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悲侠(1920—2006.12.1)
 

 

 


  腊月初一,
  父亲诞辰。
  如果健在,
  九十有六。
  弹指挥间,
  去世十年。
  又逢今日,
  以文记念。
  吾父一生,
  光明磊落、
  襟怀坦白、
  兢兢业业、
  无私奉献。
  十八入伍,
  参加抗战。
  勇歼倭寇,
  剿灭汉奸。
  敌后武工,(1)


  威震敌胆。
  传奇故事,
  不胜枚举。
  有史记载,
  不是虚传。
  解放战争,
  打到福建。
  时刻待命,
  解放台湾。(2)
  朝鲜战争,
  打乱算盘。
  入城之后,
  教书育人。
  汤山炮校、
  沈阳炮校、
  沈工学院,
  留有足迹。
  教书水平,


  深受称赞。
  文韬武略,
  桃李满天。
  一生好学,
  孜孜不倦。
  书法极好,
  校长夸奖,(3)
  主席称赞。
  炮校之内,
  一时美谈。
  一场文革,
  乱了天下,
  一气折腾,
  就是十年。
  气愤之下,
  回到原籍。
  静观气候,
  卧薪尝胆。


  三中全会,
  重建光明。
  回到单位,
  又把事干。
  六十三岁,
  解甲归田。
  人的一生,
  说长不长。
  说短不短。
  虽然坎坷,
  没有污点。
  为国为民,
  已作贡献。
  有生之年,
  对我教育,
  刻骨铭心,
  永记心间。
  忠厚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
  期盼下辈,
  遵守照办。
  (文/张舒放)


  (1)——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年我父亲受鲁中军区派遣出任“汶河武工大队“队长之职,在汶河两岸与日本鬼子展开了殊死的斗争,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对敌斗争传奇故事。见《汶河怒涛》一书。
  (2)——我父亲淮海战役时为第三野战军特种纵队炮兵13团1营营长兼教导员。三野当时集结福建,意在解放台湾。
  (3)——我父亲1954年受国防部之令,从南京炮校去苏联留学,行至沈阳时,上方有令:军事干部继续前行,政工干部就地待命。根据我父亲的要求,他被安排到“沈阳高级炮校”任政教室主任。沈阳高级炮校是付大区建制,时任校长为孔从州中将。1962年孔校长的儿子孔令华与毛泽东女儿李敏结婚,毛孔成了儿女亲家。孔校长去北京见主席时,着我父亲书写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呈给主席阅示,毛主席见之曰:你这个下属书法功底不薄啊!孔校长回来后高兴地说:主席都夸你呢!当然我父亲是受宠若惊,这段佳话,一时成为美谈。对这段情况在《孔从州将军回忆录》中有记载,只不过由于政治原因,出书时将毛主席的话改成了孔校长自己的语气而已,但是孔校长讲的这些话及这段历史当时在高级炮兵学校内有不少老人都是知道的。
  (4)汤山炮校——即国民党着名的炮兵学校,住址南京汤山镇,现为“南京炮兵学院”驻地。
  沈阳高级炮兵学校——驻沈阳东大营。即五十年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01部队。现为“沈阳炮兵学院”驻地。
  2016年1月10日,农历腊月初一,我父亲的生日,故有此作一记之。
 

