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3 16:09
鄌郚总编

尧沟简述

  
  尧沟是山东昌乐县的一个重镇。早在明清时期颇为繁荣,有"三里尧沟五里镇,四里郑母不用问"之说。明嘉靖年间,为全县16店之一;清代,为全县20厂之一;中华民国19年,废厂设区,尧沟列为由北关、西店、尧沟、尖冢、于刘组成的第一区,为全县8区之首;1948年改为丹河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丹河区改为尧沟镇、尧沟人民公社,1984年至今为尧沟镇。
  尧沟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三县市交叉处,东依昌乐县城,北与寿光市,西与青州市接壤,总面积36平方公里。属平原地带,土地肥沃,丹河、尧河、朱龙河等水系发达。全镇2.3万口人。
  尧沟物阜民丰。5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保护地栽培,设施农业投入2.5亿元,年产西瓜5亿斤。先后被确定为"中国西瓜第一镇","山东省实施农业产业化先进乡镇","小康乡镇"和"潍坊市农业现代化试点乡镇"等。主导产业是大棚瓜菜,一年四季瓜菜飘香,其中西瓜占总收入的80%.由于该镇特殊的半沙质土壤,富含矿物质的灌溉水源和独特的生产技术,使其生产的西瓜皮薄瓤沙,兼具保健功能。早在明清时代就作为珍品进贡朝廷,建国初期,成为特供商品进入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称赞,曾多次在全国西瓜展评中摘金夺银,培育的无籽西瓜曾获全国西瓜评比第一名,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是国内西瓜家族中的第一个"绿色食品",有"天上甘露美,尧沟西瓜甜"之说。现5万亩大棚春季全部种植西瓜,其它季节瓜菜兼作,形成了以瓜瓜型、瓜菜型为主的两种种植模式,普遍达到了三种四收。严格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先后引进、开发、推广了以富硒西瓜为代表的七大类60多个西瓜新品种,良种率达到了99%.生产过程中杜绝了毒残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施用,广泛推广了混和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健全了质量监测体系,完善了产品"准出制度",产品全部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该镇注册的"乐宝"牌西瓜已成为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知名品牌。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应用了反季栽培、立体种植、节水滴灌、多膜覆盖、测土配肥、生物菌肥、无立柱棚体等农业生产新技术,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了 72%.注重按市场化进行运作。先后培育发展了瓜菜批发、农用生资、劳务、土肥等各类专业市场。其中瓜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量10亿斤,有"江北第一瓜市"之美誉;农用生资市场占地200亩,年交易额2亿元,是山东半岛地区规模较大的农用生资集散地。大地果蔬、惠尧蔬菜等瓜莱加工出口企业,年出口量达到了3.5万吨,全镇订单种植达到了80%,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了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尧沟交通方便。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从境内穿过。
  尧沟悠久古老。境内多有历史典故。考证的有小李家庄、常庄大汶口文化遗址和东西王、大杨庄、东埠郭龙山文化遗址。流传的丹河、尧河、朱龙河、丹朱冢等历史典故与传说都与尧帝相关。
