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29 15:53
鄌郚总编

画坛巨匠陈伯希

  画坛巨匠陈伯希
  -
  艺术天赋来自家庭熏陶
  陈伯希,原名陈丕绪,1922年11月生于潍县城里(今潍坊市潍城区)。潍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人才荟萃,名人辈出。明清以来,这里曾出了一名帝师,两名状元,108名进士,296名举人,也涌现出了大批书画名家,陈伯希即是当代画坛的杰出代表。
  -
  陈家书香继世 文化气息浓厚
  陈伯希出生在潍县城里北马道三层(潍坊读xing)车门里,是陈凤翰的五世孙。他排行老三,大哥陈衍绪、二哥陈小波。陈家书香继世,人才辈出。高祖陈凤翰是清嘉庆年间进士,在福建做过知府;曾祖陈毓瑛是清道光年间廪贡生;祖父陈晋康是清光绪年间举人,伯父陈鼐(筱蕃)是潍县最后一名贡生;父亲陈鼒(嗣蕃)太学生,是一名教师;长兄陈衍绪是书法家、教育家;二哥陈小波(原名宏绪)笔名贾驰,是西安报社的总编。
  陈家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大家庭,陈伯希的父亲、叔伯以及父辈们的亲朋好友,大都对琴棋书画、诗词文章有一定的造诣。他们经常在一起写字、绘画、交流。陈伯希兄弟们从小就对长辈们的这种学风很崇拜,乐于跟着他们学习。长辈们在家中厅堂里写字、写对联的时候,伯希和兄弟们就负责给他们研墨、抻纸。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侯,那些爱好书画的亲朋好友,几乎天天到他家写对联,常常弄得磨出来的墨都供不上,这时伯希的父亲陈鼒就把墨砸碎了放在罐子里边,再放上一些磁片子、玻璃渣子,倒上一些热水,然后抱着罐子摇晃,直到碎墨全部融化,就成了自己做的上好的墨汁了。
  陈伯希的父亲对待子女从不溺爱娇惯,在学习上,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陈伯希上小学的时候,中午放学回家吃过午饭后,大约有半个时辰的空闲时间,父亲就让他利用这个时间每天临一篇柳公权的《玄秘塔》小楷。时间长了,即使没有父亲的督促,陈伯希也能自觉地利用点滴时间临写,这种好习惯他坚持了很多年,到小学毕业时,书法和美术已成了他不可或缺的课余爱好了。
  -
  自幼耳濡目染 喜欢名人书画
  陈伯希的长辈们经常聚会的地方在离他家不远的叠石山馆。叠石山馆大门坐西向东,面积虽不大,可小巧别致,轻灵典雅,进门后有一池塘,池水清澈,水波荡漾,池两边有抄手回廊,池上小桥卧波,假山嶙峋,层峦叠嶂。据书法家陈衍绪先生回忆,花园虽小,亭榭小桥一应俱全。夏日月夜,清风习习,树影婆娑,几位好友亭上饮酒相聚,会引发诗人无限的遐想。长辈们经常在此谈论一些知名文人和书画家的事,陈伯希小时候和兄弟们常常簇拥到跟前听,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某某人的风格、画法怎么样,某某人写的是什么书体,他们是哪一派的、他们的生平如何等等,长辈们的谈话都在陈伯希的脑子里留存下了深刻记忆。
  让陈伯希感兴趣的是长辈们经常去"十笏园"游览,"十笏园"又名丁家花园,位于胡家牌坊街,面积2000平方米,是清光绪年间建成的,以小著称。康有为曾写了《十笏园题》:"峻岭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群贤主客多。"园中不仅松萝荫深,而且池清亭秀。高朋满座,文士竞骚,更给这个私家园林增添了文人气氛,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神韵。长辈们走在"十笏园"的艺术长廊里,看着刻在墙上的郑板桥的作品流连忘返,交口称赞,特别是对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体兴致极高,这些对陈伯希心灵触动很大。
  跟随名师习练书法 临摹名帖苦练不辍
  让陈伯希更有兴趣的是,博学多才的长辈们还对潍县风筝情有独钟,他们经常自己动手扎风筝、画风筝。陈伯希小时候看过长辈们画软翅的风筝,老鹰、仙鹤、蜻蜓等都画得非常逼真,但其骨架却是比较抽象的,完全体现了潍县风筝虚实完美结合的特点,有软翅风筝,也有硬翅风筝,件件都是上乘的艺术珍品。
  长辈们常聚在一起研究,探讨绘画、书法的技法,这样一个家庭环境的文化氛围,对陈伯希喜欢绘画、走上专业绘画道路有着很大的影响。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陈伯希的艺术天赋就在不知不觉中体现出来了。
  陈伯希自幼酷爱书法,在父辈指导下,先后学柳及欧、颜诸体。稍长,受教于潍县书家郭恩言兄弟学小楷,后受叔祖清代进士陈蜚声言传身教,书艺大进。他临摹各种名碑古帖,严冬酷暑,苦练不辍。终日沉浸于墨海砚田之中,临摹殷墟文字、商周铜器铭文、籀文、秦篆、汉隶、魏碑、行草以及晋唐楷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柳公权的《玄秘塔》等,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临池造诣尤深,颇受书法爱好者喜爱。陈伯希曾以三年时间恭临叔祖陈蜚声的各种书体,故其大小楷功底皆极深厚,20岁后,曾恭楷抄读山东安丘清初文学名家张杞园先生《半部稿》,后又习行草、魏、隶,晚年习榜书《泰山经石峪》等。
  -
  奔向延安专攻美术创作
