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9 15:35
鄌郚总编

潍县衙门与老地名

  
  县治前街为重要地理实体
  记载中,县治前街简称县治前。
  今城市潍坊一带,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属于潍县。当时,潍县政区实体的办公场所,在潍县古旧史志的记载中称县尹署、县政府,简称县署、县治。本地民众则俗称其为县衙、衙门。潍县衙门作为全县的政治统治中心,其重要性和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县治前街、县门口、县过道等曾经耳熟能详的老街巷、老地方,都因潍县衙门而得名。这些老地名也承载着我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不少回忆。
  -
  位于衙门正南方向 两头平直城里少见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前、后、左、右的地理方位概念,一般是以重要或著名的地理实体为坐标,坐北面南为基准。这样,前、后、左、右,便可以分别代指与该地理实体相关联的南、北、东、西方位。因而顾名思义,县治前街因位于潍县衙门南面而得名。
  我国传统城市中,称为"前街""后街""左街""右街"的街巷,都可以是任意走向。其中,"前街""后街"较为常见,"左街""右街"则少见。我去过北京府右街,至今没有见到或听说过称"左街"的地方,只见到过"山左文化"的表述(此处的"山"指今潍城区浮烟山)。潍县的古旧街巷则习惯称"前街(巷)""后街(巷)""东街(巷)""西街(巷)",而不称"左街(巷)""右街(巷)".县治前街,简称县治前,为南北走向,且与潍县衙门的大门正对,南起大十字口并向南与田宅街北端对接,北到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并可向北直达潍县衙门前的"东莱首邑"牌坊。
  民国时期,城里(本地民众俗称潍县城内的地域为城里)拥有四十多条像县治前街这样的古旧街巷,长不过数里,短者甚至不足百米,最宽的街巷可以勉强错开两辆马车,最窄的小巷里甚至两人对面相遇也要互相避让。这些古旧街巷的走向大多很正,不是东西走向就是南北走向。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几乎没有一条是完全平直的,短的街巷略呈弓背状,站在一头是难以完全看到另一端的。相对长些的街巷就不止有一处缓弯。当然,走在街巷里是感觉不到这些自然缓弯的。因为城里的地势,并没有明显的地形起伏。所以街巷中几乎无处不在的缓弯,可以排除地势因素的作用。这些古旧街巷仿佛在追求曲径通幽的意境。
  县治前街不长,满打满算,长度不足200米,宽度则大约在六七米左右,在城里算得上是相对宽阔的古旧街巷。其特点是完全平直,这在城里是少见的。潍县衙门处于县治前街北端上首位置。它的与众不同,似乎在与潍县衙门整齐端严的形象相配套。
  -
  县治前街是潍县城纵向中轴线的组成部分
  潍县衙门位于城里正北上首位置。潍县城的纵向中轴线由潍县南门近似直通到衙门前的"东莱首邑"牌坊,并又作为衙门所属建筑物的中轴线,一直延伸到衙门北沿。县治前街则是这条中轴线的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城里划分为东南隅(yú)、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4个县辖一级行政地域。1932年,城里划分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镇,隶属于潍县第一区。为区别潍县东关名称与之相同的4个镇,城里4镇名称前面都冠以"城"字。县治前街为城东北镇和城西北镇的分界线,路东属于城东北镇,路西属于城西北镇。
  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未见县治前街上分布有达官名人宅院的记载。县治前街上见诸记载的有两处清代的建筑群,都与地方公益有关,分别是普济堂和考院。
  普济堂位于县治前街中段路西。是潍县知县毛韶芳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捐资创建的,建筑规模为三十二间草房和瓦房。专门收养流落街头、无家可归的穷人和老人。毛韶芳是清代第27任潍县知县,任职时间是雍正十年至乾隆元年(1732至1736年)。他卸任离开后,受到了民众长久的思念。
  在我的童年时期,城市潍坊一带还延续着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照老猫"的习俗。届时,我也与别的小孩子一样,口中念念有词地喊着"照照老猫不害眼",提着纸质的小灯笼相互串门嬉戏。对照相关记载以及"老猫"由来的民间传说,毛韶芳无疑就是"老猫"的原型。
