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9 15:25
鄌郚总编

杨先让潍县行

  杨先让潍县行
  -
  再探杨洛书 华发仍少年
  谁能比他更亲近民间艺术?民艺在历史交错重迭的光影间摸索出路,上世纪80年代,中央美院教授杨先让率队"黄河十四走",给夜深风寒时的民间艺术家以慰藉。那一走是发掘,是抢救,是呐喊,从"土坷垃"里拾掇起灿烂的中华文明。
  10月24日,杨先让再"走黄河",首站来到潍坊。"杨洛书木版年画艺术馆"庭院里,一株无花果蓊郁苍翠,偶有护院犬吠。一别30年再访画乡,杨先让、杨洛书的手又一次紧紧握在一起。
  -
  三十年后再走黄河
  这是最快而又最慢,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30年;这是杨先让一头扎进民间艺术的沃野,汲取露、汲取水,探寻民族"母体文化"的30年。
  杨先让是徐悲鸿的学生,黄永玉的朋友,陈丹青、徐冰的老师。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专业的他,却走上民间美术的道路,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美术系。他年轻时嗓门大,做起事来风风火火,敢想敢干,因此被冠以"杨先嚷"的称号。民间艺术从无声到有声,多亏他一"嚷"再"嚷".
  杨先让生于烟台牟平,祖父在仁川经营绸缎庄,父亲在哈尔滨开油坊工厂,叔父是英国烟草公司奉天总代办,是真正的富足人家。从牟平养马岛,到仁川,到北京,以至于之后的休斯顿,他始终喝着"洋水洋玩意儿".亲友们谁也没想到,他愣要向"土坷垃"里钻,要向民间"化缘".
  1987年至1989年,时任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主任的他组织考察队"走黄河,访民艺".一行人风尘仆仆,对陕西、西安、河南、河北、山东沿黄河一百多个县、镇、乡进行了14次考察。他们追忆昨天,向往明天,在惊叹与悲伤交织的颤抖中记录、阐述,串起了黄河流域沉淀数千年的民俗"活化石".
  潍坊历史悠久,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考察队曾先后两度来到潍坊,对高密扑灰年画、高密剪纸、高密青花鱼盘以及杨家埠木版年画进行考察。1989年1月,考察黄河流域民间美术的压轴戏选定在山东,因木版年画闻名的杨家埠是第一站。杨先让等人在杨家埠的两天里,从这家作坊跑到那家作坊,马不停蹄地搜集、访问、录像,有收获,也有遗憾。
  1993年,杨先让和女儿杨阳合著的《黄河十四走》在台湾出版。一部《黄河十四走》,将一批岌岌可危的中国民艺重新发掘,整理在册,推向世界。黄永玉在《天末怀先让》中记录了初见《黄河十四走》时的震撼:"一翻开,这内容把我震傻了……所谓成绩是什么?是对千秋万载后人有深远益处影响的东西。"杨先让用他的行走,丰富了美术史,也让我们还是"有根"的人。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杨先让仍然关注着民间艺术的发展,惦念着身处乡野的民间艺术家。"哎呀,净认识这么些老人。"杨先让一声爽朗的笑,唤醒了记忆,往事一一再现。
  30年前的杨洛书应该是怎样的?