  陈伯希在潍县县立撞钟院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办墙报,让他对绘画有了浓厚的兴趣。陈伯希去延安后,进入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专攻美术创作,这为他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校长倡导新思想 成立抗日救国组织
  陈伯希的小学阶段是在潍县县立撞钟院小学度过的,这是潍县一所比较先进的学校,不管是校长还是老师,都倡导新思想、新观念。当时,别的小学都按教室的顺序叫第一教室、第二教室,而撞钟院小学的校长觉得既然学生在这里生活,应该叫做第一生活室、第二生活室。学校的老师还引导学生看一些新小说,譬如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等。学校里除了开设国文、算术、自然、常识、地理、历史等课程外,还会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去了解民风民情和一些手工艺品的制作,甚至会带领他们到寒亭扎制风筝的地方参观,让学生们看扎风筝、画风筝、糊风筝的过程,使他们直观地学一些综合知识。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了解了更多的生活知识,对工艺美术也产生了极大兴趣。学校的进步理念和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的思想解放。撞钟院小学在潍县是比较出名的,是大家公认的一所进步学校,校长丁子新思想进步,1936年结识了当时在县立中学担任国文教员的共产党员王一之。1937年1月王一之受命在潍县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为抗日救国组织),在撞钟院小学,王一之与丁子新会见了北平总部派来的接线人员,约定以"山东潍县城内撞钟院小学王雨辰(化名)"为"民先队"书信传文标记。之后,丁子新就陆续收到北平发来的民先总部的文件,从中了解共产党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潍县"民先队"于1937年秋正式成立,王一之、丁子新分别任正副队长,陈秉忱与侄子陈君藻等人也先后加入了"民先队"并兼任小队长。丁子新还在小学高级班应届毕业生中发展了8名队员,组成一个小队。
  -
  创办抗日救亡墙报 开始喜欢学习绘画
  抗日战争前期,陈伯希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由于他从小就喜欢临摹,所以书写墙报和装饰墙报对他来说是件得心应手的事。办墙报多半是临摹报刊上的一些宣传画,有不少都是抗日题材的。这些临摹奠定了陈伯希的书画基础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志向,也为青少年时期的他在抗日救亡学生运动中以绘画从事宣传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进步老师的带动下,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为进步老师送报刊、文件、办墙报。从此,就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也踏上了一条漫长的艺术之路。
  学校的进步老师把"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情况,向高年级的同学做了介绍,又进一步宣传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精神,陈伯希听老师说:有一股子军队北上要抗日,走到陕西去了。年少的陈伯希听了老师讲的抗日军队的故事,心里暗暗对这支队伍产生了敬仰之情。
  小学期间的思想启蒙,在陈伯希幼小的心灵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培养了他不断求索、创新的精神。
  进入鲁艺学习美术 作品上升到新高度
  1939年陈伯希怀着一颗抗日救国和追求真理的心,在党组织安排下经重庆、西安长途跋涉,排除各种困扰,于5月的一天,到达了他朝思暮想的革命圣地延安。当见到延安的宝塔山时,他心里豁然开朗,感到延安的天特别明亮,空气也特别新鲜。这年根据组织的安排,他进入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专攻美术创作。
  陈伯希的版画、炭画就是在"鲁艺"学到的。当时条件很艰苦,美术学习用具十分缺乏,得自己动手解决。学校附近村里梨树很多,有几把木刻刀和梨木板就可以开课了。离延安四五十里路外有个劳山,满山林木,冬天烤火取暖用的木炭,都是同学们到劳山里自己去背。没有铅笔,就用木炭条来画画。木炭条是用细柳条烧的,把柳条枝截成四五寸长,用泥巴包起来,放在火里面烧,烧好后把泥巴打碎,木炭条就可以用来画画了。没有画室,他们就自己到劳山去砍梁柱,在鲁艺的院里盖了一间画室。没有画架子,他们就到劳山上砍一些木棍自己做。同学们自己做了四五十个画架子。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为陈伯希此后的创作之路指明了方向,《讲话》像一盏明亮的航灯,指引陈伯希在革命的大道上勇往前行。他说:"辨明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艺术方向,人生是干什么?画是为谁而做?这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正确的。""鲁艺"毕业后,陈伯希从事版画、连环画、中国画创作,兼作书法篆刻。他吸收各体笔法及各自的优点为己所用,熔古铸今,别出新意。