  县治前街南端路东,由南向北分布着二十五间青砖青瓦的房屋,是潍县科举时代考院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考院是由潍县城内一位家道殷实的士绅杨玉相,独自捐资铜钱三万九千千,自咸丰二年(1852年)起,历时两年创建的,是全县童生参与考试的专门场所。在这之前,全县童生只能冒着风吹雨淋,在席棚里参加考试。这类席棚时称考棚。前几年,我在鲁西的临清老城区寻访到的一条基本保持原貌的古旧街道考棚街,就以临清科举时代的考棚所在地而得名。可见,潍县的考院实为考棚的升级换代版。
  潍县科举时代的考院大门设在大十字口东(今潍城区东风西街的预备仓街至向阳路段)。民国时期的潍县法院,新中国成立后的潍坊市(县级)法院、总工会,都曾在老潍县考院建筑群内办公。这些机构的大门则都在县治前街或县治前街原址上。
  民国时期,县治前街分布着几家饭馆、小吃摊,以及面市、杂货铺、扎彩铺等服务业实体,普济堂原址还是殡葬业服务人员受雇出工的场所。县治前街的基本格局是南北两头分别与大十字口和县门口相邻,这两个地方都是繁华热闹的去处,中间地带则以普通民居为主。故本地民众在言谈话语中,较多提及大十字口和县门口,较少提及县治前街。
  -
  县治前街原址 面貌基本如旧
  近五十年前,笔者家与县治前街原址相隔数条街巷,距离不到600米。离家最近的一家理发馆就坐落在县治前街原址中段路东,为一处沿街自南向北开有三四个窗子、一个门口的青砖红瓦老平房。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这家理发馆的顾客。虽然在那时,原来的县治前街早已经是潍坊市向阳路的组成部分,两旁林林总总的大小门口上方,红底白字的门牌上,明确标注着"向阳路某某号",附近民众依然称这里为县治前。
  当时,国家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潍坊市理发和浴池业都由地方国营商业中的一家单位统一经营,无个体私营者。这家单位名称为潍坊市理发浴池中心店。分布于潍坊市区各处的50多家理发店(包括县治前的这家)和3家浴池,都是中心店的分店。记得我父亲工资单中专门列有"洗理费"条目,属于职工福利,好像是每月1元。洗理费一度并不随着工资一块儿发现金,而是发放等值理发票和洗澡票,票券上印刷有红字,盖有"潍坊市理发浴池中心店"的印章。少年儿童理发价格为一次5分钱(0.05元人民币),成年人是1角,与一张理发票等值。我有时候持理发票结算,理发员会找零5分钱。
  已经成为向阳路组成部分的县治前街原址,格局和面貌基本如旧。除了这家理发馆,县治前街原址南端路西开有一家布店,北端路西还有家百货零售商店,规模都不大。1972年、1975年、1977年,潍坊市拓宽东风大街的白浪河以西段(即今潍城区东风西街的和平路至安顺路段),先后拆除老考院的部分建筑物和那家布店,并在老考院原址改建起潍坊市市立二院的综合楼,综合楼的西面就坐落在县治前街原址南端路东。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未见其它变化。
  -
  "县门口"一带基本格局述略
  传统的狱门狴犴图案。
  潍坊市民俗博物馆里的影壁实物。
  潍县衙门建筑群的南端,包括一座大门和一座仪门,仪门在民国时期称二门。附近民众习惯上把从大门外的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县治前街交叉口以北到仪门之间的区域称为县门口。县门口的名称未见记载,也未见路标、门牌上标注过,不是正式地名。也有人把这一区域再加上整条县治前街都称为县门口。民国时期的地图上则把衙门大堂前通二门甬道、县门口、县治前街统称为县府大街。
  对照记载与笔者曾经亲眼所见的相关地理实况,可以还原县门口一带的基本格局。
  "东莱首邑"牌坊
  -
  为知县胡璟增建
  由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县治前街交叉口向北约5米处,即进入潍县衙门建筑群的最南端。这里是一座书有"东莱首邑"四个大字的石牌坊,由潍县首任知县胡璟增建。
  胡璟是举人出身,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来潍任职。之所以记载为增建"东莱首邑"牌坊,是因为潍县衙门建筑群历史悠久。就在距胡璟来潍任职那年的两年(一说一年)以前,这里刚刚由潍州衙门降格为潍县衙门。潍州衙门前面,以前是没有牌坊的。增建"东莱首邑"牌坊,算是对潍州降格为潍县的确认。
