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7 13:58
鄌郚总编

潍县陈氏世家

  潍县陈氏世家
  潍坊,宋元时期称潍州,明清称潍县,县治设在潍城。明清以来六百年历史风云中出现了丁、陈、郭、张四大名门望族。他们在潍城宗脉相继、瓜瓞繁衍、支派纷呈,成为豪门大户。这些家族,多以书香继世,官宦连甲,人才辈出。到清代中期以后,祖籍沧州的陈大观家族在潍城尤为显赫。
  元朝至正八年春,陈大观任潍州刺史,携带家眷从沧州赴潍,由于未任而罢职,寄居潍城。明洪武二年编户续民入籍,从此落地生根,留下三个儿子:友亮、友忠、友直,称作老三支。老长支陈友亮的后裔曾集中在撞钟院附近居住,陈家老过道是其祖居地,后代散居在附近的撞钟院前街、前苇湾崖以及松园子街等处,世称撞钟院陈家。老长支在郊区的陈家村和冯家村也有后裔。老二支陈友忠的后裔分居在潍城西北郊区的赫家、西七、灶户王、臧家村、禹王台等农村。老三支陈友直的后裔最为兴旺发达,到第八世陈懿试,生下三乐、三复、三答、三奇、三思五个儿子,俗称新五股,其中三复和三奇两股尤为兴旺。陈三复一股传到第十五世便是陈祥桂等兄弟六人,陈祥桂的三个儿子陈官俊和陈官桀、陈官侨是同胞三兄弟。陈官俊在清中期先后做过五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而且是道光皇帝的老师,他的独子便是清代最著名的大收藏鉴赏家、一代金石大师陈介祺(俗称大花翎),如今的万印楼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和潍坊三中的大部分校园是其旧宅。
  陈官俊的堂兄弟陈官义是道光进士,其胞弟陈官人的长子陈介眉曾任河南归德府知府、署开封府知府,回乡后任潍县民团团总。在率领潍县民团抗击捻军作战中"力竭捐躯"(见《潍县志稿》),潍坊博物馆后院有记载这段历史的一通石碑。陈官俊死后入大清朝廷贤良祠、陈介眉和陈介封死后入大清朝廷昭忠祠。任江西丰城县知县、署南康府知府的陈官义,举人陈官侨、陈官贤、陈官良、陈介侯、陈厚滋,任安徽池州府知府的陈介璋、任内阁中书的陈介猷等都是这一宗支的名人。
  陈三奇一股也是人丁兴旺、官运亨通的主要宗支。其孙陈兆鸾是顺治六年已丑科进士,曾任河南彰德府知府,十笏园在清初曾是他的府邸。陈兆鸾的侄子、十二世陈尚志靠他的荫庇崛起,贡生出身,考授州同,相当于六品顶戴。后来,他通过官商性经营各地十几处典当行发家,成为潍城大富豪。陈尚志与先后任潍县县令的赖光表、郑板桥交往甚笃,带头捐资倡建书院修筑城墙,深受俩位县令器重。其子孙们秉承家业,各有造就。并捐资修建北城石楼和潍水书院。该家族的后人至今还保留着乾隆三十九年和道光十四年两次分家文书。该支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嘉庆武进士陈梅岩,任浙江处州卫守备;嘉庆进士陈凤翰的三、四代人中,先后有十人出身科甲,因此,家里有两块牌匾:"祖孙父子兄弟科甲"、"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科甲".根据清朝的惯例,具备拔贡以上功名的人可在家中竖旗杆一支,金巷子陈凤翰门前曾竖有八支旗杆(院内还有两支),世称八支旗杆底陈(金巷子西段路北);积善堂陈(布政司街西段路北);铁梁牌坊陈(城里邮电局处是其旧址);十三万七陈(陈汝梅,贡生出身,嘉庆六年候选州同加三级,敕封徵仕郎、光禄寺典簿,六品顶戴。