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5-03 23:36
昌乐 刘文安

安陆生育习俗

生育习俗 
    生殖是人类繁衍的第一件大事。在封建社会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安陆人也是如此,婚后中把生儿育女列在首位。人们往往将生儿育女与家庭的繁荣昌盛及家庭财产的继承,以及防老养老等联系起来。正因为如此,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求子。在婚礼习俗中,将有象征意义的枣子、花生等缝在新婚夫妇的被褥里。枣子、花生这些物品,一是寄托了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祝愿,二是表达了人们对“早生、优生、多生”的一种生殖观念。因为“枣”的谐音为“早”,就是“早生子”。花生,即希望“花着生”,生儿也要生女,儿女双全是福。老人们认为“五男二女”最佳。还有的在结婚时,用瓜子、花生、糖招待客人,也是取瓜籽“多子”,糖意为甜甜美美。安陆一些边远落后地区,媳妇生了男孩就会得到较好的营养,如生的是女孩,就会被歧视。有了男孩,就意味着家庭有了传宗接代的,反之,被认为是祖上断了“香火”,对不起祖宗,本人也无颜面。现在,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步发生变化,一家一胎化,但生男孩的妇女仍然比别人有优越感。尤其是在农村或几代单传家庭中尤为突出。不孕妇女,被认为是妇女之过“不会生”,妇女本人也有低人一等感觉。
    求    相传娘娘庙的观音菩萨是送子的神仙,只要拜观音,就能如愿得子。不育女子带着香烛、祭礼到娘娘庙去许愿,跪在观音菩萨面前默祷,求神送子,表示虔诚。如果后来有某种巧合,真的有了生育特别是生了儿子,求子的妇女还要到娘娘庙去还愿,当初许什么愿还什么愿,耗费金钱在所不惜。有些青年夫妇久婚不育,便援引母鸡下蛋要有引壳为依据,抱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希图引出一串儿女来。这种巧事,十难逢一。
    报  喜  旧社会,婴儿出生后,要向婴儿的外婆家报喜,报告孩子出生、母子平安的喜讯。岳母则要带油条、母鸡、鸡蛋(男单女双)、红糖、猪肚或膀蹄及婴儿衣裙、尿片等,到女婿、姑娘家祝贺吉祥。
    洗  三  出生三日洗儿,谓之洗三,有满月后为婴儿洗俗的,亦谓洗三。洗儿之日,父母发贴宴客,亲友必携礼品而来,庆贺一番。洗三由婴儿外婆主持。浴盆中放喜蛋及金银饰物,洗后由剃头匠剃去胎毛。喜蛋,用以在婴儿剃后的头额上滚摩,以为可以免生疮疥;金银饰物,则是用来压惊,传说是防偷儿鬼。洗三后,婴儿穿戴上亲友送来的缀有“长命富贵”的衣饰后,就可以开始与外人见面。婴儿出生3天,以艾叶和草药煎汤,为婴儿浴洗,检查脐带剪痕。 
    送满月  婴儿满月,俗称“出月子”,产妇方可串门走亲。外婆和亲友又要送礼,一般送婴儿衣物、摇窝,这叫“送满月”。
    过周岁  婴儿满周岁,外婆家一般需送新花衣、鞋袜、银饰项圈、钏、镯等。鞋为“虎头鞋”,项圈上系“长命锁”,锁上有“百家宝锁”、“长命百岁”等字样,这些装饰均有祈福避邪、期望婴儿健康成长的寓意。周岁之日,将锦毡铺陈于堂屋桌上,四周遍置男女生活用品、职业物件、文房经卷、尺秤刀剪等,将小儿梳洗干净,穿上新衣,抱至锦毡中央坐着,任由抓获,观其触手先临者为征兆。若小儿先抓得一书,则预示将来必读书做官。此俗仅作为一种戏儿游乐,信者甚少。
    取乳名  婴幼儿出生后,由父亲、祖父或族中有学问的长辈命名。入学前只需乳名,入学时则需起学名。命名讲究“贱名贵养、昵称顺亲”,所以人名中常有“丑货”、“怀(质量差的意思) 货”、“贱货”、“苟(狗)”等贱名,也有“毛”、“伢”、“妹”、“丫”、“姑”等昵称。还有人取名按子女“八字”中“五行”的短缺而定,即人生“八字”缺“五行”中金、木、水、火、土之一者,缺什么补什么。亦有按族规辈分序列组名的,以示一脉相承而辈分有异。解放后,以上习俗已不时兴。大都喜取单名,或结合出生当年的国家大事、新事命名,如“国庆”、“抗洪”(1954年)、“建桥”(1956年)、“跃进”(1958年)、“文革 ”、“卫东”、“兴无”(“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生者)等。70年代后,由于人口猛增,同名甚多,为避同名,以怪僻字为名者日多,同时名字求雅、求洋者亦有之。有的家贫又不节制生育,先出生的孩子还给取个名,后出生的干脆用序号呼唤,如三儿、四儿,五儿等等。
    认属相  中国传统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字地支顺序搭配的办法纪年(也纪月、日、时),如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等。将十二地支各配一相应动物名称,组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来计算年龄,称为十二属相。根据婴儿出生的年份,来确认婴儿孰属,称为认属相。
    蓄百岁毛  婴儿满三月后,择吉日“剃头”,男婴留“百岁毛”,女婴蓄辫穿耳。男婴剃头时在后脑勺留下一圆形块毛发,毛长深了,编成小辫,垂于脑后,以为这样可以健康长寿。以后不蓄百岁毛,改蓄沙撮,即留沙撮形毛发,位于脑前天庭处。男孩十周岁,无论百岁毛还是沙撮,始剃掉。
    “吵夜郎”婴儿夜间哭泣过多,称为“闹夜”或“吵夜”,用“止哭帖”贴于路旁,上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吵夜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俗谓行人一念,可带走病邪,止儿夜哭。
    过  继  旧时伯叔无儿,在封建宗法制度束缚下,要从同胞或同族兄弟中领养一个儿子,以继承“香火”。多儿子的同胞或同族兄弟也不忍看其后继无嗣,乐得送一个儿子去过继,由其抱养成人,成家立业。过了继的儿子从此不再称继父母为伯父伯母或叔父叔母,而称父母,相反,要称自己的亲父母为伯父伯母或叔父叔母。成家以后,继子要承担起创业、守业、对继父母养老送终的责任,真正立起门户来。随着时代的更替,人们宗法观念渐趋淡薄,过继的事越来越少。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