  明、清时期的书面语言中,县雅称邑,知县雅称邑侯。首邑即首县。按照传统习惯,一般称府、州、郡治所在的县为首县,可雅称首邑。降格后,潍县先是隶属于青州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后改属莱州府的平度州,既不是府治也不是州治所在地,也不是更久远历史上东莱郡的郡治所在地。雅称潍县为首邑,表达的是对这里曾经作为潍州州治所在地的怀念之情。东莱郡存续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64年—公元621年,多次废立,郡治所在地和辖区也演变纷繁。
  "东莱首邑"牌坊向北约15米处,矗立着一道屏壁。屏壁,又叫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建有影壁,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从潍县衙门屏壁所处的位置分析,作为"东莱首邑"牌坊的配套建筑,才与它的基本功能相符。
  屏壁的东、西面原来分别建有亭子,名称为旌善亭、申明亭,民国时期就已经倒塌无存。
  屏壁向北20米左右,就是潍县衙门的大门。这样,从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县治前街交叉口到潍县衙门的大门长大约40米,最宽处在20米左右,自然形成一个小广场。有人也把这个小广场看作是县治前街的组成部分,但小广场并无民居大门分布。
  "东莱首邑"牌坊和屏壁都在小广场内。小广场是潍县城纵向中轴线的组成部分。清代潍县衙门大门为传统的门楼式。现存照片上的潍县衙门大门,建筑风格为牌坊式、典型的民国风格,系县长厉文礼1933年改建的。
  -
  县衙大门与仪门相隔百米,由一条笔直的甬道相连
  进入潍县衙门的大门,沿着一条笔直的甬道向北走100米左右,便到达仪门。连接两道门的甬道也是潍县城纵向中轴线的组成部分。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本地人见到的、现在能够回忆起的这条甬道,中间用石块铺就,比较平整,用于正常通行;左右两边各有一条土路,是骑马用的通道。
  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仪门两边分别开有东、西两处角门,角门以东、以西各有一道外墙。两道外墙呈南、北方向,起自"东莱首邑"牌坊两边,与大门东西方向界墙相接后,继续向北延伸到仪门东西方向界墙处并与之相接。当时,大门与仪门之间的墙圈内并没有什么建筑物。
  到了民国时期的七七事变以前,"东莱首邑"牌坊与衙门二门(仪门)之间的两道南、北方向外墙都已不复存在。清代潍县衙门仪门为传统的门楼式。现存照片上的潍县衙门二门,建筑风格为牌楼式,系县知事郁浚生1924年改建的。仪门也改称二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甬道东侧已经沿南北方向建有不少民居。民居群向北,是常平仓的西墙。二门外东侧紧邻二门处有一条官民共用的向东夥巷,通往附近的郭家巷。二门外西侧是监狱的东墙。东墙向南延伸约20米便折向西,是监狱的南墙。南墙外也有一条向西夥巷,通往附近的仓巷子。
  衙门监狱由高约四五米的青石外墙圈成、长宽大约40米左右,呈正方形。
  监狱大门位于潍县衙门仪门(二门)内西北方向、监狱青石高墙圈的东北方位,门禁区域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约七八米,外门和内门分别设在门禁墙圈的东北和西南方位,戒备森严。
  外门门额上雕刻着狴犴(bì àn)头像,面目狰狞,让人望而生畏。狴犴又叫宪章,为我国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形象近似老虎,擅长狱讼事物,专门吸食恶人的鲜血。故我国传统时代,监狱大门或官署正堂外两侧等地方,狴犴形象较为常见。
  监狱内建有一处狱神庙。在我国传统时代,罪犯刚押入狱中时,或判刑后起解赴刑前,都要祭拜一下狱神。狱神在明代以前一般为皋陶,清初则换成了萧何。皋陶(gāo yáo),我国史前传说中的人物,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他为我国司法鼻祖。萧何(公元前257年-前193年),我国秦末、汉初政治人物,史称"萧相国",参照秦《六法》,重新制定法律制度《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而治。
  牢房区域位于青石高墙圈内的中间区域,为长宽大约都在20米左右、不与周围相连的单独院落,建筑格局呈顶端不闭合的"匸"字形。
  -
  解放后公安局进驻
  1948年4月潍县解放后,潍县城一带成为潍坊特别市市区的组成部分。潍坊特别市公安局,以及1949年6月以后的潍坊市(省直辖)公安局、1951年1月以后的潍坊市(县级)公安局,都以老潍县衙门为办公场所。
  我在近五十年前看到的县门口一带,早已经成为潍坊市向阳路的组成部分,铺有简易柏油路面,两侧镶有条石路牙。"东莱首邑"牌坊、屏壁和民国时期的县政府大门都已不复存在。
