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3-01 22:29
昌乐 刘文安

《昌国艅艎》与傅国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31 20:39
鄌郚总编
  傅国写史为何题名《昌国艅艎》?
  张铭璇
  明代进士傅国祖籍临朐五井大楼村,后在县城南关定居。明万历四十四年,傅国与本县举人张东光同年中进士,傅国为第三甲第238名,张东光为第三甲第252名。傅国中进士以后,任河南通许县知县,后任户部郎中督饷辽左。当时后金崛起,兵强马壮,明朝军队在辽东连连败绩,明天启元年,即公元1621年农历三月壬戌,大清兵取辽阳。明军溃败,经略袁应泰战死,傅国承担连带责任,被朝廷吏部削籍而归。傅国回到原籍临朐,时值明朝天启二年,即公元1622年。
  傅国削籍归田之后,在冶源东南、南流村北的丹河口附近,购置了一片丘陵地,筑室盖楼,建立别墅,立石牌坊,建凝远楼,自名其山曰“云黄山”,自名其村曰“云黄庄”,读书凝远楼之余,常率美姬若干,骑马踏雪,驰骋于云黄山和临朐城南之间;闲暇蓄养三猫,猫死之后给猫修坟立碑,后人遂将云黄庄改称猫林沟。其长女出嫁时,因家中清贫无以置妆奁;致仕之后迎女回家,大治簪珥衣物,令女婿亲迎,重新举办婚礼。可见傅国做官确实是发了一笔横财!傅国监督粮饷可谓肥缺丰厚,从其回家购置地皮、建楼立牌坊、养育群姬美妾、闺女二次豪华出嫁来看,虽是削籍而归,但囊中并不羞涩!削籍归田之时未必能带多少金银,但家中积蓄可能是任职期间捎运而回。他养尊处优之际,则著书立说于云黄庄凝远楼,书名《云黄集》、《昌国艅艎》。
  关于傅国作品,为何称作《昌国艅艎》?有人推断:《昌国艅艎》是一部私人编修的临朐县志,明朝官府禁止民间编修志书,所以傅国不敢冠名《临朐县志》,只好以临朐的古称“昌国”代指“临朐”;以“艅艎”比喻临朐历史。
  针对此说,笔者不以为然!因为,明朝律法并没有禁止民间写史的规定,持此说者仅是自己的推断而已。假设果如其言,明代王居易编写《东镇沂山志》岂敢以“志”而称?针对“昌国”和“艅艎”二词,本人以为傅国则是另有所指,首先是为了避开明朝嘉靖《临朐县志》的书名重复,于是另起书名,用一个文学名称代替“临朐县志”之称谓。
  且看傅国身世,明天启元年春辽阳溃败事件之后,傅国经过朝廷吏部调查处理,“削籍而归”,遂购置地产,名村曰:云黄庄,名山曰:云黄山。“云黄”是什么意思?原来,“云黄”源自于一个历史典故: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浙江义乌稽亭里人、善慧大士傅翕,字元风,遇达摩点化,依双木结庵修道于义乌县云黄山。
  云黄山,位于义乌县南25里处,传说有一则傅翕扁担拄日的故事:一日,傅大士与众僧耕田,傅大士从田边的柳树上捋下一把柳叶撒入田中,片片柳叶顿时变化成了尺把长的大青鱼,众僧赤足在田里追捉青鱼,尽情嬉耍,不知不觉白日依山,而田中禾苗却一棵未种。众僧犯愁,只见傅大士把手中扁担往田头一插,对众僧说:“你们只管种田,这日头我已用扁担将它插住,一时半晌落不下山”。等到众僧将一大丘田种完,傅大士拔去扁担,已是次日凌晨,鸡都叫过一遍了。
  梁中大通三年(531年),梁武帝下诏邀请傅翕赴阙,遂与帝问答。大同六年(540年),檀越贾昙颖在傅翕结庵处开基建寺,名双林佛殿,号称“江浙第一丛林”,后简称“双林寺”。唐贞观年间,贾昙颖后裔、监察御史贾谅在双林寺右后角独建一祠。
  唐朝永隆二年(681年)骆宾王回乡葬母,在双林寺壁题诗云:“能具千古心,能建千古业。千古无已时,千古德不灭。信如贾公者,德业相吻合。开基唯一家,但看梁笔墨。”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双林寺毁于匪寇之手。绍兴四年(1134年),住山僧慧炬以来六传,次第复修,凡为屋一千二百余间。
  古代文人,不外乎仕隐两途,仕则忧患,隐则寂寥,身仕而心隐,身隐则忧仕,儒释互补,以遣寂寥。此则双林禅宗之精髓,即“云黄风骨”也!傅国削职为民,退隐山林之中,只能自我宽慰,模仿古人,习学“云黄风骨”之节操,加之傅翕与自己同姓,于是模仿傅大士,名村“云黄庄”,名地“云黄山”,名书《云黄集》,自称“云黄南史氏”。
  至于其作品《昌国艅艎》,愚以为:“昌”者,昌盛也;“国”者,傅国也。“艅艎”者,本为“云黄”也,谐音转化,讹称艅艎,好事者顾名思义,生枝长叶,附会成吴王之舟;其实“艅艎”本意就是“云黄”,表明傅国犹如傅翕超然物外,洞察宦海,身隐忧仕,俯瞰凡尘,其笔端兴亡,皆掌上春秋!此乃云黄风骨之极致也!这便是傅国著作《云黄集》、《昌国艅艎》书名涵义之精髓。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