  -
  再次重逢已是满头华发 相遇相知两人犹如少年
  "先让,你大变样了……"
  "老先生,你也变样了,瘦了矮了,我们都老了……"
  没变的地方倒也不少。杨洛书还是把木版年画当成命一样珍贵,杨先让还是以尊敬的目光审视他的艺术语言。聊着聊着,他们会兴奋,会感慨,会委屈,激动了会拍手拍膝,甚至拍对方的额头。杨洛书说:"有一个送信儿的人,说是你要去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我还担心你不一定能来看我。一到杨家埠就来看我,够意思!"两位满头华发的老先生言语中、眼色里,偶尔透出点小得意或者小调皮,就像长不大的孩子。
  作为杨家埠百年画店"同顺德"第十九代传人,杨洛书7岁开始摸刻刀,"攥着刀把子刻了70年",他的手都变了形。30年前,这只手可是天底下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手——刻刀一上手,便被注入魔力,在木版上欢快起舞。
  "现在该享清闲了吧?"杨先让看着当年的老伙计关切地问。
  "不干不行啊,我仍然是忙。"91岁的杨洛书摇摇头。他背驼得厉害,但身板还算硬朗。杨洛书摊开手,絮絮叨叨地和杨先让拉起了家长里短,聊如意和不如意,没有一星半点踌躇。他是要把心事一股脑倒出来。杨先让凑上前,拉起他的手说:"别太累,要休息休息。"
  杨洛书的艺术馆,生活区和制作区合二为一,制作木版年画的地方也是会客的地方。木版俯拾皆是,厚且重,加重了屋子深处的昏暗。天光透过窗子,铺在两位先生的身上。杨洛书讲起冯骥才送给他的三句话:搞好业务、好好吃饭、凡事莫生气。他还把冯骥才写的《画画的杨家埠人》刻在木版上,印出来,时时拿出来读一读。"杨洛书老人住在村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小院……"他随手取来一张,一边指着一边给杨先让念起来。
  "国家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知足。"杨洛书拿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荣誉证书、文化部授予他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等一大摞证书。他一一给杨先让讲其中的故事。杨先让把证书又一张张摆到杨洛书的胸前,端详了又端详,嘴角上越发增多了笑意。
  在荣誉的映衬下,杨洛书消瘦的脸庞望去像罩了绯红的轻云。"看看,这多好啊!我们都没有。"杨先让的神情,就好是像自己得了奖一样。
  -
  喜获避火图 与君约来年
  最好的邂逅也无非是这样的:30年前寻而未果,30年后不期而遇。当杨洛书说他有"避火图"时,艺术馆里一阵骚动。杨先让再"走黄河",宛若目睹了这种木版年画瑰宝在杨家埠的劫后余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民间艺术几度遭遇即将消亡的命运,以致当杨先让听到有"避火图"时,竟惊喜到紧张。
  -
  回忆当年遗憾事,意外收获"避火图"
  何为"避火图"?杨先让给大家解释道:"其实就是春宫画。"据记载,明清两代,天津杨柳青等地每年春节前将"避火图"和其他年画一起销售。新娘的嫁妆中有"避火图",这种习俗直到19世纪仍然存在。这就是有名的"女儿春"、"嫁妆画".之所以叫"避火图",古人认为它可以避邪,能防止火灾的发生。
  30年前,杨先让来到杨家埠,曾专门找当年的老作坊和老师傅询问当地"避火图"的情况。经历了"文革"等灾难,"被问者吃惊地望着我,好像要被杀头似的,感觉恐怖得很。"杨先让一再解释、启发,心惊胆战的老师傅才慢慢相告。
  早先,杨家埠每家年画作坊为了发货和客户选货方便,将上百种年画印样贴在墙上,其中"避火图"的花样贴在门后方。因为屋子暗,贴在门后并不醒目,所以又称为"门后画".另外,它们被小商贩藏在箱底或藏在袖筒里出卖,所以也叫"箱底画"或者"袖筒画".
  "还能找到几张吗?还有版子吗?"面对杨先让的询问,老师傅赶紧告诉他:"杨家埠没有一户敢藏那个玩意,了不得。"往事在老艺人身上留下阴影,"这里是先进区,不敢碰那玩意".那段历史成为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乃至中国永远的痛。这些情况,杨先让在《黄河十四走》里专门做了记录。
  在杨家埠,"避火图"真的被涤荡一空了吗?30年前,杨先让带着失落走了;30年后,杨洛书拉着杨先让的手,非说自己当年曾送给他一张"避火图".
