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7-23 15:38
鄌郚总编

山东寿光方言

  
  1、普通话单音节变寿光话双音节:
  圆——圆溜;  全——全环;  圈——缺连;  哭——叫唤;  俊——俊相;
  提——提溜;  亮——明快;  谱——谱谋;  齐——齐捷;  饿——饥困;
  痒——刺挠;  晕——远影;  捻——捻悠;  悬——悬空;  枯——枯空。
  2、"子"尾调:
  蜥蜴——蛇虫子;  黄鼠狼——黄鼬子;  蠏——蠏子;  猫头鹰——夜猫子;
  苦菜——苦菜子;  茶碗儿——茶碗子;  马——马子;  手电筒——电棒子;
  玉米——棒槌子;  小锅——铫子;    画儿——画子;  豁口——豁口子;
  鞋带儿——鞋带子;篱巴——薄仗子;  糨糊——糨子;  马蜂——蜂子;
  地老虎——蝼子;  麻雀——家岑子;  西红柿——洋柿子;茶壶——茶壶子;
  拐肘——拐肘子;腰带——扎腰带子;  尼姑——姑子;  蜣螂——屎卡螂子。
  还有在对人的称呼上:
  小叔子  姨子  舅子  汉子  妗子  妮子……
  3、对特定人群:
  男孩——小厮;  同族——一窝一块;  再婚妇女——回头;  童养媳——团圆媳妇;
  扒手——起手;  长工——觅汉。
  4、对身体部位、疾病等:
  前额——也楞盖;  后脑勺——后奔髅;  关节——节腕儿;  腋窝——夹肘窝;
  肋骨——肋肘骨;  涎水——斜涎;  ?耳屎——耳碎;  鼻涕——鼻子;
  清鼻涕——鼻停水;肚脐——醭脐(眼);  膝盖后弯曲处——腿屈盘;
  屁股——腚(垂子);  太阳穴——风窝;  脚印——脚影盖儿;
  睫毛——眼支毛;  脱臼——错滑拉儿;  小病——不如作;  拉稀——跑茅子(跑栏);
  感冒——冻着了(闪着了);想呕吐——恶影;  化脓——发恶;  结痂——长嘎渣;
  治病——扎括。
  5、动作:
  骂——噘;  溢出——漾出;  批评、发火——谯;  长辈对晚辈的批评——哗备;
  搬弄是非——嘎拉舌头;  见到或注意到——搁睬;  劝说,鼓动——谖成;
  离间——挑唆;  欺侮人——欺量;  停止哭声(说话)——竭声儿;  交涉——对合;
  招供——招承;  收藏——收受;  顶嘴——白文儿;  招引——引登;逗,惹——惹致;
  教导——教调;  讨厌——犯恶;  想法弄来——掏换;  碰,接触——乖;
  撕——来;  (用手)折——约,撧;  搬移——搬登;  躺——趄;  睡觉——困觉;
  斜躺——歪快;  牵连——带理;  理睬——搭耳;  估量——谋量;  乱猜——蒙;
  喜欢或羡慕——稀罕;  欺骗——掳顾;  洗衣服——摆衣服;  抚养——扒查;
  独占——把揽;  夸耀——篇啦;  祈祷——愿慰;  斥责,心烦——心焦;
  攀比——攀平子;  揣摩——则摩;  假装——推塘;  打闹——喳呼;  修理——拾朵;
  钉——寨;  紧跟——局着;  东西找不到或人迷路——失迷;  劝说——圆成;
  接触——碰;  跑——颠;  扶着——招着。
  6、服饰、饮食:
  枕头——脰枕;  围嘴——嘎拉子;  尿布——褯子;  拐杖——柱棒;  碎布条——铺衬;
  圆形馒头——饽饽;  方形馒头——卷子;  水饺,面疙瘩——馉渣;  窝窝头——面子;
  菜肴——就菜;  油条——麻糖;  带糖的油条——套菓子;  糖葫芦——梨膏;
  淀粉——粉团; 吃零食——搬干粮; 炸肉——松肉; 猪油——腥油;  棉籽油——黑油;
  粥变质或变稀——澥漓;  饭变锼——丝孬;  发面用的面头——老面。
  7、房舍、器具、用品:
  院子——天井;  两房间或房墙间——夹古道儿;  屋内地面——屋打场子; 门槛——门挡崖子;
  烧柴灶——扩罗;  顶棚——虚棚;  厕所——茅子;  牲口圈——栏; 沤粪池——栏池;
  垫牛圈的土——搁挠; 风箱——风掀; 抽屉——抽头; 排水道——阳沟; 肥皂——胰子;
  卫生球——臭蛋(球);  铁耙——嘎瘩耙子;  不凉不开的水——乌涂水;  水桶——筲;
  尿盆——恶盆; 家具——家什; 用麦杆或芦苇编成的锅盖——拍盖; 手电筒——电棒子;
  东西,物件——稿儿;  火柴——洋火;  煤油——洋油。
  8、婚、丧、文教、工商:
  喜事——喜公事儿;  丧事——白公事儿;  订婚——送柬;  娶亲——将媳妇;  出嫁——做媳妇;
  怀孕——有事儿; 洞房——喜屋; 随娘出嫁的孩子——带肚子; 人死后百天——过百日;
  棺材——器木;  坟地——墓田;  戴孝——持服;  暑假——伏假;  毛笔——写管;
  教——对道; 开支——花销; 向别人借钱——拉饥荒; 路费——盘緾;  欠账——该账;
  工作,干活——营生。
  9、动物、植物:
  鸭子——扁嘴;  狼——妈虎;  喜鹊——野雀;  乌鸦——老鸹;  鸽子——鹁鹁;