去世时,族人为了讲排场,迫使其家花掉十三万七千两银子出大殡,搞得典房卖地,倾业床庑鹘砍买闵瞧浜蟠G【偃顺峦㈩冢患吻炀偃顺率浴⒊率龆⒊率鼍⒊率銮邸⒊率鱿汀⒊挛亩贰⒊伦逾粒晃髅爬锶豕劳浦芯俚某孪笫唷⒊孪箝簟⑼尉拍昃偃顺孪蟊值埽还庑骶偃顺旅胃⒊陆怠⒊络潮虻榷际粽飧黾易濉A硗猓飧黾易寰獭⑿幸健⒔淌樯踔疗迨侄即忻恕3氯媸老抵饕幼≡诒泵爬铩⒔鹣镒印⒉窒镒印⒈甭淼篮秃遗品唤值氖徽溃潜苯记谋崩镒屠痴麓宓某滦找彩粲谡庖皇老档暮笠帷C窆逼谒窃胧徽赖某滦瘴惫匚粤抛嬗ǖ娜倏霉潘砂厥鞔蚬偎尽
  陈大观家族老长支陈友亮后裔中,七世祖陈宗仁是明代文林郎,任洪洞县知县,钦召考授御史。八世祖陈懿训是文林郎。九世祖陈所养是敕封文林郎,任南彰县知县;陈所问也是敕封文林郎,任过广东道监察御史和真定县知县。十世祖陈祝泰是明末敕赠徵仕郎,礼科右给事中,又赠儒林郎、行人司司正。十一世祖陈调元是崇祯癸未科进士,任宁津县知县,并在兵部和刑部都任过中级官员。入清后,顺治八年,陈祝升考取举人,敕封文林郎,任固安县知县。陈调元的孙子陈黻考取康熙乙酉科武举。 陈黻  ,字绣上,亦字绣裳,号怡亭,年十九抡武魁,北上不第,遂退而学琴,经常弹奏《梦蝶操》表达他的志趣。特别善于绘画,对于国画中的山水、人物、花卉、虫鸟各臻其妙。他非常喜欢交友,不善诗而喜人吟诗,不饮酒而喜人饮酒,晚年好禅供达摩像,常颂金刚经,常与了心和尚谈大乘法,后无疾而终。陈黻的二儿子陈周臣  , 字凤梧。精骑射,虽是秀才出身却考中了康熙三年甲午(1664)武科,任泗州卫运粮千总。家传丹青绘画,由于长期在大江南北押运粮草,亲历过许多高山大川,于皴染烘托之法颇得江山胜迹之助。后来由于始终得不到重用提拔,告归乡里,以绘画艺术为志趣,聊度晚年。十七世的陈应聘于道光十三年考中癸己科进士酥凉愣禄嵯刂厥鹕刂莞男值芎吞眯值艹掠Ψ摇⒊掠⒊掠κ嗟纫蚕群笥诘拦饽昙渲芯佟K乃镒映碌虏既」庑鞴锩平浚苍诠愣沃埃龊釉聪刂兀允莱破渥嫠镂肮愣莱录摇保馑际窃诠愣龅捞ǖ某录摇T诶铣ぶШ笠嶂校缘拦馐四杲砍纶渥钗院眨胃=ㄏ捎蜗亓睿ㄗ吭较群筇嵘鱿叵亓睿ㄍ迓垢弁阈拧⒓仓:罄矗筛=ò床焓埂⒔詹颊梗巫收蠓颉⒈渴汤伞⒍疾煸河腋倍加罚吭禾岫骄拧⒔餮哺АM尉拍辏?870年)病卒后,荣禄、赵长龄、李鸿章等亲自为他撰写了墓志铭。该家族藏有民国十一年续修的《陈氏支谱》,潍坊电力公司离休干部陈锡俊、众谊汽车配件公司董事长陈祖光等人是其后裔。
  陈大观家族老二支陈友忠世系,大部分居住在潍城西北郊的赫家、西七、灶户王、臧家村、禹王台等农村。可能由于受文化环境的制约,这一宗脉出现的人才较少。十一世的陈人麟,曾任过东昌府的河道千总。十七世的陈寿泰头脑聪慧,帐目清晰,因而被潍城首富丁四宅聘为总管。十八世的陈国干是劳动模范出身,1960年出席山东省农业群英大会,1964年出席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代表大会,并是华东局劳动模范。他在赫家村任党支部书记,连任三十余年,并兼任于河乡的乡政府委员。