  尧沟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辛亥革命烈士王子芬即是尧沟镇尧东村人,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献身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民主革命。早在1927年3月,就建立了中共党支部,中共党员达7人,到4月,就发展到16人。当时,山东正值军阀张宗昌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尧沟党支部组织不满社会现状的青年农民和进步学生秘密传阅《共产主义ABC》、《陈独秀文存》,发动党员和积极分子夜间散发手抄传单,在街巷墙壁上粉写标语。尧沟党支部在昌乐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尧沟多有仁人志士。1928年6月,原尧沟党支部重要成员郭金祥,作为山东三名代表之一,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会议。东西王村赵洪德,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次年入党,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小功2次,多次受部队嘉奖,1958年,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东庄王的王子元,学生时代就参加过共产党组织的一些革命活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1948年4月在任中共淮安县甘泉分区委书记的一个傍晚,敌人突然包围了甘泉分区委所在地后冢子村,因敌我力量悬殊,形势万分危急,王子元不顾个人安危率队突围,不幸身负重伤,抢救无效牺牲。1992年版《昌乐县志》革命烈士英名录上,记载着周庆高、刘树选、王子元、王永吉、张金元、赵世昌、赵来友、薛光俊、刘文远、仉振升、赵洪德、李祥谨、葛本桐、葛思贤、姚春隆、赵世修、藏盛修、李怡、李久忠等烈士的英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新时期,出现了军届要政李长顺少将,年轻的王天普总裁,著名画家、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理事,机械工业部书画协会常务理事,《农民日报》大地书画院常务理事,新加坡新神洲艺术院特聘高级画师,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总公司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郭银明,山东三塑集团董事长田开生等一大批有着广泛影响的人物。
  朱彬占先生在散文集《榆树枣树》以"尧沟寻古"为题中这样描述道:
  尧沟,地处昌乐、青州、寿光三县交界处,历史上就是一个古镇,"三里尧沟五里(金岭)镇,四里郑母不用问"的歌诀一直在胶济线上流传。这里一马平川,尧河、丹河像两条巨龙,镶嵌在东西两厢,养育着勤劳善良的两岸民众,带起了尧沟儿女的百业腾飞。
  上世纪末,笔者曾在该镇工作过5年,对有关历史事件、文物古迹略有了解。像地处丹河西岸的小李家庄遗址,就属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存。据文物部门证实,此遗址文化厚层3米左右,上层为汉代遗存,暴露绳纹砖和布纹砖瓦片;中间为商周、岳石文化遗存,有绳纹鬲足、素面鬲残片等暴露于断崖;下层为大汶口文化遗存,典型标本有圆锥形顶足、饰圆孔的器鋬、敛口钵口铅等,距今约6000余年,因而被称为"昌乐第一村".
  像马家冢子村北的汉墓群,共有大型汉墓5座。"打开马家冢,可富山东省"的俗语,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
  过去,尧沟是胶东通往济南的必经之路。明清时期,就有许多高官名士在此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和书香墨宝。据说清朝大学士刘墉在其北郭村姑母家,就曾留下一方金印和数帧墨宝,现仍在该村百姓手中。
