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6 13:30
鄌郚总编

《嘉庆重修一统志》,封建大中国的完美终结

  
  公元1812年,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对比较平静的一年。
  这一年,爱新觉罗·颙琰五十二岁。这位大清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在他登基的第十七个年头里,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虽然在刚刚过去的那一年里,台湾和四川的那两场不大的地震让国库损失了一些银子,在训谕八旗及查禁洋人的问题上让自己动了一点火气,但比起自己亲政第一年诛杀权臣和珅,在位第八年的神武门遇刺和前年才镇压住的几次农民起义,这些,也就算不了什么事了。
  内无大忧外无大患,“国家幅员日阔,户口日蕃,田赋日充,物产之华”,1812年,多少给了嘉庆帝一些的欣慰。想想,近些年来自己的大清帝国的疆域、政区、田赋、户口等等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于是,到了这一年的四月份,嘉庆帝“命史馆重修《大清一统志》”。
  《大清一统志》曾于康熙、乾隆年间两次纂修,此次为三修,因开编始于嘉庆十七年,所辑资料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断,故称之为《嘉庆重修一统志》。此志由潘锡恩、穆彰阿等先后主持编修,经历30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二月方才完成。全书五百六十卷,另加凡例、目录两卷。辑京师及直隶、盛京、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新疆、乌里雅苏台、蒙古二十二个统部的分野、沿革、户口、田赋、风俗等等内容。
  《嘉庆一统志》的内容是在“康熙志”和“乾隆志”的基础上进行了的,增加了“乾隆志”以后至嘉庆二十五年间各方面的变化,同时对前志的某些内容进行了一些补充,但与前志最大区别也是最具有意义的是对有关边疆国界的内容更加充实详细的记录了——
  1、西域边疆的统部范围加以扩充并门类细致化。
  在北疆,增加了“乌里雅苏台统部”,设有将军、参赞,管辖唐努乌梁海、科布多和喀尔咯西部广大地区,并会办库伦以西事务。同时,“蒙古统部”由乾隆志中“旧藩蒙古”的25个地区增加为31个。将“乾隆志”中的“新疆藩属”纳入“新疆统部”,又新增乌鲁木齐、古城、吐鲁番、巴里坤、玛尔噶朗、那木干6处辖区。
  另外,各边疆统部的门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新疆统部增加了台站、营塘、卡伦、属境等4门;乌里雅苏台统部增加了晷度、山川、卡伦、台站等4门;蒙古统部增加了旗分、封爵、属部、驿站等4门;盛京统部增加了关邮、城堡等2门;兴京增设了行宫、山陵、城堡等3门;贵州统部增设“苗蛮”门,记述少数民族事宜。
  2、新疆、乌里雅苏台、蒙古等统部已直接列于其他各统部之后,与内地省份并列同称,使之内地化。
  3、增加划界与边疆统部辖境内容,关于边疆统部辖境,“嘉庆志”远比“乾隆志”翔实与确切。
  如新疆统部“东至喀尔喀瀚海,及甘肃界;西至右哈萨克及葱岭界;南至拉藏界;北至俄罗斯及左右哈萨克界;东南至甘肃界;西南至葱岭拔达克山、痕都斯坦诸属界;东北至俄罗斯界;西北至右哈萨克界。广轮二万余里,北为旧准噶尔部,南为回部”。
  库伦办事大臣辖区“治所在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旗之北。其在土拉河以东、科鲁伦河以西者,为东库仑;在土拉河以西、鄂尔坤河以东者,为西库仑”。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范围“东至乌里雅苏台界,西至伊犁塔尔巴哈台巴里坤界,南至瀚海界,北至俄罗斯界”。
  4、嘉庆朝时,中国的疆域最终划定,因而增加“嘉庆图”,既彰显金瓯无缺的全貌,又标明与邻国之边界。
  从《嘉庆重修一统志》能够充实入这些内容来说,至1820年的大清帝国,已达到了封建中国疆域主权的鼎盛时期。并且这些内容的撰录,也奠定了中国疆域最终的地理坐标。
  所以从另一种角度上也可以这么说,“嘉庆志”不但仅仅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完备、质量最好的一部地理总志,更是对封建大中国的完美终结记录——
  国以何为大?国家统一,疆域辽阔,领土自主。
  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嬴政结束五百多年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起,至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正式下诏退位,中国的封建社会存在了两千多年。
  在这两千多年里,各时期封建帝王开疆拓土的行为一直没有停止过,当然这种本性也一直延续到了大清。史料显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疆域面积为715万平方公里;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为997万平方公里;雍正四年(1726年)为1186万平方公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面积一度达到了大清疆域的顶峰,为1310万平方公里;到了《重修一统志》截止的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由于库叶岛于1790年被俄暗中吞并,国土面积实为1301万平方公里。
  当然,在中国的封建历朝中,疆域超过清朝的也有,例如在元世祖至元七年(1280年),面积就有2267万平方公里,远远超出了清时。这也是中国已有历史中曾经拥有的最大疆域。
  虽然因国力强弱,疆域规模时大时小这很正常,但,单单只凭疆域面积来区分大与小未免太狭义,要真正称得上“大”,领土能够自主才是最主要。
  纵观历史,清朝以前的那些历代中国封建帝王们,对于自己的那片鞭长莫及的疆土,其实一直是满足于模糊的分界线,只是处于思维的想象之中。而到了清代,从顺治开始,一直到康雍乾嘉,都慢慢对领土、边界、主权有了清晰的界定和认知的理念,并有意识的去做自我认定和国际法理确定。比如,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在尼布楚与俄国订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经过谈判,中俄两国于1727年8月、10月、11月分别签订的《布连斯奇界约》、《阿巴哈依图界约》、《色愣鄂界约》;经过三年五十八次会谈,在1728年与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划定蒙古地区边界。其他还有1849年总管哑吗嘞事件发生以前,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一直向清政府交纳地租,以及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先后加入清政府的朝贡贸易体系等等。所做这些,都是清朝前几代帝王有意识的让国际社会对自己领土主权的认同的证明——清帝国的疆域已取得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承认!
