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9-26 11:11
鄌郚总编

刘培树丨煤油灯  (童年的记忆)

    煤油灯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四十多年了,记忆中的童年时光逐渐变得有点模糊。然而,在诸多农村影子中实难忘记的是伴我童年、少年的煤油灯。它伴随我读完了小学到初中,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
       在我们农村,煤油灯被称为“洋油灯”,那是缘于当时国家贫穷落后,就连煤油也是从国外进口的。童年的夜晚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头顶上就像扣着一口铁锅,人们要战胜寒冷、恐惧、寂寞的长夜,煤油灯无疑是最好的照明用具了。记得,我家的小煤油灯是用墨水瓶子做成的,灯芯管是用废弃的薄铁片敲打平整后,将它用铳子卷起来,上端要卷的紧一些,防止漏油,下端要卷的松一些,好往上供油。灯盖用薄铁片剪的瓶口少大一些,用铁订打上孔把灯芯管固定上的。灯芯是用线绳搓成的,也是松紧有度,倒上煤油,点上火就照亮了满屋子。一只小小的煤油灯就能给全家人带来瞬间的欢乐。
       为了省钱,一家人都是围在一盏煤油灯下,我坐在灯光下写作业,娘在稍远一点的旁边,做一些不需太多光亮的手头零活。在那油灯光线下写作业实在太暗,我便把作业本向灯前挪了又挪,稍不留意就会常发生燎烧前额头发梢,直到闻到一股焦糊味扑鼻而来时,才意识到烧焦了头发梢。娘为了我好好写作业,从供销社买了一盏带有玻璃罩,可调光式煤油灯,由于有玻璃罩,不仅可以防风,而且可以集中亮光,跟原来的煤油灯比起来真亮堂多了。于是,我吃过晚饭之后,就点亮这盏油灯,坐在灯下做作业,而且娘做完家务活又继续纳鞋底,不过,灯总是靠近我这边,娘看不清了,就凑过来一点,对着油灯光,把一根麻线慢慢地串进针孔里,看一看我,继续慢慢的纳鞋底。
       从小学到初中,年复一年,春来秋去,我每天放学回家,除了帮父母做家务外,就是在晚上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油灯下做作业,看书学习,娘陪伴一起守在油灯下纳鞋底。一针一线间,纳走了春,纳来了秋,当冬天来临的时候,风越来越大了,有时,还下了大雪,外面因为寒冷早就结成冰了,而我和娘还是坐在油灯下,我做我的作业,娘坐在我的对面,还是那样慢慢地纳鞋底……
       农村冬天的夜晚黑得早,家里就是点了煤油灯也是很暗的,可我为了节省点油总是把灯光调的很小,看书写作业有点费眼力,娘趁我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就又悄悄地调大些。娘是一个相当节俭的人,用钱都是算了又算从不乱开支,因为家庭的拮据,因为子女多而花费大,才如此勤俭节约着。我理解娘的良苦用心,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如浪涛一样激荡了我的心潮。
记得七十年代初,我读初中,那时侯,学校晚自习都是自带油灯或焟烛,因焟烛价格高很少有人用,到了晚自习时大家凑到一起,几只大大小小的油灯放在桌子上,都围着油灯分头学习做着作业,等同学们做完了作业,几只油灯已熏得满教室都是油味,煤油烟熏的每人都一鼻子灰,互相看着笑着。说实在话,那个时候都厌倦了用煤油灯照明的生活,但却无奈,当时想,只要有比煤油灯好一点的照明条件就行了,对人们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连想都不敢想。在这两年多的初中晚自习时,虽然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共同度过难忘的岁月,但特别怀念娘春夏秋冬在煤油灯下陪伴我度过的时光。
煤油灯,成为那个时代一盏明灯,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照亮了农村的夜生活,照亮了晚自习孩子们的前程,成为了我的心灯,伴我度过了那个年代。现在,煤油灯已经成为历史,早就寻不见了,也不必再用了,娘一年比一年老了,再也不可能纳鞋底,由于多年的劳累操心,听力下降,身体也不太好,每当我坐在她身边总是听到唠叨过去的事情,这又让我想起了煤油灯下的点点滴滴,于是,我眼里含着泪水,心里却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2023.09.20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