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7-02-27 17:39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五井镇西大河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9 20:06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五井镇西大河村
  西 大 河 村位于临朐县城西南17公里、五井镇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五(井)冶(源)公路从村北穿过。东与东大河村接壤,西与五井东村毗邻,西南与小辛庄搭界,南与黄崖头村隔五井石河相望。聚落西高东低呈坡状,大街以东地势平坦。因处石河西岸,故名。
  据《赵氏族谱》载,明万历年间(1573),赵氏祖赵光由沂源县三岔乡丝窝村徙此立村。据《王氏族谱》载,清乾隆十一年(1746),王克勤由镇内石峪村徙此。后王、袁、刘、徐、薛、宋、郑、许、胡、谭姓陆续迁入。经繁衍生息,王姓人口占60%以上。全村11姓, 330户,1070人,均为汉族。其中4户10人信奉基督教。
  立村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临朐县礼让乡朱阳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五井区朱阳社;1930年属第五区辉泉乡;1944年12月,抗日民主政府将其划归益都县,属嵩右区大河乡;1946年3月,划回临朐县,属嵩右区大河乡;1952年属第二区平安乡;1956年属冶源区大河乡;1958年2月,撤区并乡,属五井乡,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五井公社;1984年社改乡(镇)后,属五井镇。
  全村耕地957亩,沟地、坡地、山地占40%以上,土壤多为褐土。村东、村西,地势平坦,适宜机械耕作;村北,北高南低,一条大沟贯穿东西,出行不便;20世纪60年代,运土填沟,修成平坦大道。
  原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高粱、谷子为主,因单一种粮,收益不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立足当地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果品生产,建起苹果园400亩计1.6万株,山楂园100亩计5000株,柿子园20亩计600株,年产干鲜果160万公斤。
  养殖业以传统畜禽为主,有蛋鸡养殖户10家,肉鸭养殖户15家,奶牛养殖户6家,养猪专业户7家。
  为适应农业发展需要,拓宽增收渠道,村民争相购进大型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50余台,有运输、农田收种、农机具维修、农产品加工经营户12家,从业120人。
  村坐落于山坡,吃水困难。原仅有1口吃水井,逢干旱年份,水量减少,须五更天早起排号等水。20世纪60年代,在村东打井1眼,暂时缓解用水困难。70年代,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建起2座扬水站,在村东架设一座250米渡槽。80年代又打深机井3眼,配套水渠1000米,使500亩粮田得到灌溉。2002年,在村西北山上修建大水囤,铺设输水管道1500米,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
  1980年全村通电,户户用上电灯照明。村民购置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600余台。1998年有线电视开通,入户率达98%。1995年程控电话开通,入户率达95%。村民有手机450部。
  1985年开始进行新村规划,按统一标准建房,家家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户均居住面积达270平方米。2006年春,村民及在外工作人员、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及知名人士,踊跃捐款25万元,硬化3条进村路及两条宽10米的东西、南北大街,5条主街道亦同时进行硬化,硬化长度达5000米,总投资60多万元,村民从此告别泥土路。
  1960年,村设卫生室,有医务人员4人;现有卫生室1处,医务人员2名。2008年,90%以上的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早年就有逢年过节唱大戏、跑马灯、划旱船、扭秧歌传统。20世纪60年代,村有文艺演出队,演出京剧《钓金龟》、《打渔杀家》、《苏三起解》等剧目,“文化大革命”期间演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近年组成秧歌队,经常去周边村走街串巷演出。
  村自古重视教育,农家子弟家贫力学。清咸丰年间,王万世(字廷桂,号香五)考中邑庠生。光绪年间,王兴南、王世臣(字德元)、王兴金(字金华)考中邑庠生,《临朐县志》均有记载。
  1938年村设私塾一处,刘廷元先生执教,学童20余人,1941年停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全日制初级小学。1958年大河营共产主义小学设在村内,民宅改为教室,东大河、黄崖头、阳城等村学生全部在此就读,1959年解散。1968年公办小学下放,村内成立完全小学。1968年设联办初中,1997年7月撤并至五井中学。现村小学占地2180平方米,有教室24间,教师9人,在校学生90人,黄崖头、东大河等村学童亦在此就读。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出全日制大学本专科以上学生60人。名者:王广东、王广庆、王广大、袁训亮、王广平、王宗建、王德昌、赵军帅等。
  村有一批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刘玉波、王传标、王德志、王传东、赵法海、赵法军、袁训来、王广吉、袁恩彰、刘芳茂、徐兆利、王传平、袁崇福、袁训海。
  村内走出的主要领导干部有:王学海、王学周、王宗彪、袁聿东等。
  曾当选市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有:袁训成、胥元慧、王宗华、袁崇法、刘玉华等。
  有革命烈士3人。薛庆祥(1920.7—1948.3),1943年参加八路军,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排长。因被派往地方参加农村土改,引起反动分子仇视。1948年3月一天夜里,一伙匪徒叩开薛庆祥大门,将其五花大绑,连同村中青年积极分子、民兵队长王文宜(1926—1948.3)一起,押往县内桲萝林子枪杀。时薛庆祥28岁,王文宜22岁。建国后,二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王德正,1926年生,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牺牲于江苏安岗山。
  书画人才王广艇,1955年生,身残志坚,自幼刻苦研习书画,成就斐然。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画研究员,其代表作《雄风图》在199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全国画展中获金奖,其他作品多次获奖。
  村西北300米处,有一山寨,名同心寨。建于清咸丰年间,原为避太平天国北伐军而建。20世纪20年代土匪猖獗时重新修葺。寨内东北、南北各长120米,寨墙高3米,宽2.5米,上有垛口。1928年,悍匪刘桂堂,诨号刘黑七,侵扰村庄时,村民躲入寨内得以保全。现已倾圮,仅存墙基。
  村西北角,原有座“太子坟”,高约10米,坟堆近200平方米,周围杂树丛生。据说唐武则天时,有一废太子遍游天下,病故后葬此。因在村西挖土筑“太子坟”,形成“西洼湾”,又叫“将哭洼”,相传古代有一大将战败后至此,痛哭3昼夜而成。2000年新村规划时,划为民居。
  村西南有一山,名石佛崖,山上有块纵立平面巨石,高3米余,刻有一尊石佛,左右刻有4尊小石佛,形象逼真,面向正南,与黄崖头村相对。据年长者说,此乃明代黄崖头村张姓雕刻,作为影壁,以祈幸福平安。石佛保存完好。
  村内原有关帝庙,逢旱年,德高望重者摆供祭祀,祈降大雨,场面肃穆壮观。庙已无存。
  村内老井边有一古槐,高约5米,胸径1.2米,生9根主枝,人称“九股槐”。据记载,植于1775年,距今已230余年,仍枝繁叶茂,为夏日村民休闲乘凉之所。
  清康熙年间,曾修“善人桥”1座。有碑记曰:“大清国山东省青州府临朐县孝慈乡西大河全庄新修。时皇清康熙十七年叁月立”。
  供稿 刘方顺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