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3-11 21:51
昌乐 刘文安

潍坊“政治中心”变迁概览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31 08:31
鄌郚总编
  潍坊“政治中心”变迁概览
  作者:王瑞甫 来源:潍坊晚报
  现在的潍坊市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自1998年以来一直是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大常委会、潍坊市人民政府、政协潍坊市委员会的所在地。而在隋唐之交(618年前后)形成最初的城市——潍州(北海)城后,城市潍坊的政权机构驻地曾有至少650多年没有变迁过的记录。自1948年潍坊特别市设立起,城市潍坊的政权机构驻地几经变迁后,才定址于现在的潍坊市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
  “衙门”
  几百年沧桑沉淀
  自唐武德二年(619年)到宋乾德三年(965年)间,潍州时立时废,而北海县一直连续存续。宋乾德三年(965年)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间,是潍州与北海县连续并存、实行州管县体制、潍州和北海县政权机构(俗称州衙和县衙)同驻潍州(北海)城时期。因而,潍州州衙和北海县衙是城市潍坊历史上最早的政权机构。因为潍坊从最初形成城市至今已过去1300多年,无论是最初形成城市时潍州州衙、北海县衙所处具体位置,还是潍州与北海县并存时期潍州州衙和北海县衙是否合署办公等情况都已经无从考证。
  见诸记载的潍州州衙,位于今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的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至北马道段及其两侧,当地人俗称“衙门”。“衙门”在明洪武十年(1377年)以前是潍州州衙所在地。这一年,潍州降格为潍县,“衙门”便又成为潍县县衙的所在地。“衙门”的最初建成年代未见记载。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潍州知州张萃在这里重建潍州州衙。这是目前见到的关于潍州州衙的最早记载。后来的明、清两代屡加重修,但占地规模未变,潍州州衙和潍县县衙也一直以“衙门”为驻地。
  从民国初年到1948年春,“衙门”是潍县县政府所在地。其中,日伪统治时期(1938至1945年),“衙门”先后是伪“潍县地方治安维持会”和伪“潍县县公署”(即俗称的潍县汉奸“政府”)所在地,这是城市潍坊历史上最为耻辱的时期。1938年初,侵华日军逼近潍县。潍县政权机关及驻军闻风撤离,潍县成为不设防城市。潍县商会头面人物便自行组成“潍县地方治安维持会”,并推举出“会长”、“副会长”。1月10日,闻知日军将至,“维持会”组织三四十人,打起日本国旗,找上日语翻译,出西城迎恩门(西门)将日军迎接入城。与日军对接成功后,为避免日军骚扰地方,“维持会”主动承担为日军购买肉类、蔬菜、粮草、日用品等事务,并为汉奸部队征集马车、为日军征缴民间所藏传统冷兵器、招募民工筹集枕木修复潍县境内的胶济铁路等。因“维持地方治安”有成效,1938年4月,日寇授意成立的伪“潍县县公署”便以“维持会”为主体组建而成,驻潍日军还同意“维持会会长”任伪“潍县县知事”,即俗称的汉奸县长。
  “衙门”的建筑规模大致有2.4万平方米。它的基本情形是:“衙门”的大门俗称“县门口”,位于今潍城区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与向阳路口北。“县门口”两边有高大石狮一对。民国时期,门内中间影壁挂“潍县县政府”牌子,日伪统治时期挂“潍县县公署”牌子。影壁后为“衙门”的二门,正面上书“北海名区”,背面上书“镜清砥平”。二门内为通向正北的甬道。甬道中段矗立着一座牌坊,上书“东莱首邑”,即着名的“东莱首邑”坊。甬道北端便是“衙门”大堂。大堂西南面是潍县监狱,原潍坊市潍城区检察院、现在的潍坊市拆迁办公室所在地是该监狱的原址。大堂后面的建筑物名为“静观堂”,俗称“二堂”,“二堂”在民国时期改为礼堂。“二堂”两端为东、西花厅,民国时期拆除西花厅,改建为办公处。“二堂”后为后宅门。后宅门内,清代以前是知县日常办公和生活的区域——向北为“三堂”。“三堂”两端为东、西书房。“三堂”正后方,清代以前是知县的寝室。后宅的东、西两面分别是县丞和典史日常办公和生活的地方。知县,全称为“知某某县事”,为我国古代一县区域内的最高长官,也称县令;县丞,为知县的佐官,主要职责是文书及官仓和监狱管理等;典史,为知县的属官,掌管一县的缉捕和监狱等。
  “衙门”的大门、二门、“东莱首邑”坊、大堂、二堂、三堂都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也是老潍县西城(潍县城)的纵向中轴线。可见,“衙门”建筑群的布局是中规中矩的。
  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潍州州衙在这里重建,这年距1948年潍坊特别市设立有650多年的时间。而1948年以后,城市潍坊各个时期的地方政权机关都没有再以这里为驻地。因而,可以确定无疑的是,“衙门”是城市潍坊历史上绵延650多年的政权机构驻地。
