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10 21:11
鄌郚总编

潍坊人物志·南北朝以前

  晏婴
  晏婴(公元前? -前500)  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莱夷维邑(今高密)人。公元前556年(齐灵公二十六年)任齐国国卿,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世。
  他为国为民,直言敢谏。一年夏,齐国淫雨成灾,墙倒屋塌,百姓缺吃少穿,景公却充耳不闻,日夜酗酒。他再三请求发粟赈济,景公不允。他气愤难平,往见景公,曰:“国家重灾,百姓饥寒,君不体恤,却恋酒色。婴身为相国,实感罪深。”言毕叩头辞职而去。景公愧悔,乘车追至其家,见其存粟已尽给百姓,深为感动,遂立即赈灾,并请他复职。
  他性机敏,善辞令,恪尽职守。一次出使楚国,楚灵王欲加侮辱。因他身材矮小,特在大门旁另辟小门“迎接”。他拒不进入,并说:“出使狗国,方入狗门,今臣出使楚国,不应从此门入。”迎宾者只好请其从大门而入。见灵王,王口出不逊,他泰然予以批驳。灵王讨得没趣,又设宴“招待”他。酒兴正浓时,有小吏缚一人来。灵王动问原由,小吏禀告:系齐国人,犯盗窃罪。王故意讥讽道:“原来齐人爱偷盗! ”婴立即起座,正色对曰:“吾闻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枝叶相似而果味截然不同,系水土不一所致。齐人在国内不为盗,至楚国则变为盗,岂非楚之水土使其然乎! ”灵王再次碰壁,只好自己解嘲说,对圣贤者不可随意戏弄。
  他崇尚俭朴节约。自己身体力行,“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景公曾亲至其家,见其住处阴暗狭窄,数次要为其修建华舍,均被谢绝。
  他不喜他人对其随声附合,其友高纠为其管家,辛勤用事已3年,竟被辞退。
  有人问其故,答曰:“唯圣人无过。我孤寡闻,不无差错,而高纠三年来从未提出不同见解,亦未给予批评,故辞退之。”
  晏婴去世后,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传世《晏子春秋》,是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公孙弘
  公孙弘(公元前200-前121)  字季,汉武帝时丞相,西汉甾川国(治今寿光南纪台乡) 人。家贫寒,在渤海边牧豕为生,早年曾任狱吏,因罪被免职。40岁时开始研究《春秋公羊传》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60岁的公孙弘,以贤良被征为博士。后又因出使匈奴不合帝意再被免职。公元前130年(元光五年) ,诏令征求文学儒士,甾川国便推举公孙弘应诏,其策奏被汉武帝选为第一,召见后拜为博士。
  公孙弘“恢奇多闻”,善于辩论,通晓文书法律,又能以儒家的学说对法律进行解释阐述。在朝廷议事,他常是提出要点,陈明情况,让皇帝自己决定取舍,并不坚持己见,因此受到汉武帝赏识,不久被提升为左内史。他认为君主应胸怀广大,为臣应注意节俭。他自己且能身体力行,“为布被”,“食一肉脱粟之饭。”
  对故人宾客的需求,却能“俸禄皆以给之”,以至“家无所余”,这很为当时的士人所称道。
  公孙弘与人相处也有伪善阴险的一面。在奏事前,“尝与公卿约议”,但临到奏事时却常常为了顺从皇帝的意思,而改变原来商定的议案。因而遭到一些王公大臣的非议。 但汉武帝不但不责怪他,反倒“益厚遇之”。公元前126年为御史大夫,两年后拜为丞相,封平津侯。

  樊崇
  樊崇(? -公元27)  字细君,农民起义军--赤眉军领袖,新莽末年琅琊(治今诸城)人。
  公元18年(天凤五年),青(州)徐(州)一带连年灾荒,租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他率饥民百余名,在莒县揭竿而起,打土豪、抢财粮,杀富济贫,声威大振。
  临沂一带起义农民纷纷投奔,队伍不断扩大。在他带领下,起义军转战泰山一带,后又杀回莒县,围攻县城,未能攻下,又转战姑幕 (今安丘石埠村) 。公元19年(天凤六年),起义军大破北海太守田况的军队,歼敌万余人。接着乘胜北上攻入青州,横扫青州官府和恶霸地主,然后重返泰山,到东海郡南城(今枣庄市北)屯驻休整。
  公元22年(地皇三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将军廉丹率10万大军进攻起义军。
  双方在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展开激战,王莽军被打败,王匡狼狈逃窜,廉丹战死。
  随后,起义军进入东海,转战濮阳。
  王莽建都洛阳后,樊崇被王莽招降,赤眉军将帅20余人被封为列侯。公元24年(更始二年),赤眉军宣告与王莽政权决裂。次年,他立西汉宗室牛童刘盆子为皇帝,自任御史大夫,接着率军攻入长安,消灭刘玄政权。由于长安粮尽,起义军被迫于公元27年(东汉建武三年)撤离长安,向东进发。遭刘秀伏兵袭击,惨遭失败,樊崇被杀。