  经过在"鲁艺"的学习,陈伯希的作品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学习期间,除了完成大量基本功的学习课程外,他还进行了一些创作,包括版画、漫画、连环画、年画等等,内容多半是反映鼓舞战士斗志、边区劳模事迹、大生产运动——开荒、纺线、军民联欢和学习的一些内容。他还画一些人物的肖像画,为村子里的群众画,也给他们画墙报,做一些泥塑、玩具等,起到了很好的联系群众的作用。边区每年都要开劳模大会,同时举办劳模事迹展览会,劳动模范事迹就成为"鲁艺"同学创作的题材,画幅就在鲁艺学校门前展出,群众们看了受到很大鼓舞。几年的延安生活让陈伯希的心和革命群众连在了一起,延安艰苦的生活环境,锻炼了陈伯希的革命意志,铸造了陈伯希的革命精神。
  -
  随军南征北战搜集素材
  -
  陈伯希在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从事美术工作,经常深入基层,一面和部队战士一起训练,一面拿起画笔做战地采访,搜集素材,他创作了大量抗战题材的画作。
  冒着炮火战地采访 创作大量抗战画作
  1945年陈伯希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分配到八路军驻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从事美术工作。作为政治部的美术干事,他一面深入基层和部队战士一同训练,一面拿起画笔进行战地采访,搜集素材,创作出不少表现边区军民战斗生活和大生产运动的版画、年画、宣传画,还自创、自编、自印了二十多期《战旗》油印画报,出版了五套《特等英雄》连环画册。广大指战员和群众看到画报,感到非常新鲜,看到画的是自己的事,感到非常亲切。他的作品深受欢迎,对当时陕甘宁边区军民的革命斗志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
  陈伯希是画家,又是一名战士。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在炮火纷飞中创作,为战士和群众创作了大量抗战题材的画作。
  "当时我和战士们生活在一起,没有前线后方之分。打仗时,在战场上抬担架运伤员,给战壕里的战士们送饭,在战场上搜集资料。休战时,根据素材创作绘画、办报纸。"陈伯希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完成创作、出版、印刷各个环节,他绘制的六套战斗英雄连环画被分发到连队中。这段时期,也被他看作是自己创作上的一个高峰期。
  -
  在兰州创作新年画 壮大甘肃书画队伍
  1949年8月兰州解放,陈伯希随军进入兰州。作为部队的美术工作者,首先要反映进军大西北的部队生活。此间,他创作了版画《解放兰州》,还创作了新年画。原来的兰州是没有新年画的,他创作的新年画打开了甘肃美术的新局面。他发现,当时的甘肃只有屈指可数的高校毕业的学生从事绘画,多是画山水、花鸟,雕塑、连环画几乎无人创作。于是,他号召书画界人士在一起,开展年画、连环画等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创作,壮大了甘肃书画队伍。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解放兰州》《进军新疆》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他先后主编《人民军队画报》《甘肃画报》和《人民战士》等报刊。抗美援朝期间,陈伯希与黄胄、王天一、杨丁东、钟为等人创作了《黄继光》《黄继光的母亲》等歌颂英雄人物的连环画,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改革开放后,陈伯希又经历了一次新的创作高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迎来了文艺的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的创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陈伯希不仅用他战旗般的艺术力量为民族而战、为民众而歌、为民生而呼,而且他在革命战火的洗礼中,升华着艺术境界,把艺术创作自觉地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以极其朴素、深厚、真切的思想情感和精湛、饱满、生动的笔墨语言,表达着对革命、对人民、对生活的赤胆忠诚,创作出了多幅传世经典作品。这个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有《瓦子街战斗》《解放兰州》《把关》和组画《保卫延安》等。
  -
  耄耋之年仍然笔耕不辍
  陈伯希在80年的美术生涯里,留下了无数体现高超艺术造诣的作品,先后荣获多项荣誉,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在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个人书画集15余种。
