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5-03 23:41
昌乐 刘文安

安陆文人习俗

文人习俗  
安陆学风浓郁,文人墨客向有在中秋节、重阳节相聚饮酒、品茶,诗词唱和的习俗。饮酒、品茶、吟诗作赋,成了文人墨客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入  塾  塾就是私塾,私人教书的处所,有麦黄学(春节后开课,麦黄时散学)、设帐授徒(利用自己房屋或租屋招收学生,常年教学)和家塾(受聘到雇主家专教其亲族孩童)三种,安陆私塾以设帐授徒为主。农民家贫,只想让孩子识几个字,上麦黄学既省钱,又可读书务农两不误。家塾是豪门望族所开办,普通百姓难以企及。私塾是官办儒学和学堂的预备学样我,科举取仕必先入塾。
发  蒙  初入学的孩童叫蒙童,蒙童发蒙就是开始接受文化教育。主要是唱读《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日用杂字》等,然后再请先生拓影本(手写字帖),套上毛边纸临摹,练习写毛笔字。以读写为主。蒙师大都是学问不高的落魄士子,年老的几近腐迂,但好的蒙师会影响学生毕生进取,学生入科取仕,必谢蒙师。
背  书  旧时读书的硬功就是背书,学生考试从背书开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会了就算合格。私塾学生年龄大小和上学先后不一,教学方式是单个教练。每天上午,先生分别将学生一个一个地叫到跟前,先生教读一句,学生学读一句,读至几句、十数句、数十句告一段落,先生再读一遍,学生再通读一遍,上课就算结束。下午为学生自己读书时间,照书读,闭书读、默读,直到能够背诵,读不会的晚上还要挑灯夜读。第二天上午,先生坐定以后,又一个一个地将学生叫到跟前,将书放在先生桌上,然后转身背诵头天教读的内容,背会的如头天一样,再教读一段,背不会的不但不教读,还要挨板子,即先生用戒尺打学生手心。一本书读完了,还要通背,即从头背以尾,叫背折本,直到背了折本,才能换新书。这叫死读硬背,一点没错。
开  讲  蒙童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读了几本书后,就开始讲入正规私塾,读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内容深奥,文字诘屈赘牙,学生读了如坠五里云中,不像发蒙读的书浅显明白,句短韵圆。先生上课,除了教读,还要开讲,开讲就是讲解课文的含意及写作技巧。高明的先生尚能做到微言大义,深入浅出,使学生听了能悟出个大概,但是旧时安陆农村塾师能开讲的为数不多,大都仍是教读背诵,是后来学生书读多了,深谙世事,精通文理,才对原来教读的内容焕然冰释。
对对子  旧时学生初学作文的一种形式,先生出好上联,要求学生对出下联,为做八股文准备以后科考打下基础。对联讲究对仗、平仄和押韵,缺一不可,有的还要用典。学生读书的目的是沿着科举道路登堂入室,不得不殚精竭虑像死记硬背那样,生拼硬凑,对出下联。但也有初出茅庐,出奇制胜,对出了绝妙下联被传为佳话的。
进  学  入塾弟子读到一定程度,就要考入儒学、书院(民国以后改学堂)接受正规系统教育,谓之进学。安陆有县儒学、府儒学和汉东书院,府儒学和书院云集了德安府四县(安陆、云梦、应城、应山)一州(随州)的士子,蔚为大观。儒学和书院的教授、学正、教谕、训导,都是举人出身,不少是研读经籍的饱学之士。进儒学或书院是为了考秀才或秀才藏修,因秀才不能分封,只是取得进身科举的资格,还要在儒学或书院继续深造,等待湖北乡试,报考举人。
束  脩  脩为干肉,十条干肉为束脩,是指学生送给先生的礼物和报酬。塾师是秀才的末路,家无恒产,身无别技,只以课蒙为生。蒙童家长送给塾师的银钱、粮食或其他食品,通称束脩。有些贫穷学生,无力报酬,塾师还上门乞讨。《讨学钱》是旧时塾师生活潦倒、衣食无着、学钱难讨的缩影。
郊  游  旧时士子习气,常于春秋之季,结伴野游,陶情山水。安陆金泉寺、德慧寺、东岳观、白兆山是他们的最好去处。郊游放松神经,闲适风雅,触景生情,吟诗作对。士子郊游诗,或唱和应酬,或玩物鸣志,或故弄玄虚,是科举制度下心灵扭曲的回照,清新健康的佳作不多。
同学会  八股时代,士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堂成了社会的一个个暗箱,生命活力及创造性被扼杀几尽。同学是他们的唯一交际,看待特重,往往在同学、同窗中寻找感情寄托,成立同学会、同庚会。入科取仕,同科可以换贴,同庚可以拜把,成为他们联络感情甚至结党营私、飞黄腾达的凭借。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开放,学校与社会声息相通,教育以求国为己任,学生中的同学会不少成为爱国团体。
桃李春风  先生将聪颖勤奋者收为入室弟子潜心教诲,学生学有所成后报答恩师谓之桃李春风。旧有“师生如父子”、“名帅出高徒”即指此也。应城蒋作宾,曾投入安陆塾师黄少南门墙,受黄之指引,学成后,身为国民政府陆军部次长、驻日公使,仍不忘对黄师提供赡养,黄死,亲从南京辗转来到安陆,为黄先生扶榇治丧,被传为桃李春风的典范。
读书自娱  旧时有些士子穷经究典,深得书中精髓而乐此不疲,兴味盎然。这种不求功名利禄,以完善自我、怡情养性为目的,以读书为乐事,谓之读书自娱。至今,买书、藏书、读书,仍是许多知识份子的休闲方式。
诗词唱和  旧时一些士子清高自好,不入俗流,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自诩,常用以文会友的方式,吟诗作赋,寻觅知音,畅抒胸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