  潍城陈大观家族老三支陈友直的发祥地在北门大街。如今看来这条狭窄如胡同的街道,在明清时期却是潍城数得上的几条大街之一。它的位置在县衙右侧,直通城墙北大门"望海门".城门外的北关有一条"东自登莱达济西 "的国属驿道,潍县驿递总铺曾设在北关,这里是钦差大臣、朝廷命官、驿递差役、达官贵人频繁往来于山东半岛的必经之地和宾息之所,也是进入潍城的咽喉之地。当时,正适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业开始繁荣发展,北关是潍城最早的商业区,药店、药材栈、花店、绸缎庄、油坊、当铺、干货行、货栈等遍布驿道两旁,北门大街是沟通城内外买卖的必经之地。北门大街起先分南北两段,进来望海楼城门的一段,叫北门里;南段则叫"翰林院街".陈氏家族的后裔在街道两旁聚族而居,家庙祠堂也设立在北门大街中段路西。十二祖陈尚志的后人住北门里,这里是他们发财致富的发祥地;陈祥桂世家住翰林院街,他们祖辈勤奋攻读,成为官宦之家。
  在各支脉林立的陈氏古宅中,最古老并有名气的当数北门大街小学对面这个俗称翰林院的大院(陈氏本家称作"老大门")。这个大院始建于明代初年,陈家始祖聘请风水先生多次占卦后选下这块风水宝地,建房定居繁衍生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拆迁时,尚留有许多明式房屋,那时这个大院已被陈氏祖祖辈辈分家后各自分割隔离成许多小院,小院之间成为一条小胡同,后来迁进许多外姓。翰林院本应是皇帝的外朝官署,进士中的佼佼者方可入院供职,翰林们不但负责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起居住行等军国大事,还替代皇帝草拟册立分封文书,制造诰命圣旨等重要文件。进士在朝廷廷试中得庶吉士的优异者,才能称翰林。特别优异的翰林,还要选考进宫为皇帝、皇子讲经书,侍读伴读,成为皇子的老师。当皇子继位后,他们自然会成为皇帝最为信赖和亲近的人,帮助皇帝执掌国家大权。所以翰林院表面上看起来是有职无权的清水衙门,但却最有机会面睹天颜,又是留京结交王公大臣们的高层平台,并可与同僚们相互切磋交流、深结厚谊的最佳机构。翰林们一旦放到各地为官,上有朝廷做靠山,下有实权在握。所以,历代仕子们考取进士后,都希望进翰林院供职几年。那么,小小的潍城怎么会有翰林院呢?原来,陈官俊与陈介祺父子都曾在翰林喝沃埃饫锸撬堑睦险C髂┣宄跻岳矗孪楣鹦值芰硕甲≡谡飧龃笤豪铮楣鸷投用亲≡诤笈啪偶涿鞔荻プ┓康亩啡洹>荽倏〕錾保锹旌旃猓馐枪笕私凳赖恼髡住<吻焓辏?808年)官俊考中戍辰科进士,经朝廷考试后,又考中庶吉士,被朝廷留在翰林院任编修。他的独子陈介祺在道光二十五年又考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来道光皇帝钦加侍讲学士衔,成为咸丰皇帝的伴读,并赏戴双眼花翎,晋升军功二品顶戴,诰授资政大夫。他的堂兄弟陈介猷于咸丰二年也因朝考优异,成为庶吉士入翰林院。潍城北门大街的陈氏"老大门"出了这么多翰林,所以当地的人们把他们的府第恭称翰林院,这也是陈官俊宗脉发迹的一段历史。
  由于各种原因,潍城陈氏家族也在历史进程的风浪中颠簸起伏,许多宗支分居外地。如:在第七世上陈子立因兵乱孤身逃到高密县北乡楚家沟;八世祖陈进举因遭荒年,于清初顺治年间又迁居高密北乡永丰屯,在那里定居三百余年,繁衍了十几世。后来,该支又有人迁到河南南阳定居。十七世陈介眉被捻军杀死后,其家眷怕受牵连,也迁往高密匿居。陈汝梅一支破落后,陈蜚声等后世迁往安丘县景芝其外祖母家居住,等等。
  潍城陈氏家族族谱,是从明代前期嘉靖三十八年创立的;到明代
