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图版 | 左右分栏 | 风格切换 | 帮助 | Home首页 | 论坛首页
用户名
使用道具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鄌郚史志总编
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1 20:23

 昌乐营陵书院

  营陵书院 清嘉靖二年(1797年)由知县魏礼焯筹资在县署西偏建书院。这是昌乐历史上第一所官办书院,位置在古城路北十字口东北角,原司法局办公楼北,今喜雨泉碑以西。因昌乐古称营陵,故名“营陵书院”。书院有讲堂5楹,东西学舍各10间,大门1间,中门1间,厨房1间,垣墙周围30多米,后相继增修。营陵书院建成后在全县选拔优秀学子,发放纸笔、提供饮食、设立奖格,学子享受免费教育。书院开办之初,知县魏礼焯聘高君镛主讲,教授《四书》《五经》等国学,历史上培养出许多学子科考入仕,成山东省知名书院。1904年,营陵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是县内第一所小学。1913年,废科举,立新学,书院小学堂改为高等小学,推广新式教育。1929年改为昌乐县立第一小学,1934年恢复为营陵书院。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