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27 11:00
鄌郚总编

北海国相话孔融

  北海国相话孔融
  作者:马进

  今读《昌乐日报》,得知昌乐入围全市文化名人9人,甚感欣慰。众所周知,我们昌乐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它总是以其博大坤厚的承载,包容无垠的胸怀,泽润着昌乐这方水土的人文俊杰。据史料载,在两汉时期,昌乐就名士荟萃,英才辈出,留下了诸多先贤名人的芳踪佳迹。东汉末年,时任昌乐北海国国相的孔融,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这位被史称“孔北海”的国相,在昌乐的历史上曾留下过哪些足迹呢?
  据《孔融家传》记载,孔融生于公元153年,卒于公元208年,字文举,东汉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为孔子第二十代世孙。他少时有异才,好学博涉,聪慧而知礼仪。孔融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其四岁时,与兄长们一起吃梨,他捡最小的吃,大人问其故,他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全家人无不为孔融自幼尊兄敬长、通情达理而称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历代盛传不衰,家喻户晓。
  在《后汉书·孔融传》中,还记载了他十岁那年,随父孔宙去京师长安发生的一件有趣的轶事。
  当时,河南尹李膺在京师名声显赫,深居简出,一般对外不接待宾客,去拜见的多是世之名士或家中亲戚。孔融出于好奇,也亲去拜见,门卫见他是个孩子,不让他进。他就对门卫说:“我是李膺通家之好,请你速报李膺。”门卫通报后,李膺怎么也想不起与他有什么通家之好,最后还是请孔融进来问他:“你的祖上和我家没有什么亲戚,怎么敢冒说是通家之好?”孔融从容答道:“我的祖先孔子仲尼和你的祖上老子李聃,同德比义,互为师友,我与您不是累世通家之好吗!”李膺看到眼前这个不满十岁的孩子竟能从容不迫,对答如流,又说的合情合理,大为震惊。在座的客人也无不赞叹这孩子天资聪慧,将来必成大气。从这则轶事中不难看出,孔融自小就有无畏的胆识、快速的答辩能力和超群的才华。
  孔融13岁时,父亲病故,家道中落。在母亲的悉心教诲下,孔融力学勤志,为人耿直豪爽,重义守信。后在京师担任虎贲中郎将之职。当时正值东汉末年,朝政混乱,国运衰危,并州牧董卓,自封太师,独断朝政。而孔融为人忠义,敢仗直言,正如《后汉书》中所云,“孔融每对答辄有匡正之言,或背逆董卓所为。”因而遭到董卓的忌恨,降为议郎,不久又降为北海相。
  当时全国群雄争霸,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风起云涌。受命于乱世的孔融,刚来到北海郡的昌乐剧城后,黄巾军大将张饶率领20万大军从冀州来犯,孔融立即“收合士民,置建城邑”,领兵迎战。因寡不敌众,退至朱虚,即当今临朐与昌乐两县交界处一带。不久又有黄巾军管亥复出北海,孔融又出屯都昌,并遣后为东吴大将的太史慈星夜出城,求救于时任平原相的刘备。刘备即率3000兵马与关羽、张飞前往救援,共同击败管亥。敌退后,孔融收集流民四万余人,重整剧县城邑,习兵讲武,并飞书布告属县,联合御敌。
  到了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谭又兴兵进犯北海,孔融带兵御敌。两军多次交战,终因寡不敌众,剧城被袁军攻破,孔融不得不星夜率众直奔东山避祸。这段历史在《资治通鉴》和《太平寰宇记》两书中均有记载。这里所指的东山,已被我县研究昌乐历史的多位老师考证,即为现今的昌乐草山或孤山一带。
  孔融在昌乐北海国任职6年期间,虽处社会动乱之时,但他的政绩依然显赫。据《后汉书》载,孔融在任,恭而近礼,劝课桑农,建立学校,表显儒术,推举贤良,尤好结交贤士名人,家内常是鸿儒满座,宾客盈门。当时的高杰之士郑玄、左承祖、刘义逊等皆在坐席,王修、是仪、太史慈、孙邵、管宁、邴原等均授官职,或向朝廷举荐。此时的北海治所昌乐剧城,在孔融的治理下,市井繁荣,百姓安居,成为当时士子们的一块向望之地。
  可见,孔融的一生好士,不仅为人忠义,道德兼备,并尊重人才,极尽全力向上举荐贤良,还能体恤民情,赈济孤弱,他的这种倡导仁德的崇高气节和亲民情怀,被历代所称颂。据多部文献记载,历朝历代均有为他建祠、立碑和塑像之举。可见孔融在民间的威望之高,以及民众对他感恩载德的敬仰之心。
  值得称赞的还有一点,作为北海国相的孔融,不仅是受到百姓爱戴的朝廷命官,而且还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与王粲、徐干、刘桢、阮瑀、应玚、陈琳并称“建安七子”。孔融是“建安七子”中年辈较高的一个,他开创了建安文学以气为主的写作新风,是建安文学的先驱,其文学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难怪后人赋诗赞咏孔融曰:
  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
  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
  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