  老县门口东侧已经找不出小广场的所在,民居密布,常平仓原址也早已成为民居院落。西侧依稀可辨的小广场部分,演变为一处废旧物资收购点的存放场,原小广场北端盖有数间土坯草房,为收购点的营业用房。
  原来的县门口西侧北端,老衙门已经是潍坊市看守所所在地。大门仍位于原处,已经改建为两端为又粗又高的方形门柱、中间为两扇厚重铁门的样子。其中一扇门的下方,设有能够通过一人的便门。原来的青石高墙四周顶端,用红砖加高后扯着数道铁丝电网。高墙西南端位于仓巷子路东,建有砖石混用的岗楼,设有长方形枪械射击孔。
  民国时期的衙门二门原有的门柱都在,但面貌上已与其他单位的大门没什么区别。向阳路简易柏油路面与门柱间等宽,路面穿越门柱间直接通往老衙门内部。门柱内外,路面的面貌完全相同。东门柱悬挂有白底红字的长条形机关牌匾,上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潍坊市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标宋体红色大字。1973年后,东、西两条门柱都悬挂着长条形牌匾,分别书有"潍坊市公安局""潍坊市人民检察院"美术体黑色大字。
  1968年2月,潍坊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三个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合并,实行军管,成立军管小组。1973年6月,撤销军管小组。7月,恢复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建制。笔者见到的残存的潍县衙门二门门柱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牌匾的变化,是对上述历史事实的直接见证。
  直到高中毕业,老县门口一带基本保持了笔者初见时的面貌。
  -
  向东夥巷又称为"县过道"
  作者寻访到的江西赣州灶儿巷门楼。
  门楼坐北面南,为民国时期衙门二门向东夥巷(县过道)西口。
  民国时期,潍县衙门二门外的那条向东夥巷,本地人俗称县过道,系其位于潍县衙门大院内、为官民共用通道而得名。笔者在50年前路过这里时,各住户门框上方悬挂的铁皮制红底白字门牌上,标注的正式名称已经是县过道。
  -
  清代县丞宅外通道 为县过道最初形态
  潍县衙门建筑群,在清代包括知县、县丞、典史三位官吏居住的宅院,分别称县宅、县丞宅、典史宅。三位官吏离任时,都要搬离各自的宅院,由继任者迁入。县丞,为辅佐知县的官吏,主要职责是文书、官仓和监狱管理等;典史,为知县的属官,掌管一县的缉捕和监狱等。
  当然,属于县尹署组成部分的其他工作人员就没有这样的资格和便利,只能另寻他处居住。传统时代,我国各级官署的工作人员又称衙吏、衙役。潍县的衙吏、衙役是否集中居住未见记载。笔者在江西赣州曾寻访到一条古街巷灶儿巷。赣州灶儿巷,明代称作姜家巷。清初时很多衙吏、衙役在这里集中居住,而衙吏、衙役的统一制服是黑色,黑色又叫皂色,所以人们也把衙吏、衙役叫做皂吏、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皂儿巷后来演称灶儿巷。
  乾隆年间,县丞宅位于潍县衙门建筑群的东北角,为一处不与衙门大院相通的独门独院。院门坐落在宅院的正南方。县丞去衙门,须向南经过仪门外院墙的东南角,沿常平仓北沿和西沿、甬道东院墙,南行至"东莱首邑"牌坊处,再折向北行方可。这条通道是县过道的最初形态。
  到了民国时期,衙门甬道旁的东、西院墙以及县丞宅都已不复存在。县丞宅原址已经是潍县看守所和平民工厂所在地。看守所和平民工厂的南面有一处小广场,都已经是衙门大院的组成部分。自小广场南沿向西,可以直接到达大堂前月台的东台阶下。
  原县丞宅外的通道也已经是衙门大院的组成部分。自小广场东南角南行二十来米,是一处丁字岔口,折向东便出了衙门大院,继续向东可以通向附近的郭家巷。折向西十几米后转向西南,切过一处小湾塘的东南角(长度在二十来米)后折向南,南行二十来米再折向西,过常平仓北沿(长度在二十来米)继续向西,可直达衙门二门内的甬道。也可以再折向南,顺常平仓西沿(长度在十几米),过与衙门二门门楼并立、且高度稍低的另一座门楼后就出了衙门大院。折向西马上就是衙门二门外的甬道。
  这条通道在民国时期的官方标注名称是向东夥巷,民众则俗称县过道。这条通道以及通道北端、衙门大院内的小广场,都见证了城市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