  这就是西至巴尔喀升湖和葱岭,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库叶岛,东至台湾及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西至广西、云南、西藏,包括达拉克,北至漠北和外兴安岭的大清朝疆域。
  这片辽阔疆域的形成,不单单是大清几位先世帝王纵马横刀征服来的江山,更是秦汉以来中华各兄弟民族经过两千年的相互依赖交往,融洽的结果,所以说,这片辽阔的疆域这就是封建中国最终的疆域底定——这就是两千年封建大中国!
  可是,1820年的这个大中国依然遵循着“盛极而衰”的社会发展规律,它既是封建中国发展的空间极致,也是封建中国由强转弱,由大变小的最后时刻,并且这个过程发生的实在太快。
  这不是哪个人的错,更不是爱新觉罗·颙琰的错,为此他背负的“无为平庸皇帝”的后世评价实在是有些冤枉。整饬内政,整肃纲纪,惩治贪臣,这能叫无为?评判内乱,严拒外患,维护国权,这能叫平庸?只是他生不逢时,他既从他的列祖列宗手中接过了权力和广大疆域,也同时接过了盛世外衣下掩藏的一连串的危机,这些危机,是清朝积累了一百八十年的社会矛盾,更是两千年封建社会固有的病态政体。他,尽力了。
  狂澜既倒,徒唤奈何?随着1820年9月2日,苦苦坚守了这强大封建中国二十五年的嘉庆帝暴毙于承德避暑山庄,封建的中国在它存在的最后时刻不可避免的要写上了屈辱的一页——
  是年,英、俄已在觊觎它的西北与西南的大门,渐趋登堂入室,封建大中国中国从此金瓯残缺,无所规复。
  时间仅仅过去了二十年后的1840年(道光二十年)5月,英吉利,这个在几年前还拿着“西洋镜”等礼物规规矩矩来朝贡的“西北海中”小国的四十余艘兵船到达中国海面,先行封锁珠江,挑起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两年后的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在南京城下江面的一艘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上,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清政府赔款2100万两银元,香港岛割给英国。
  146天后,《嘉庆重修一统志》编撰完成。不知当时道光皇帝在翻阅这部感刚完成的《一统志》,看到那幅由他的列祖列宗以血汗换来的疆域图及“英吉利”这个名字亦然列在“朝贡各国”名录时,他会是怎样的心情?
  也就是从这一年到1850年短短的八年间,发生在各地九十二次的起义暴动令清政府手忙脚乱,损兵折将。内乱不断,外患渐逼,清王朝加速了衰败,封建制度这杆大旗摇摇欲坠。。。
  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中俄瑷珲条约》签订。该条约一下子让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日,清政府和沙俄在北京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为此清政府割让出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4年(同治三年)10月7日,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塔城界约》,割占中国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南北44万平方公里土地;
  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中俄伊犁条约》,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平方公里国土丧失;
  1885年(光绪十一年)9月6日,《中法新约》,清政府放弃对越南之宗主国地位,承认越南为法国“保护国”;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7月4日,《中日马关条约》,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还有期间的《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烟台条约》《里瓦几亚条约》《印藏条约》《华工条约》《辽南条约》《胶澳租借条约》《展拓香港界址条约》《续定印藏条约》。。。赔款,割地,辱国,丧权。。。
  终于,熬到了公元1911年(宣统三年)的12月20日,在齐齐哈尔,封建中国最后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中俄满洲里界约》签订,1400平方公里的国土拱手他人。
  又过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国的最后一位封建皇帝,清宣统帝溥仪在那群热血澎湃的革命党人的隆隆炮声中下诏退位,飘扬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大旗坠地。
  合上这丧权辱国的一页吧,我们回过头去,让历史回到1820,当我们的目光停留在那部厚重的《嘉庆重修一统志》上看着那张“皇舆全图”时,我们会说:封建大中国,就在那里!它在那里定格,也在那里终结!
  而,能够以这种记录宣扬国土主权的形式终结,也算得上是完美的。
  ———— 富山一鸣 写就于2011年3月4日 夜
  主要征引与参考文献:
  1、《嘉庆重修一统志》(穆彰阿、潘锡恩等)
  2、《正说历朝八十帝》(乔继堂主编)
  3、《中国历代帝王辞典》(车敦安主编)
  4、《中国历史年表》(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
  5、《1820,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于逢春)
  6、《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的理性审视》(姚有志、李元鹏、钟少异)
  7、《中国历代疆域图集》(谭其骧主编)
  8、《中国历代朝贡制度研究》(付百臣主编)
  9、《中国古代朝贡制度史论》(李云泉着)
  10、《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网络资料)
  11、《中国历代疆域的形成》(网络资料)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文史资料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