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3-01 23:16
昌乐 刘文安

寒亭区风筝年画艺术节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31 21:06
鄌郚总编
  寒亭区风筝年画艺术节
  寒亭区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历史悠久,中外素负盛名。寒亭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做起了“风筝年画”文章,把风筝年画与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推出了风筝年画艺术品牌,举办风筝年画艺术节。充分利用艺术节创造的有利机会,发挥品牌效应,广交朋友,扩大经贸和文化交流。寒亭区自2004年起,在杨家埠民俗旅游大观园举办第一届风筝年画艺术,至2006年已成功举办了三届风筝年画艺术节。风筝年画艺术节的举办,促进了寒亭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风筝年画民间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寒亭区杨家埠风筝业发展概况  寒亭区杨家埠村是潍坊风筝的故乡。早在明代初年,杨家埠就开始扎制风筝,到明代末年,杨家埠艺人们创造性地把年画和风筝融为一体,创造出扎、糊、绘俱佳,放飞效果很好,风格独特,别树一帜,物美价廉,风靡全国的风筝,是全国风筝的四大流派之一,与京、津、南通齐名。
  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杨家埠已有风筝扎制作坊30多家,年产风筝4万只。清末民初,以杨家埠为中心,周围近20个村庄2000多人从事风筝扎制,有鹤、燕、蝶、蝉及各种人物风筝近百种,年产风筝18万只。1933年4月5日,潍县县政府(民国)在潍县城举办了首届潍县风筝赛会。在这届风筝赛会上,杨家埠扎制的“四季花神”风筝最引人注目。1935年和1937年清明节期间,在第二届和第三届潍县风筝赛会上,杨家埠风筝均获得优异成绩。据记载,清末民初,在潍县大集上,杨家埠风筝日上市量8000余只,年均销售20万只。抗日战争至潍城解放,杨家埠风筝业因受战乱影响,日趋衰落。
  解放以后,1952年杨家埠村有55户,220人从事风筝扎制业,年扎风筝22万只,产值5.5万元,有“刘海戏金蟾、水漫金山寺、蝴蝶、苍鹰”等20多个品种,主要销往青岛、济南、哈尔滨等地。1958年杨家埠风筝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先后参加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展销和放飞。十年“文革”期间,杨家埠风筝业遭受极大破坏,濒于破产边缘。1980年改革开放以后,杨家埠风筝业恢复生机,重振雄风,杨家埠风筝厂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筝加工企业,个体风筝企业发展到30多家,风筝产品在原来硬翅风筝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形成了以“长串蜈蚣为最,软翅立体精巧,筒子风筝新奇”的10个大类,60余个现代品种,面料丝绢、纸糊、塑膜应有尽有,由全体扎制到分体组装,由高档到低档,年均产风筝20余万只,年产值近百万元。
  杨家埠风筝扬名中外,到2006年,杨家埠共接待中外宾客和知名人士300万人次,其中,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等到此参观视察,中外友人为杨家埠题词赞誉。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杨家埠民间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寒亭区杨家埠年画业发展概况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全国三大民间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杨氏先族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四川省梓潼县迁来。该县处于蜀道南端,有着灿烂的版画文化。杨氏定居潍县后,在先人的影响下,发挥其才能,按照山东民俗,创造了当地喜闻乐见的艺术珍品——木版年画,顿受农民群众欢迎,成为一种迎合春节的文化商品。至明代中期,画法臻于成熟,绘刻工丽缜密,艺术古拙质朴。产品以“神像”为主,取法于宗教木刻画,有“三代宗亲”、“天地全神”、“神荼郁垒”、“门神”、“灶王”等。其次是横披,取法于木刻插图,有“男十忙”、“女十忙”、“二月二”等。印画使用小案子。画店有同顺堂、吉兴,太和、公茂、永盛等,都是当时出名的画店(吉兴画店旧址尚存)。明末清初,因战乱,年画生产遭到极大破坏。
  清康熙年间,木版年画得以恢复发展,至乾隆初,杨家埠村已有公茂、万顺、德盛恒、广盛泰等画店30余家,年画品种空前增加,绘刻技术趋向简率,线条流畅,具有节奏感,有“张仙射狗”、“刘海戏金蟾”、“年年有余”、“博古四条屏”、“山林猛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印画改用窄长纸、大案子。
  乾隆后期,杨家埠村画店达80余家,号称“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是杨家埠年画迅速发展的时期,现留存德盛恒高大门遗址,可以窥见当时的年画生产经营规模。当时年画题材广大,形式多样,代表作品有:鹿鹤同春、榴开百子、五福捧寿、渭水河等。以美女、娃娃为题材的年画发展到粉脸、做头、打相子,形象更加俊美悦目;门神、灶王、金单子加印金线,色彩富丽华贵。
  道光年间,杨家埠的画店开始到郯城、周村、掖县、高密、平度、莒州、鱼台、宿州(安徽省)、徐州和东北三省等地开设画店卖画,对当地文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同时,天津杨柳青戏曲年画传入,艺人杨安志等吸收杨柳青年画特点创作戏曲年画,有“纪有德全策助大同”、“拿九花娘”等。
  光绪年间,每年腊月是年画销售旺季,画商云集,竞相选购。每个画店都是通宵达旦,赶制年画。每年用纸2万令左右,印画5000万张,最好年份产销7000万张至1.35亿张以上。为适应市场销售,改用宽大纸,大案子生产。在题材上,艺人刘明杰、杨镇山、杨中海、杨万庆等,创作了反映时政的讽刺幽默年画,如“八里皇城街”、“慈禧太后逃长安”、“自觉体面光”、“瞎汉打了卖盆的”、“打婆婆变驴”、“兔子讨烟吃,王八喝白酒”、“看你吹牛胯骨”等,都是当时的佳品,突破了传统年画题材范围。在此期间(1905年),俄国学者阿克谢耶夫和法国汉学家沙畹来杨家埠考察木版年画。