  尧沟镇的古迹名胜,时时牵动着我的心绪,难以忘怀。为了亲临其境,进一步感受先人文化的风采遗韵,在一个初夏,我与县文物管理所的李学训同志一起,骑自行车对尧沟古迹进行了实地寻访。上午8点半,我们在县交警队的红绿灯口处汇合后,骑上自行车沿着西环路东侧的人行道向北驶去。
  钻过立交桥,上去那段斜坡后,俺俩并排着,他便时紧时慢地向我介绍距今五六千年的少昊族团成员之一的爽鸠氏居昌乐、圣君帝尧流放不肖之子丹朱于尧沟、武王封姜子牙于营丘等掌故和传说。有的我略知一二,就插上嘴问几句;有的则没有听说过,就"噢噢"地答应着。
  说着,说着,走到了大丹河桥头,我们停下小憩,在一个树荫下,老李手指着丹河西岸说,看见了吗,那个地方就是出土古象牙化石的地方。我知道,那是1972年12月,北郝村的老百姓在河边挖土时,发现了数块动物大骨头,都不以为然。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听说这件事后,马上赶过来看现场,认为像些动物化石,便及时汇报了上级主管部门。随后,省博物馆派人来调查挖掘。经查,果真是一头大象化石,该象在距地面6米深的红砂石层内,石化程度较低。腿骨、脊椎骨出土后全部风化腐朽,仅两枚门齿保存完整,齿长3.16米,齿根直径0.32米,据鉴定为纳玛象,生活在数十万年前的更新世时代。这两枚象牙化石,存放在县文化馆南屋的"仓库"时,我曾于1981年专门去看过,当时被这罕见的动物化石所惊叹。
  走,看丹朱冢去!望着北面那个小"山头",我对老李说。
  过了丹河桥,我们从常庄路口,拐向通往北郝村的机耕路。一看,路面平平坦坦,好像刚用石灰土压过,南头还有好几堆"瓜子石",我们下了车子问那几个干活的,你们修路啊。有个我很面熟但叫不上名字的乡亲说,修路啊,你是不是前几年在镇上来?是啊,我连忙笑着道,你还认得我?那几年你经常来俺庄,他一指常庄说。经交谈,方知道目前镇上正在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实施"村村通柏油"的工程。
  我们沿着尚未铺柏油的道路,很快便来到了位于后北郝村东北角、丹河西沿的"丹朱冢".对于这个高大的冢子,我最早在县志上领略过,也曾在西边的路上遥望过,只知它是帝尧儿子丹朱的大坟,至于其来龙去脉不甚清楚,但从报纸上看到,下围棋是从丹朱那时开始的,知道他在历史上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插下车子,我们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边绕着丹朱冢观看,我边请教着老李。这位满腹经纶的学者,笑着向我讲述了历史上丹朱的有关记载和当地的一些传说。
  据载,丹朱本来叫朱,因封于丹水而叫丹朱,是尧的妃子女皇所生。丹朱打小顽皮,不务正业,长大后依仗父势,整天吃喝玩乐,聚众赌奸,何谈忧国忧民。后来,帝尧便将这个"不肖之子"封于北海以南,自己曾带领人马排涝挖沟的地方,即现在的尧沟一带。丹朱来后,看到这里土地平坦、水源充沛、交通便利、民风朴实,就渐渐改变了原来那放荡不羁的习性,组织民众抗洪排涝,发展农桑,使丹河、尧河一带逐渐富庶起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祖,就修建了这座高10多米,占地三、四亩的坟冢。
  由丹朱我想到了帝尧。尧从山西临汾的唐地,被封迁到山东的定陶后,体贴民众,发展农渔,深得民心。而其兄挚为帝不善,无所作为,建树无几,所以在位仅九年便被废黜,诸侯们一致推举尧回山西平阳登上帝位。尧上任伊始,就注意招贤纳士,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还四处查巡,尽力为民众办好事,从而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经多年观察考验,他看到丹朱"惟慢游是好,做虐是作,罔昼夜额额,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难成大器,边果断将帝位传给民众公认的有功之臣舜,并做到扶上马还送一程,不仅教舜如何执掌帝位,还全力协助他平息藩疆叛乱等,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舜的帝位,为以后传播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帝尧这种胸怀全局的做法,得到了历代民众的高度评价和赞颂。
