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3-07-01 15:11
鄌郚总编

《巨洋水》微刊第136期

  -
  简篇-《巨洋水》微刊第136期
  -
  【本期导读】
  【史海钩沉
  李提摩太:一位不该被青州人遗忘的外国人
  王岩(青州)
  【散文】
  腾飞的 村庄    郑云生(青州)
  【悦读与欣赏】
  读书               郑云生(青州)
  诗之杂吟        高曙光 (青州)
  -
  【史海钩沉】
  李提摩太:一位不该被青州人遗忘的外国人
  王岩(青州)
  青州,常与“古”相关。
  历史古,古九州之一;城市古,海岱旧都会;文化古,底蕴丰厚。
  可翻阅一些近代史料,青州却十分“洋气”。
  晚清,西方列强闯入中华,青州是山东最早西化的地区之一。
  而且不同于青岛等地的“德国占”“日本占”,来青州的,竟多是英国人、美国人。
  一股股“欧美风”吹拂古青州大地,行过万里、抚意弥深。
  由此而来的众多教育、医疗资源,至今造福青州百姓。
  寻根究源,掀起这股风潮的第一人,正是李提摩太。
  可叹,岁月不堪数,如今,这位传奇人物。或许早已被淡出了青州人的记忆。
  一、传奇一生
  提到李提摩太,恰似祖师西来意。
  身处那个风云变幻、中西交错的变局时代,李提摩太在华亲历长达四十五年,见证了太多太多,也留下了太多太多。
  他矢志不渝传教,作为英国基督教浸礼会在中国的首席负责人,堪称晚清西方传教士中的“佼佼者”。
  他坚持不懈“输出”,作为上海广学会第二任总干事,办《万国公报》,将大量西方书籍翻译到中国。
  他不遗余力兴办教育,创建中国最早的三所大学之一—山西大学(清末三所最早的教会大学分别为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还曾被孙家鼐推荐担任京师大学堂校长。
  走南闯北,四十余载,李提摩太还见识了清廷几乎所有高官。
  慈禧太后把他视为“座上宾”,邀请参加自己的寿宴。李鸿章更是把他当做“老朋友”,多次邀请见面,请教办理洋务。
  袁世凯、孙中山、左宗棠、曾纪泽(曾国藩的儿子)、康有为等等,这些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与他有过交集。
  特别是“戊戌变法”,在清廷决定处决维新派前夕,梁启超、谭嗣同还在极其隐秘的情况下,找到他,寻求庇护。
  一生事功、一生奔走、一生传奇。
  李提摩太,简直就是一扇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清晰透镜”。
  就是这么一位历史人物,细读平生,却蓦然发现:他一生的事业起点竟在青州,一生的无尽牵挂也在青州。
  简篇-《巨洋水》微刊第136期
  李提摩太肖像
  二、初来中国
  早在少年时期,李提摩太就有外出传教的强烈愿望。
  1845年,出生在英国法尔德普林小村庄的李提摩太,由于父辈都是当地教堂的执事,受家庭影响,自幼对神学兴趣浓厚,很小就受到“外出传教”的感召。
  1868年,李提摩太二十三岁,一场去中国传教的演讲,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种奔赴海外、自我奉献的利他精神,深深触动了他的灵魂。
  李提摩太觉得,“中国人是非基督徒中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当他们转化过来后,有助于向欠开化的周边民族传播福音”。
  到中国去,从此成为他的选择与信仰。
  由于中国地大广袤,南北东西差异明显。经过多重考量,李提摩太选择到中国北方传教。
  他认为,“欧洲人更容易适应中国北部地区的气候”“当北方的中国人成为基督徒后,将有助于转化他们整个帝国的同胞”。
  1870年2月12日,李提摩太从上海进入中国。随后,像当时大多数传教士到港口城市一样,他到了沿海的烟台芝罘。
  此时定居在烟台的传教士藏龙卧虎,有广学会的创立者—韦廉臣博士,有中国基督教美国小组主席—倪维思牧师,有通过科学教育推动传教的伟大先驱者—美国长老会狄考文牧师。还有美国浸礼会牧师—郝维尔。
  传教文化,在当地已小有声势。
  但李提摩太敏锐的意识到,“在内地没有占领的情况下,那么多传教士大可不必都挤在这个偏处一角的港口城市里”。
  于是他沿着山东半岛,向北一路考察,到达满洲,甚至到了朝鲜边境。一路的耳睹目染,再三思索后,最终李提摩太还将目光锁定了青州。
  青州府,这座与他一生结缘的城市,正展现出她的无穷潜力。
  三、选择青州
  青州,是李提摩太经过多方对比,“选”出来的答案。
  一百多年前初见青州,这座古城,便深深打动了他。
  首先,青州城建在当时处在领先地位,交通与生活极其方便。