  清末和民国期间,杨家埠年画因缺乏创作力量和舶来纸张的限制,依靠拼版凑画,或者截割原画版,应付生产,年画一度萧条。东大顺画店先后印制地图(天下十九省)、月饼笺、秤头歌、花纸等;同时又将文人画的情趣引入杨家埠年画,创作了“四季花鸟”、“山水四条屏”等。在印刷方法上,出现了用单一黑色分几个层次印制的墨货,古朴典雅,一年四季均能销售,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抗日战争时期,杨家埠画店遭受日伪军抄抢,相继关闭,年画生产中断。
  建国后,各级人民政府重视木版年画的恢复与发展。1949年12月,全国文联派出人员,在原潍县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杨家埠考察木版年画。1950年6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来杨家埠调查年画,撰写了《寒亭的年画》一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杨家埠年画的历史和现状。1950年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郭味蕖,以及山东省文联、省艺术馆叶又新等5人,来杨家埠指导年画改革。1951年11月,华东文化部与山东省文化局组织年画工作队,到杨家埠村调查年画,贯彻中央文化部和全国出版总署关于加强新年画工作和改造旧年画的指示,协助成立杨家埠年画业改进筹备委员会。1952年8月,华东文化部下达“对山东潍北县旧年画改革的意见”,并与山东省文化局联合组成年画工作队,帮助建立杨家埠年画改进委员会,考察传统年画,定性张榜公布,利用旧形式创作新年画22幅,组织起16个年画生产互助组,印刷新年画40万张。1953年,潍坊市文化局协同省美术工作研究室创作人员,深入杨家埠村,开办年画学习班,宣传清除部分封建迷信画版,提供新画稿,帮助村内艺人刻制新画版,次年印制新年画470万张。
  1959年,省文化局、省文联把杨家埠年画作为全省美术创作的重点,开展向国庆10周年献礼活动。省年画工作者多次深入画乡杨家埠,与艺人一起创作,其新作有“新春牛图”、“人民公社八大员”、“好嫂嫂”、“五路进财”、“金鸡报晓”等。1961年,省群众艺术馆吕学勤与县文化馆的美术人员,到杨家埠辅导培养年青艺人杨乃忠、杨其民等四人,创作了一批新年画。1962年,杨家埠年画在北京参加“全国民间年画展览”,展出历时20天,100余幅年画作品。杨家埠派出代表杨其林、杨连芝、杨连元。1964年7月,潍县宣传部副部长尹建三、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创作员谢昌一组成年画改革领导小组,带领县内和村内美术人员20余人,改革旧年画,创作新年画78幅,如“五业兴旺”、“科学种田”、“马下双驹”、“人人学雷锋、个个争先进”等,其中24幅参加“全国美展华东地区展览”,博得“题材内容好、艺术形式好、创作组织好”的赞誉。
  1964年冬,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杨家埠年画被列为封建迷信产物,1500余块画版被销毁。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杨家埠木版年画被诬为“四旧”,许多优秀画版被焚毁,有的艺人对珍藏几代乃至十几代的画版,也失去保存的勇气和信心,劈作木柴,年画生产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杨家埠年画又获新生。1978年,恢复成立“杨家埠木版年画社”,选拔培训年画生产技术人才,当年生产年画70万张。同年2月4日至26日,《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共展览126件(157幅)具有杨家埠年画风格的作品。文化部部长黄镇,以及王朝闻、臧克家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和专家莅临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1979年,县政府决定成立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从事传统年画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1980年2月25日至3月5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县杨家埠三家年画在潍坊市博物馆举行联展。1983年春节,有36幅杨家埠年画随“山东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汀为此题写了“在文化价值上应与明清珍本绣像、插图之类等同看待”的赞语。同年5月,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吕学勤,来到潍县年画研究组织刻制新年画11幅,参加全国美展。11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对外友协山东分会与县年画研究所筹办“中国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展览”,赴美国、意大利、刚果、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国巡回展出。1984年3月,《山东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大型资料册)与木版年画大拉扇,分别获山东省经委旅游产品优秀奖和内销工艺品表扬奖。同年《美术研究》第二期发表“潍县木版年画史料拾零”(李述之整理)。杨家埠年画研究所还将部分年画缩印为《年画缩样》、《杨家埠年画选》、《木版年画挂历》等,不仅受到国内观众好评,而且很为外国友人称道,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往中馈赠外宾的礼品。1986年,杨家埠被潍坊市定为千里民俗旅游点以后,建成了“民间艺术大观园”,仿建四合院结构年画作坊5处,并建年画陈列馆1处。杨家埠民间年画艺人,对于年画的刻版、印刷正进行深入研究,尝试将“黑货”印刷方法加以改进,印刷出的《郑板桥书画》,受到群众的欢迎。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刻意求新,随俗而进,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在保留原有绘、刻、印、制一整套传统流程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条现代人所喜闻乐见的作品新路,向中外人士展示了它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1987年冬,中央文化部订购杨家埠年画“八仙图”、“年画镜片”和“年画缩样”等1500册(套),分送中国驻美国、日本、埃及、朝鲜、保加利亚、缅甸、叙利亚、瑞士、比利时、坦桑尼亚、土耳其等20个国家的大使馆,用作国际文化交流。1988年1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专版(张殿英编)。1987年至1989年,年画艺人杨福源、杨乃忠、杨成东分别赴新加坡、巴西、日本等国,做年画刻版印刷表演,受到国外友人高度赞扬。