  我们看到,古墓正南有一条10多米的甬道,全是当地的黑粘土,从土纹看,是分两次构筑的。我们从被盗掘的洞口往里瞧了瞧,黑乎乎的啥也瞧不见,便从一旁向墓顶攀登,坡上那荆疙瘩似虬龙咆哮,酸枣树正顶着嫩绿的叶子,零星的苦菜已盛开黄黄的花朵,有几墩茅草吐出了长长的白絮,还有那不知名的山花竟害羞似的变成了绛红色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站在高高的墓顶,眺望四周那迷人的景色,真有些陶醉。田野全是海洋似的西瓜塑料大棚,无愧于"中国西瓜第一镇";那阡陌纵横的道路两旁,钻天的杨树正泛着闪闪的绿波;济青高速、309国道上那飞速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常庄、前后北郝等村庄,绿树掩不住那排排红瓦房。遗憾的是,透过丹河岸边的杨柳,隐约可见一条"墨龙"从南往北爬行,不用问,那是被污染的丹水,距离一二百米远的墓冢上空也飘散着难闻的腥臭。这与眼前的美景,与当地人民奔小康的热情,是极不相称的。当年在此拓荒定居,建立功业的先民,若泉下有知,不知会有何等感慨?但愿我们的职能部门和有关企业,加快污染治理,还丹水的清白,否则会和丹朱一样,被历史视为不肖。带着心中的感叹和遗憾,我们离开了这座大古墓,向此行的第二站赵家埠头走去。
  赵家埠头村,前几年我曾去过无数次,当时主要是为农村工作,无暇顾及探其渊源。真正知道她的历史,还是从去年开始的。1998年5月,时任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政协主席的赵之友来电,称他过去只知祖籍在青州,但几十年查找没有结果,后几经周折,方知昌乐县尧沟镇的赵家埠头村是其祖籍之地。经数次书信和电话往来之后,我不仅将赵家埠头近几年变化之大、在外的人物之多告诉他,还把该村赵姓可能是蒙古族后裔的消息也透露给了他,这个在蒙古族自治县工作的游子听说后惊喜万分,表示找机会一定会来寻根问祖。去年秋天,赵先生携子专程来访,我有幸陪同前往,该村负责人赵西德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基本情况后,说赵氏本谱"文革"期间丢失了,现有一块"村碑"还埋在村前的小沟旁。我与赵主席对视了一下,会心地笑了。我说,要不咱们一块去看看那块碑怎样?好哇。老赵答应着,接着摸起一张锨,领着我们向村前走去。到了那里,他三下五除二,便将那块石碑挖了出来。由于年久受损,许多字迹已看不清楚。赵主席蛮有经验地说,最好用水冲刷一下,这样就清楚多了。勤快的赵西德马上到附近一家提来一桶水,不断舀水冲刷着碑文,大约一个小时,我们便将这块碑文抄录下来。果然。这幢清道光27年立的石碑,道出了"秘密",此村赵氏果"系出元裔","始祖扎忽歹随世祖忽必烈入中国为敦武校尉,赐采地百户于埠头,后世因立村曰埠头村","二世伯祖塔利海为成宗右相,三世祖怀笃经父为敦武校尉"等等。尽管有些字残缺不全,但内容尽现。所以,赵之友主席如获至宝。事后,赵先生来电说,老朱啊,多亏你这个有心人,了却了我一辈子的最大心事。在路上,当我把这个过程向李学训述说时,他也惊讶地说,我还真是没听说过这件事。
  五月上旬,正是尧沟出售西瓜的旺季。沿路看到,瓜棚里不少人正在忙碌着,浇水的、喷药的、拿杈的……几个路口,都有外地卡车在装着西瓜。为了运输方便,瓜农们都在西瓜上套上一个黄色网状的带子,那操着山南海北口音的吆喝声,老远都能听得见。还有一辆车厢上喷着"xx西瓜联系销售处"字样的面包车在路上来回行驶,可能是为了招揽买卖。
  在村头,我用手机联系上了赵西德,这位红脸汉子放下手中的农活不干,先领我们去看那幢石碑,我拿出去年抄录的碑文复印件,老李看着石碑逐字逐句地进行校对和辨认。过了一会儿,老赵又找来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拉家族的发展史和建国前的有关事情。通过他们的拉呱,我从中知道,村里保留下这幢石碑也算不容易。由于历史的原因,埠头村赵氏虽属有"前程"的望族,但是他们是元朝的"后裔",所以,不论是社会上还是他们自己,都不愿意承认是"鞑子"之后,包括前些年市县有关部门在征求他们的意见时,也无人对此感兴趣。但先人留下的爱好武术和年节舞狮子的传统没有丢失,上世纪七十年代,从该村挖掘到的"八宝五毒铁蒺藜"兵器,国内罕见。舞狮子属当地一绝,不仅舞姿活龙活现,尤其是雌狮产仔更是逼真可爱,吸引的观众直拍巴掌,近几年在全县组织的春节杂耍表演中,屡屡获奖。对于这块石碑,全村人都不置可否。"文革"期间,原来在祖坟神道两旁的石人、石猪、石羊、石表等都被推倒毁坏的情况下,有人却偷偷把这块石碑给保留了下来。为保证安全,有几个社员建议干部,干脆把这块"石头"垒到了碾棚的地基上,一直呆了一二十年。后来,村庄规划,碾棚拆了,村支书约着几个小伙子把这块石碑搬到了村前的排水沟旁,接着在上面盖上了一层土,这才得以保存。
