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5-03 23:37
昌乐 刘文安

安陆服饰习俗

服饰习俗 
    服装在安陆人民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起着护体、御寒、遮羞、标识和美化生活的作用,所以说服装是安陆生活的橱窗。安陆古代民间衣着俭朴, 式样近于中原, 长袖宽脚, 阔摆肥腰, 服色以蓝、灰白、黑为主。建国初期, 男子通常着中山装、军干服, 女工作人员穿列宁服, 农村女子多为对襟花褂, 大襟褂限于中老年妇女。民间普遍穿草鞋、布鞋。阴雨季节穿油鞋(布鞋上刷层桐油以防雨, 鞋底钉泡子钉)。穿袜子的人不普遍, 常着的有棉线袜、白布袜。建国后, 解放式胶鞋成为四季常用鞋式。70年代前穿皮鞋被视为“气派”,80年代后成为常用鞋。
    帽  子  旧时,豪门士族戴瓜皮帽、毡帽和礼帽。平民,春冬戴棉布风帽、“狗钻洞帽”;夏秋戴芦席帽。中老年妇女春冬缠黑布头巾,或戴绒帽,夹耳帽。青年妇女缠黑绉纱,名曰“包头”,小孩戴圆箍红绒球武士帽、缎子绣花压金帽,或绒帽、线帽、小三开帽。新中国成立初期,春冬流行有搭布絮帽、撮撮帽,中老年妇女戴婆婆帽。小孩戴有撮布帽、绒帽。70年代,流行军帽。80年代,青年夏秋喜博士帽、太阳帽、简爱帽、游旅帽、礼帽式细草帽;老年妇女戴毛线编织帽和青金丝绒、平板绒布帽。农民多戴细草帽,少数仍戴芦席帽。
    发  式  旧时,男子从剃胎发开始,留“记毛”。男人蓄长辫,父母双亡,年满60岁,可以蓄须。民国时期,男子剃光头,男学生蓄“东洋头”,农村少年蓄“牛屎粑”、“梳儿”。女学生为齐肩发。一般妇女有“高髻”、“叉子头”(又称“两把头”)、“平头”(又名“平三套”、“苏州撅”、“粑粑鬏”)、卷鬏、“飞机头”。  成年妇女缠包头,包头为长形青色丝织品,围着发鬓缠绕,只露颜面。青色是卑贱者的颜色,带有男尊女卑的意味,因此男人有称自己妻子为包头的。
    饰  品  旧时,5岁以上女孩即穿耳戴环。男孩戴颈箍或“百家锁”(亦名“长命锁”),戴手箍,系以狗腰子、朱砂袋等。妇女戴手镯(俗称“梗子”)、戒指(俗称“箍子”),鬏上插金钗银簪、擅签、钗钿。富家子弟也有戴金丝眼镜、金戒指的。新中国成立后,佩饰以上饰品之风基本消失。80年代,手表已普及,青年男女多戴戒指,青少年妇女又兴戴耳环、项链和胸花。抹胭脂、描眉、染指甲、洒香水,在旧社会吸限于少数富家妇女,近年来已较为普遍。
    衣  褂  旧时,劳动者用土布做大襟、对襟褂子和一统中褶迭裤。中等经济人家夏秋穿布衫或绸衫。农村,女以偏襟为主,男以开胸短褂为多。一般青、蓝、灰三色,也有穿细格、芦席片等条格布。儿童围兜肚或穿布制小背心。春冬,大都以棉布絮衣保暖御寒,富有者穿皮袄。每逢喜庆着长袍马褂,有的穿马甲(俗称“领褂”)。公职人员及学生穿西装裤。新中国成立前夕,衣着已有毛线、毛料作成的。青年人穿短服者增多,夏天是府绸、“洋花”衬衫。中国男学生穿童军装,戴牛宾帽或者穿学生服、中山装,冬天着长、短大衣。城市青年妇女和女学生穿阴丹士林旗袍,夏天着白上衣黑裙。农村大多数仍着短便服,少数穿长袍大褂,妇女仍以大襟为主,冬天外罩挑花围兜或束腰转裙。新中国成立后,普遍改着短装。男以青年装、中山装、解放装为主,女以开胸便服、列宁服为多。“文化大革命”期间,军干服风靡一时。70年代后期,男青年穿花色衣服或西装者逐渐增多。青妇少女均喜穿大红、大绿或淡雅的颜色布,各种色式的套装连衣裙日趋时髦。80年代初期,衣料多为涤凉、涤棉、涤纶,后期则喜穿朱丽纹、柔姿纱、闪光绸。服装样式也不断翻新,有汉式、海式、港式、西服、春装、夏服、秋装、冬装,四季分明。男青年穿花衬衣、夹克、羽绒服、喇叭裤、牛仔裤。女青年穿蝙蝠衫、连衣裙、幸子衫、短裙、旗袍。冬天穿各式大衣。