  李提摩太回忆录这样描述青州,“有个一时期,在以前某个朝代,它是一个王朝的首府。那时它占据的面积很大。即使现在,它的面积也是一般城市的两倍,他的城墙在山东是最好的。”
  青州历史上曾是南燕国国度,也是山东省内唯一当过国都的城市。城墙经历代加固,坚挺巍峨、环城而建。现在到青州石坊桥下,仍能窥见明城墙一隅,厚重的城砖,依旧雄壮。
  其次,青州政治地位高,便于协调各种传教事宜。
  青州在晚清,是州政府的所在地,下辖11个县。在山东仅次于济南府,是名副其实的第二城市。在山东的地位,得天独厚。
  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青州是宗教重地,信教氛围十分浓厚。
  不仅佛寺(广福寺、龙兴寺等)、道观(昊天宫、王母宫等)众多,百姓对佛教、道教的认可度、接受度很高。
  更为特殊的是,青州的伊斯兰教也极为兴盛。
  李提摩太在回忆录中写道:“青州府有两座伊斯兰教清真寺,属于两个不同的伊斯兰教派别。还有一所培训伊斯兰教教师的神学院。并且城周围也有很多清真寺,每一座都有一个牧师主持”。
  两座伊斯兰教堂,一座是真教寺,至今仍是全国三大元朝古寺之一;另一所清真寺,更是当地回族百姓必不可少的宗教生活场所。
  伊斯兰教的存在,对李提摩太触动极大。如果说佛教、道教有中国本土化的意味,伊斯兰教却是妥妥的外来宗教。伊斯兰教能传教成功,基督教肯定也行。
  为此,李提摩太将青州作为人生传教的“起点”。
  四、青州传教
  定居青州后,李提摩太一路步履不停,还主动融入当地习俗。
  他试着改穿中国人的衣服,还专门为自己制作了一条人工辫子。这个举动很大胆,但是对进入人群却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有趣的是,当地有人看到这一幕后,竟脱口而出:“啊!他现在看起来像个人了!”。
  为了更好地传教,他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治病救灾。
  初来乍到,他就遇上了当地热病蔓延。不少人患热病严重,久拖不治。
  李提摩太毫不吝啬,拿出大量奎宁丸,源源不断地向民众免费发放。
  个别人还感染了霍乱,李提摩太又用樟脑油,把许多人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
  另外,李提摩太还积极筹款赈灾。
  1876—1878年,中国北方大旱,几乎滴雨未下。时值五月,旱情持续很久,青州也发生了饥荒,民众惊慌不安。
  青州城里的行政长官身先士卒,在脖子、手腕、脚踝带上锁链,没有坐轿,步行去城外庙宇求雨。乡民组成巨大的人群,跟在队伍后面。
  为此,李提摩太利用自己传教士的身份,远赴济南,请求山东巡抚丁宝桢帮忙(后来,丁宝桢升任四川总督);又向上海联合教会申请,积极向北京、上海等地募捐,鼓励乡绅捐款,争取大量救灾资金;还在青州建立起五所孤儿院,收养孤弱孩童。
  种种善举,当地百姓看在心中,不少人为此入教。
  据李提摩太回忆录记载,1876年初,他已为十五个人进行了洗礼仪式,地点选在青州府西门外的南阳湖(李提摩太所在的浸礼会,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浸水礼”)。
  李提摩太这样记载青州西门的南阳河,“那里有条美丽的河,河水很清澈,周围除了一座佛寺没有别的房子”。
  相信南阳河畔澄澈的河水,圣洁的洗礼仪式,为他后来在全国各地传教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不竭动力。
  简篇-《巨洋水》微刊第136期
  山西大学塑立的李提摩太塑像
  五、造福青州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提摩太在青州的传教,是卓有成效的,也因此给青州留下不少“遗产”。
  一方面,教堂和教民数量增多,在青州的传教也成为一种经验模式。
  在1885年和1896年,李提摩太一生中两次难得的会英国休假期间,他向全世界同行分享青州的传教做法。
  1904年,李提摩太更是在青州组织召开了全国宗教大会。大会开的很成功,超过30名政府官员,100余名宗教领袖齐聚青州,盛况空前,把青州宗教建设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912年,李提摩太又把英国浸礼会第一次联合大会的会场选在了青州。他在回忆录中记载,“将近40以前,我在这里开创了浸礼会的工作。”
  这次大会奠定了青州在全国宗教界的地位,青州成为英国浸礼会在中国发展的真正“源头”。
  青州基督教文化,至今依旧底蕴深厚,这与李提摩太的率先传教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教会学校、教会医院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由于李提摩太较早地意识到,用医院、学校来传教,是一种有效手段。他始终大力倡导兴建学校、医院、博物馆、孤儿院。既能传播自然文化,又能传播宗教文化。