  组织离退休书画家 义卖书画赈灾扶贫
  从1958年-1978年,二十年的极左路线给陈伯希带来了磨难,使他在政治上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改革开放后,陈伯希迎来了美好的春天。
  陈伯希回忆说:"自己从14岁参加革命工作,艺术生涯也同时起步,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最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教育、培养和爱护,没有党和群众,就没有陈伯希这个人。"说这番话时,陈伯希透露出发自肺腑的真诚:"延安时期,党领导我们开垦种地,自给自足;抗战时期,党指挥我们南征北战。如果没有党的领导,那革命就不可能成功、胜利。"
  陈伯希虽年迈,但壮心不已,仍倾心于书画创作和研究,与时俱进,勤奋不辍。陈伯希在他80年的美术生涯里,留下了无数体现其高超艺术造诣的作品,先后荣获多项荣誉,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文艺终身成就奖及两次敦煌文艺奖一等奖。
  1993年,陈伯希发起成立"甘肃省书画研究院",组织离退休书画家每年有计划地搞几次大型活动,深入厂矿、农村,送书画到基层,组织专题书画展览,义卖书画赈灾扶贫。一次陇南行,他就送出书法作品130幅。他还坚持每年捐资助学,尽可能地帮助别人。
  -
  艺术创作成果丰硕 作品被多国家收藏
  2000年陈伯希离休,他初心不改,仍在艺术画坛上辛勤耕耘。他常说:人年龄大了,心不能老,永远怀着一颗童心,才能朝气蓬勃的勇往前行。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离休后他担任甘肃省书画研究院院长,并创办编辑出版了《画苑英萃》画刊。陈伯希七十年的艺术创作,结出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他的版画、中国画、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在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多地展出并被收藏。
  作为一名起步于延安窑洞、成长于革命熔炉的老艺术家,陈伯希不仅用他的书画艺术歌颂劳动人民,而且他的艺术理念为中国画坛、为甘肃美术事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在革命战火的洗礼中,升华着艺术境界,其作品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力和鲜明的时代感,国画作品以传统的梅、兰、竹、菊为主要创作题材,格调清逸高迈,笔法老辣苍劲;书法作品以篆书见长,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在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个人书画集15余种,作品参加过全国美展、全军美展;他的作品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等陈展收藏。陈伯希
  的画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加拿大华裔刘远雄评价:"先生书画,气韵甚高".  陈伯希一生没有奢望,没有苛求,朝思暮想的是事业,至暮年不知老之将至。他以鞠躬尽瘁,硕果累累的事业成果,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
  九十高龄为党建礼 巨幅画作观者赞叹
  日本占领东北时,诞生了抗日救亡歌曲《五月的鲜花》:"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2011年,建党90周年时,在陈伯希心里涌动了70多年的歌曲《五月的鲜花》如激流在全身奔涌,音乐在他笔下变成了画面,歌声化作鲜花呈现在眼前,人生和艺术完美地合二为一。已90岁高龄的陈伯希将心中激荡了70年的旋律升华为画卷,创作了巨幅彩画《五月的鲜花》。画面上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鲜花盛开,代表民族气节和坚贞品格的松柏、菊花相互映衬,彰显着不朽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这幅画以灿烂的黄菊和不朽的青松为象征,用以展现"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的艺术境界;画作由起势黄色菊花的热烈,红色的深情,再到末尾青松的高亢,其韵律与歌曲韵律走势吻合。人生、艺术、画卷、旋律在此交汇,把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灵深处最深的感动,用彩墨的技法呐喊出来。
  这年他还为党的生日创作了四幅大作《雪霁》《花颂》《林下》《荷美》,引起了参观者的阵阵赞叹。
  2016年5月30日下午,陈伯希老先生午觉未醒,安然离世,享年95岁!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