  郑玄
  郑玄 (128-200)  字康成,东汉经学家,高密县郑公村人。13岁时能诵读五经。21岁博览群书,精通历数、算术、图纬,被推为乡啬夫,管诉讼、收赋税。
  其家贫寒,仍自学不辍,常请教于学官。因不愿为宦,遂辞去乡啬夫,专心攻读。
  因此,得北海相杜密赏识,提为署吏。后于157年(永寿三年) 送入太学深造,先后随故兖州刺史第五元、东郡张恭祖修业。
  160年(延熹三年) ,他西入函谷关,拜著名古文经学家马融为师。马恃才高傲, 郑玄3年不得面授,仅随其高徒卢植等受业,自筑书舍,深研马融学说。一日,马与其高才弟子考证图纬,计算浑天仪不符;他被召见,立即决疑,众人叹服。他乘机请教学术上诸疑难问题,得到启示。168年(建宁元年) ,他回原籍。
  因家贫无依,即转去东莱(今掖县),一面种田,一面讲学,慕名登门求教者近千人。
  169年(建宁二年) ,汉朝廷宦官为与外戚争权,制造“党锢祸”,他受株连被禁锢十几年。此后,他隐居山中,闭门不出,专心致志,注释经书。181年(光和四年),灵帝解除党锢,郑玄获释。187年(中平四年),外戚、大将军何进擅权,召郑玄为官,州郡官员迫其前往,何对其礼遇优厚,他不受朝服,坚持学士打扮,仅过一夜,便寻机逃回。后被州郡举为贤良方正。大将军袁隗又表奏郑玄为侍中,他谢绝不受。190年(初平元年) ,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公卿举郑玄为赵相,他亦不受。
  191年(初平二年) ,黄巾军攻占北海郡,他率生徒迁至即墨不其山下修业,后转去徐州。196年(建安元年)返归故里高密。
  199年(建安四年) ,袁绍举他为茂才,并表奏为左中郎,他均谢绝不就。朝廷又派公车征为大司农,他以患病为由辞官回乡。
  200年(建安五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作战,袁胁迫他随军,至元城县(今河北大名县境),玄因病重不能前行,但仍注释《周易》。农历六月,含恨长逝。
  郑玄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称郑学。
  他一生注疏《诗》、《书》、《易》、《礼》、《春秋》、《论语》等60余种、350余卷(篇)。

  孔融
  孔融(153-208)  字文举,汉末文学家,鲁国(今曲阜) 人。孔子20世孙。少有异才,闻名乡里。至司徒府任职,检举贪浊不讳,举为侍御史,因与中丞赵舍不和,托病辞官。后为中军侯、虎贲中郎将。黄巾军起,他被举为北海 (治今潍城西南) 相,时称“孔北海”,与义军相敌,为义军所败。任北海相时,曾设庠序,举贡士,表显儒。因慕郑玄才德,特令高密县立一乡,曰郑公乡,并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通德门。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为人恃才负气,善属诗文,为“建安七子”之一。后人辑有《孔北海集》。

  徐幹
  徐幹 (170-217)  字伟长,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北海人。
  他少年所处的时代,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而徐幹却专志于学。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曹操曾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后来曹丕论及徐幹时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他擅长辞赋, 能诗, 其五言诗,妙绝当时。他的存世之作,今只有散文集《中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当时的人们评价他写《中论》是“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他在《治学》篇中提出“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强调主观努力的重要。批评了当时舍本逐末形式主义的治学态度。在《虚道》篇里,他说“人之为德,其犹虚器欤! 器虚则物注,满则止焉。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足也。故人愿告之而不倦。”用比喻形象地说明谦虚能使人受益的道理。他还主张借鉴别人的得失经验,以补个人见闻之不足, 他说:“人之耳目尽为我用,则我之聪明无敌于天下矣!
  是谓人一之,我万之。”把博采众识的道理,说得极为透彻。他认为“贤者”只是品德正还不够,要“殷民阜利,使万物无不尽其极”。“立功立事益于世”,才能称得上“明哲”,要求读书人应有匡时济世的抱负,真正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这些见解,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曹丕曾就此大加赞扬说:“……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 ”对于研究、认识古代的哲学思想,《中论》在今天仍有一定价值。
  他的著作,除《中论》外已散佚,后人辑有《徐伟长集》也已罕见。旧《寿光县志》载有他的诗8首、《齐都赋》诸篇(残)。

