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7-02-27 16:16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裴家河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9 19:42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裴家河村
  裴家河村位于临朐县城东南30公里,辛寨镇政府驻地东南7.5公里处。北与柞家庄子村接壤,东与沂山镇常庄店子、房家台子村相邻,南与核桃园村接近,西与大峪张家庄子村毗连。村落南高北低,大辛河从村中南北穿过。
  村处峰山西麓,裴姓自安丘徙居立村,因处河畔,故名裴家河。清咸丰年间(1851~1861),陈姓自沂山镇陈家庄迁入,裴姓徙,村名沿称。后吴姓于1911年到村落户。
  全村有陈、吴、王、冯4姓,38户,175人,均为汉族。
  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临朐县仁寿乡大峪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蒋峪区大峪社;1930年属第七区大峪乡;1945年属第八区大峪乡;1952年属第八(蒋峪)区唐立乡;1956年属蒋峪区唐立乡;1958年2月撤区并乡,属常庄乡;同年9月,属辛寨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镇),属辛寨镇。
  全村土地总面积3000余亩,土质以棕壤性土为主,少部分为棕壤。耕地1950亩,坡沟地、岭地占80%,分为峰山旺、北岭、西岭、秃子沟、南岭、师子头、石线上、老槽沟、东沟、大汪、后山、家北、北沟等14个大片。
  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1987年开始种植黄烟,全村20亩左右,到1995年,发展到90亩,品种主要为千斤黄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立足当地资源,调整种植结构,注重发展果品生产,建起山楂园20余亩,板栗园10亩。花生品种主要有大白沙、海花1号等品种,到2008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50亩。亦少量种植丹参等中草药。
  全村育林总面积约2800亩。1958年至1972年,全村劳力齐动手,建成荒山绿化林,分为上河处、老槽片、东岭片、夜猫子沟片、吴家林片、西北沟、秃子沟等近10片。
  1978年春,辛寨人民公社在村兴建林场,职工80余人,全公社调动千余劳力,大干一星期挖植树平台万米,改造原有的零星林地,栽植刺槐、马尾松。1984年冬,社办林场解散。2008年,新发展桃园100亩,栽植桃树4000余株。是年夏,在荒坡地栽植柏树8000余株。
  畜牧业以牛、猪、鸡、羊为主,无大户养殖。
  工商服务业以劳务输出、运输等为主,从业户数12户。全村有汽车4辆,装载车1台,轿车6辆,粉碎机、脱粒机各1台。
  1986年,村内架通高压线,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当年有5户购买黑白电视机。现全村彩电、电话已普及,电冰箱入户率达到70%,洗衣机达到50%,其他电器逐步进入农户家中。
  1993年3月,村民挖泉池1个,新建水池1个,修复原来的水池1个,埋设塑料管500米引水到村,全村吃上自来水。
  1984年,公社组织劳力,将原来村民出行羊肠小道修成4米宽的连村路,全长2250米。1994年春,建起村中大辛河上第一座石桥,宽4米、长10米。1996年春,在村北建起鸿北桥,宽4米、长12米。1999年,修通去峰山旺环山路2000米,建桥一座,宽4米、长10米。
  2008年,全村村民及在外人员捐款,奋战20多天,完成宽4米、长2300米的路面硬化工程。
  因村小人少,原无学校,1986年春建学校3间,办公室1间。后合并至大峪小学。
  1972年,设卫生室,医务人员1 名。2006年7月,全村群众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供稿 冯益武
  说明:村志资料节选自2012年《临朐村镇志略》,错、漏在所难免,请读者见谅。如发现问题,可与村中供稿者联系沟通。特此说明。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