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08-15 22:14
鄌郚总编

潍河山水之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

— 本帖被 刘文安 执行取消锁定操作(2020-08-20) —
  潍河山水之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
  渤海海岸线、潍河入海口是不断变迁的,后李文化时期潍河入海口尚在今寒亭区前埠下遗址附近;春秋时期海岸线大约在现在的位置,甚至还要往北;元末明初时期海岸线南移,到今莱州市海沧口村、昌邑市渔尔堡村一线。
  本文所述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大体指今荣乌高速公路以北昌邑市北部沿海地区。
  “北来的海潮,南来的河水”,经常淹没沿海地区的农田、村庄、城镇,造成人畜伤亡,所以古代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早在商周时期,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就是重要的渔业、盐业产区,也是重要的海路交通要道、海防要地,所以虽处边陲,却是要地,虽不毛,却富饶。
  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以鄑邑故城的历史最为悠久,唐朝时在此设置訾亭县,金朝统治时期在此设寨,另外,没有任何历史记载的白沙县则在民间广泛流传。
  今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东南的农田中,有一片明显高于周围的台地,大体成正方形,这就是著名的鄑邑故城。
  在鄑邑故城遗址的西南方向,并列立有两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碑,即“鄑邑故城遗址”和“东利渔盐业遗址群”。东利渔盐业遗址群中发现有西周时期遗存,采集到少量的盔形器残片,说明早在西周时期先民就在此熬制海盐。至迟在春秋时期,此地成为纪国的鄑邑。鄑邑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因管理盐务而设置的城池,也是唯一一座商周时期因管理盐务而设置的城池。鄑邑故城东原有鄑水河,属虞河水系,今已消逝,今昌邑市区西北部奎聚街办的南鄑亭、夏家鄑水、宫家鄑水等村附近,可能是鄑水河的上游。民间传说,鄑邑故城附近鄑水河中有一座铜桥,这一传说得到了现代考古勘探工作的证实,但并未发掘。
  公元前693年,《春秋?庄公元年》载:“齐师迁纪郱、鄑、郚”,齐国军队驱走纪国的郱(今临朐境内)、鄑、郚(今昌乐县鄌郚镇)三邑居民,占有三邑土地。鄑邑居民迁居何处,史书没有记载,或许迁往鄑水河的上游即今昌邑市区西北部奎聚街办的南鄑亭、夏家鄑水、宫家鄑水等村附近,或今昌邑市区的邶殿(都昌)故城。公元前690年夏,《春秋?庄公四年》载:“纪侯大去其国”,《左传》注曰:“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齐国灭纪国,纪候逃亡,包括邶殿(都昌)故城在内的纪国领土被并入齐国疆域。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管仲大兴渔盐之利,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的渔、盐业成为齐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了经济基础。
  战国时期,孙膑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立下赫赫战功,齐威王将鄑邑故城赐给孙膑作为采邑。后人在鄑邑故城南即今昌邑市龙池镇瓦东村北修建孙膑庙,又称升平郡王庙,并植有古槐两株。
  除东利渔盐业遗址群,考古工作者在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还发现了火道——廒里盐业遗址群,位于今昌邑市下营镇火道村东南至廒里村西北,发现有东周、宋元时期遗址169处。
  汉代在都昌县设置盐官,以管理潍河下游滨海地区的盐业生产。2012年,在鄑邑故城西南方向发掘出土了22座西汉窑址及大型建筑基址,见证了当时鄑邑故城附近盐业的昌盛。
  隋唐时期,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征伐高丽,陆路经过辽东半岛,海路则从东莱渡口横渡莱州湾,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是重要的运兵站、练兵场、入海口。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唐朝破平壤,拔高丽城,把朝鲜半岛分置为九都督府,计四十一州,一百县,统隶于安东都护府之下。今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有多处与唐王东征相关的地名,如今昌邑市下营镇火道村,即著名诗人顾城于1969年随父下放的村庄,传说因唐王东征时遇上阴雨天,派人到村中取火而得名;火道村东南约二里,平地突起一米多高的台地,面积约八十亩,传说是唐王征东的驻地,当地人称之为唐家央;唐家央东北一里许略低于唐家央的高地,传说是唐将史大奈驻防之地,被称为史家央。传说,唐王在唐家央、史家央附近集训水军骑兵,因骑兵战马多不习登船作战,难以渡海,唐王令军队中的能工巧匠建窑,利用粘土制成巨型陶缸,然后将缸一个个排列整齐蹲于泥沼之中,上面覆以木板,连接加固成为一体,战马行其上,其声若登舟咚咚作响,有效地防止了战马惊恐。唐家央以北,有一片叫做“缸子洼”的沼泽地,面积约三千余亩。20世纪60年代改洼治碱兴修水利,当地农民在此挖渠时,曾发现多处排列整齐的陶缸(盔形器)和大量陶片。这种陶缸体大、壁厚、底圆,既不像百姓家中日常所用器物,又不像用来盛鱼盐、黍之类的容器,其厚重坚固之状,与当地百姓所传唐王用来训骑的情景相吻合。(王蔚成主编,昌邑文化博览,齐鲁书社,2000.07,第114页)