  1948年4月,潍坊特别市公安局成立,1949年6月改称为潍坊市公安局,都以“衙门”为驻地。此后三十多年间,虽然时有零星的修缮改建,但“衙门”的古旧建筑群基本保持了原格局。
  1982年,潍坊市向北延伸向阳路时,以“衙门”的中轴线为向阳路该延伸段的中心线,自“衙门”的二门起,沿中轴线两侧、整个公安局大院内的“衙门”古旧建筑群几乎全部被拆除。这个作为城市潍坊650多年政权机构驻地的古迹便不复存在了。现在的潍坊市公安局潍城分局驻地位于原“衙门”古旧建筑群的东部。院内,一堵“衙门”时期的房屋山墙原址尚存。
  “丁六宅”与“小黄楼”
  几十年风雨满楼
  1948年4月29日,中共潍坊特别市委、潍坊特别市民主政府接掌、管理获得新生的城市潍坊时,办公场所定址在俗称为“丁六宅”的一处大宅院内。
  “丁六宅”位于今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的胜利西街至东风西街段中部,该段向阳路的路东、路西都曾是“丁六宅”的大宅院。“丁六宅”,原系清代潍县四大名门望族之一的丁氏一族的大宅院。丁氏一族的始祖丁山,明洪武二年(1369年)举家迁来潍县。到清代中、后期的十四世丁廷模时,丁氏一族逐渐发迹为潍县首富。丁廷模共有三个兄弟:廷选、廷举、廷珍。兄弟四人成年分家后各自拥有的大宅院,当地人分别俗称为“丁大宅”、“丁二宅”、“丁三宅”和“丁四宅”。其中老四丁廷珍的家业最大,时称“丁半城”。丁廷珍有三个儿子:善宝、善庆、善长。兄弟三人成年分家后也各自拥有自己的大宅院。丁善宝继承“丁四宅”,其余两兄弟的大宅院便分别俗称“丁五宅”、“丁六宅”。这便是“丁六宅”名称的由来。
  潍坊特别市领导机关的住地是“丁六宅”西院。清末“丁六宅”西院建成时,共拥有房屋100多间。前为大厅,后为上房。不但拥有待客室、账房、仓库、车库、马号、匠人房等服务于衣食住行的设施,而且花园、假山、荷池、石桥、长廊等园林设施也一应俱全,布局错落有致。“丁六宅”西院曾是丁善长的正式住宅,是名符其实的“大宅门”。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地方党委和政府也分别改称中共潍坊市委和潍坊市人民政府。1950年5月,潍坊市与昌潍区合并成立新的昌潍区,中共山东省昌潍区地方工作委员会(简称昌潍地委)和山东省昌潍区行政专员公署都是山东省领导机关的派出机构。这些领导机关的住地都在“丁六宅”西院。1956年,昌潍区(史称昌潍专区)领导机关从这里迁至新的地委大院。这样,“丁六宅”西院作为新生城市潍坊以及昌潍区的领导、指挥中枢,前后共8年的时间。
  1956年起,“丁六宅”西院成为昌潍专区招待所。1975年,“丁六宅”西院划拨为潍坊商业学校的校园。在这期间,“丁六宅”西院内的建设活动便以拆旧建新为主,古旧建筑和设施陆续拆除并建设为办公、教学、住宅楼房。1982年,潍坊市拓宽向阳路时,“丁六宅”西院东部沿向阳路走向、20多米宽范围内的古旧建筑全部拆除。
  现在,“丁六宅”西院的原址为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的一段主路面和潍坊商校的老校区。一栋民国时期建造的两层楼房原址尚存。这栋楼房俗称“小黄楼”,因外墙呈黄色而得名。“小黄楼”外形有八个楼角,故又称八角楼、元宝楼。这栋楼房上下两层,并建有地下室,一层、二层各有五个房间,面积200多平方米。“小黄楼”建于1935年前后,位于“丁六宅”西院东北角,此处原是一块空地。“小黄楼”建成后成为“丁六宅”主要家庭成员的住处。
  1938年1月10日,日寇侵占潍县。“丁六宅”西院及“小黄楼”成为日本宪兵队潍县分队的所在地。此后,日本宪兵经常把抓捕到的抗日志士和民众关押在楼内。该楼地下室成为日寇对我抗日军民实施暴行的场所。日寇所用酷刑有所谓灌“洋油”、灌辣椒水、压杠子、坐老虎凳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苦主熬刑不过发出的恐怖的惨叫声曾惊扰得附近居民彻夜难眠。
  抗战胜利后,包括“小黄楼”在内的“丁六宅”作为敌伪财产被国民政府没收。潍县战役爆发前的1947至1948年,“小黄楼”是“国军”潍县城防司令部的所在地。
  1948至1956年,“丁六宅”西院作为潍坊特别市、潍坊市和昌潍专区领导机关驻地期间,“小黄楼”是主要办公场所之一。潍坊特别市委书记曾山、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司令员许世友,都曾在“小黄楼”的二楼办公和居住。解放初期,城市潍坊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活力、建立健全良好的社会秩序确保各方拥有安居乐业好环境方面的重大决策大都出自这里。1950年以后,“小黄楼”还曾经是昌潍地委的办公室、宣传部和农村工作委员会(简称农工委)等机构的办公地点。
  现在,“小黄楼”原址尚存。整栋楼房及室内门窗、木地板、木楼梯等基本保持原貌。只是外墙全部粉刷了粉红色涂料,“小黄楼”就有些名不符实了。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