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2-02 19:51
鄌郚总编

我们的年俗:请家堂

  我们的年俗:请家堂
  原创:郑伟勇
  每到过年,即使人生轨迹滑得再远,血脉、亲情、文化……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把人们引回到家的原点。忙碌一年的滨海人纷纷从自己的工作地回到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在过年的时候请家堂、上坟祭扫表达对过逝的先人们缅怀,以示未忘本源。
  汉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和各地方言一样,过年的习俗也是不尽相同。南方多在年三十全体族人至祖先坟茔或祠堂处进行祭祖;山东多通过请家堂的方式在年三十请祖先回家过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然风俗不同,但是核心都是祖先崇拜和孝文化,都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山东范围内,各地对家堂画称呼不同,大部分地区称为轴(音同“竹”)子、主子、影。滨州邹平称家堂为老的主子、聊城莘县称其为主案,在潍坊寿光、滨海地区则称为轴子。
  图1 山东各地对家堂的称呼
  山东地区家堂画历史悠久,潍坊及周边地区的家堂画部分来自高密,是高密扑灰年画的一种,2006年被列为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家堂画构图由下而上大致分为:大门前、院子内、祠堂屋内。这三部分依次呈现在一个平面上,画面用色鲜艳,色彩对比强烈,人物构图饱满,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气息。
  大门外,庙埕(即广场)的正门两侧各有一只石狮,左雄右雌(本文的左、右方位都是以人背对着家堂而言的左右),左侧石狮做玩耍绣球状,右侧石狮做抚摸幼狮状,用以镇宅护卫。石狮一侧各绘有古树一棵,左古槐,右松柏,隐喻本固枝荣、家道兴旺,现左右多为松柏,松柏寓意斗霜傲雪、万古长青,隐喻家族枝繁叶茂、人丁兴旺、连绵不断,槐树则是明初山西大槐树移民思乡的情结表现。山门前有老、中、青、少四代,象征家族后代绵延不断,均为明代打扮或左明右清两朝打扮。人物表情慈祥、面带笑容,栩栩如生,老者依仗捋须,孩童紧紧相依,中青年做相互交谈或作揖状,少年儿童挑灯笼或搬运食盒贡品,一个个白胖福相,其乐融融,和美熙乐,浓郁的节日气氛跃然纸上,体现了为长者尊,为少者孝,家道和谐,人丁兴旺,百业昌盛。大门一般是三川门,正门两侧为偏门,门上绘有对联,一般诸如“俎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长”、“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隐喻百年之家只有积德行善,饱读诗书才能百代不衰。大门上方屋檐上绘有螭吻,象征吉祥、威严,又具消灾镇妖之意。
  院子内,是家堂画中祠堂内的天井,可以收集四周屋顶的雨水,俗称“四水归堂”,寓意以水为财。三个门正对的影壁墙上都画有旭日东升的图案,象征家族发展蒸蒸日上,越来越好。影壁后、天井内左右两边均为儿童,或嬉戏玩耍,或燃放鞭炮,着明代服饰或明清两代服饰。天井内绘有鹿和鹤两种动物,左鹿右鹤,鹿谐音“六”,鹤谐音“合”,以鹿鹤同春寓意六合同春、四季同春。“鹿”音同“禄”,代表官位和福气。鹤代表长寿吉祥,隐喻祖宗在另一世界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栏杆和台面上绘有造型各异的吉祥图案,以梅兰竹菊隐喻品德高尚,琴棋书画为文人修身之技能,隐喻子子孙孙应当治学修身,德才出众。灵芝、如意、金鱼等隐喻万事吉祥如意。
  祠堂屋内,空间面积占画幅的二分之一,可见其重要性。最前面中间是拜廊,常绘成棋盘格形。正中绘有用于跪拜的“蒲团”,通常为牡丹、莲花、寿字、福字图案。拜廊两侧打成长方形画格,一格代表一个牌位,自上而下,一行一代。大殿之上,绘有祭祀供桌。供桌中央摆置香烟缭绕的香炉,香炉两边则是一对烛火跳跃的蜡烛台,隐喻子承孙继、薪火相传。后有三牲供品,即猪、鸡、鱼。后有供碗,碗内盛满山珍海味,寓意子孙生活殷实,祀祖诚心可鉴。两侧绘有廊柱,书有楹联,一般诸如“祖德宗功千载泽,子承孙继万年春”。 正殿之上绘有大房檐、大屋顶,房檐正中绘制有“慎终追远”或“永言思孝”的匾额,内殿之中绘有两位明朝装束的老者,男左女右,名曰“始祖,始母”。两位老者前方供桌上放有牌位,用以祭祀历代氏族宗亲,提醒后人勿忘本源,遵从孝道。
  总体来说,家堂画的布局基本相同,都是展现后代对先人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其所蕴含的浓郁民族特色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请家堂在我们本地俗称“请老爷老妈”,是一种家族纪念活动。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丁需要带着香、灯笼等到祖先坟茔或村路口去请老爷老妈。无论到坟茔上还是村路口,一句“老爷老妈来家过年吧”,包含了后人对祖先的无限缅怀之情。
  年初一一大早,在家过年的所有族人都要到请家堂处跪拜磕头,以表敬意。下午要举行隆重的送拜仪式,到时鞭炮齐鸣、纸灰飞舞,共同祈愿老爷老妈平安归去,给后人带来福祉。
  乡土社会对“家”有着特殊的感情。过年期间请家堂,血脉宗亲聚在一起,在情感交流中增强了家族的认同感,重新确认了家庭的统一感和连续感,激励人们牢记家训、传承孝道、淳化家风。在这些活动中,感念先辈起家事迹,体现了个体对生命根源的追寻、对自我生命精神的安顿。人们坚信,先辈并未离我们远去,灵魂每年仍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而家永远是我们的牵挂和归宿。在这个过程中,祖先、自身、子女的生命精神衔接到了一起,从而感受到家的延续、自我生命的绵延的意义。
  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又是一年万家灯火,团聚了却了牵挂与思念,家就从未走远。
  作者郑伟勇,目前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关心家乡发展,喜欢写作。

  参考文献:
  【1】王伟娜,(2015). 影与宗族:以山东莱州海庙姜家村为中心.(Doctoraldissertation, 山东大学).
  【2】姜小凡, & 张凌浩. (2012). 山东地区民间家堂画的艺术表现特色及价值初探. 大众文艺(17).
  【3】林鹏飞, & 董少龙. (2018). 浅谈昌邑春节祭祖缩影—家堂画
  【4】杨杰. (2018).道口家族传统-请家堂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春节特刊
回复 引用 顶端