  1980年以来,已有美国、日本、法国、瑞士、联邦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和留学生,来杨家埠观摩考察木版年画,购买年画20万张(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杨成武,原国务委员谷牧,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原文化部长朱穆之,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等,先后来杨家埠和年画研究所视察。全国著名美术家华君武、毕克官、张汀、李寸松等先后亲临杨家埠指导年画工作。
  历届风筝年画艺术节
  寒亭区第一届风筝年画艺术节  寒亭区第一届风筝年画艺术节于2004年4月18日至5月7日在杨家埠大观园举行。出席第一届风筝年画艺术节的各级领导有:原山东省人大主任、省农民书画美术协会会长李振、省政府副秘书长王玉芬、市委副书记郑金兰、省财政厅行政执法处处长庞敦之、省建设厅长张俊乾、省文化厅副厅长谢治秀、省旅游局处长贺思旭、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卫东、原市人大主任孙嘉炼、原市政协主席、市农民书画美术研究会会长刘玉兰、市人大副主任韩俊生、市政府副市长刘伟、市政协副主席王庆德、杨肖青、26军政治部副部长刘同福、潍坊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志超,以及在寒亭工作过的党政主要领导李光信、王光明、李英文、王永兴和寒亭区的主要领导及区直部门负责人。第一届风筝年画艺术节在莅临节会领导的支持下,在寒亭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首届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推出了13项大型艺术活动,充分展示了寒亭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寒亭的美好形象。4月19日上午,在杨家埠大观园民俗文化广场举行首届杨家埠年画风筝艺术节剪彩仪式和民俗表演。民俗表演有礼炮、威风锣鼓、耍龙灯、狮子舞、“状元”巡游、民俗婚俗表演、武术表演、民俗歌舞表演、民俗服装表演等节目。4月19日至4月23日,在寒亭旅游文化商品城展厅展示各届风筝会获奖作品和杨家埠风筝代表作品,并邀请全国各年画产地选送年画作品来寒展览,举行风筝年画创新评比活动。4月19日至5月7日,在杨家埠民俗大观园内扩建百间古式年画作坊和百间风筝扎制作坊,现场表演年画印制和风筝扎制,再现杨家埠600余年的传统民间工艺流程,展示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寒亭城区和农村有关部门、单位、企业制作具有行业特点、各具特色的花灯,在大观园内集中展示,并开展了评比活动。组织地方剧团在杨家埠大观园民俗文化广场和文化旅游商品城广场演出地方戏,不间断地滚动演出,增添热闹场面,活跃节日气氛。在旅游文化商品城展出寒亭书画名人代表作品,邀请潍坊市及潍坊籍书画名人共同参展;征集创作一批反映寒亭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俗风情的摄影作品,在旅游文化商品城集中展出,展示寒亭,宣传寒亭,推介寒亭。
  3月中旬节会筹备期间,邀请各大新闻媒体、省市区大中型企业、民间艺术团体等单位,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宣传推介“杨家埠年画风筝艺术节”,同时征集活动冠名权、沿街广告和电视广告,广造舆论声势,扩大影响,招徕游客。4月上旬在寒亭宾馆举行《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首发仪式。艺术节期间,还在郑板桥文化艺术研究院举办了郑板桥艺术作品展,宣传推介郑板桥艺术作品。4月18日在寒亭宾馆举行了与陕西户县建立文化交流友好县区签字仪式,并于艺术节期间在旅游文化商品城举办了户县农民画展。4月19日晚在旅游文化商品城广场举行焰火晚会,划出燃放场地,组织烟花销售商贩定点销售燃放,吸引游客购买、燃放烟花爆竹,烘托出了浓郁的节日气氛。艺术节期间,在大观园放飞场,群众和游客自由放飞风筝,同时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和风筝爱好者到放飞场作风筝放飞表演,增加艺术节群众娱乐性,展示“寒亭风筝都中之都”的风采。
  寒亭区以举办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为契机,对城区街道特别是通往旅游景点的道路进行改造和绿化美化;加大环境卫生治理力度,集中解决“脏乱差”问题;推广文明礼貌用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推动城市建设上水平。在全省开展有奖征集杨家埠宣传广告用语、风筝年画艺术节标志、吉祥物活动。在全市开展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征文大赛活动。艺术节期间,在旅游文化商品城广场和杨家埠大观园内搭建“地方风味美食一条街”、茶馆店铺,销售地方风味小吃,招徕旅游客,烘托气氛。
