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0-11-20 09:55
鄌郚总编

新加坡神学院首任院长于力工

  于力工( 1920年5月——2010月3月),昌乐县朱刘镇人。曾任新加坡神学院首任院长。在北加州建立教会﹐创立基督工人神学院﹐任院长20年,曾任美国达拉斯恩友堂主任牧师。1931年山东大复兴,年仅11岁的于力工归入主名,同时接受服事主的呼召其母于三师娘不仅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传道人,对于力工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1938年,于力工和他的父亲以及大哥于中一,三人凭信心一路走到武汉,当时他们口袋里只有两、三块钱。1939年, 19岁的于力工在中国桂林的宣道会开始他的第一次讲道。同年,他父亲在桂林被日军炸死。这件事,不但没有使于力工丧胆,反而更坚定了他传福音的心志,他盼望神能洁净那些侵略者和罪人的灵魂;他也期望这个世界充满爱,而不是充满仇恨。1942年,于力工毕业于广西梧州建道圣经学院。(即后来的宣道会建道神学院)1943年,赵君影牧师邀请他一起到中国内地的大学校园去传福音,他们一起开始成立了“中国基督徒学生联合会”(IVCF)。这一段宝贵的经历,使他一生看重学生工作。1944年到1949年在重庆、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陆续兴起学生团契。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终生伴侣的徐震南姊妹。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孩时,他对哥哥说:“我很同情将来要和这个女孩结婚的人,她看起来很调皮”。没想到的是,1946年和这位调皮女孩结婚的人就是他自己。1948年,他们的大女儿于云出生了,英文取名Margaret Oppelt。这名字是为了纪念一位对于家有很大影响的传教士,她的名字就叫Margaret Oppelt。于力工的父亲在临死的前一天到这位传教士那里说:“万一我遭遇不测,恳请你照顾我的孩子”。当时,这位传教士很奇怪,不知道为什麽他会提出这样的事,而且是要一位单身的传教士照顾他的两个孩子。第二天,当于力工的父亲被日本飞机炸死,她才明白过来。她履行了一个父亲生前的意愿。1949年的感恩节,于力工一家来到美国。1951年,他们的儿子于可(Michael Robert)出生。1960年,他们的小女儿于令(Gloria Yu)出生。在这九年的时间里,于力工在南卡罗莱纳州的哥伦比亚圣经学院取得圣经教育学学士;在伊利诺伊州的惠顿大学取得哲学学士;1954年到1958年,在旧金山的宣圣会牧会;1958年出任新加坡神学院首任院长;回到美国后,又在加州柏克莱的浸信会神学院获道学硕士学位。于力工在加州首府萨迦缅度牧会期间,以中英双语讲道。后来搬到柏克莱,在中华归主牧会服事。接下来的15年,于力工在加州湾区和弗利斯诺(Fresno)一共建立了7个教会。1973年,于力工在柏克莱创立了基督工人神学院,担任院长达20年之久。1990年他又与毕玉书牧师在巴西成立南美基督工人神学院。于牧师退休后,仍在各地传扬真理,训练信徒。暮年远赴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攻读差传学。2001年,以81嵗高龄取得博士学位。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于力工着重于培训小牧人的事工。他到世界各地培训那些想更多为主作工的人。于牧师一生勤于读书写作。他喜欢研读各样的神学书籍、圣经考古研究和经济学杂志。他一生不下25次组团到以色列圣地旅游考察。编著《圣灵充满与说方言》《圣经助读本》《青年生命的教育》《圣经史地》《查经》《夜尽天明:于力工看中国福音震撼》《西方宣教运动与中国教会之兴起》《天国信息:马太福音注释》《祷告和祷告学》《灵命进深》《基督徒的生活哲学》与人合著《北美华人福音会议》等。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