  唐武德二年(619年),在鄑邑故城置訾亭县,鄑、訾同音;武德六年(623年),訾亭县并入北海县。
  金朝统治时期,在岞山设岞山寨,在鄑邑故城亦置寨,所以鄑邑故城又被称为寨鄑城,鄑水河又被称为寨浪河(音)。2020年7月笔者实地踏访鄑邑故城,一正在田间劳作的农妇告诉笔者:“我现在站的地方是西南门”,可见鄑邑故城或寨鄑城在当地是妇孺皆知。
  自元朝开始,渔尔堡、下营在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开始扶摇直上。
  元朝以今北京为首都,即元大都,莱州湾(莱州大洋)成为从江南地区往北京运输粮食和其他物资的海上要道。元政府在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设置渔儿铺,“铺”是在驿道上设置的供过往行人住宿的铺舍,也称窝铺。当时渔儿铺有南北大道直通昌邑县城,所产原盐可沿南北大道南运至高密、胶县等,还可以传递海陆间的公文。渔儿铺,后又被称为渔儿镇、鱼儿堡,“儿”又被写为“尔”。元政府还在渔儿铺设置烽火台、灯塔,用以指示海上航行方位,所以渔儿铺也被称为烟墩铺(王蔚成主编,昌邑文化博览,齐鲁书社,2000.07,第117页)。根据昌邑市姜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姜龙启老师提供的姜氏族谱中所绘姜氏坟茔图所示,“古渔儿堡”在今昌邑市下营镇东下营村东北方向,而非今昌邑市柳疃镇渔尔堡村,此“古渔儿堡”可能就是元代渔儿铺的位置。
  如同汶河流域牟山水库中红洛县(音)的传说,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流传着白沙县、红沙县的传说,白沙县在西,红沙县在东。传说鄑邑故城即白沙县县城,白沙县有“九灶十八堡”,灶可能是熬盐的场所,堡是军事、行政中心,渔儿堡是十八堡之一。历史文献中,并无白沙县、红沙县,但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出土的碑文中却多次出现白沙县,有学者猜测白沙县、红沙县可能是金末或元末农民起义建立的县级政权。
  可能在元末明初,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南移,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的村庄、城镇包括鄑邑故城、鱼儿铺等被海潮夷为废墟。
  鄑邑故城的居民南迁十里,在孙膑庙附近建立起新的城镇。一说由于孙膑庙以琉璃瓦覆幔,所以新兴的聚居地被称为“瓦城”;但据乾隆本《昌邑县志》载:“鄑城,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海滨,土人呼瓦城,半为水渐”,有可能瓦城本是鄑邑故城的别称,居民南迁后仍称新建的城镇为瓦城。明清时期置有瓦城社,今昌邑市龙池镇则有瓦东村、瓦西村、瓦北村。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富国盐场由沾化县城东60里,移驻瓦城,置瓦城盐署,驻有盐政大使,下辖利渔(今东利渔村北偏东)、榆英(今灶户盐场)、黄埠三社盐滩。同治六年(1867年),捻军烧毁瓦城盐署,盐署先迁昌邑城,后迁下营。明清时期,“孙庙奇槐”是昌邑八景之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防止日伪军在孙膑庙设置据点,当地村民将孙膑庙拆毁。
  传说中的白沙县“九灶十八堡”只剩下渔儿堡,但幸存的渔儿堡,可能是古渔儿堡被海水淹没后,居民南迁今昌邑市柳疃镇渔尔堡村新建的渔儿堡。明代在莱州府境内设有6个巡检司,其中在潍河下游北部滨海地区设渔儿铺(镇)巡检司,负责当地的治安和日常管理事务,崇祯年间废除。关于渔儿铺巡检司的位置,一说在今昌邑市柳疃镇渔尔堡村,但明末清初历史学家谈迁所著《北游录》却载:“海仓口,西半里新河海口可泊,而至鱼儿铺巡检司十里,至潍河三十里,可泊舡十余;潍河口,可泊舡三十余,西至鱼儿铺三十里;鱼儿铺巡检司,属昌邑县,西至青州左卫唐头寨二百二十里,洱河海口往里十五里,可泊舡三十余 ”(周光培编,清代笔记小说  第32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08,第299页)。海仓口即海沧口,今莱州市海沧村,当时是胶莱河的入海口,紧邻海岸线。若依《北游录》,渔儿铺巡检司与鱼儿铺不在同一个位置,渔儿铺巡检司在潍河以东,更靠近海沧口,可能就是古渔儿铺所在地,渔儿铺在潍河以西;但《北游录》中所记载的里数可能有差错。
  根据今西下营村、东下营村的李氏族谱记载,明隆庆二年(1568年),李氏一族由湖广枣阳县迁来,择一高地立村,取名“营台”;也有民间传说,唐王征高丽曾在这里安营扎寨,故名“营台”。下营位于古渔儿堡西南,又因村址座落在潍河最下游,故改名“下营”。笔者在今昌邑市密城村采访时,有一个老人曾说,围绕密城故城,东西南北方向都有“营”,东有搭连营村,西有大营村(今昌邑市东大营村、西大营村),南有南营村,北有下营村,都是保卫密城故城的,这个说法虽然不符合历史事实,但这种巧合却比较有趣。据《明史》记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诏令十二万石漕粮从淮河入海,运往天津卫,“……自?屺(今屺坶岛)西历三山岛、芙蓉岛、莱州大洋(莱州湾)、海仓口;自海仓西历淮(潍)河海口、鱼儿铺……”((清)张廷玉等撰,明史  卷五一-卷一○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第1351页),再次凸显了历史上鱼儿铺在渤海海运中的重要地位。?