    旗  袍  初为满族妇女服装,故称旗袍,衣裳连属,大襟、直筒式,腰部无曲线,下摆和袖口宽大。后又成为汉族妇女服装,高领,胸襟宽满,腰围紧缩,下摆开叉,有长袖、中袖、短袖、无袖各式,衣身长短不定,在领袖及开襟处嵌、镶、滚、绣各色饰物,是靓女官太出席社交宴会的礼服。另可在旗袍外套短上衣,敞襟,更显女性风致。
    裹脚布  旧时女性用以缠足的长布条。缠足是残害女性的恶俗,在女子发育期内,以长丈余或数丈的布条,将双足缠成尖辣椒形,久之,双足除大趾保留,其他皆断裂折入足底,不能复原,俗称“三寸金莲”。人们以女性足小为美,大足无以见人,男人相亲,首先是看足,有的婚后还有玩足、闻足的怪癖,这令今人不可思议。辛亥革命时提倡“天足运动”,大力推动放足,解放妇女,经几十年移风易俗,至今缠足已成历史。
    围  涎  又称涎衣、曲领、口围,幼儿服饰。用布裁一圆形,中间挖一圆洞并打开,围于幼儿颈脖,并在打开处结带系紧,置颈后,一接涎水,二作装饰。围涎上绣有各种图案花纹和“长命富贵”等吉祥话语,寄托着父母的良好祝愿。
    抱  裙  婴儿幼小,不时自由拉撒,往往只套上身短衣,下裹尿片,虽然方便,但容易受凉。用布制一方形裙,或单或棉,从婴儿前胸围至后腰并用布带结紧,下齐足背。大人引抱时将抱裙包紧,既可免沾污秽,也可遮羞、保暖,脱下洗涮也很方便。
    鞋  袜   旧时,劳动人民一般穿布鞋,其式样有浅口、圆口。穿布袜。城镇居民多穿棉线袜、布鞋,少数人穿皮鞋。妇女缠裹脚布,穿锈花鞋。民国时期,妇女放足,穿线袜花鞋。新中国成立后,普遍穿力士鞋、球鞋。夏天穿凉鞋、拖鞋。冬天穿棉靴,着丝光袜、尼龙袜、晴纶袜。
    虎头鞋  剪成小孩鞋样,用各色丝线绣成虎形眼睛、鼻子、嘴巴和胡须,配以软底而成。形象逼真,纤巧精致,象征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虎虎有生气。也有做成虎头帽的,其寓意相同。至今已逐消失,山区偶见。
    木  履  一种出行用的雨鞋,木板底,上缀挽脚用的皮质鞋帮,底下有两只木齿,用以践泥防滑,上坡用前齿,下坡用后齿。穿木履不脱布鞋,连鞋穿上,进屋即脱掉木履,清爽干净,方便适用。但访友、赴请不宜穿用,否则仪容轻慢,有失体面。
    草  鞋  一种稻草编织的鞋履,编织时,前置一五齿耙,将麻绳系于耙齿和腰间,绷紧,然后用稻草加布条编织鞋底及脚趾脚跟绊耳,松紧,用系腰麻绳穿入绊耳联成鞋帮即成。旧时出行,或挑行或徒步,穿草鞋格外起脚,“出行著之,乔乔轻便”,日行百里不觉乏。
    雨  具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雨天戴斗笠帽、披蓑衣,亦脚草鞋。冬天,则穿木架、踢架式布制油靴、牛皮靸子。少数富有者外出时,打油纸伞或油布伞,穿浅口胶鞋。新中国成立后,斗笠、蓑衣、纸伞逐步消失,一般晴雨两用布伞、半自动伞或穿胶布雨衣、塑料雨衣,穿鸭子嘴或拉链胶鞋。80年代,女青年中流行尼纶花布半自动伞,折叠伞,穿半统式、深统式胶鞋。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