  县过道和小广场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县过道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7月底,晋军逼近潍县,并围困潍县城和潍县东关坞。中央军分别以一个旅和一个团镇守潍县城和东关坞。因为发生误会,潍县县政府变得空无一人。潍县商会便与地方士绅共同成立临时保安委员会,简称保安会。保安会先后为中央军镇守部队筹措军饷4.3万银元作为城防及粮饷开支费用,并出资三千银元慰劳镇守部队,组织潍县城士绅和东关坞各酒店平粜存粮,积极反围困。半月后,晋军失利退却,当地治安恢复正常。保安会自行撤销。
  当时,潍县城镇守部队司令部设在衙门。保安会设在潍县商会。商会位于今潍城区十笏园街区魁星楼以北小广场东北部一带。从商会步行去衙门大堂,路程不过400米。正常路径是出商会,沿胡家牌坊街向西,再向北进入县政府大门,经过二门、戒碑,可直达大堂。
  围困期间,衙门是城外晋军围困部队炮击城内的首要目标。为躲避炮击,求得心理上的安全,保安会人员去司令部办理事务,不敢走大道,而是在胡家牌坊街折向北,经过平时寂静、偏僻的郭家巷、县过道和小广场到达大堂东台阶下。
  8月7日下午,在隆隆的炮声中,保安会总务股主任毛寄尘、文牍股主任丁叔言手拉手互相壮胆,沿着这条心理上更安全的路线,步行去司令部商谈部队面粉供应问题。行至郭家巷南口,看到一人从北面急匆匆跑来,告知巷子北头刚刚让炮弹炸死三人,炸伤一人,他要去给伤员请大夫。
  毛、丁二人继续沿县过道前行,过县过道北端小广场,尚未到达大堂,就看到七八枚炮弹像一群乌鸦,自西南方掠过树梢,直扑衙门而来。马上,伴随着爆炸声,大堂后面尘土飞扬,屋倾梁折之声传入耳中。爆炸点离他们不过一二十米。
  可见,炮弹打得没那么精准。郭家巷和县过道也不是什么安全通道。
  县过道北端的小广场,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相传早在清代,县过道北端的小广场就是一处夜宵市。那时,知县有时在夜晚审理案件,不少班房也配合知县加班公干。案件相关人员夜间到衙门探听消息、等候结果。一些走街串巷卖夜食的小商贩,便瞅准商机到这里叫卖,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夜宵市。
  每到夜晚,小广场上到处灯火点点。小商贩们肩挑、手提,各自用箢篼(柳编用具)、"茅囤"(草编用具)、食盒、木制盘子等五花八门的装具盛着各自拿手的食物,用灯笼、罩灯等照明,在固定的位置设点摆摊,叫卖声此起彼伏。他们按不同季节,叫卖不同的食物,品种多且价钱实惠。比如盛夏多为清凉食品,有各种各样的凉粉、麻汁面、刀切糕、粽子、火烧、包子等,远近闻名。附近民众也喜欢光顾。这处夜宵市,持续至七七事变以前。衙门院内开夜市,也够亲民的。
  1951年,县过道北端的小广场已经是潍坊市公安局机关内的东操场。在潍坊市当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4月2日集中逮捕行动结束后,许多落网罪犯押解、集中到东操场,密密麻麻就地而坐,听候处理。操场四角摆着方桌,架着机枪,防止他们暴动。
  -
  县过道改称红旗西巷 是一条普通背街小巷
  近五十年前笔者路过县过道时,这里已经改称红旗西巷,东口北墙上悬挂着标注有"红旗西巷"字样的白底红字长条木牌,但住户门框上方悬挂的铁皮制红底白字门牌,仍然标注着"县过道某号"的字样。
  自红旗西巷、红旗南巷(住户门牌标注郭家巷)口向西5米左右、折向北3米左右、再折向西80米左右,就到了前面所述的丁字岔口,向北原来去往小广场东南角的过道已经成了死胡同。向西的情况则与民国时期的情况大致相同。只是不见了那处小湾塘。过了常平仓原址北沿后已经不能继续向西直达衙门二门原址内,一道院墙堵住去路。只能折向南,然后出巷口折折向西,与衙门二门原址外的向阳路相接。照片上所见民国时期位于该巷口的那座门楼,也已不见踪影。
  当时,我看到的红旗西巷(住户门牌标注县过道)曲折多弯,宽度在两米左右,两旁民居密度不小,门口很多。东端折弯处向西正对巷子开门的那户人家养着一条大狼狗,听到有人路过就"汪汪"大叫几声后,小巷又归于沉寂。
  对照现在的地理实况,当时红旗西巷(县过道)加上多处折弯,实际长度大致也就在160米左右,已经是一条普通的背街僻巷,面貌与城里其它古旧街巷没有什么区别。
  -
  三处建筑物的变迁与现状
  -
  ①县治前街原址今为潍城区向阳路的东风西街至城隍庙街—胡家牌坊街段。
  ②县门口原址今为潍城区向阳路的城隍庙街—胡家牌坊街至十笏园文化街区北沿段。
  ③县过道原址今为十笏园文化街区北沿、关帝庙后街一带。
  县治前街、县门口、县过道三处老地名,名称的改变在抗战前就开始了。其地理实况的彻底改变则起自1982年,用翻天覆地、旧貌换新颜来描述并不为过。笔者目睹了这些地理实况的改变,原址如今仍然基本以发挥城市道路功能为主。
  -
  县治前街名称几经变化 后为向阳路的组成部分
  1937年,县治前街、县门口、二门内通衙门大堂前的甬道标注为县府大街。这是县治前街第一次改名。但第二年1月10日,日寇即侵占潍县城区一带。4月,日伪成立"潍县县公署",汉奸县长称"县知事".不久,衙门大门门额上的《潍县县政府》匾额就改署《"潍县县公署"》。县府大街是否改回县治前街原名,则不得而知。