  布谷鸟——光棍多处儿;  啄木鸟——多打卯子;  蝙蝠——檐边户儿;  蝼蛄——蝼沟;
  蚯蚓——曲蟮;  蚂蚁——蚁蛘;  螳螂——老刀;  蚕——蚕们儿;  苍蝇卵——白渣;
  水蛭——马蚍;  蛇——长虫;  泛指鸟——岑子;  蚜虫——蜜虫子;  蟋蟀——促辙子;
  壁虎——蝎变虎子;  泥鳅——泥狗;  蝉——杰溜;  蝉的幼虫——仙家;
  小蝉——嘟了,捎钱儿,温友(根据叫声而定);  蝌蚪——哈嗼蝌琐;  蛾——扑拉蛾子;
  谷秸——杆草;  玉米穗——棒子;  玉米上开花部分——马叉;  高粱——秫秫;
  花生——长果儿;  马铃薯——地蛋;  香椿——香芽;  蘑菇——莪子(茅莪);
  曲曲菜——曲曲芽;  蒲公英——婆婆丁;  高粱、小麦上的黑色病穗——谷霉;
  黄蓿(蒠)菜——专在碱地生长的一种针叶植物;  种籽——黄蓿菜的籽;  种子——种儿;
  花蕊——花心门儿;  马齿苋——马蚱菜;  地黄——饽饽久;  扁蓄草——扁蓄芽;
  车前子猪——耳朵。
  10、天文、地理、地名:
  月亮——月明;  日、月风晕——风缺连;  日、月雨晕——雨缺连;  流星——贼星;
  彗星——扫帚星;  参星——参门儿;  北斗星——勺星;  银河——天河;  云——云彩;
  风停了——刹了风;  霹雳——刮拉;  大雨,暴雨——麻杆子雨;  冰——冻冻;
  大雨前听到雨点落地声——云磨;  冰锥儿——龙锥锥;  霜——霜雪儿;  田野——坡;
  霰——散马拉子;  盐碱地——碱场;  地表面——地浮皮;  小片荒地——荒场;
  地基——地砌;  泉——泉子;  地方——埝儿;  尘土——补土。
  11、时令:
  去年——上年; 明年——过年; 每年——见年; 渡荒年——过贱年; 今天——今们儿;
  明天——早晨;  昨天——(今)夜来;  上午——头晌;  中午——晌午;
  下午——下晌; 晚上——后晌; 早上——晴晴起来; 整夜——成后晌; 哪一天——多怎;
  什么时候——天多怎;  过去,从前——早煞;  现在——这;  过两天——呆两天;
  年景——年头儿;  较长时间或好一会儿——老时节;  一会儿——丁霎霎;
  大月——大尽;  小月——小尽;  除夕——年除儿;  灶王爷画像——灶莫;
  大年初五——五马日;  大年初十——十磨日;  正月二十五——添仓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  端午节——五月单五。
  12、形容词:
  漂亮——俊;  令人恐怖的样子——恶扎;  衣冠不整——派来;  家里不整洁——殃烂;
  笨拙——拙古;  吝啬——嘎古;  头脑不灵,书念不好、教不会——鲁(邦邦);
  聪明——精细;  节约节俭——仔细;  小气——狗支;  要小孩听话——听说;
  调皮——琐气,蹭;    胡闹——反登;  舒服——舒坦,如作;  害羞——羞惭;
  稠——糨;  圆——圆悠;  壮实——挺托;  零碎——碎杂;  凉爽——凉快儿;
  合适——得劲儿;  平静,平安——安顿;  无论如何——反正;  办事拖拉——腻歪;
  行为不检点——下三烂;  懒惰——惰懒;  办事不力——痴奈;  孝顺——孝春;
  狭窄——窄住;  宽阔,富裕——宽快;  结实——牢靠;  过分精细——万眼;
  令人可狠——阔丧;  不讲理——横立;  斤斤计较——唧唧;  有空——龙过;
  按时——按时把节;  认真——点实;  松软——宣和儿;  不罢休——不散伙;
  开支手头紧——窄把,紧把;  不踏实——悬空;  机动灵活——活泛;
  固执己见——死周;  性情古怪——各一种;  直——直立;  犯忌讳——犯疑影;
  大惊小怪——失荒;  傻,痴——朝;  不够精灵——朝朝失失;  麻利——溜头;
  小心——好生着;  很多——岗着货;  不好——不济;  小孩调皮——马华;
  饿和慌——饥困;  不吃力——轻容;  道路泥泞——zhuai;  吃东西贪婪——下面;
  结束——罗利;  性格温和——绵; (小孩)健康,胖——发实;
  大胆,粗鲁——野光;  委屈——瓦古;  (看的)清清楚楚——真实;
  生长旺盛——枝生;  舒展体躯——抻巴;  斜,不正——撇偏;  来得及——迭古地;
  舍不得——不嘎受的;  交通不便——掉远;  很圆——迷溜圆;赶快——爽(么)的。
  13、副词:
  很——着;  很,格外——岗的(着);    非常——离(了)巴;  忽然——生啊好的;
  一向——一总里;  故意的——精心的;  仅仅——叫自是;  可能——被不住,档不住;
  要不是——不着。
  ?
  搜索复制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寿光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