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3-01 14:57
昌乐 刘文安

乐道院里难忘的记忆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31 20:44
鄌郚总编
  乐道院里难忘的记忆
  来源:《齐鲁晚报》|作者:蔚晓贤
  初秋时分,潍坊的景色愈发迷人,散步在虞河南岸,在微黄的苍天大树的掩映中,景色十分可观。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男女老少漫步的乐园,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垂钓的老人,河中特意放置的竹筏,营造出一种中国传统的园林景致,然而树林深处,却隐藏着一座西洋式的建筑,这座建筑一下子让潍坊人穿越到久远的过去,让人们回望那段不可遗忘的历史。
  寻找记忆中的“罗道园”
  1992年,祖籍潍坊的张先生终于回到故乡,回来后他立刻着手完成父亲交给他的一项重大任务——寻找“罗道园”。张先生告诉记者,当时父亲一定要他打听“罗道园”在哪里,他要去看看。可是张先生问了许多人都说没听说这个地方,而老先生亲自去找也没有结果。张先生问父亲,为什么一到潍坊就急着找“罗道园”?父亲告诉他,当年他们打下济南后部队就在潍坊“罗道园”休整,那时的“罗道园”周围特别荒凉夜间还不时的有特务骚扰,他住的那家房东对他特别好,家里不论做什么好吃的都要给他留一份,那时父亲才十几岁,房东拿他就像自己的孩子,父亲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所以特别珍惜这份关爱,总想找到这户人家。
  时间很快过去了。2005年,潍坊市改造虞河建起了乐道广场,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张先生去拍片,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他和父亲苦苦寻找的“罗道园”。原来是潍坊人说话比较硬,罗、乐不分,父亲把“乐道院”听成了“罗道园”,再说当年“乐道院”建在潍县周边,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乐道院”的位置早就变成市中心了,再上周围农村去打听怎么问得到呢?“罗道园”找到了,可遗憾的是,到现在也没找到那个房东。
  潍坊市民潘理达1936年生于潍县乐道院,即解放前人们惯称的“洋楼”,潘理达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时从远处眺望,就能看到潍县最高建筑广文中学的“大钟楼”,教会的“大教堂”和医院的“十字楼”,鲜艳的红色瓦房,掩映在翠绿的参天大树中,景色十分可观。
  “乐道院”地处美丽的虞河南沿,设有高大的围墙,有两个大门,正门(北大门)和医院北门,正门门楼正面贴制有“乐道院”三个大字的横匾,门两旁各有一座约一米高的青石墩,人们喜欢坐在上面休闲纳凉。进入正门有一条通往学校和教会的马路,马路两旁生长着高大的白杨树,路的左面(东)是一个大厅房,四面玻璃窗,十分明亮,当时是医院的门诊部,往前走是两层高的“道学楼”,原来这里是教会讲道的地方,后来医院已作为眼科楼使用,是医院门诊的一部分。右面(西)石坝上面是一座圆棱形大教堂,它是西洋式建筑,白墙红瓦,既华丽又庄重,建造别具一格,教堂经常有盛大聚会和礼拜。教堂周围的大柏树林里每天傍晚都有无数飞鸟夜宿,嘻闹欢叫,很惹人喜欢。学校高大的“钟楼”上,悦耳的钟声“嗡嗡”地响彻潍县城。最南面便是环境幽雅的“外国院子”,园内十分清静,这里有数座青砖红瓦小洋楼,住着几位外国牧师,外人很少入内,鸟儿在一米多高树杈上作巢,这里有着异域美景,国外风情,很有身处青岛“八大关”的感觉。
  走进“乐道院”铁栅栏东门,左边是医院“十子楼”,各科住院病人都在那里,那时虽然人员、设备都很差,但还是担负起了昌潍地区各县区重病、大病的诊疗任务。大门两边各有一排小平房,是医院职工居住的地方。往前走去,西南方是数座西洋式小楼房,名为“专家楼”,住着医院的多位知名专家,小时候在这里经常与一些外国小朋友们玩耍。医院东南角还有一个“小岗楼”,晚饭后人们喜欢到上面去浏览野外景色。
  “乐道院”外还有南、北乐道村,村里有不少人在医院工作,孩子们在广文中学和附小上学,人们都非常熟悉。“乐道院”外虞河北面不远处是解放后建立的“昌潍医士学校”(后改名昌潍医学院),原来有一小木桥与医院相通,后来建起了虞河大桥使学院与医院连接在一起,十分方便了。经过几十年的变迁,“乐道院”的芳容也改变了不少,后来的人们了解的少了,为此,特试着写出从前“乐道院”的大体模样,帮大家回忆那段悠久的历史。