  "你有‘避火图’吗?"杨先让不禁大吃一惊,他既疑惑又期待地看着眼前的老伙计:"你没有给过我……"
  杨洛书嘴一咧,笑了:"现在我还存着两张,你在这儿等着,我给你一张。"
  "快给我看看!快给我看看!"杨先让兴奋得尖叫起来,一边赶紧和杨洛书相互搀扶着站起来,一边对大家说:"你们都开开眼吧。"
  杨洛书接过话茬:"只叫你自己看,别叫这些妇女看啊。"一席话,把大家全逗乐了。
  纵然这相遇迟到了30年,可它像歌一样,一下唱出的是杨先让心底的渴望。杨先让看着这图,眼睛久久不能离开。他给大家讲"避火图"与生命崇拜、生殖崇拜。
  杨洛书告诉大家,这张"避火图"的版子为民国时期所刻,灾难中他抢救下来。杨洛书视此古版为珍宝,也曾有人登门求购,均被婉言谢绝。"这是杨家埠木版年画"避火图"的遗像,谁要也不卖,我要世世代代传下去。"杨洛书的话字字千钧。
  "你当年没给我。年轻的时候给我多好,现在给我都没用了……"杨先让说完,屋子里又是一阵笑。
  杨洛书宠溺地看着这个"白发少年",使劲敲打着他的肩膀,末了拿手指着他,嘴里念叨着:"你真是……你真是……"屋子里又是一阵笑。
  -
  年画留存多劫难 与君相惜伤别离
  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清朝时达到鼎盛,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黄河十四走》记载了杨家埠木版年画作坊几次经历灾难的历史情况:"抗战时,日本人的破坏抢劫就不用说了;‘土改’时烧毁了一批(画版),因为都说是封建迷信;‘文革’时又是一把大火烧了三天。‘文革’结束后,有些户开始重操旧业,把所藏版子拿出来,又开始刻了些新的。后来,版子又被没收了,一把火烧了。老版子太少了。"
  劫难中,杨洛书冒险将150余块年画古版用塑料布包好,藏在粪坑里、地底下,很多年画版子因此成为孤版。民国时期的这块"避火图"版子也幸免于难。若不将年画当成命,又如何能完成此举?杨先让再"走黄河",恰如再次致敬——致敬杨洛书,致敬千万个杨洛书一样的民间艺术家。
  "他女儿还记挂着我,到潍坊就来看看我。"杨洛书说的是杨阳,清华大学教授,她曾和父亲杨先让一起"走黄河",一起创作完成了《黄河十四走》。
  "哎呀老头儿,我们这一次见面,下一次还能再见吗?"杨先让说。
  "先让……"杨洛书瞬间哽咽,落下泪来:"老人不是说了,今日脱了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他把杨先让送出门,走下纪念馆外一层台阶,十分眷恋。
  杨洛书颤巍巍不下台阶却又送下台阶。他紧紧握着杨先让的手:"什么时候再见?不知道了……你在北京,赶明年的时候就再问问‘杨老还有吗’,你就这样问。"
  "有!"杨先让把如此瘦弱却无比坚强的老伙计揽进怀里。接着人群中传出一阵喊声:"有!"这是再"走黄河"人心底的呼声。
  -
  ◎相关链接
  《黄河十四走》
  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广大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去进行创造,发展成一个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
  自1986年至1989年,杨先让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组建者之一,率领考察队14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等,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8省(区)。在走访中,考察队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并整理出20多万字的文本,汇集成《黄河十四走》一书。书中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
  《黄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鲜活生动的图片,记录下散落在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让古老的民艺得以传唱至今……
  "新中国第一批美术工作者",这是杨先让对自己的形容。他从容淡泊到令人一见就分外亲切。然而,他却乐见民间艺术家们的荣誉。"对于民间艺术和民间艺术家,他总是慷慨又热情。"烟台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李水说。
  -
  ◎相关链接
  杨先让
  杨先让1930年生于山东牟平养马岛,1939年随家人迁居朝鲜,1944年回国求学,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和创作员,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员,文化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教授。
  曾获美国休斯敦大学亚洲艺术部文化奖、全美华人教育基金会终身艺术成就奖、中国文联第11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等国内外大奖,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曾出版著作《杨先让文集》《徐悲鸿》《中国乡土艺术》《与木刻刀结缘50年:我的木刻版画创作历程》《海外漫纪》《艺苑随笔》等。
  -
  又访张殿英 赏巨幅年画
  杨先让称张殿英是一个"为本土文化遗产奔波呐喊者".再"走黄河",为民间艺术一"嚷"再"嚷"的他一定是要去看看老相识张殿英的。当年张殿英弃了三尺讲台,一个猛子扎进木版年画的创作研究。而今,他又鼓捣出了什么?
