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7 14:45
鄌郚总编

昌乐中学几点回忆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昌乐人物 移动到本区(2019-01-27) —
  昌乐中学几点回忆
  1938年春节前后,张天佐在昌乐南乡的仓上村,组成了昌乐县政府和抗日保安第五团,张天佐从任职昌乐县长后,除了布置生产与抗日,还下决心办好教育。在他统一安排下,各村皆有小学,教师都为公派。这些教师把村里的小孩子组织起来,进校学习,人们一到学校旁,就会听到朗朗读书声,许多老百姓都留恋孩子们的读书声,久久不肯离去。
  这年9月张天佐设立了"昌乐县联合小学",招收了五、六年级两个班和一个初中补习班,共三个班,校址设在大吉阿村,离仓上很近,教室全是民房。那时候,师生共同吃食堂,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刻苦。
  张天佐经常到学校看望老师和学生,还委派赵伯枢专门管理办学事宜。赵伯枢查学,给我的印象也很深。有一年冬天,他骑着小毛驴,戴着后边有尾巴的大粗布做的风帽,来校查学,感觉很朴素和蔼。
  1948年政权交替前,钱太毛,钱都用戥盘称,昌乐中学用小米给老师发薪水,给学生发奖励,目的就是发实物坑不着人。政权交替后,有人怀疑我,你家既然那么穷,怎么上得起学?他们哪里知道那时的情况,上学有奖励制度,我一直考前五名,每月50斤小米,省教育厅还发着膳食补助费,也值50斤小米的钱,加起来100斤小米,家里把小米拉回去,粜了后再换成高粱,摊成煎饼,捎到学校吃。所以,家里还跟着沾光。
  我一开始在昌乐中学初中第十级丙班上了一学期,因家境贫寒,转到师范部,1948年"一百五"那天,省立昌中解散,我一气跑到方山前崖,路上能清楚听到国民党所扔炮弹的爆炸声。不久,赶到昌乐县人民政府驻地梁家庄,赵锡林政委给我写了介绍信,参加了工作。
  回忆在吴家池子上学期间,遇到了两件大事。一是学生闹风潮,听说有人把霍梓坡校长门上抹上屎,贴上白纸。张天佐带着一个警卫连,在操场集合,支上十挺机枪。张穿着黄呢子军装,领上一个星,少将军衔,那时没有扩音器,他大声训话:"你们学生不是来求知识的?你们闹事,怎么成为国家栋梁?我看你们是‘臭蛴摆碟好看不中吃’,学校供你们吃供你们住,给你们请来好老师,容易吗?"此事大概发生在1946年夏秋之间。
  另一件是1946年刚过麦,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思源来给张天佐、赵伯枢等人授勋。省立昌中学生奉命到火车站迎接,第八军李弥的部队立正举枪,全部日制配备,所经路上三步一岗两步一哨。授勋仪式在昌乐城西大操场(即今县政府西北角)举行。何思源大背头,戴白手套,长得相貌堂堂,有学者风度。记得举行的第一项是"授勋仪式".好似叫"抗日勋章",上面有佩带,下面是圆形的,很漂亮。接着, 何思源表彰了张天佐等人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主要是赞扬张天佐的言论。记得有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张将军忠于国家,忠于领袖,忠于民众,在日本侵略面前不畏艰险,有效地宣传与发动民众,组织抗日武装,灵活机动地与日寇盘旋,并且不遗余力地在艰难窘迫的环境中大力措办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党国中坚力量。凡此种种,说明昌乐已经成为全国的模范县。"
  记得我们学生都是站着参加授勋仪式的,同学们都出了汗。他专门对学生讲的那几句也很感人,他说:"同学们,我是何思源,是山东省政府主席,鄙人干过教育厅长,蒋委员长看中了我,让我做山东主席,我当官两袖清风,没捎什么东西来,大热天的,我送给同学们粽子吃吧。"
  此后,省立昌中在酝酿制作校徽时,为了表达对何思源的敬意,便将其制成三角形,因为那时棕子都是三角形的。
  韩德奎
  作者简介:韩德奎,1930年生,昌乐人。民国时期就读于昌乐中学。参加工作后历任公社党委书记、县交通局长等职。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