  怀念老院长张悲侠
  1965年沈阳工业学院第二次上马办学,部里派来了一批由解放军炮兵科学院转业来的领导干部,其中有任党委书记的张百齢,任政治部主任的张立国和任教务部部长的张悲侠等干部。
  办学初期,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团结、步伐一致,决心珍惜难得的办学机遇,把学校办好。当时我任数学教研室主任,正是风华正茂、精力最充沛的年纪,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正在进行学习解放军第四航空技术学校的单元教学法试点,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教学改革搞得红红火火,初见成效。
  作为教务部部长的张悲侠,他几乎每天晚上都深入到教研室、学生中去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我对他的熟悉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他年龄要长我们近二十岁,正当壮年成熟、春秋鼎盛时期,初见他敦实的身材,一脸络鬓胡茬,一幅深色宽边眼镜,威风凛凛之中透着一股文质彬彬的气质,在这个人身上可谓文武兼存。当听到他与我们的说话声后,一口弱化了的山东口音,却感到一股亲切感。时间长了,才觉得他并不是一位高高在上、威严不可接近的领导,而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
  据他讲述,我们知道了他"悲侠"之名的寓意,原来是指"慈悲为怀,侠骨柔肠",也知道了他是1920年腊月初一出生在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张家下坡村,家境殷实,使他能在本村受到启蒙教育,并能到县城读完初中。1938年我党在鲁中地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八支队,先后任鲁中军区司令部秘书,抗大山东分校学员。鲁中军区敌工科长,八路军鲁中军区三分区汶河武工大队副大队长。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时,任第三野战军特纵炮兵13团1营教导员兼营长。解放后任华东军区炮兵第三技术学校政训处主任,炮兵沈阳高级炮校政治教研室主任,炮兵科学院宣传部部长。1965年转业至沈阳工业学院。1955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三级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以表彰他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做出的贡献。
  他是一位很善谈的人,我们经常让他讲讲当年敌后武工队的故事,打开了话匣子,他会无所不谈。他说当年他手使双枪,常常出没于顽敌、恶霸地主、土匪之间,惩恶除霸,救难安良,威震敌胆,被人称为"猛张飞".一次深夜潜入一恶霸汉奸家,一枪打在了他盖的丝绸被子上,由于丝绸太滑,只见子弹在被子上滴流滴流转个不停,吓得这个汉奸和小老婆,吱哇乱叫束手待擒。他还讲了许多只身深入虎穴,对敌开展斗争的故事。
  他是一位文才横溢、古典文化功底颇深的人,家中藏有大量的线装古本书籍,室内挂着当代著名画家刘海粟的赠画,还有一把青龙宝剑,一进他的书房,犹如到了一座小型图书馆,其气氛使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羡慕主人勤奋好学的学者风度。他经常对我们谈古论今,一些典故随手拈来,传播了许多文史知识。
  张悲侠部长给我印象更深的是一场关于《提倡一个"公"字》的报告,当年正处在大讲"斗私批修"、"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政治氛围中,他没有过多地从阶级斗争观念上来阐述这一课题,因为报纸上早已论述的那个叫"透",大家早已感到乏味,他是从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上来叙述公私关系的,讲了许多历史典故和名人论述,使大家别开生面地接受了一次文史知识、道德修养教育。
  他还向我们讲了当年在上海养病时,结识了民国名人陆小曼和当代画家刘海粟的故事,民国时陆小曼与诗人徐志摩的恋爱,可谓轰动一时,是无人不晓的轶事。能在上海与陆小曼接触,就好像当今的追星族能见到邓丽君一样荣耀。陆小曼曾委托他帮忙照顾刘海粟在沈阳读书的女儿,他受人之托果真不负人望,直到刘女毕业。足见张悲侠的重友仁义守信。
  好景不长,厄运不期而至,文化大革命来临了。这次"革命"实际上是革了文化的命,革了老干部的命。向来以学究面貌被推崇的张悲侠被推上了被迫害的漩涡,遭受到如斧锯鼎镬般的罪罚。首先被冠以"资产阶级意识"得到第一张大字报,接着被抄家,那些珍贵的古书典籍被掠走,读书笔记被查抄,本人也被关进了"牛棚",进行多次的"批斗".我曾受当时学校革委会之托,参与外调,走访过张悲侠的历史证明人,这些人不是大军区的政委就是某省的省委书记,没有不说他好话的,说明他的历史是光荣的、革命的,没有问题的。后期被遣返回老家山东,没想到的是,家乡人民没有忘记自己的英雄儿女,他回到家乡受到当地组织和乡民的热烈欢迎,妥善地安排了住处和待遇,当地小学请他做传统教育报告,让他讲述当年"猛张飞智勇斗敌"的故事。他在家乡得以体面的生活,并受到了应有的尊重。
  1979年沈阳工业学院第三次恢复办学,年底学校到山东请回了张悲侠,第五机械工业部任命他为副院长,从此他政治上获得了解放,身心也得到了安慰,重新走上教学领导岗位,焕发出新的激情,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天夜晚我在办公室备课时,他又来看望大家。此时的他与彼时的他相差十五年,虽尚无龙种老态,但也已岁月流转,洗尽铅华,唯气势不减当年,身上仍透着一股刚毅、倔强气质,和文人学者的风度。我将一本(清)黄宗羲著的《易学象数论》古版线装书转交给他,这本书原本是他的收藏品,文革时被抄家佚失,我后来在清理学校一间教室时,发现了这本书,便偷偷收藏起来,准备以后物归原主的。没想到这一收藏就有十多年。今日书归本人,我了却一桩心事,而张悲侠得到心爱的藏书,也是异常高兴。但见物思齐,不免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他原来被抄走的大部分书籍都下落不明了,实在是痛心惋惜。张悲侠同志为恢复办学又兢兢业业工作了三年,于1983年11月17日离职休养不再担任沈阳工业学院副院长职务。
  离休后,张悲侠仍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建设,经常接受新任领导的咨询,发挥余热。积极参加老年人活动,在家读书,写字,发挥书法艺术造诣,帮助年轻教师成长,记得一位外语教师为出版英语版《易经》、《诗经》,他不遗余力帮助校对中文译文,使得这些书顺利出版,做出了贡献。
  2005年张悲侠同志,因病逝世。
  张悲侠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险拼搏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一生,是值得后人永远纪念的一生。今年是他诞生96周年,逝世11周年纪念,让我们从内心怀念他,纪念他、并学习他,愿他的革命精神长存!

    

  

  

  
 

 

中国清明网  中国祭拜网  全球祭拜祈福网  怀恩纪念网  天堂纪念网  炎黄祭网  无尽的爱  网祭网  网灵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