  -
  巨幅年画《农家乐》 展现古代乡村生活
  要不是张殿英迎出来,大家还真不能顺利找到青云山年画馆。一段长路,把喧嚣隔在山外。这里的事物,大都散发着沉静、深刻的孤独。炙热的年画是个例外。
  即使看过了很多年画,见到张殿英的《农家乐》时,大家还是吃了一惊。这幅长达32米的年画,一下子把人拽进了古代乡村世俗生活。乡野劳作、喜庆丰收、佳节嬉戏……这些场景向你扑面而来。张殿英说,这幅年画共用了531块梨木版,雕好后一步步套印上去,"全程没有接缝,大概只有年画能够做到".
  为了便于观赏,张殿英专门打造了一个画箱。画箱两边都装有转轴,颇为精巧。张殿英缓缓转动一侧的轮子,一幅幅场景便被源源不断地"吐"了出来。观者出神凝视,思绪随之缓缓前行,随着场景的变换,大家仿佛变成了乡野农家的一员。
  张殿英给大家讲述这种新颖的年画展现方式。他痴迷年画一辈子,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想带着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现代人的情绪中找到共鸣。
  当年,张殿英从安丘出发,外出求学、教书,为年画放弃了大学教师的岗位,调到潍县年画研究所(后改名为潍坊市杨家埠年画研究所)。"文革"中,大批珍贵的画版被用来当柴火烧,甚至拿去堵鸡窝。他又心疼又着急,就去抢救、收集。他痛心愚昧无知者对年画肆意践踏,用微薄之力对抗。退休后,他又回到安丘继续年画的创作研究。年画一直在他的生活中。
  30年前,杨先让等人来潍坊,张殿英和他一起找年画师傅探访。这30年中,张殿英除了针对传统继续挖掘、研究,也一直在赋予年画新花样。之前,张殿英还和儿子一起,把年画印在T恤上。他在保持这项民间艺术不变味儿的同时,想用一种更容易被现代人认可的方式去传承。他从内容、形式等方面适当创新,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它、接受它。
  从张殿英的讲述中,你能感受到他对年画执着的爱,既热烈又纯真。杨先让说,他和张殿英都是半路出家,突然就喜欢上了,迷上了民间艺术,迷上了年画。这份痴迷,载着他们前行,也载着艺术前行。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有它生长的沃野。在民间艺人的手里,年画一方面连着过去,一方面又奋力伸向未来。
  -
  带领后辈解决难题 张殿英旧作受追捧
  张殿英带着大家一路参观,行至一个脸盆前,盛水半盆。他随手取来一张年画扔里面。大家好奇地看着他,不知道他要变什么戏法。大概四五秒钟,他把年画自水中取出,颜色遇水竟不跑。
  有人说,张殿英把青云山年画馆变成了年画的避风塘;还有人说这里其实是年画的梦工厂。他带领着后辈,在这里恢复失传的印金、拱花等技术,解决了裱褙跑色的难题,印出泡在水里不跑色的年画。
  虽然离开了三尺讲台,但张殿英还是一个师者。"以前是教书,现在是教刻版、教印画".他把一些门外汉领进年画这道艺术之门里。儿子张运祥子承父业,入了年画这一行当。在青云山年画馆,大家见到了"年画百宝箱".张殿英父子制作的这种工艺品可以随身携带。打开后,你会看到刻刀、木版、拓纸、颜料等一应俱全。普通人可以用它体验雕版、印刷。父子俩希望百宝箱能成为保护、传承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一个有效载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杨先让请张殿英给大家讲讲潍坊木版年画。张殿英很谦虚地和大家做了分享:"潍坊年画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潍县就有杨家埠等十几个村子制作年画,周边的高密、安丘等地也建有不少画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曾出版张殿英的书籍《潍坊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书中详细介绍了潍坊木版年画的源流、作品内容出处,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生产和销售方式,潍县年画改革的成就,以及张殿英个人木版年画创作实践和在木版年画理论上的探索等。
