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2-02-19 16:21
鄌郚史志总编

林长青丨棋到残局

    棋到残局
    林 长 青
    棋局开盘,移子布阵。沿河十八打的巡河炮;威逼对方九宫的当头炮;车抢占河边,承上启下;马踏八方,攻守兼备;车马相连,马炮呼应;一派胜利在握,所向无敌的气势。
    棋到中局,出神入化,变幻无穷。对方屏风马抵挡住我当头炮的凌厉攻势;车马并出,炮亦随后,使我车马无前进之路。这时就应谨慎地摆布每一个走子,使之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有些地方你要仔细斟酌,才能看出其中精妙。弃子进局,有时为了获得主动而不计损失。舍车保帅,为了挽回生机而做出巨大牺牲也在所不惜。我个人的观点,中局的关键:“进攻是积极的防御”。下棋展示技艺,应充分发挥。犹如战场拼搏,奋勇向前。
    惊心动魄,诡秘多变的中局过后,棋到残局,车马炮消耗殆尽,小卒成了主力军,一个卒子就可赢全局,无名小卒照样冲锋陷阵,置对方将帅于死地,看来小卒亦不可等闲视之。棋到残局,位置亦很重要。“单车炮对单车,单车帅居中是和局,单车帅居边是输局”。位置在此起了关键性作用。潍坊象棋高手陈天佐介绍棋局时说:“中局保卒,残局居中”,此话一矢中的,很有道理。
    棋到残局,老帅被步步赶杀,一着不慎,呜呼哀哉!一块残士,一个残象的存在,都关系到老帅的生死存亡。棋到残局,一车二车是和棋,这当然是有条件的,单车一方要士象都全,才有足够的防御能力保护老帅。马炮和单车,双炮和单车,许多的和局要铭记于心,最后剩下这几个棋子,棋局已经非常明了,继续对弈还有什么意义?棋到残局,没有了进攻能力,能守则守,能合则合。棋到残局,最忌妒被人在旁边指指点点,是帮自己的还好,如果见死不救,还在帮助对方,棋盘上的“观棋不言真君子”的戒言,在此刻很愿起作用。如果旁观者一语中的道破玄机,使棋走麦城,帅困九宫,心中不仅会骂道:“楚河汉界无青草,棋局不要多嘴驴”。
    棋是和局,你好,我好,皆大欢喜。和为贵!下象棋又渗透社会因素:对于长辈,对于上级,赢之不爽,输之没脸,和局是最妥当安排。有时对弈对手棋高一着,我因一步不谨慎满盘皆输,于是耿耿于怀,茶饭不思,工作无心,终于陷入弈局之中。
    对待象棋诸玩具,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曾说过:“夫消闲遣日,原不妨偶一为之,以此为得失喜怒,则大可不必”。我窃以为,以此而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更为不妥。在此奉劝诸君:适可而止,好自为之。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弥水学会 寿光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