  为期20天的首届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于5月7日落下帷幕,获得了圆满成功。作为第二十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经过充分准备和精心策划,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集天下风筝之精华,展各地年画之神韵,是荟萃全国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一次盛会,为展示寒亭形象,促进相互交流,弘扬民俗文化,叫响杨家埠品牌,推动寒亭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寒亭区第二届风筝年画艺术节 第一届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成功举办以来,寒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借助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拉动,在总结第一届艺术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木版年画挖掘保护、办好新一届风筝年画艺术节、搞好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三个方面,精心打造杨家埠特色民俗旅游品牌。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和民俗大观园,走上了一条以弘扬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以民俗文化产业滋养民俗文化艺术的良性发展之路。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中国民协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适应杨家埠年画抢救工作的需要,专门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挂帅的杨家埠年画抢救工作领导小组,调拨了专项经费,组成了由专家、老艺人、研究人员为骨干的工作组,从人文环境、历史变迁、工艺流程、民俗演变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编撰完成了五万多字的文字材料,普查出了古老画版1200余套,古老年画样张450余幅,对杨家埠的地貌风物、历史遗迹、民风民俗、画店遗址、印画流程、工具材料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和拍摄,拍摄了详细的录像资料及照片1900余幅,编纂完成了集文字、图片、光碟于一体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这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被中国民协列为对全国民间艺术进行普查、编纂和出版的范本,并入选“2003年—2004年度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十大新闻”。
  2005年4月18日,寒亭区第二届风筝年画艺术节举办。本届艺术节按照“荟萃艺术精品,弘扬民俗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促进寒亭发展”的宗旨,不断改革创新、丰富内涵,力争办得水平更高、效果更好、影响更大。节会期间举办了风筝艺术展、年画艺术展、工艺品展、剪纸展、中国第三届楹联学会书画名家作品展、摄影展、有奖征文大赛等十余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充分展现杨家埠民俗文化的超凡魅力。艺术节开幕式由山东卫视承办,特邀著名歌唱家李丹阳、著名相声艺术表演家丁广泉及中央军乐团、四川民间绝活表演等联袂演出。演出实况在山东卫视黄金时间播出。
  2005年4月13日,《杨家埠采风》文学笔会在杨家埠民俗大观园里举行,出席笔会的有市文化局和市作协的有关领导和作家,以及寒亭区的有关领导。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采风文学笔会活动,是第二届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各种文学作品,进一步宣传杨家埠,打造杨家埠旅游品牌,弘扬民俗文化,展示寒亭形象,推动寒亭旅游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杨家埠是列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的发源地和风筝发源地,有着几百年丰厚的文化底蕴积淀,有着独特的杨家埠文化。这次杨家埠采风活动产生了一批反映杨家埠民俗文化的优秀作品,谱写出了杨家埠更加光彩夺目的名篇华章。
  在本届风筝年画艺术节上,《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正式发行。《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作为中国民间文化普查抢救工程的重要成果,2005年3月21日“中国民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成果发布会”,展示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的风采。寒亭区在会上介绍了普查抢救和编纂《杨家埠卷》的工作经验,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领导的充分肯定。该书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详细记载了民间艺术工艺流程,是一部集科学性、知识性、欣赏性为一体,并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巨著,它以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丰富翔实的史料记载和浓郁深厚的文化韵味,给读者以开阔的视野和艺术的享受。
  节会期间,在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杨家埠画院内举行了“寒亭一中杯”中国第三届楹联学会书画名家作品展。出席开展仪式的有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谷向阳,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宪金,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陈联合,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马孟杰,北京市著名画家王翰尊,潍坊市政协副主席姜绍华,寒亭区委副书记宫智,寒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金言、刘德平,寒亭区副区长张辉忠,寒亭区政协副主席段秀英,中国根艺协会副主席、杨家埠画院院长胡世明,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各单位的负责同志及寒亭一中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一百余幅,参展作者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既有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美协、书协会员的精品之作,也有潍坊市和寒亭区书画名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将楹联艺术和书画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书画技艺。