  1945年,县府大街与近似位于一条线、也都是潍县城纵向中轴线上的田宅街、南门大街并称中正路,有人也称中正大街。
  1948年4月,潍坊特别市将中正路更名为博古街。博古街是潍坊特别市为纪念"四·八"空难烈士,用烈士之一博古的名称命名的街道。这是第三次改名。这次更名后设置了路标和门牌。博古(1907—1946年),即秦邦宪,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1946年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遇难。
  1965年10月,潍坊市将博古街由沙土路面改建为简易沥青路面。同年,潍坊市合并南关大街和博古街,合并后的街道取"人民心向红太阳——毛泽东主席"之意改称向阳路。这是第四次改名。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这次更名后设置了红底白字门牌。笔者的印象中,城里没有设置过与红底白字门牌配套的路标。因为1965年10月以后,城里两条主要街道东风大街、向阳路都已经是政治含义明确的地名。而"文革"时城里的背街小巷更名并没有涉及这两条主要街道。笔者在两条主要街道上,都没有发现设置过这样的路标,只在街头发现过印有手指图标和"靠右边走"字样的红底白字长条铭牌。
  1975年,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革委(即市政府,时称市革命委员会,简称市革委)由十笏园古建筑群迁至红旗中巷(今潍城区曹家巷)路西新建成的办公楼院内。
  潍坊市第一次设置标准路标大致在1977年左右。笔者记得这次设置的路标为双面立柱式,立柱上方为长条双面白底红字路标,路标字迹分为两行。第一行标注道路名称、第二行标注与地名相对照的、不带声调的大写汉语拼音。东风大街城里段的路标标注地名是"东风街".城里设置路标的道路有东风街、曹家巷(今潍城区曹家巷)和红旗街(今潍城区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1967年,潍坊市取"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之意,将察院前街、新街子、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并称红旗街,曹家巷、梁家巷并称红旗中巷。红旗中巷为当时红旗街的诸多派生地名之一。
  这次设置标准路标,红旗中巷恢复了原名称曹家巷。这是"文革"初期官方最早恢复原来名称的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街巷。城里这次设置的标准路标,都分布在潍坊市领导机关大院附近。向阳路上没有发现设置标准路标。
  原县治前街第四次改名后,县门口已经并入向阳路,门牌上标注"向阳路"字样。
  1970年,向阳路的原南关大街段也由沙土路面铺设为简易沥青路面。1981年,潍坊市将南关大街从向阳路析出,并恢复南关大街的名称。
  -
  向阳路拓宽后面貌大变,仍包含县治前街、县门口原址
  1982年,潍坊市拓宽改造向阳路,同时将向阳路由潍坊市公安局门口穿越公安局大院(潍县衙门原址)和西城北沿的古城墙向北延伸至北宫大街(今北宫西街、北宫东街)。
  向阳路城里段的拓宽由总宽六七米拓展为主路面宽30米,两侧人行道则根据原来老建筑布局实况,宽窄参差不齐。拓宽方法是拆迁路西的民居和其它建筑,路东保持原有地理状况,不予变动。
  向阳路拆迁清场结束后,与三处老地名相关的普济堂原址、县门口小广场原址西侧、潍坊市看守所(衙门监狱原址)范围内的东部或全部,变成向阳路的主路面和人行道。位于潍县城纵向中轴线上、衙门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大堂、二堂、三堂和县宅原址的全部建筑物,其它包括清代西花厅原址、敖仓原址的全部建筑物,清代典史宅也是民国时期典狱署原址的部分建筑物,也都成为向阳路城里延伸段的主路面和人行道。
  我在1983年春节前看到的向阳路,机动车道已经实现简易通车。当年夏天路过时,向阳路辅道工程正在施工。第二年春节前,我看到的向阳路就已经完全竣工通车,可以由胜利大街(今胜利西街、胜利东街)直达北宫大街。向阳路成为当时潍坊市区中西部的主要道路。
  向阳路的原县治前街段、县门口段,已经由原来的简易柏油路面改造为三块板式高等级柏油路面,机动车道两侧各有一条宽约1米的绿化带与辅道相隔。两排燕尾式路灯灯杆矗立在绿化带里。每到夜晚高压钠灯亮起时,向阳路上满目都是通明的亮红色,就连道路上空都透着红彤彤的光晕。尽管只有30米宽的路面设置上两条绿化带看上去有些袖珍,但当时车辆还很少,车流量人流量都不大,并不显得拥堵。