  在他的感召下,不少有相同志愿的传教士也纷纷汇聚到青州。
  比如,阿尔弗雷德·G·琼斯先生,中文名仲均安。作为李提摩太的同事,琼斯于1877年5月到了青州,是教务和账务管理的专家。后来,仲均安与怀恩光、卜道成,在青州创建神学院—“葛罗培真书院”,现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原名潍坊教育学院)。李提摩太随后奉命去山西赈灾后,由仲均安全面负责英国浸礼会山东差会的工作。直到1905年仲均安去世,没有回到英国,而是选择安葬于青州。
  比如,武成献,在青州明衡王府旧址组建“大英帝国浸礼会青州施医院”,创办“附设医学堂”,创立广德医院(现益都中心医院)、广德医院护士学校(现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后来这一脉发展到济南,他还创立了齐鲁大学医学院(现山东大学医学院)。
  在李提摩太的影响下,在李提摩太同事们的努力下,青州成为山东教育、医疗的近代“文脉”之源。
  一座大学,一所医院、一所护理学院,至今留在青州,为潍坊乃至山东的教育和医疗发挥着作用。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也是李提摩太留下的青州的最大宝藏。
  六、魂牵青州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李提摩太最终于1919年去世。
  当李提摩太走向人生的终点,他或许会想起1882年那场差点夺取他生命的济南之行。
  那天,李提摩太刚刚将书稿交给济南出版商,还没到晚上,就因患严重,一病不起。
  情况一天天加重,甚至他已经感到大限将至。
  李提摩太用尽全身气力,提起笔给远在太原府的妻子,同时给自己的同事琼斯(仲均安),写了一封“遗书”,上面赫然写到—“把我埋在青州”。
  思念青州,至浓至深。
  青州永远是李提摩太心中的净土和圣地。
  抚今追昔,斯人已去。
  愿青州人,不要忘记,故土上还有过这么一位与青州结缘甚深的历史人物—传教士李提摩太。
  -
  散文:腾飞的 村庄
  郑云生(青州)
  从故乡来,必知故乡事。
  位于城东的高阳大队过去有十个生产队、七个自然村,七个自然村分别散落在阳河两边。我村为三生产队,在河西,陶家村位于河东是第十生产队,在我村河对面,与一条宽、100多米的河流相隔。无水时,两村直线距离300米。一旦涨满了水,一绕行就是四里路。村庄周围长满了大片的楸树和杨槐树,还有榆树。百年前,村里有一座庙,村后有座土丘,土丘顶上有一个大碾砣,村里的人称它为“挡猴山”。听人说:该村里的陶姓是大户,人丁兴旺,良田百顷,深宅大院,门庭显赫。后来,不知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还是河北“枣强”迁来一户侯姓人家,落居住在离陶家村北五里地,取名侯家村。经过几辈人的繁衍生息,逐渐壮大起来。从此,陶家人逐渐败落。于是就请了一个风水先生来指点迷津。风水先生在周围转了转说:这里风水不错,庄前有洋溪之水,在此汇漩成湾,财源滚滚。如果在村西建一座庙,就会更好。意为:前有财源之水,村西有挡西北恶气之意的“西山庙”,保护村庄蒸蒸日上。后有一刘姓人家,发现靠近水湾的地是块宝地,便花大钱买下来,取名“刘家湾”。那知水是流动的,哪能“留”得住呢!或许成了“流水湾”了。
  过了多年,本村的赵姓、张姓等人家日俱兴盛,虽然陶姓人家平安无事,但家业平平,男丁不旺。一天 一个南方蛮子从此路过,对陶姓人家说:你们陶家村最好搬到河对面去了,否则几年后就会败亡。陶家人立即把南方蛮子请到家,大鱼大肉地侍候,让他指点破解良方,救他们与水火之中。毕竟祖上基业久远,搬迁也不是容易的事儿。南蛮子手捻胡须,开口道:“又见黄桃熟,犹闻猿猴声。空叹过往事,别有悲欢情。”离这五里地,有一候家村,侯家村正对着你们的陶家村,猴子最喜欢吃桃子,所以说你们陶姓人家一年不如一年。陶家人恍然大悟,磕头谢过高人,求师傅指明破解之法。南蛮子又道;“山隔毛如白练带,栖远莫见蟠信来。若将猕猴遮双眼,寿山嶺土筑高台。”于是,陶家人在庄北集土高筑,聚土成山。长八丈、高二丈,顶部置石碾一砣,取名“荡猢山”。
  我们在此上学时,经常爬上碾砣,玩耍打闹。
  民国时期,德国人从青岛到济南,修起了一条胶济铁路,从两村中间穿过。从那时起,陶姓家族兴盛起来,辈出人才。