文采与书艺交相辉映,艺术性和思想性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艺术享受。此次展览为艺术家交流思想、切磋技艺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寒亭的楹联书法爱好者观摩学习、博采众长提供了一次大好机会。通过这次展览,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楹联艺术,对于宣传、普及楹联艺术和书画艺术,促进寒亭对外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寒亭区第三届风筝年画艺术节  第三届风筝年画艺术节在总结前两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市场化运作,节前广泛动员,掀起宣传高潮。坚持电视宣传、网络宣传、会议宣传、社会宣传多渠道相结合,会前、会中和会后宣传并重,宣传效果明显,社会影响广泛。会前,在寒亭电视台发布艺术节开幕式倒计时;利用艺术节专用网站进行宣传,并与国内大网站建立链接;召开艺术节动员会议进行宣传;编发《艺术节情况简报》12期,对艺术节筹备工作及时进行指导和督查。会议期间,先后有省内外1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与宣传报道,并对各项活动进行了及时跟踪采访报道。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艺术节知名度大幅度上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近100万元,在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改建了三星亭、整修了三星湖,对所有的门窗柱廓全部粉饰,对古店铺一条街进行了完善,对大观园内部进行了庭院式绿化,对寒亭旅游文化商品城进行了粉刷、装修,对杨家埠旅游开发区进行了综合整治,整个景区面貌焕然一新。布展方面,集中展出了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作品,区旅游、工业、农业等产品。其中省农民书画美术作品联展,集中展出青岛、荷泽、潍坊三地农民书画美术作品;旅游产品展览,主要展出各地具有代表性民间文化艺术作品;工业产品展览,主要展出寒亭区重化工业、机构铸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材造纸、印刷包装等产业产品;农业产品展览,主要展出寒亭区各乡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名优农产品。
  2006年4月18日上午,在杨家埠旅游文化商品城,隆重举行了寒亭区第三届风筝年画艺术节开幕式暨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作品展、寒亭区旅游产品、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展开展仪式。原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协会研究会会长李振再次莅临节会,原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协会研究会副会长李启万,中共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明珂,原潍坊市政协主席、潍坊市农民书画美术研究会会长刘玉兰,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本跃,潍坊市政协副主席姜绍华,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督导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宪金,原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柏榴,原潍坊市政协副主席李光信,原山东美院常务副院长、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协会研究会秘书长王奎章,原山东省农委工会主席、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协会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淑芝,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寒亭区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乡镇、街道、区直副科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寒亭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小梅主持,寒亭区委书记李世光、原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协会研究会副会长李启万、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明珂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到旅游文化商品城参观了展览。艺术节期间,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万人次,其中参观各项展览的人数近2万人次。开幕式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弘扬了民俗文化,促进了文化交流,宣传推介了寒亭,达到了预期目的。
