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6 09:38
鄌郚总编

临朐状元

  
  临朐状元马愉生平马愉(1395—1447年),字性和,号澹轩,明代临朐县七贤的朱位村人。其先祖为汉代马援,扶风人(今陕西兴平),为伏波将军,助光武帝(刘秀)中兴东汉,故马氏至今尚自称为"伏波世家"或"扶风世家".马援后世散居各地。至宋末,有马近者,为青州府学教授,入元,不仕。避居临朐,遂以为家。近生珍,珍生庆,庆生天驷,天驷生景信,景信生士贤,士贤乃马愉之父也。由近至士贤,六世为儒,多以教书为业,皆有隐德,士贤更被乡里称为善人。
  马愉20岁中秀才,永乐十八年(1420年),中山东乡试第3名举人,时年26岁。次年春,欲赴北京参加会试,途中得病,误期,返回。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会试,因守继母孝,又未赴试。期间,刻苦攻读,宣德二年(1427年)参加会试、殿试,一举夺魁,中状元。明清543年间,山东共出了10名状元,马愉是其中之一。此科主考为杨溥,副主考为曾(此字上部为"启",下部为"水"),马愉终生视二人为恩师。这年,马愉33岁。
  此科乃为宣德皇帝登基后的首次开科,俗称龙飞榜。历来科考,大多考试五经,即俗说的以五经取仕。此次,宣德皇帝下诏说:"自古制科,以得人为盛,愿得忠孝士足矣。"故此科乃为制科取仕(制科,古代朝廷设置的临时考试科目,始于汉代,沿至清末、较重要的制科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有博学宏词科;有孝廉方正科;有经济特科;晚清还有翻译科,各朝代制科科目时有改动,制科录取者一般都从优授予官职)。宣德皇帝出的制策是:"制曰:朕惟礼乐之道,原于天地,具于人心。所以治天下,国家之大器也。盖以和神人以辨上下,以厚俗化,皆由于斯。故圣帝明王,咸所重焉……爰及朕躬,获承鸿绪,永惟海宇之广,生齿之繁,化理之方,躬行为要。肆夙夜饬励,恭己思道,罔敢怠宁。诸生学古有年,究于治理。夫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而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此盛治之致也。爰始行之,其事何先?乐由中出,礼自外作,近世大儒又谓其本皆出于一。夫欲安上治民,移风易俗,不考其本可以施之,知礼乐之情能作,识礼乐之文能述,稽诸往古,畴其当之。昔者,圣人制作之盛极于虞周,况以伯夷后、夔、周公为之辅。仲尼定万世之制,何独取其韶冕欤。夫礼乐之效,致人心之感,则道德一而风俗同;致气和之应,则膏露降而醴泉出。器车马图凤凰麒麟之物毕至,亦理之所必臻欤。朕虚己图治,冀闻至理,其悉陈之,将亲览焉。"马愉得题后,倾其所学,上下古今侃侃而谈,洋洋二千余言,一气呵成。宣德皇帝览卷大喜,亲批为第一甲第一名,即状元。这是明代开科以来第十八名状元,也是江北第一位由制科考取状元的人(历来着文者,皆云马愉为明代江北第一名状元,其实不然,例如早马愉30年中状元的韩克忠,即为山东武城人。后人不详考,便将江北第一位以制科得状元者误为江北第一位状元了)。
  马愉中状元后,即被授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深得宣德皇帝器重,有意让其在翰林院深造,以便将来为太子老师。
  1435年,宣德皇帝死。9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次年改元正统。马愉被任命为经筵讲官,进侍读(正六品),与杨溥、苗衷、高谷、曹鼐五人专门负责给小皇帝上课。马愉等日日轮流用儒家的思想和道义,以二帝三王、周孔之道、正心修身、经纶之要为小皇帝苦口婆心地讲解,小皇帝也经常赐些金银服食一类的物品给马愉。是年,马愉还以会试同考官的身份参加了会试。1438年,马愉升翰林侍讲学土(从五品),1440年,奉旨人阁参与机务(即宰相。明代不设宰相一职,凡人阁者,即称宰辅,亦即宰相。时宰辅共5人,首辅为杨士奇,另四人为杨荣、杨溥、马愉、曹鼐,由此而知,马愉是年为第四宰相。见《明史·卷一O九·宰辅年表》)。在古代,状元为荣极之人,宰相为官极之人,由状元而为宰相,历代为数极少,由此可知马愉在当时地位之荣耀了。1445年,马愉为会试主考,得状元商辂。商辂乃浙江淳安人,连中解元、会元、状元,是明代惟一的一位连中三元者。是岁,马愉又被任命为礼部右侍郎(正三晶)兼侍讲学士。1447年古历九月初三日,马愉早起准备上朝,突发中风症。皇帝闻讯,急遣御医诊视。但过了3天,不治而逝,终年53岁。正统皇帝赐给御葬,并下诏曰:"讲读之臣,所以考质疑义,非专诵习而已;馆阁之职,所以备资顾问,非专辞命而已。国家列官,以馆阁兼讲读,往往宠以重秩,固有自来,而朕尤意向之,盖信任之笃,委托之重,非其他可比也。然非文学赅洽、操履淳正之士则不轻畀。故礼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讲学士马愉,早自贤科,荣魁多士,首擢官于史局,再迁秩于经筵。