  1966年,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学校就设在该村陶家一个大院的东屋里。高阔的大门朝北,一条百米甬道,通向“荡猢山”,意为开门见“山”。大院的北屋已塌陷,主人住在全青砖到顶和小青瓦的西屋里,四间南屋有两间是王兴荣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王老师是弥河东一一马宋人)。
  我们上学时,如果是淌水过河,则距离很近,只有几百米。自从在西阳村建起高阳水库后,水位上涨,蓄水面向上游延伸四里远,所以我们不得不转道西阳村的高阳水库拦水坝桥,这一绕就得四里路。有时早晨推磨、捣碾干活或起床晚了,就会迟到罚站。所以在夏秋两季,因为靠水,我们都会游泳,凫水过河,脱光衣服鞋子,装进书包,顶在头上,几十米的水面很快就能游到对岸,穿过一片麦田就到了学校。冬天滑冰过河。但是一年有一半时间,是同女孩子一样:绕道上学。历史的原因,该村沒有直通外面的大道,东有弥河,西靠阳河,去县城、集市等交通较为不便。从解放后到2008年间,他们去县城或者以外的地方,都要经过西阳村里,再通过西阳水库的拦水坝桥,驶入通住县城的小公路,一条河流,把陶家村紧紧揽在它的怀中,挡住了通向外面的路。村里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我常常在想,交通不便,在这么封闭偏辟的地方怎么能跟上时代发展呢?怎样才能改变历史上定格给后人的“地利”条件呢?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各方面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乡愁,乡愁!多年不解的乡愁。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乡“愁”!
  2008年,一座从县城通往阳河的南阳大桥跨过“刘家湾”飞架东西,笔直宽阔的花都大道穿村而过,西至市区,东至潍坊乃至更远……陶家村像长上了翅膀,蓄发腾飞,随着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久远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人的期盼,在新时代里实现。
  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高楼,看到外面的世界,他们就有出息。住在偏僻地方走出去的人,同样具有了是放飞理想的动力。
  春回大地,浪迹天涯的游子,像一只风筝,无论飞得多高多远,总也维系着他们的乡愁。
  在外闯荡回乡的游子,行驶在宽阔的像花园式的柏油路上,脑海里作了无数次的遐想,思绪插上激动的双翅早已直冲云霄,在家乡的上空盘旋、鸟瞰。依河傍水的村庄,炊烟袅袅,碧水荡漾,“狗吠街巷中、鸡鸣桑树巅”……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引得厌倦钢筋水泥灯红酒绿的游子无限向往……
  伴着急剧的刹车声,到了,到家了,思绪拽回到眼前,不敢相信这就是朝思暮想的家乡。河还是过去的河,水变得清了,两岸乱草变成了休闲娱乐的景观乐园,井然有序的竹、松、柳、花,生机盎然。水还是水,但是“水上乐园”里飘出的歌声、欢笑声打破了水面的静谧。花都大道旁,鳞次栉比的楼房拔地而起,水泥路在村子里蜿蜒穿行,过去住在草房的农人,都搬进了高楼。
  公路两旁,饭店、超市、五金铺等应有尽有。村子里、厂子里发出轰鸣声,声声入耳。人人忙碌着,织就了农村一派繁忙景象。这一桥一路一下子拉近了城区与乡村的距离。他不再闭塞,不再无望。振兴乡村,发展交通,架起了致富的康庄大道。昔日顶着酷暑,冒着严寒,面朝黄地背朝天的农民,如今靠着这四通八达的公路,掌握了市场信息,运筹帷幄、财源滚滚。
  十几年前,看到村庄发展渺茫的青年人,纷纷返乡创业。回想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每当夜幕降临,寂寞平静村子,家家为节省下丁点电费,早早熄灭各自的小瓦电灯,整过村庄笼罩在一片墨色之中。如今,入夜时分,到处灯火通明,亮如白昼,霓虹闪烁。唱歌的,跳舞的一队队队伍涌上景区。老太太们也都跟在队伍中,潇洒走一回……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真是:昔日隔水村路绕,通途飞架致富桥。从此驶入康庄道,美丽乡村景色好。
  神秘莫测的苍穹,繁星满缀。猛眨双眼,仿佛不敢相信村庄的变化。
  -
  【悦读与欣赏】
  读书
  郑云生(青州)
  我喜欢读书,书上有好多我不知道的事情,在我的心中,书,恰似一层层蔓延的台阶,拾级而上,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书,又宛如一条幽静的山径,漫步其间,恍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境。书,就是清风,就是明月,能使人灵魂变得高贵脱俗,为人变得有品味优雅。