  分享会后,大家纷纷请张殿英签名售书,杨先让也郑重地买下一本。简陋的传习所里,一场签售会温暖圆满,偶像与粉丝合影留念。
  不知道书出版之初,张殿英有没有做过此类活动。我想,此刻,他一定是幸福的。
  -
  ◎相关链接
  名家评《黄河十四走》
  黄永玉:杨先让《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他把近百年来张光宇、张正宇、张仃、郁风、廖冰兄这些前辈老大哥为中国民间美术实践、奋斗、呼号,由于力薄势单成不了气候的凄楚处境,变成无限广阔的灿烂局面。
  陈丹青:《黄河十四走》是上世纪90年代,也是此前半个世纪中国最为周正而用心的民间艺术图文集,其内容和体裁,介于田野调查、文本分类、历史综述、美学阐发之间。如今市面上各种美术史豪华版画册泛滥成灾,可是仍然无法替代《黄河十四走》,不消说,每一页图文背后,都可见先让老师的雄心。
  吕胜中:《黄河十四走》是迄今为止中国民间艺术田野调查最辉煌的,也是今后难再出现的独一无二的成果。
  -
  民间之艺术 传承路漫漫
  年画有多了不起?
  杨先让是这样说的。上世纪80年代,他率队"走黄河",就是想看看中国的民间艺术到底什么样。当他走完了,也明白了,在民间艺术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中,年画是压轴戏。
  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传统年画是压轴戏
  民间艺术是五千年中华文化演进的缩影,是时间赠予我们的礼物。
  在"剪纸之乡"高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农村妇女都会剪纸。一把剪刀一沓红纸,巧手一翻纸花飞舞。冬天没有农活的时候,她们在炕上一剪就是一天。人们借以纳吉祝福、怯邪除恶。莫言说:"我的故乡不仅跟我的成长有关,也跟我的文字密切相关。这里的泥塑、剪纸、茂腔等民间艺术和文化一直在伴随我成长。"莫言还曾专门回乡收集过剪纸、泥塑。民间艺术对人的影响如此深远。
  通过"黄河十四走",杨先让认识了民间艺术这个庞大的造型世界,记录挖掘了包括剪纸在内的民间艺术瑰宝。
  在青云山年画馆,张殿英拿出一块家传的纸牌。"走黄河"之前,杨先让曾以为这种传统的民间娱乐品已经绝迹。他说,纸牌的人物造型,全国各地都不一样。有的是抽象派,有的是野兽派,有的是现代派。"外国有这派那派,中国的民间早就在这派那派了".他一边赞叹造型的精彩,一边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所折服。
  中国的民间艺术是没有专利的,从年画产地遍布可见一斑。据张殿英介绍,老潍县的惯例是年画"专利"三年,艺人创作出一幅年画来,自己印三年,三年之后谁都可以用了。有的地方连一年都没有。大家随便拿过来加工一下,就成了自己的了,慢慢也有了各地的风格。
  杨先让说,民间艺术的创造者认为阴阳相交而成万物,万物有灵,对大自然是"神"一样的崇拜。四大古国的其余三个,文化传统全部断裂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到现在,民间艺术的凝聚作用不可或缺。"正是这种典籍不存、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支撑一个民族的元气。"
  1989年,走完黄河后,杨先让意识到,"年画是民间艺术的压轴戏——它补充和扩大了传统民间美术的表现领域,突破了传统民间美术中用单一的符号象征观念的局限,使中国的传统民间美术从整体上达到了真正作为造型艺术所应该具有的表现范围和境界".