  中后期万历甲寅年重修过一次;再到明末崇祯年间,陈调元带领族人重新续修,并写下原序。陈调元字撰甫,号北溟,别号鸥盟道人,明代天启年间考取丁卯科副榜眼,崇祯癸未科进士,做过河北直隶省河间府宁津县知县,并在兵部、刑部都任过中级官员,阅历广泛。
  潍城自汉代至明末,都是夯土筑城,为了抵御清兵进攻,崇祯十二年(1639),在县令刑国玺倡议下,官民共举,发动了浩大的筑城工程,用石快重砌城墙,将土城改为石城。竣工后,陈调元受托写下《潍州新筑石城记》的碑文,立于城头。一百多年后,到了乾隆年代,由于城墙年久失修,多处崩塌,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又募捐重修潍城城墙,写下了那块著名的《修城记》石碑碑文。陈调元的《潍州新筑石城记》和郑板桥的《修城记》名闻遐迩,是潍城历史进程的两块里程碑,也是潍城历史文化的见证。
  潍城陈氏家庙是清代中期嘉庆元年始建的,座落在北门大街中段路西,与"大中丞"刘洪翱的刘氏家庙对应而建。陈氏家庙里竖有两支旗杆,挂两串红灯,对门刘氏家庙里也竖有两支旗杆,挂两串红灯,蔚为壮观。《陈氏祠堂碑记》,现犹存放在陈介祺故居陈列馆院内。陈氏家庙旁边曾建有光禄公祠,那是在陈官俊成为道光皇帝的协办大学士(相当于副相国)兼吏部尚书,并担任皇太子的教师,特许他在紫禁城内骑马代步以后,父以子贵,陈官俊的父亲陈祥桂受皇恩降旨,诰赠光禄大夫,建光禄祠以光耀门庭。其母夏氏也被封为一品太夫人。官俊的母亲庆祝九十大寿的时候,道光皇帝还亲赐御书"耆臣寿母"匾额一块、寿字一方、如意一柄,红绸两卷,以及金瓜钺斧仪杖,以示皇恩。
  潍城陈氏家族可谓官宦世家,祖祖辈辈尊孔尚孔、熟读经书、深识文墨,几乎代代都有考中举人、进士、居官显赫的。历来县官、州官、知府、同知、守备、布政司、通政司、巡抚、道台、监察御史、漕运总督、祭官、主考官……层出不穷,代品官员累计达八十多人;被朝廷敕封、诰封、增封孺人、恭人、宜人等三十多人。家族中书法家、画家、收藏家、作家、教授、名医等人才辈出。陈三复的后人原居北门大街南段"老大门",后来,陈介祺从北京回来后在增福堂街双小庙购地重建新宅,他的二子陈厚滋分家后迁居南门里路西。陈介眉、陈介锡兄弟居大十字口路南,陈介璋迁居四合头。现在,陈官俊一支大都移居北京、天津、郑州、济南等地;陈官桀、陈官侨两支的后裔多数仍居潍坊,分居在大十字口以西,预备仓和南门里。陈三奇的后人在清初至民国时期分居在布政司街、西门里、北门大街、金巷子、仓巷子、胡家牌坊、城隍庙街、北马道等一个个深宅大院里,一般都建有青砖瓦房四合院,显贵之家还有三进院落或连环院落,并建有庙宇式的拔台子大厦屋,院内有花园、更道、夹壁墙、地下通道、马厩等;并在街面上竖有旗杆和各种牌坊、节孝坊等,极尽封建时代的辉煌。
  六百年斗转星移,六百年风雨剥蚀。时代变革的大潮重重荡涤了陈氏世家豪宅的繁华。如今,人们只能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中,透过历史沧桑去寻找昔日那繁华兴盛的残迹,品味潍坊历史文化那深厚的积淀。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坊人物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