  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1882年(清德宗光绪八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派牧师狄乐播偕夫人阿撤拉氏(一说为狄珍珠),来潍县传教,并在当地教友的协助下,在老潍县东关处买地建立“乐道院”,道院由教堂、学堂、诊所3部分组成。用以传教、办学和开办诊所。
  乐道,在汉语中有喜欢修道、喜好圣贤之道、乐于称道等意。可这位美国牧师不曾想到,用以传教、办学、行医之用的乐道院,60年后却成了西方同盟国在中国侨民的囚禁之地。
  1941年12月,日军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此后,美国政府为限制众多的日本侨民在美国本土的活动,将侨居在旧金山、夏威夷等地的数万日本人强行集中到洛杉矶附近的指定地点,隔断其与外界的联系。
  随后,日本政府采取报复政策,将其侵占领土上的美、英等敌对国侨民强行扣押,设立集中营进行圈禁。南方日占区侨民强行集中到分布于上海和香港的10多个集中营,北方日占区侨民则囚禁在山东潍县的集中营。
  1942年3月,驻潍县的日本宪兵队长汤本宣典率日本宪兵和伪军强占乐道院,把所有人员赶出,将房屋和区域依次编号,并进行拆除改造,用以关押侨民。这就是日本人称之为“潍县敌国人集团生活所”的潍县集中营。潍县集中营又称乐道院集中营,因设在山东省,一些外国人也称为山东集中营。它是二战时期亚洲最大的同盟国“集中营”。
  从1942年3月到1945年8月,潍县集中营先后关押英、美、法、新西兰、加拿大、古巴、希腊、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等近20个国家的侨民2008人。其间,因交换战俘释放了500人。
  被关押的人员以美、英两国居多,主要是原驻北平、天津、青岛、烟台等地的同盟国侨民,其中有牧师、教师、医生、商人、学生等,仅儿童就有327名。成人侨民中有许多知名人士,如曾任蒋介石顾问的雷振远,华北神学院院长赫士,齐鲁大学教务长德位思,曾获奥运会400米冠军的世界著名运动员利迪尔,辅仁大学附中教师、新中国成立后任美国第二任驻华大使的恒安石等。
  他们之前散居在中国各地,多年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到了集中营后,生活完全变了。这里的粮食供应实行定量配给制,其中多为高粱、玉米等杂粮。随着日军不断扩大侵略战争,资源消耗殆尽,集中营内侨民吃的高粱和玉米多已发霉,土豆腐烂变质,肉上则满是蝇蛆。由于营养不良,侨民体重下降,憔悴消瘦。80多岁的戴存仁牧师体重减到不足80斤。除了食不果腹,侨民们大都衣衫褴褛,很多孩子因为无鞋可穿,天暖和的时候常常光着脚。与食物和生活用品短缺相比,精神的折磨与虐待同样令人无法面对。消息的封闭使得集中营里的他们成了聋子。
  此前,乐道院内学校、医院以及生活设施俱全。日军进占后,征用民夫砍伐树木,拆掉内部院墙,四周围墙布设电网,新建的岗楼上全部安装探照灯。院内修了环墙路,墙头架设铁丝网,日军看守肩扛上刺刀的枪,牵着军犬在院内巡逻。昔日绿树成阴、环境优美的乐道院,顷刻间变成了一座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
  “墙壁剥落,地板空荡,没有自来水,原始式茅厕,简陋的烘炉,两间有淋浴的房屋,三间巨型的公共厨房,一间残破的教堂,一间空无一物的医院,几间茅棚店子,一排排监狱式房间,还有三幢高高的单身宿舍。”澳大利亚人李大卫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在集中营里,除少数家庭单住一间房外,多数混合居住。小平房内,每间住8个人。大房间里,几十个人挤在一起。在年幼的戴爱美记忆中,“每铺床相隔的空隙只有18英寸。打鼾、打嗝,小便时冲击便盆的声音,成了夜间的‘音乐’。对一些成年人来说,隐私权利被剥夺最难忍受。”
  日军将他们分成6个队,大人和孩子混合编队,每队二百多人,每人戴一个小牌子,写着自己的姓名和号码,国别仅用英文字母表示。
  早晨听到钟声按时起床,早饭后到操场集合点名,用日语报数。除80岁以上老人外,所有侨民必须参加劳动,有专长的充当医生、护士、厨师、修理工等,其余的轮流帮厨或种菜、运煤、拾柴、刨地、清除粪便垃圾等。
  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