  既公纪载之精亦勤,讲读之久,比参机务盗慎弗渝。顾眷遇之方殷,胡寿龄之不副?宜有显赐,似慰朕怀。兹特赠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咨尔冥灵,光我宠数。钦哉!正统十二年(1447年)十月十四日。"并循师保例赐赙万缗(即一万贯),派礼部尚书胡淡代表皇帝祭之,后又赐谥号襄敏。明史云,"赐官兼职自愉始"(马愉原为通议大夫、侍讲学士、礼部右侍郎,死后赐资善大夫、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古时讲官、职、阶、爵等,尚书为官名,翰林学士为职名,资善大夫为阶名。一般死后仅赠官,马愉为皇帝老师,正统皇帝特旨既赠官又赐职,连同赠阶,后来成为定例,故云赠官兼职自愉始,由此亦见正统皇帝对马愉的特殊感情)。
  马愉自幼事亲至孝,8岁时生母刘氏去世,执丧如成人,哀毁过分,得病,数月始愈。父继娶魏氏,马愉事之如生母。后魏氏又死,父再继娶张氏,马愉事之亦然。马愉为官后,因己为独子,欲接父及继母至京奉养,父母年高,不去,马愉于是将自己俸禄转至县里,以养亲。父尝得病,马愉得信,即请于朝归省,正统皇帝特诏给驿(由驿站负责接送)及道里费,让其省亲。至家,父喜,病愈,即命马愉急归京供职。马愉性谦和,与人相处,若不及人者,襟度闲雅,有忤之者,亦不较。乡人往来,率以礼相接,绝不以势位临人,故其去世后,自勋贵至公卿大夫、乡里亲朋,莫不悲痛。
  马愉死后,葬于朱位村南高岗上,墓今尚存。马愉同科榜眼杜宁(浙江天台人)为书行述;曹鼐(河北宁晋人,1433年癸丑科状元)为之书碑。妻陈氏,封宜人。子二,长马征,荫官至河南汜水县(今荥阳县)知县(正七品);次马徽,荫官至河南布政司检校(正九品。明代官员死后,荫一子为官,其中一品官荫五品,二品官荫六品,三品官荫七品,以此类推。马愉死时为三品官,赠二品,按实官荫一子为七品,又因是皇帝老师,故特恩加荫一子为九品)。马徽免官后,人籍河南省。临朐凡马愉之后人,皆出自长子马征,多居于朱位、孔村、胡梅涧、北朱,散居于其他数十庄内。
  马愉一生着述颇丰,然自为官即一直在朝中,而且多年为帝师,故所着诗文,反映民间疾苦者少,其诗多为优游述怀感遇之类,其文多为讲章、序跋、铭志、挽覃、哀词、寿文等。马愉去世后,遗稿藏其家人手中。
  成化十四年(1478年),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邢居正,巡视各府县,至临朐,从马愉后人手中得其手稿,便嘱托青州知府刘时勉"校雠侵梓,以广其传".于是,刘时勉校正后,由时任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寿光人刘诩作序,取名为《澹轩文集》,共7卷,刊刻流传,时为成化十六年(1480年),距马愉去世已33年了。惜此本今已失传".
  此本大约刻印不多,几十年后,民间已极难见到。嘉靖年间(1522一1566年),临朐人迟凤翔于历下(今济南)书肆中,购得残编一帙,极喜,然惜其已残。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时已为官多年的迟风翔还乡省亲时,又从马愉曾孙马玑、马珩等人手中,索得未曾刻印的手稿若干篇,捎至陕西洮岷兵备副使任上,令勋阳府学训导林震、生员秦守卿二人重加校阅,合先后所得,厘为八卷,分为四册,付勋阳府知府张循刻印流传,并改书名为《马学士文集》。后人《四库全书》存目中。
  至近代,上述两刻本已难见到。1986年,马氏族人曾据迟刻手抄本出过一个前六卷本,书名仍为《马学土文集》。1998年,国家出版发行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在集部第32册中,收录了迟刻《马学士文集》全八卷。此书共印了100套,我县有幸购买了一套。此集共收讲章(为皇帝上课所准备的讲义)17篇、赋颂5篇、诗230首、赞5则、歌3篇、铭5篇、序102篇、记5篇、跋11则、哀词4篇。下录其诗18首:
