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09-22 10:23
昌乐 刘文安

书色书香看收藏

  书色书香看收藏
  本报记者郭保礼  文/图
  这么多年,记者还是第一次见到个人家里的有那么多的藏书、藏报。
  整整一间屋子,全部是成排的书架,书架隔断里的各类图书码的整整齐齐。而书架的顶上、地面上,还有这间房子的窗台上,除了书,就是报。这间屋子外的两面墙上,也是主人装修好了书架,图书也是码放的满满当当……
  “这只是我收藏的图书、报刊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房子里根本放不下,只好委屈他们在地下室了。”在位于高新区的福海花园,书的主人刘广顺说,“业余收藏20多年,收藏的书报确实太多了。”
  “老县志”
  在刘广顺的书架上,摆放着众多的“老县志”。说是“老县志”,是因为这些县志全部是线装、蓝布封面的老版。
  “这些‘老县志’有50多套。”刘广顺说,“主要是省内各县的,都是官方刊印的,因而极具收藏价值。比如我们本地的县志,有潍县的、临朐的、昌邑、安丘的等等。”刘广顺一边翻阅一本县志,一边介绍说,“从年代上来看,有康熙版、乾隆版、道光版,还有民国版……”
  这些古版县志,刘广顺专门将他们存放在“书库”内带玻璃门的书橱里,以示珍贵。而旁边的书架上,则是全省各地市的现代版县志,粗粗数一下,不下五六百个品种。
  抚摸每一本厚厚的县志,刘广顺都能讲出一个关于这本书的故事。
  他说,这些书得来全不容易。比如乾隆版的潍县志,那是2007年,他听朋友说济南有一个姓孙的书商有这本书,他马上就去济南看书。可是,对方要价太高,他只好空手而归。可是,回来后还是觉得应该将书买下来。于是,过了几天他又来到济南“砍价”。可是,价格仍然没有砍下来。又过了一周,当他再打电话到济南的时候,姓孙的书商告诉他,这套书已经到了北京,要参加即将举行的一个拍卖会……这下,刘广顺急了,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到了济南,要求姓孙的书商将这套书追回来,包括参加拍卖会的违约金也由他来承担。最后,书追来回来,刘广顺这才如释重负。
  在众多的县志中,还有一本1987年印刷的《昌邑县志》。“这是无意中淘来的。”刘广顺说,“有一次,到一个朋友的办公室玩,朋友捆了好多书报杂志,说是要卖给收废品的,我一看,有一本厚厚的《昌邑县志》,就顺手抽了出来……”
  “老期刊”
  在刘广顺的“书库”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摞摞的“老期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杂志”。
  “总共大概有5000多本。”刘广顺说,“既有《红旗》,也有《解放军文艺》,还有建国前出版的杂志《文联》。”边说,刘广顺边指着一摞一米半多的杂志,“这是《红旗》,从创刊号到终刊,一共出版了544期,再加上3期的增刊,一共出了547期,我全部收集齐全了。特别是《红旗》的创刊号,是1958年1月日出版的,目前已经很难找到。”
  在刘广顺收藏的杂志中,他引以为豪的还有一本创刊号的《解放军文艺》。“这是1951年6月15日出版的,与我同岁。”刘广顺说,“收藏到这本创刊号,也是历尽艰辛的。那是2004年,我听说在济南要搞一个藏品展销会,时间在星期六、星期天两天。于是,星期六的凌晨一点来钟,我就登上了前往济南的火车。在火车上站了四五个小时,到达济南市天快亮了。没吃早饭,就急着赶到了展销会的现场。没想到,就发现了这本创刊号,卖家说要200元,我价都没还,立马掏钱就买了下来……”
  谈到“老期刊”的收藏的乐趣,刘广顺满脸地激动:“期刊收藏不是传统项目,它是在最近几年才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不过,期刊收藏乐趣多多。”刘广顺告诉记者,通过期刊的收藏,可以了解很多的历史知识。就拿《红旗》杂志来说,历史背景是:1958年,在毛泽东倡议下,经党的八届五中全会决定,《红旗》杂志创立,为半月刊。在全国 15 个地区印刷,1984 年每期发行 330 万册。还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五种民族文字的《红旗文选》。主要任务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阐述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思想理论问题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经济、政治、哲学、历史、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评论。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干部和广大知识分子。1988 年6月,《红旗》杂志停刊。收藏《红旗》杂志,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他的创刊背景,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一载体,了解到我国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老报纸”
  在刘广顺的“书库”中,书架顶上是一个个专门用于报纸收藏的报纸夹。
  他对收藏的报纸都分了类别:民国时期、红色、清代、珍惜特、号外……等等,让人一目了然。
  在众多的藏纸中,他随意拿出了几张,就让记者大开眼界——
  “这是《新潍坊报》。”刘广顺说。
  记者看到这张《新潍坊报》的出版日期是“中华民国37年8月25日”,保存非常完好。
  “《新潍坊报》是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机关报,1948年5月1日创刊,1949年2月16日停刊。该报创刊后,对潍县战役等进行了充分报道。在宣传党的城市工作政策,促进新解放城市建设,为待解放城市提供经验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使潍坊人民较快了解共产党的城市政策,对潍坊经济的迅速稳定、恢复和发展做出贡献。”刘广顺说。
  在刘广顺众多的藏报中,还有一张比较稀有的《昌潍大众》“号外”,套红印刷,红色的引题是:“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再看主标题更是令人“欢欣鼓舞”:“朱里二社放出我县第一颗亩产10261斤的玉米卫星”
  边欣赏着张藏报,刘广顺边说:“我叫这份报纸是荒唐年代的一份荒唐报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精品妙文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