝。
  乌龙打坝,不出三天就下。
  燕子低飞蛇过地,大雨不待三两日。
  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春雨贵如油,越下越不愁。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涟涟吃饱饭。
  麦喜八、十、三场雨(指农历八月、十月、三月)。
  人怕老来病,麦怕胎里旱。
  三伏有雨多种麦(三伏有雨,预兆麦子将收成好)。
  泥里拖拖,来年吃饽饽(指种麦时,雨水多,来年丰收)。
  二、歇后语
  燎壶煮饺子——嘴里不出肚里有。
  擀饼轴子吹火——一窍不通。
  烟袋锅子支炕——净(尽)拐窟窿。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山顶上滚碌碡——石(实)打石(实)。
  鼻子底下挂炊帚——光刷(耍)嘴(耍嘴:光说不做)。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磨坊里的驴——听喝()声。
  砂锅子掐(捣)蒜——一锤子买卖。
  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边。
  老鼠跑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黄鼬子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井底下的蛤蟆——见过多大的天儿。
  鸡蛋里找骨头——没岔找岔。
  扁嘴(鸭)吃筷子——回不过脖来。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鸡叫搽粉——一鸣(明)二白。
  猪鼻子插葱芽——装象(相)。
  巴狗子咬月明——不知天高地厚。
  羊群里跑出个驴来——没有大起它的。
  老虎带佛珠——充那个大善人。
  老虎吃天——无处下口。
  狗咬吕洞宾——不认识好人。
  猫哭耗子——假慈悲。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酸枣胡(核)解板——拉不了几锯(句)。
  扒着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背着布袋下海——装潮(嘲)(嘲巴:昌乐方言,傻子)。
  窗户棂子里吹喇叭——名声在外。
  头顶上长疮,脚底下淌浓——坏透了气。
  一个孩子俩棒棰(玩具)——够耍(玩)的。
  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一头工具箱,一头火炉子)。
  腊月里生人——冻(动)手冻(动)脚。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打败仗——倒打一耙。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武大郎贩海蛰——人矬货软。
  土地庙里发山水——灌(惯)了鬼。
  马尾拴豆腐——提不得(ti)。
  鸡蛋掉在油罐里——滑蛋。
  西北风刮棘子——连风(讽)带刺。
  桑树底下拨拉草——找葚儿(事儿)。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
  大年五更吃馇(水饺)——没有外人。
  嗑瓜子嗑出臭虫来——什么仁(人)儿也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