  管宁
  管宁(158-241)  管仲之后,字幼安,三国魏高士,北海朱虚(治今临朐东南;今安丘县管公乡)人,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
  183年(东汉光和元年),平原人华歆慕管宁之名,千里来访,二人一见如故,成为好友。有一次,二人一起“锄园得金”,管宁视之如瓦砾,弃于一旁。还有一次,二人“同席读书”,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他置若罔闻,照旧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面露慕色,跑出去看。华歆回来后,他把席割开, 与华歆分开坐, 并说“子非吾友也。”此即传为佳话的“割席断交”、“锄园得金”。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汉王朝岌岌可危,社会动荡不安。他与同县好友邴原等避居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度热情招待,多方资助他。在辽东,他经常给人“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颇受人们爱戴。223年(黄初四年) ,经司徒华歆推荐,魏文帝曹丕下诏,召还他。在辽东居住达37年的管宁,立即同全家乘船还乡。临行前,将公孙度父子积年所赠礼物一并归还。回来后,在山坡上建起一座小楼,整日闭门攻读,勤奋著述。文帝诏封他为太中大夫,他托病不受。魏明帝曹睿即位,太尉华歆让位给管宁。明帝下诏,说他“耽怀道德,服膺六艺。
  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欲授为光禄勋,但他上书委婉陈情,说自己德、功、才都不行,不能担负“栋梁之任”,又加年老身弱,恳求还乡。明帝只好让他返归田庐。
  241年(正始二年) ,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等人向齐王曹芳推荐管宁,齐王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请他,而他正在这时病故。
  后人称他为一代“高士”、管宁故乡的人们为怀念他,褒扬他的高风亮节,特建管宁祠,筑管宁冢,邻近5村无不以“管公”名村。

  王猛
  王猛(325-375)  字景略,东晋十六国前秦丞相,北海剧(治今寿光县南)人。
  他“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东晋大将桓温入关时,他身着布衣相见,“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传为“扪虱谈兵”的历史佳话。
  357年, 苻坚称帝后便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他主张以严刑峻法禁勒豪强,压制以特权自恃的贵族,加强中央集权。皇帝宗室强德“昏酒豪横,为百姓之患”,王猛将他问罪斩决并“陈尸于市”。一时被王猛镇压的贵族豪强有20余人。“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因为王猛执法很严,遭到某些官吏的反对和控告。苻坚责问他上任不久就杀戮太多,未免太残酷。他明确阐述“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的观点。苻坚叹服地对群臣说:“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 ”一年之内,他连续5次被提升官职,虽然招致一些权臣的嫉妒和谗言毁谤,但苻坚仍十分信任、重用他。
  370年,他率兵6万北伐前燕。当时前燕兵力约40万。临行,苻坚亲送至霸东,再三慰勉,并说将亲自率兵增援。而他却认为不必烦劳王驾亲征,并向苻坚表示了他的信心和决心。结果,在王猛的率领下,兵士纪律严明,作战奋勇,在关键时刻,“破釜弃粮,大呼竞进”,以少胜多,击溃燕军,使前秦暂时统一了北方。
  他因功而进封清河郡侯,但对美女、骏马、车仗等赏赐固辞不受。当时苻坚命令他镇守冀州,并授予“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简召英俊,以补关东守宰”的大权。当燕地平靖,诸事就绪之后,他要辞任,苻坚不许;不久又被拜为丞相,复授司徒,“军国内外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之。”
  他为政大公无私,撤换庸吏,选用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以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苻坚得意地说,他有王猛“若文王得太公”。他谦让说自己不敢比古人,苻坚却更进一步说:“以吾观之,太公岂能过也。”并且嘱咐儿子苻洪和苻丕:“汝事王公,如事我也。”
  他性情刚肃,能明辨善恶,但对个人恩怨必有所报,“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这也引起当时人们的很多议论。
  苻坚得知王猛病重非常着急,亲自到南北郊、宗庙、社稷为他祈祷。他在临终前曾劝告苻坚,与东晋要“亲仁善邻”,而鲜卑、羌等终究要成为祸患,“宜渐除之, 以便社稷”。这一具有远见的遗奏,可惜未被认真采纳,383年苻坚攻打东晋,在“淝水之战”大败后,不久就被羌族的姚苌所取代。
  王猛死后, 苻坚曾3次到他的遗体前致哀,破例地为他动用了皇家葬礼的器物仪仗。朝野巷哭3日,谥“武侯”。