  2000年,潍坊市向北延伸向阳路,自北宫西街起延伸至玄武西街。2002年,潍坊市对向阳路的胜利西街至玄武西街段进行综合改造,拆除相关路段路面上原有的两条绿化带。工程完成后,该段向阳路为宽30米或宽36米的一块板式路面。去年,向阳路相关路段加装中间隔离护栏,成为半封闭式双向单行城市主干道。
  县治前街和县门口原址,大致位于今潍城区向阳路的东风西街至十笏园文化街区关帝庙西街段,具体位于该路段东侧人行道和北行车道的路面上。该路段目前为南北双向六车道。
  -
  县过道历经拆迁改造,原址大致位于关帝庙西街一带
  1967年,潍坊市将县过道改称红旗西巷。红旗西巷为当时红旗街的诸多派生地名之一。1981年,潍坊市将红旗西巷恢复原名称县过道。当时,笔者看到的县过道面貌变化不大。不久后,各住户门框上方悬挂的铁皮制红底白字门牌更换为蓝底白字门牌,号码也有所变动。笔者的记忆中,大致在1990年前后,县过道东口挂上了蓝底白字的菱形单面路标。路标顶端为潍坊特有的风筝徽图案,中间分两行,上面是街巷名称、下面是与之相对照的、不带声调的大写汉语拼音。这是城市历史上第一次在背街小巷设置路标。
  1993年,潍坊市拆除潍城区向阳路以东、安乐街小区以西、北马道以南、胡家牌坊街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拆迁后按照城市建设规划,留足相关道路拓宽改造用地和公共、商业设施用地,其它部分就地改建为以多层楼为主的居民小区,并以附近清代园林十笏园的名字命名为十笏园小区。原县过道一带位于十笏园小区西南角的一条无名通道及其附近。我见到的那条无名通道,为简易水泥罩面,宽约七八米的样子。
  2010年以后,结合十笏园文化街区建设,原县过道一带又进行了拆迁和综合改造。2015年十笏园文化街区建设工程完成后,原县过道一带位于今十笏园文化街区北沿的关帝庙后街西段及其附近地带。
  -
  老建筑群的变迁与现状
  与县治前街、县门口、县过道三处老地名相关联的古旧建筑群,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拆旧建新为主要方法的大规模旧城改造中,已经陆续拆除,现在只能在为数不多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中,还能够找到一些碎片式记载。按照记载和笔者印象中的老建筑群拆除时间排序,梳理了一下相关情况和原址现状,权作留下一点城市记忆吧。
  -
  老考院建筑群 先后拆除两次
  第一次拆除老考院建筑群在1972年,大致将老考院范围内的建筑物拦腰拆除了三分之二。
  大致在第二年年底、第三年年初,新建的潍坊市市立二院的综合楼拔地而起,很快投入使用,楼前形成一个小广场。在笔者的记忆里,小广场是个临时停车场,以停放自行车为主,马车、地排车、三轮车也较常见,机动车不多。偶尔停下一辆吉普车或轿车,路人就要停下围观一阵子。当时,大家称轿车为小卧车,小卧车在潍坊这样的小城市里十分罕见。
  东风大街的和平路至向阳路段于1975年拓宽改造完成后,小广场的三分之二变成了东风大街的路面和北侧的人行道,其余部分为市立二院楼前的院落。
  1989年,拆除潍城区向阳路以东、区领导机关大院以西、胡家牌坊街以南、东风大街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改造完成后,形成的居民小区以古旧街道胡家牌坊街的名称命名为胡家牌坊小区。这次旧城改造,是对考院建筑群的第二次拆除,老考院残存的建筑物全部不复存在。
  2010年以后,结合十笏园文化街区建设,胡家牌坊小区全部拆除。2015年十笏园文化街区建设工程完成后,考院建筑群原址位于今潍城区东风西街向阳路口东北角一带,具体位于东风西街北侧和向阳路东侧的路面和人行道、潍坊市脑科医院的楼院、十笏园文化街区西南端范围内。
  -
  大十字口北两侧,很快建成三处办公楼院
  向阳路拆迁清场结束后,伴随着道路工程的进展,新向阳路城里段大十字口北两侧,原县门口、衙门一带,两处工地几乎同时开工建设。我记得在1985年前后就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处位于向阳路衙门二门以北延伸段路东。这里原址为衙门建筑群的东部,按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顺序,在清代依次为县丞宅及宅前空场、捕房、礼房、户房、吏房、马王庙、马厩、东库、大堂东沿的分布区域;在民国时期则依次分布着小广场(与县过道北端相通)、东库、马号、平民工厂、看守所、东花厅原址、厨房等。
  马王庙是祭祀马王爷的庙宇所在地。俗语说:"马王爷三只眼。"马王爷即灵官马元帅,是道教神将之一,又称三眼灵光、三眼灵耀、华光天王、华光大帝、花酒马灵官等。明、清时期,设在地方官署内的马王庙也是办理马证的机构。潍县衙门内的马王庙是否也履行这样的职能,未见记载。
  衙门厨房以后也是潍坊特别市公安局、潍坊市公安局的厨房。厨房原来有后门经过一处小空场,由小空场东北角的一条小过道通往附近的北马道。50年前,厨房后门原址尚存,为青砖小门楼。后门里面矗立着一座青砖烟囱,与厨房北墙一体。但那处后门已经堵死。