  为了保护好"赵氏谱碑"这一"村宝",赵西德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准备动员赵氏子孙和社会力量,筹集款项,修建碑亭的打算,我们马上表示赞同和支持,他希望我们找时间多来埠头,帮忙他当好参谋,我们愉快地答应着。
  热情的老赵要留我们在他家吃午饭,可我那原来的同事、现在镇委的钟绵堂书记听说我们在赵家埠头,非叫我们去镇上吃饭不行,我们只好谢绝了老赵。路上,我们从赵家埠头拉到蒙古,从成吉思汗的兴起、壮大拉到元朝的发展、衰退。路过尧东村,看到那棵古老的槐树已被砌花坛保护,为这种善事而欣慰。在镇上吃饭间,老钟问,老兄,知道"拐李碑"的事吗?知道啊,怎么,找到了?找到了。他善解人意的向我们建议说,石碑就在派出所里,下午,你去亲眼看看吧。好哇,我高兴地答道。
  前些年,我在尧沟工作时,听理发店的刘焕友师傅说,明万历年间,尧沟街在盖关帝庙时,有个腿有点瘸,拄着一根拐,背着一只大葫芦,身披破衣烂衫的道人在那里监工。这个人还挺怪,别人吃饭时,他总是坐在一个破蒲团上,依在一棵槐树下,翘起二郎腿,眼睛似睁非睁,若看见飞来个屎壳郎,便用拐"啪"的一下子打下来,接着剥剥吃了,来一个打一个吃一个,还不断地"吧哒吧哒"嘴,好像又香又甜似的。他一离开这个地方时,有人快跑过去瞧,地上净是些栗子皮,人们背后直称"怪事".直到关帝庙盖成,唱了三天大戏,给关老爷开了光,他这才摔打摔打那破蒲团,夹着走了,再也没回来。后来,人们几经打听查问,这才知道,原来那个道人就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为了纪念他,尧沟街里的百姓自觉攒钱,在他放蒲团的地方竖起了一座颂扬关老爷的石碑,但都习惯称为"拐李碑".后来此碑下落不明,但记性尚好的刘师傅竟将碑文背诵如流。现抄录如下:
  降魔护道鬼神钦,辅正除邪亘古今。
  赤胆生前悬汉室,丹心没后照皇明。
  英风烈烈良如在,眢气漫漫俨若存。
  旷世圣贤谁是侣,人中龙虎帝中君。
  吃了饭,我们谢绝了老钟要我们午休的建议,在张秘书的引导下,直奔存放"拐李碑"的派出所。年轻的所长见我们去了,先切开一个黄瓤西瓜,让我们品尝着,接着讲述了发现此碑的经过。4月8日这天,北周一村民在309国道北坡整地时,发现了这块被埋在地下的石碑。正当村委与有关部门联系准备移交时,一天夜里却被邻村的两个村民盗走。破案后,他们立即将石碑存放在派出所内,以待文物管理部门鉴定处理。我们看到,这幢石碑已断为两截,还有几块小碎片,有新碴有旧痕,中上部有小部分丢失。据讲,缺少部分,他们正组织力量查找。我们既为公安干警迅速破案而高兴,又为找不到那几个字的碎片而担心。
  谈话间,我们了解到尧东村一村民前些年根据"拐李碑"拓片,又将碑文复制到水泥板上的消息后,高兴万分,几经打听,终于知道它是一个叫王保民的村民搞的。我们在退休教师王天奎的引导下,马上赶到他家。谁知,这位老人已故去数年,他那儿媳妇向我们讲述了老人当时复制"拐李碑"的经过。那是1963年,有关部门拆除了关帝庙要盖供销社时,便将"拐李碑"也一块推倒,掀到东北角的一个池塘边。那颇爱书法的王保民,在现场急得打转转,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因无权无力保护这一悠久历史文物,只好请人把碑文拓了下来。唯恐拓片丢失,1983年他便在家人的帮助下,自己动手预制了3块水泥板,里面还加了钢筋,将碑文原原本本地复制到上面。我们看到,两块薄点的水泥板各刻两行字,那块厚点的两面都刻有碑文,字形逼真如初,刻度有深有浅。可以看出,里面蕴藏了这位老人的心血和汗水。此情此状我就想,这个勤劳善良的庄户人,在生活那样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关心爱护着文物,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如果都像这位老人那样,我国的古迹、文物何至于丢失得那么多,毁坏得那么严重呢。
  在王家喝水时,我们还听到了一个消息,那位于丹河西沿的常庄村,过去有一块早先立的"孝子碑",不知现在还有没有?