  贾思勰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  农学家,北魏益都(今寿光)人。曾任高阳太守。大约在533年至544年写成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11万多字。它总结了中国当时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书中介绍了选种、浸种、施肥、轮作等精耕细作的方法;传授了一些谷物、蔬菜、果树和林木的栽培经验;记述了家畜、家禽、鱼、蚕等的饲养技术。从农副产品的加工、酿造到家畜、家禽的疫病防治,几乎对农业生产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此外,书中还保存了很多古代的农业资料,如《汜胜之书》、《四民月令》等书,都是现已失传的珍贵资料,由于《齐民要术》的引录,才得以保存它们的“吉光片羽”。
  从他所写的《序》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农业。他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之本,也就是安邦之本,“是为政首”;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才能“以利天下”,使“万国作义”。他列举大量历史人物,从管仲、商鞅、李悝到晁错、耿寿昌、桑弘羊,以他们行之有效的经验,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还主张农业生产要注意改革,在这方面他引用了汉代的一些名臣循吏的实例,如教民铸造犁耧,利用畜力,兴修水利,进行灌溉,作织纴之具以纺绩……他还嘲讽溺守陈规不思改革的人是“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生习使之然也。居积习之中,见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异蓼中之虫而不知蓝也甘乎! ”他提倡节俭和长远打算,很赞赏汉代召信臣的“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他告诫人们“穷窘之来”,是因为用之无节,“忽于蓄积”。他说“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七十里而用有余”,其原因就是在“用之以节”。
  他的治学态度很严谨,《序》中说他为了完成这部著作,“采捃经传、爰及歌谣, 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全书引用前著作150多种,记录农谚30多条。他为这部著作倾注心血,进行了艰辛而繁剧的劳动。
  他主张的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的见解,以及轮作、施绿肥等耕作方法,在当时世界上都堪称创见(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才开始实行绿肥轮作制)。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名著中曾提到:“我看到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清楚记载着选择原理。”这里说的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即指《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一书最初只在民间传录,至北宋官方才刊印发给劝农使者。此后,辗转传抄、刊印,版本多至20余种。此书唐代传至日本,至今世界上已有20多种译本出版。它卓越的科学内容,对当时和后世的农业生产都有深远影响,不仅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古代自然科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任昉
  任昉(460-508)  字彦昇,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乐安博昌(今寿光)人。
  仕于南朝宋、齐、梁诸朝。《南史》、《梁书》有传。
  他幼年聪悟, 8岁能写文章,他的叔父任晷曾很得意地夸赞他是“吾家千里驹也。”16岁即被聘为丹阳主簿。卫将军王俭 (南朝齐著名作家,曾任尚书令、镇军将军) 非常器重他。才华横溢的文人王融,自以为当代无人可比,可是见到任昉的文章后,也自愧不如。任昉写文章一遍成稿,不须修改,深为当时一代词宗沈约所推称。任文情真意切,透辟凌厉。像《为竟陵世子临会稽郡教》悲慨感人,《王文宪集序》逼真传神,《让宣城郡公表》憨态直露,《荐士表》剀切中理,《弹奏萧颖达》凌厉无畏。他的文章与沈约的诗齐名,有“任笔沈诗”之誉。
  他性至孝,“每侍亲疾,衣不解带……汤药饮食必先经口”。父丧,“哀瘠过礼”;继母丧,庐墓“哭泣之地,草不为生。”他广交士友,与他同时以文学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有沈约、 谢朓等8人,被称为“竟陵八友”,他的座上客常有数十人,人们因为仰慕他而称他“任君”。他能奖掖后学,荐举贤才,少而风神誉拔的王暕和家贫靠抄写奉养母亲的王僧孺,都因他的推荐而能各展其才,各得其用。又能弹奏邪恶,揭发奸佞,他以尖锐辛辣的文笔揭露了曹景宗、萧颖达、刘整等贪官污吏的罪行。他酷好典籍,家虽贫,藏书却多达万余卷,且有许多珍本,是当时的三大藏书家之一。
  齐明帝时他任太子步兵校尉,掌东宫书记、中书郎、司徒右长史。梁武帝任命他为骠骑记室参军,主持文翰书记;拜黄门侍郎、吏部郎。后来出任义兴太守,召为御史中丞、秘书监,最后任新安太守。他为官清廉,从义兴调往新安时,船上只有米5斛,连一件拜会穿的衣服也没有。临终前,遗言不许带新安一物还都,杂木为棺,旧衣入殓。他性情豁达,不修边幅,更不摆官架,有时随便外出散步,遇到争讼的事便在路旁就地询察审理。“为政清省,吏民便之。”死后,阖境百姓痛惜,在城南为他建祠堂,按时祭祀。梁武帝追赠他为太常卿,谥“敬予”。
  他著《杂传》247卷,《地记》252卷,文章33卷,惜多散佚,现存明人所辑《任彦昇集》。民国《寿光县志》载有他的《上萧太傅固辞夺礼启》和《弹奏曹景宗》二文。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