  送方御史出巡浙江
  路入东南眼界宽,青骢到处列城欢。
  狐狸避道藏踪迹,雕鹗冲霄振羽翰。
  两浙冰消春水碧,一冠豸压晓霜寒。
  此行定见敷恩泽,多少疮痍待抚安。
  送查郎中致仕
  宦途渐觉雪盈颠,诏许南归思浩然。
  双佩初辞丹阙下,此心先到白云边。
  柴桑旧约能同醉,击壤新诗取次联。
  况有园田生意在,不须重费卖山钱。
  送卫主事以嘉省墓
  东吴风景久关情,此日归来喜倍生。
  千里松楸饶雨露,九原泉壤被恩荣。
  锦衣明映江花烂,画鹚遥随柳絮轻。
  适意故园谁不羡,还须及早上神京。
  送刘布政致仕
  高步瀛州三十年,岭南方伯重才贤。
  生平官况清如水,此日归心快若川。
  紫蟹谩倾燕市酒,白鸥偏狎楚江船。
  好山入目应无数,雅称吟怀兴浩然。
  送刘宪副致仕
  征雁倦飞翼,眷眷怀乡丘。
  人生必宦达,贵在知归休。
  虽云古所制,几能遂斯谋。
  昼锦故乡行,良荷君恩优。
  遥望大江右,西风送轻舟。
  山川不改观,先业余田畴。
  朋旧话初别,少壮今白头。
  樽酒日相乐,赤松从邀游。
  思昔抱奇才,扶摇八极周。
  豸冠试柏府,持斧鸣华驺。
  继登外台佐,劲节扬风猷。
  每使狐鼠避,常怀黔黎忧。
  兹焉谢羁绊,素心于以酬。
  俯仰穹壤间,快哉何悔尤。
  送黄知府之开封
  画省中郎守汴州,三年献绩总称优。
  家声远继黄丞相,德政重闻郭细侯。
  一派河流清绕甸,四郊禾黍绿盈畴。
  遥知五马行春日,黎庶欢歌满道周。
  送何太守之太平
  新捧除书下九关,圣情深慰远人安。
  边城喜迓双旌到,驿路休言万里难。
  夷獠从今闻礼乐,雕鸢由此变衣冠。
  知君更有冰霜操,可使蛮烟六月寒。
  送刘砒知县之莆田
  读书早巳取科名,事业初闻在此行。
  单父昼琴多逸暇,萍乡更鼓独分明。
  循良自古资儒术,抚字先须问野氓。
  想到劝农新雨后,棠荫歌咏有新声。
  谢河东孔运副惠琴兼寄葡萄酒
  焦桐斫就自平阳,为忆知音远寄将。
  只恐夜凉清不寐,葡萄佳酿试新尝。
  寄谢县官昨承恩命,归觐二亲,获见邑贤大夫。三公一心,义气和同,是用政理民康,邑中宴然。以予远归,屡致慰意。及来京后,萦忆载怀,不能已已,遂述一律,聊将谢忱,敬祈电嘱是幸。邑人马愉端奉大尹、二尹、判簿三公侍右:
  宁亲昨向故乡回,治邑欣逢得众才。
  百里闾阎无犬吠,三春桃李尽花开。
  仁慈政出宁容异,道义心同自不猜。
  慰我远来珍重意,欲将何以报琼瑰。
  寄谢骈庠掌教陈先生昨承赠言,辞旨过溢,佩服弗胜。兹成中人近体一首,聊致谢意,希笑览幸甚。  邑人马愉端奉骈庠掌教陈先生讲席:
  每念斯文义气同,芹池今喜又相逢。
  雄辞荷赠琼瑶丽,高意何殊斗岳崇。
  久见诸生沾化雨,从知1)王客沐尧风。
  交情不比东流水,只在临歧怅别中。
  束寄骈庠诸友昨谒黉宫诸友,行辈先后相伴,  以余旧同游也,咸欣喜加敬,亲爱殊厚。既来京,缅想于怀,特成近体一首,少伸报谢,兼致相期之意云。
  归来缓步谒骈庠,黉友交亲意何长。
  误起临渊思结网,不知搏塞已亡羊。
  敢忘恭敬归桑梓,还见栽培出栋梁。
  珍重诸公须努力,云霄指日看翱翔。
  闻沾恤典独坐偶成再和前韵录奉苗高二先生发一卢胡耳。
  十二年来住破房,构成那有一旬长。
  垣墉齐败波犹沟,瓴瓿斜倾夜未央。
  地阔何从容庋榻,年丰谁信缺糇粮。
  寒酸大抵多前定,笑断朱楼公子肠。
  林间行读
  适兴依林樾,逍遥乐此心。
  练囊随杖履,缃帙散光阴。
  贤圣遗风远,鸢鱼至理深。
  高怀千古上,自不染尘襟。
  渔樵问答
  生计烟波与碧岑,白云深处有知音。
  相逢一笑斜阳暮,说尽红尘万古春。
  坐石观泉闻说匡庐万丈峰,峰前飞瀑似垂虹。
  欲寻濯足知何地,却见湍声落云中。
  听月楼赋
  听月楼高接太空,楼高听月倍分明。
  碾霜毂辘冰轮转,捣月叮叮玉杵鸣。
  月奏宫商声细细,斧修丹桂响铮铮。
  忽然一阵香风过,吹落妲娥笑语声。
  地阔何从容庋榻,年丰谁信缺糇粮。
  寒酸大抵多前定,笑断朱楼公子肠。
  游沂山百丈崖
  披云直上最高巅,石势巍巍欲插天。
  日暖峰峦生万态,地灵今古孕古贤。
  崖封台藓几千尺,树带烟霞数百年。
  登眺不知豪兴发,敲诗对月夜忘眠。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临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