  据潘理达回忆,当年他的父亲在教会医院负责药局工作,还兼任麻醉和放射科工作,因为那时人手很少,潍县解放时全院只有72名工作人员,当时胃大部切除术算是大手术了,最大型的医疗设备是一台10毫安的X光机,那时的病房就是保留至今的医院东北角的十字楼,各科病人都住在那里。门诊设在医院西北角一个不太大的厅房里,在那里潘理达曾不止一次地见到过霍乱、黑热病、狂犬病等许多病人,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走上了从医之路。当时医院的环境很幽静,鸟儿会在离地面两米多高的树杈上筑巢,也无人捕捉。晚饭后母亲常带孩子去医院北大门玩,灯光下时常有几只小刺猬出现,他们不怕人,跟散步的人玩够了便各自慢慢离去,因为喜欢所以大家从来不伤害他们。好景不长,不久(大约在1942年)大多数医护人员被日本人赶出了医院,潘理达全家搬到了潍县南关大街,靠父亲开小诊所度日,直至日本投降后才搬回医院。
  广文中学及广文附小都是教会学校,校长是寿光人黄乐德牧师,他也是乐道院的院长。黄院长的儿子黄安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教务人员,善讲故事,很受人们爱戴。广文中学是潍坊二中的前身,培养了不少优秀学子,是一所口碑很好的中学。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广文中学钟楼上那口大钟,它那悦耳的嗡嗡声响彻潍县城,极具特色,现已放在潍县集中营纪念馆陈列展出。还有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里发放救济物资,这是国际救济总署分配来的东西,小学生排队点名领取,当潘理达跑过去接物品时被砸倒在地,惹得大家捧腹大笑一场,抱着包裹到僻静处打开一看,竟是100多条十分精美的西服领带。还有一次抽签对号领物,每人分一油筐旧皮鞋,多是一些女式高跟鞋,潘理达和另一位同学还各分到一只一尺多长的男式大皮鞋,因这刚好是同一双鞋,俩人互不相让,谁也不舍得把自己的一只送给对方,后来听说他那一只放在虞河里被水冲走了,潘理达那一只也扔掉了。
  基督教会设有圣经学院和识字班等单位,由美国人狄乐播牧师和黄乐德牧师及一批传教士传道布教。使潘理达记忆尤深的一是被称作“南外国园子”的院落,里面住着美国牧师,每家住一座小洋楼,环境十分幽静,外人很少入内。不少外国人最后留在了中国,在“南外国园子”可见到不少他们的卧式墓碑。还有座落在乐道院北门西侧的那座大教堂,它的建筑别具一格,既华丽又庄重,每年的圣诞节这里都有盛大的聚会,讲圣经、唱诗篇,讲故事,有很漂亮的圣诞树和由小朋友妆扮的圣诞老人,到会每人还会分到一包糖果,来的小朋友特别多。晚间大家一起在外面玩,有的外国人还爬上楼顶高唱英文赞美诗。平时晚上一个人不敢到院子里玩耍的潘理达,十分害怕黑影,但在圣诞夜却一点也不害怕,直玩到深夜才肯回家,十分开心。时过境迁,大教堂虽早已被拆除,但使人欣慰的是还有照片可见。
  乐道院是世界闻名的潍县集中营的所在地,数千名外国侨民在这里受尽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百般凌辱和奴役。日本投降时,潘理达曾在乐道院北门外,亲历各国侨民得知获得自由时那欢呼跳跃、万分激动的感人场面,以及外国人用白布铺在广场上做成醒目的大十字,引导自己国家的飞机前来空投物资的壮观情景。一些外国人与中国的风俗习惯大不相同,他们晚辈可以直呼自己长辈的名字,还见到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一起在院外虞河里裸泳等新奇的事。解放前夕外国人都纷纷回国,不少人已在中国住了大半辈子了,他们恋恋不舍地含泪而去。
  潍县解放时,潘理达和广文附小的同学们一起传唱着《你是灯塔》、《解放区的天》、《咱们工人有力量》、《跟共产党走》等革命歌曲,戴着大红花,拿着红绸子扭秧歌欢庆解放的情景,更是潘理达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
  2005年,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潍县集中营解放60周年之际,潍坊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200余万元,对潍坊二中和潍坊人民医院院内的5处潍县乐道院既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进行了维护修缮,并作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依法予以保护,同时,在虞河边上建起了纪念潍县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碑和乐道广场。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