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7-02-27 16:20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龙泉官庄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9 19:44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龙泉官庄村
  龙泉官庄位于临朐县城南17公里,辛寨镇政府驻地北2公里处。辛(寨)王(村楼)路横穿村西。南邻辛寨村,北邻东埠西村、西埠西村,东邻泥沟村,西邻王家东圈村。聚落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据村碑记载,宋末,张氏先祖为谋生计,自河北藁城徙居临朐盘阳,后迁此,村西有泉曰龙泉,临泉定居,因免征皇粮,得名龙泉官庄。明末,车氏自车家沟投亲迁此,后其他姓氏相继迁入。
  全村有张、车、刘、马、高、邱、王、杨等姓,158户,579人,均为汉族,有3户信奉基督教。
  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临朐县仁寿乡盘阳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七贤区盘阳社;1930年属第二区盘阳乡;1945年1月属临东县盘阳区,8月,临东县撤销,盘阳区复归临朐县,属之;1952年属第三(盘阳)区埠西乡;1956年属辛寨区盘阳乡;1958年2月撤区并乡,属盘阳乡,9月成立辛寨人民公社,属之;1984年社改乡(镇),属辛寨镇至今。
  全村土地总面积810亩,属沙山丘陵,土质为棕壤。20世纪80年代以前,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谷子等,经济作物以黄烟为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立足本村资源,大力发展桑蚕业,建高标准养蚕示范大棚8个,建养蚕室400多间。2008年,专用桑园面积发展到150多亩,年养蚕400多张,成为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家庭养殖原以传统畜禽猪、鸡、鸭为主。1997年在村西、村北、村南规划养殖小区3处,水、电、路一体化综合配套,为村民发展养殖业提供方便。到2008年,小区内规模养猪户发展15家,其中张乐强曾饲养母猪48头。
  全村有个体工商业户23家,主要从事副食百货、建筑运输、农田耕播、农机具维修等。车会生的盆景花卉、张召仕的锻造已有一定规模。
  村自古缺水,村东1眼十几米深的老井,遇旱即枯。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打机井7眼,小口井12眼,建蓄水池1座,人畜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全村500亩耕地得到灌溉。1992年,投资6万元,在村东南打大口井1眼,配套蓄水池1座、潜水泵2台,村民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后因水资源匮乏,2006年冬,改用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自来水。
  1987年,投资万余元,在村西建氨水池1座。1995年在村中心大街东侧建碾棚2间。1996年,拓宽修建村东至大山4华里的两条主道,同时修建过道桥涵4座。1993年,完成村西至辛寨路面硬化。1994年,村内街道全部硬化。
  1975年,全村通电。
  1997年,新村规划基本完成,村民住房改建为砖瓦房。
  1946年,村设小学,因时局动乱,不久解散。1958年6月村小学建成。1968年,龙泉官庄、东埠西、西埠西、胡山、泥沟组建龙泉联中。1977年联中“带帽”设高中班,1979年高中班撤销。1984年联中撤并至辛寨中学。1986年重建小学,教室10间,配置全新桌凳。1988年,程振玲创办龙泉幼儿园。2004年小学并于辛寨,教室前排改为幼儿园,后排改为村委办公大院。
  恢复高考至今,考入本专科院校者达30余人。
  1967年,设立龙泉大队合作医疗室,配赤脚医生5名。1980年后,张召仁、张召习、赵玉臻开办家庭卫生室。2008年,全村98%的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革命烈士车会堂,1956年生,1978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班长,1985年11月牺牲。
  清光绪《临朐县志》载:张三策,家居龙泉之滨,性孝友,扶兄弟之子如己子,居乡里澹泊无求,终身无失言失色于人,数为人助婚丧,见人不善若身蹈之,劝诫谆谆,皆出至诚。乡里慕其行止,不敢为非。时人为之语曰:“不畏刑笞畏张公。”知举乡饮大宾。子才修、德修皆生员,能守其家法。
  又载:张仲先妻齐氏,□□埠人也,仲先早卒,子文显才四岁,齐事孀姑,育幼子,以勤俭修慎自持。历四十二年,屡遇兵荒,家业不失。卒年七十有三,永乐初奉诏旌表,建坊埠西。
  村文化积淀丰厚。明朝所建菩萨殿、关爷庙,其建筑风格,仿照当时杭州西湖关爷庙所建,古朴典雅、精美、充满灵性。“文化大革命”期间拆除。
  2006年,张氏族人自发捐资在村东重建四世祖士和公陵园,明进士张印立撰写碑文的张氏族碑陈列其内。
  供稿 张乐善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