  清代中叶,下营村扩大为东下营、西下营二村。当时,潍河由西南往东北流经辛安庄东北、下营村南后,折弯向西流,在西营村西又折弯向北,再向东北,后向正北流入渤海,形成一个大“S”形,下营村被潍河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包围,犹如半岛。下营村南的一段东西河道,河水很深,河岸质硬,不易冲塌,离村又近,便于卸货,又有屏障避风,渔民们在此建起许多小“渔港”,成为下营老港的雏形。清朝末年,由于渤海沿岸较大的港口被列强侵占,不允许中国小商船停靠,许多商船由大港移至较小的港口,下营港因此由渔港变为商港,逐渐繁忙起来。当时的下营港分为南北两个码头,南码头位于李刘村西、潍河东岸,北码头位于西营村北、潍河南岸。从潍河中游、下游沿岸经潍河河道运来的货物,如景芝酒、朱子酒、柳疃丝绸等,经由下营港,出海远销世界各地;从中国东北、河北乃至世界各地运来的木材、粮食、布匹、柞蚕丝、棉纱、杂货等,经由下营港,沿潍河溯游而上;下营港附近出产的渔、盐产品,既经海运销往世界各地,又经河运销往潍河流域各地。峡山水库建成前,潍河下游水势很大,河道宽阔,航运船只可直达岞山和双羊店。除了海运、河运外,从内陆地区赶来的骡马车、驴车、小推车、驴驮子和挑担的,也络绎不绝。当时的下营港,千帆竞发,货物堆积如山,港口年运输量近百万吨。下营港不仅让附近的村庄尤其是下营村富甲一方,也繁荣了整个潍河流域的经济,如清末民初朱子村创办“同增利”商号的钟太盛,就是通过从下营往朱子村贩卖鱼产品,往下营港贩卖朱子酒发家致富的;潍河下游的东于渠古渡口也因此更加繁忙,成为重要的货物中转站。
  下营村有一座海神庙和一座娘娘宫,海神庙在今东下营村、西下营村之间正北方向,娘娘宫与海神庙南北对峙相望,位于西下营村南。海神庙建于何时无考,娘娘宫建于清末,今均已无迹可寻。北洋政府时期,在下营老港设置海关,收取关税,海关总站设在西营村,也被称为“西港”;在西营村娘娘宫一带设有盐务局。抗日战争时期,下营港成为死港,商船绝迹,渔船稀少,渔民弃渔还农,海神庙、娘娘宫先后拆除,老港码头全部废掉,商号店铺烟消云散。
  1960年,峡山水库建成,潍河下游水量受到控制,但潍河下游通往中游的河运也就此结束;1962年后,将下营村附近的潍河大弯取直,河道从下营村西北流入渤海;1974年,在下营村北一里处、潍河东岸新建的下营渔港竣工;1979年1月,在下营渔港北一里处新建的下营商港竣工;1985年,隶属昌邑县交通局的事业单位“昌邑县下营港”正式成立;1990年,“下营港务局”成立。下营港,北距海岸线三十里,是今昌邑市唯一的海港。
  下营镇始置于民国时期,经过多次兴废,2009年重新成立下营镇,今下营镇区位于下营港东侧。
  潍河流域境内著名的省道下小路,原本是下营通岞山的公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向西南延伸到临朐境内穆陵关、大关以北的小关村,始改称“下小公路”。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