  书中有百味,读书如吃书。
  鲁迅先生曾自称“厨子”,把自己的作品比作“饭菜”,真是形象的比喻。其实作者与读者之间,很有点厨子与食客的关系。真正的作者,总是用美的、思想性的作品去影响读者,就像厨师总想把美味且易消化的食物奉献给顾客一样。书如饭菜,味道不同:小说故事,可称风味小吃;散文诗歌,可称清茶咖啡;国外名作,可称西餐大菜;四大名著,可称满汉全席。读风与吃相颇有相似之处:有人细嚼慢咽,有人风卷残云,有人名茗回味,有人浅尝辄止。高尔基说:“我扑向书籍,就象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一样。”寿镜吾先生温文尔雅,自把诗书喻作每日三味。孔圣人当年苦读《周易》,每日谢客拒宴,三闫不知肉味一一真可谓秉性迥异,各具情态。
  读书也许是一种极致。宋代诗人尤袤说过一句流传千古的读书名言:饥而读之以当肉,寒而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一本好书,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个苍白的早晨或风雪黄昏。每逢华灯初上,独守斗室,或棒书咀嚼,或奋笔疾书,或冥想沉思,虽无红袖以添香,但伴有清风明月,耳聆虫吟蛙鸣,可谓从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夜阑人静,披衣挑灯,读《离骚》,屈子那凛然的人格力量透过纸背扑面而来;读《三国》,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拍案叫绝;读《老残游记》,为王小玉的说书而浮想联翩。正如张潮所说:枝头小鸟皆朋友,落花水面尽文章。
  书籍,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的精神食粮。多谈一部书则多一分丰腴,少读一本书则少一分营养,真的,读书如吃饭,每日必求,不可或缺。
  可以说,一生如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实是一件快乐无比且受益无穷的事情。通过长期读书,一旦形成充实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成为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那就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浪坎坷,都能保持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平常心态,无论物质生活多么清贫寒酸,也不会“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言难尽读书乐。流水之声可养耳,青禾绿草可养目,观书绎理可养心。没有书的日子,心灵会蒙尘;销蚀的读书热情,会使心灵肌肤起皱。此心缘自不由人。忙碌、驰骛疲倦时,读书便是心灵最好的栖息之处。
  -
  诗之杂吟
  高曙光 (青州)
  鸟儿总是把自己美丽的羽毛向世人展示;花朵把自己甜蜜的微笑送给每一个欣赏它的人。
  诗人把自己心爱的作品奉献给大众。诗人用手中的笔倾诉自己的心声,把爱与恨,喜与憎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是一种担当和责任,不只是花前月下的闲吟,也不只是多愁善感的儿女情长。诗人的目光应当高远而深遂,它将洞察所有的美好与丑恶,它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它为人民发声,它是老百姓的咽喉,并且它以独特而深刻的观点向世人展示人生的哲理。
  诗人在当今的这个时代,有他不可缺席的重要性,也有太多辛酸的无奈和无助。浮躁的风气注重金钱和名利,把我们文化基因中非常重要的东西遗失殆尽。  我们悠久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保括诗歌)是支撑我们民族的神经大脑细胞。大脑如果死之或者麻木了,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
  诗人又是一份光荣的事业。屈原和李白的名字与日月同辉,是我们精神的文化图腾。
  我们执着一份热爱,执着一份精神与人生的寄托,我们在这个时代中可以尽情的讴歌,我们的声音可能有点嘶哑,但我们一直与阳光同在,与时代同步。我们在掌声和笑语中会收获很多,那份喜悦与自豪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