  -
  热爱坚守加执着 民间艺人多悲苦
  不只民间艺术让人吃惊,艺术家们的精神更令人吃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民间艺人,他们的骨子里烙着"民间"两个字。
  在陕西旬邑一座破窑洞里,杨先让见到了"剪花娘子"库淑兰。库淑兰家徒四壁,一生坎坷。她的作品却没有一点悲苦,全是欢乐。她一边唱歌,一边把自己剪进里面,新娘是她,仙女是她。"库淑兰的作品,已经从传统民俗剪纸进入了偏重纯审美的艺术创造。"产生一个民间艺术家不容易,杨先让称她是"民间的梅兰芳,民间的齐白石。"
  "马蒂斯看到库淑兰的作品也要五体投地的。"杨先让说,出版库淑兰的作品时,他说了一个要求:"毕加索、马蒂斯什么规格,库淑兰就是什么规格。书出版得特别好,可老太太走了。"
  中央美院成立民间美术系后,杨先让请杨柳青年画艺人王树村去讲课。"文革"时期,王树村抢救珍贵木版20多箱。就是这个在"除四旧"时不顾个人安危的人,却不敢给学生们讲课。见过了太多人被批垮、斗臭,他特别怕自己说错话,怕挨整。"太难了,民间艺人都很伟大。"杨先让说道。
  民间艺人来自田间炕头,他们对艺术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杨先让说,老师李苦禅经常把"作画要像玩儿一样投入"挂在嘴边。"这就是喜欢,不把它当‘营生’干。"杨先让学着李苦禅的山东腔重复了一遍。
  -
  民间艺术日渐消亡 如何留存面临难题
  王树村在《年画史》中写道:"卖画的一出现,就是春天到了。穷困的家庭没有饼糕给孩子们,买张年画儿童也很喜欢,它又可以使草堂柴门增加色彩。"
  "有钱没钱,买画过年",张殿英说,过去,谁家要是不买年画就不算过年。如今,过年不再贴年画了,市场上还出现了价格低廉的胶印年画以次充好。木版年画的蛋糕又被切走一块,年画卖给谁?收藏的需求也微乎其微。
  杨先让说,1956年到陕北时,看到姑娘们就像舞台上的演员,大辫子,穿着蓝花衣服,漂亮得很。现在再去看看,和城里人一样了。"生活变了,这就是民间艺术的处境。"传承人在,民间艺术就活着;没了传承人,民间艺术就随之消失。
  民间艺术的自然消失像潮水一样,留存成为难题。张殿英说,现在我们以一种艺术形式来研究年画。手工文化或许可以给年画提供一个出路,至于到底怎么去发展手工文化,他还没摸出头绪。
  现在有些人反对民间艺术,看不起民间艺术。杨先让说:"是我们呼喊得还不够,杨先让‘嚷’得也不够。"然而,也有一些迷恋它的人。他在美国的朋友买了《黄河十四走》,说是想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传家宝。"现在我们把民间艺术作为文化来抢救,学习一点、理解一点,就像我们理解孔子、孟子一样,用他们的学问来拾起今天的生活。"
  杨先让说,再"走黄河",见了这么多老朋友,很值。中国的民间艺术是一部血泪史,同时又丰富多彩,值得研究。"不只是年画,多着呢。深爱民间艺术的人,需要相互支持,相互鼓劲。民间艺术深远得很,需要大家共同思索。"此刻,记者的脑子里蹦出了黄永玉的话,"在这个狗屁唠嘈的混账时代,我捡到了一个宝贵朋友,就是杨先让。"
  毕加索从非洲民间的木雕汲取灵感,搞出了立体派。中央美院最初创立民间美术系的目的之一,是从民间获得养分,培养更全面的中国画家。民间美术系没了,可我们还是怀着期待,期望不远的将来,有人可以在民间艺术土壤中吮吸、陶冶,创造崭新的更富有民族魅力的艺术。
  未来,朝向希望这一面。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