  该处楼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一直是潍坊市公安局潍城分局机关大院。
  另一处为衙门建筑群西南角的监狱(解放后的潍坊市看守所)中部和西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为潍城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大院。大院南外墙与西面的金巷子路北近似位于一线,比原来的衙门监狱、潍坊市看守所南外墙向北缩进十米左右。检察院后来另迁他处。潍坊市城市建设房屋拆迁办公室迁入至今。
  稍后,检察院机关大院南面,衙门二门原址外路西,民国时期标注的、衙门监狱南墙外通往附近的仓巷子的向西夥巷一带,又一处工地开工建设。
  向阳路拆迁以前,那条向西夥巷长度在40米左右,宽不足两米,传统沙土路面,路北都是潍坊市看守所顶端安装了铁丝电网的青石高墙,路南是民居,全是土坯草房,路南中间另有一条小巷,向南20米左右再折向西,也通往仓巷子,小巷两边也就分布有四五处门口的样子,有无门牌、是否属于仓巷子,实在记不清了。那条向西夥巷,则整条巷子没有一处门口,也没有名称标注。
  大致在1987年前后,该处楼院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潍坊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的大院。衙门监狱外的那条向西夥巷原址已经是潍坊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楼院的组成部分。大院北墙外与检察院机关大院南墙之间,留出一条宽约七八米的巷子。这条巷子,位置在衙门监狱、潍坊市看守所的南墙内,现在已经标注为潍城区金巷子的组成部分。
  2012年,拆除潍城区北门大街以东、向阳路以西、金巷子以南、城隍庙街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包括潍坊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大院。该区域早已完成清场,建设活动目前仍在进行中。
  普济堂和常平仓原址 今为小区和文化街区
  1988年,拆除潍城区北门大街以东、向阳路以西、城隍庙街以南、东风大街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改造完成后形成的居民小区以古旧街道城隍庙街的名称命名为城隍庙南区。这次旧城改造完成对普济堂原址建筑物的第二次拆除,此后,普济堂原址残存建筑物全部不复存在。普济堂原址位于今潍城区东风西街向阳路口以北、向阳路西侧的路面和人行道上,以及城隍庙南区东部。
  1993年,拆除潍城区向阳路以东、安乐街小区以西、北马道以南、胡家牌坊街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这次旧城改造,常平仓原址建筑物全部拆除。
  古代,各级官署为稳定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设置常平仓,运用需求规律调剂粮食供应。粮价低迷时,适当提高价格收购粮食,价格高昂则适当降低价格出售仓储粮食,既可以避免"谷贱伤农",又能防止"谷贵伤民".
  民国时期,常平仓紧邻潍县衙门的二门,仓院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约25米,共有10间库房。建筑格局呈"干"字形。1933年,县长厉文礼监督修缮常平仓南区后用于储存粟米。
  清代乾隆时期,潍县衙门的常平仓分布在衙门建筑群内的三个地方:大堂东面(东库)19间、西面(敖仓)30间,二门东面10间。民国时期,大堂附近的两处改作他用。二门东面的常平仓原为寅宾馆,后来改建为常平仓。何时改建则未见记载,但应在乾隆以前。寅宾馆是知县接待上级官员和朋友起居的地方,也是衙门建筑群的组成部分,改建前位于仪门东角门外。
  2010年以后开始拆迁建设十笏园文化街区,常平仓原址一带又一次拆除。2015年十笏园文化街区建设工程完成后,常平仓原址位于今潍城区向阳路路东、十笏园文化街区西北角一带。
  -
  文/图 王瑞甫
  资料来源:《潍县志》《潍县志稿》《潍坊市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表》《潍城文史资料》《潍县半月围城记》《潍城区地名志》《潍城区志》《潍坊年鉴》,孙建松、高伟、王伟利、李虎强、徐文理、杨国良、马永生、孙福建、崔永胜、李建忠先生提供资料和帮助。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