  意外的喜讯,增添了我们蹬自行车的劲头,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七、八里路,十几分钟便赶到了。我们向村里大街上那四五个乘凉的老人打听,证实了这块碑的来源。明朝末年一个叫李再新的百姓,家里很穷,只娘俩过日子,他娘双目失明,一次生病不起。忽一天,娘对李再新说,儿啊,我还不知道活几天,临死若是能吃上几个肉水饺,也算是你对我的孝顺。李再新想了想,去街上割肉没钱,变卖东西没有,怎么办呢?最后咬了咬牙,偷偷用刀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忍着疼痛,剁好馅子,给娘包了一碗水饺。他娘吃着,连说真香、真香。过了几天,他娘又说馋水饺了,儿子又在腿肚子处割下一块肉来,包了水饺。娘问,儿啊,哪来的钱割的肉?李再新这才哽咽着说了实话。他娘一听,原来两次吃的是儿身上的肉,惊得一乍,一口气上不来死了。儿子看见娘死了,披麻戴孝送娘入土为安,不几天也郁闷而死。打那,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便在当地传遍了。清初,青州知府知道了这件事后,便上报朝廷,御批为"孝子".接着,县长亲自撰文,村民们在村西的一个空场,竖起了这块"孝子碑",周围还栽了不少柏树。可惜经过战乱,碑在建国前已丢失,只剩下几棵古柏,上世纪六十年代不知被何人砍伐,现在旧址也建上了大棚。我们只好朝那几个老人手指的遗址处望了几眼,便悻悻地走了。
  从常庄出来,已是夕阳西下,我们心里装着孝子和孝子母子令人揪心的故事,默默骑车顺河而上,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小李家庄大汶口文化遗址。据老李同志讲,这处遗址系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存,是当时乃至周围县市之内唯一一处人类聚落。我望着断崖上暴露的先民生活的遗存——灰坑和陶片,望着已经断流的丹河,想象着先民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使用着简单的石或木质的工具,上山采集狩猎,下河捕鱼摸蚌,在平原上则进行原始耕作的艰难生活场景。可能是孝子故事对我心灵的震撼吧,此时此刻,对这一曾经在昌乐这块土地上燃烧起第一堆文明之火,且有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聚落遗址,已失去了探寻究竟的欲望。
  回家的路上,直到望见了矗立的高楼,我的心情才恢复了来时的平静。想着尧沟古镇翻天覆地的变化,搜索这一天寻古的收获,不免情由生景,接着胡诌几句:
  小李遗址薪火传,帝尧治水丹河边。
  马家冢子古汉墓,象牙化石见日天。
  赵家埠头有来历,常庄孝子世间罕。
  今日又见拐李碑,除恶扬善真神仙。
  古槐村中得保护,新柳路旁枝叶繁。
  改革开放显神威,古镇尧沟换新颜。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