  本届艺术节共有4项大的活动,各项活动以风筝年画民俗文化为主线,艺术性、观赏性、互动性相结合,特色鲜明,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寒亭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风士人情。期间先后举行了首届杨家埠风筝年画旅游纪念品设计大奖赛评选活动、潍坊市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全国青少年同撰“和谐”嵌字联书法选拔赛以及群众文艺演出等活动。
  首届杨家埠风筝年画旅游纪念品设计大奖赛于2006年4月14日在寒亭宾馆举行,寒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志娟,区政府副区长王文琦出席了评选活动。并邀请国家级美术师、山东省美协副主席、潍坊市美协主席曹和平,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原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王怀信,潍坊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何丽等8位评委。活动共收到设计作品100余件,通过初评选出30件作品参加了评比,采用无记名打分的形式,按评分多少,评选出了突出杨家埠年画、风筝文化特色、具有创新性、纪念性、实用性、工艺性、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价值的旅游纪念品二、三等奖各三件。评选结束后,文化局在文化旅游商品城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展览。
  潍坊市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于2006年4月15日至16日在寒亭区举行。市文化局领导班子、各科室负责人及各县市区文化局长参加了会议。会议采取现场观摩与交流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在我区先后观摩了滨海项目区和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发展处处长叶健莅临现场指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凤池、市政协科教文委负责人和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该次会议的召开,对今后弘扬寒亭区文化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月18日至22日,组织了市歌舞团专场、京剧专场、吕剧专场等8场精彩的演出,出色完成了艺术节的演出任务。4月18日,寒亭区组织有关单位携带100只风筝在市人民广场参与了全市万人放飞大会,放飞队员服装统一、队列整齐,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了领导和各界群众的好评。放飞比赛过程中,突出特色品牌,风筝风格、外观造型,材料应用上有了新的突破,寒亭区参赛代表队获得了团体比赛一等奖和设计创新一等奖的好成绩。
  为做好艺术节期间的招商引资工作,艺术节开幕前,由区招商局牵头认真筛选了招商项目,通过多种形式对外进行了集中推介。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利用外出招商的有利时机,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据统计,风筝会、艺术节期间,全区共洽谈成项目19个,总投资额82.8亿元。其中:合同、协议项目10个,合同、协议额76.2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其中有3个项目参加了第23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重点招商项目洽谈会和大项目签约仪式。分别是英国TC公司分公司、加拿大CTC公司与青岛胶南澳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滨海项目区合资投资5000万美元兴建的黄原酸盐项目,青岛清香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的食品深加工项目,北京中科海纳化工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精细化工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办好本届艺术节,在充分借鉴前两届节会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高点定位,精心策划,对节会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都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在接待服务上,本届艺术节节约办会、筹委会办公室制定了详细接待方案,从食宿安排、票证领取、材料发放、车辆调度、陪同接待等都作了详细安排。全体接待人员密切配合,热情服务,圆满完成了接待任务,基本做到了上级领导满意、国内外来宾满意。在现场安排上,制定了细致的工作方案和预案,现场氛围营造非常热烈,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安全保卫上,区公安分局制定了专门的安全保卫方案和多个配套方案、预案,公安干警、交通管理人员全力以赴,分段包干,责任到人,起早贪黑,吃苦耐劳,共投入警力200多人次,确保了节会安全。卫生局制定了详细的卫生安全方案,抽调精干医护人员,进驻会议主要接待场所,进行卫生检疫和现场急诊救护工作。全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加强协调,献计献策,为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重点加大市化运作力度,除区财政支付了部分启动资金外,多渠道筹措办节会资金,广泛联系企业积极参与,山东海龙、恒联纸业、圆友建机、山东昱合、区盐业公司、寒亭第一盐场、三建集团、金河公司、供电公司、恒德纸业、移动公司、青岛龙海公司、十笏园食品公司等企业都踊跃投资,大力支持,出色地完成了艺术节的市场化运作。第三届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取得了圆满成功,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